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云雾飞舞

《牧野之章》--天下霸唱--(在报纸上的专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白狐

     天津意大利风情街现在是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前清时这块地方为意大利租界,道路两旁都是一幢幢意大利式的洋楼别墅。解放后,这块地方作为居民区保留了下来,但是因为年久失修,许多别墅早已破烂不堪。再加上每一栋的居民少则两三户,多则四五家,人多手杂,所以建筑内也漆黑一片,破破烂烂。

     十年前,我有个朋友住在民族路上的一栋洋楼里,他住的房间位于二楼左手靠近角落的位置,房屋正正方方,很有格局。但就在那年冬天,他经历了一件毕生难忘的事情。

     那年冬天是个暖冬。晚上他回到家,吃过晚饭,正和母亲坐在床头看着电视,忽然,家里养的小狗冲着门的方向狂吠起来,那叫声近乎于疯狂。他召唤着小狗住口,十分纳闷。因为他家这条小狗,特别听话,性情也十分温顺。从不乱吼乱叫,哪怕听到有人上楼的脚步声,都会一声不吭地趴在门边,支楞着耳朵听着。但今天却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

     他正在琢磨的时候,只见小狗忽然停止了吠叫,夹着尾巴向后踱步,退到他的腿后,双眼紧紧盯着门口。这时,床边的窗帘“呼”的一声飘了起来。

     他越琢磨越觉得事儿不对劲,大冬天的,窗户明明关得好好的,怎么窗帘会自己飘起来?他抄起手电筒,准备出门去看个究竟。

     打开房门向外张望,楼梯间一片漆黑。楼梯的照明坏了有段时间了,他望向楼梯位置,一个朦胧的身影好像蹲在暗处,背对着楼道。我这朋友以为是有贼,大声问道“谁啊?”那人却像没听见似的。他打开手电,朝那人站的地方照去,忽然一只白狐狸从楼梯窜了出来,瞬间消失在了黑暗之中。我这位朋友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跑回屋后一句话没说,蒙头就睡。后来一直浑身无力,打不起精神,就这样持续了一周左右,才渐渐好转。

     左邻右舍都认为他见到的是只大白猫,城市里怎么会有狐狸呢?可他却始终认为自己没有看错。现在那片地方已被重新修建,他和我们提起这件事情,还会心有余悸。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3: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鹤蛇相斗

     我有个朋友,一年前被公司派到了福州驻地办事处去拓展业务。几天前忽然打来电话,说是回乡探亲,想小聚一下,我欣然答应。在约好的饭店里见面的时候,他和我聊起了当地的一些奇闻异事,给我说起了一个这样的事情。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休息日,我这位朋友驾车去福州的周边地方逛逛。半路上看到一座寺庙,寺名是“知觉寺”,看这庙宇应该是个有年代的古寺了,便顺路进去拜拜菩萨。

     他在大殿里上过香后,起身想去后院游览游览,刚走出大殿门,转头看见大殿外走廊顶上少了一角,恰好听寺中僧人给人讲这事情。原来前段时间忽然有两只鹤飞来,筑巢在走廊顶部,但前几天这里下了一场暴雨,这雨一下就是两天两夜,而且雷电交加,特别恐怖。夜里睡觉时,忽听“咔嚓”一声巨响。转天早上出门才看见,原来是夜里落雷,把走廊顶角击碎了,鹤巢也没了。所以自打那以后,就一直没见过那两只鹤了。

     我朋友感到好奇,于是与那僧人攀谈起来。据那僧人称,这个寺院素来多有白鹤飞临,听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师父说过,前些年这寺院外边的大松树上曾经飞来过一只鹤筑巢,那白鹤体形俊美,脚长喙尖,似仙物一般。某日,突然有一大蛇蜿蜒而至,那蛇身长几米有余,个头甚大,双目凶狠,满身蛇鳞泛着绿光,绕着松树缓缓而上想直入其巢食之。只见那鹤腾空飞起,在空中一边盘旋一边悲鸣,直至暮色降下。

     围观僧人因惧怕被蛇咬到,所以未敢上前哄吓。见那大蛇还没有离开,那白鹤便远远地飞走了。次日早上从人见其又引两只鹤一起飞来,飞到松树附近时,看见那条大蛇盘成一盘,三只鹤振翅俯冲下来围攻。

     搏斗之时,那三只鹤发出了“咯楞咯楞”的愤怒之声,以增士气。鹤群冲到地面上后,或用喙,或用爪攻击,撕裂那条大蛇,少时便展翅飞起,然后再次冲下。如此反复了很长时间,最后只见那条大蛇已经被鹤群裂为了三四段,散在地上,那三只鹤一同飞下,衔起了死蛇后就飞往远处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3: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吞魂记

     我从不饮酒,因为我对酒精过敏,只喝一口啤酒也会全身通红,有时严重了还要去医院输液。记得小时候我家楼上住着一个杨老太太,很和霭可亲。一次我去杨奶奶家替她干活,干完后口渴难忍,险些把一瓶装在矿泉水瓶子里的白酒误当成白水喝下,幸亏杨奶奶从屋外进来及时阻止,否则我就麻烦了。

     说到这些,我就记起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早年间有一官宦人家,家中历代为官。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何况这家人当的都是大官,虽然说不上富可敌国,但也算得上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富家。那时有钱人府里都是雇佣一些丫鬟来服侍自己,可这家的老爷却偏偏有一癖好,专门从人贩子那里,买一些十二至十四岁的男童伺候自己,这个事被当地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对他的做法感到好奇。

     有一天,这老爷唤侍童进屋给他捏腿,捏着捏着这老爷便不知不觉睡着了。半梦半醒之际忽见一团巴掌大小的白物从嘴而出,飘忽往上。老爷以为是自己的魂魄出窍,惊恐不已,便立刻一把抓住,张开嘴巴塞了进去,想咽回腹中。这时他猛然醒来,才知自己原来是做了一个梦,但喉咙处疼痛难忍,便大喊起来“给我拿水来!喉咙疼得像要被抓破一样。”妻子闻听,立刻取水进来,见老爷捂着喉咙,冷汗已浸湿衣裳。

     这老爷见妻子拿水跑到床边,一把抢过茶碗一饮而尽,喝完不禁惊叹道:好可怕的梦啊!

     这时侍童却躲在一角,“呜呜”哭起来。妻子见状,便走上前去问侍童为何哭泣,是不是闯祸了,侍童抹了抹眼泪,才委屈地说出了实情。

     原来他给老爷捏腿时,见老爷不知不觉睡着了,就想偷个小懒。从怀中拿出了自己的宠物、一只南京白鼠放在床上玩耍。这南京鼠遍体白毛如锦,生性却极是活跃,刚刚放出,立刻高兴地满床乱跑。当它跑到老爷枕边时,忽然被老爷一把抓住,张口吞了下去。侍童以为自己闯了大祸,吓得哭起来。坐在一旁的老爷听完侍童所说,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松了口气:“原来是只南京鼠,我还以为把自己的魂魄吞下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2 20: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炸着果子来盗宝

    天津有个地方叫“铃铛阁”,地处天津市的红桥区。据历史记载,铃铛阁始建于明代,阁楼顶部的屋脊系挂着百余个铜铃,故名“铃铛阁”,每当风动铜铃,便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叮当声,这声音能传遍四方。

    清朝末年,有个外地来的男子,年纪四十上下,终日无所事事,混迹于各个古玩商铺之间,想象着某日若能逮着个不打眼的好物件,低价买了来,高价卖了去,赚些银两,便可衣食无忧一阵子了。但是他在行市中转悠了些时日,一直没有淘换到个中意的物件。

    这日,他走在大街上时,无意间抬头看见了这阁楼上的铃铛,便心发歹念,琢磨着这铃铛阁乃明代始建,那上面的铃铛也必定为前朝之物,应该价格不菲。如能卸下来卖了,换成真金白银,也能逍遥快活些日子了。但碍于地处街心闹市,周围耳目众多,他没法直接下手,于是此人心生一计,凑了凑手中的现钱,着手准备起来。

    转天,这男子拿着面和油,又买了些木架,锅灶,炭火之类的东西,在阁楼下摆了个炸果子卖早点的摊子,北京是叫“油条”,天津管这叫“炸果子”,他终日在此叫卖,不管有没有主顾,总是要炸一大堆果子,刮风下雨的日子则歇业不出。时间一长,炸果子时所散发出的油烟随气流向上飘浮,阁楼上的铃铛表面便蒙了一层油泥,也不知道是不是用的地沟油,反正暗黄色的油渍足有半指来厚。

    自此,铃铛间相互碰撞的声音变得沉闷,少了那股子悦耳动听的脆生劲儿,谁听了谁都别扭,纷纷责怪那炸果子的人,都说这人太不像话了,炸的果子赛过铁条,根本卖不出去,还把周围熏得都是油烟。当时还没有综合执法,无照经营也没人管理,大伙只能是口头上谴责。

    那人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自愿找到铃铛阁附近居民,他以清理油污为名,在众人监督下上了阁楼,使出“狸猫换太子”的手段,把沾满油渍的铃铛拆卸下来逐个擦拭,又将擦好的铃铛重新挂回原位。其实换上的铃铛,全是事先准备好的便宜货,他晚上悄悄将真铃铛擦洗干净,连夜脚底下抹油———溜之大吉了。打那开始,换上去的假铃铛就再也没响过,人们方才醒悟过来:“这是憋宝的贼人,把天津卫的宝贝给憋走了。”

    铃铛阁的铃铛没了,空剩个楼名,新中国成立后改成铃铛阁中学。据说八九十年代翻修操场时,还从地底下刨出过驮碑的赑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7: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怒晴鸡(上)

     《鬼吹灯怒晴湘西》的冒险地点在湖南,实际上这个故事里出现的怒晴鸡,其原型来自河南的民间传说。据说很多年以前,在嵩山一带,每逢春天惊蛰时分,居民夜里常常会看见两道红光围绕在少室山巅,一条大约六七尺长,另一条大约四五尺长,蜿蜒屈服,就好似两条火龙一样。到了天明,报晓鸡打鸣之后,就会逐渐消失了。到了初秋季节,这两条红光便不会再出现,很多看到的人都搞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话说在这少室山下居住着一户山民,其家中养有一只雄鸡,这只鸡体型高大,身材魁梧,足有十多斤重,所产之卵全都光滑圆润,而且假以时日孵化,无有不活,主人一直视其为宝贝,并且称呼它为“老雄”,养了十余年,一直不肯宰杀。有一年初春季节,又到了这老雄产卵之时。但谁知此次这老雄产了数十只蛋,到最后仅存活了一只雄性鸡崽,其余的尽数夭亡,主人每日垂头丧气,以为此事乃不祥之兆。

     这天,忽然有一番邦模样之人来到了这户山民家中,看到了老雄与那只雏鸡,转头便问主人这两只鸡肯买否。主人正在因之前的事情而犯愁,随口说了句“客人如果出得重金买之,我岂能不卖?”那客人问道:“这两只鸡你想卖多少价钱?”主人回应:“五百就够了。”客人听后面露喜悦之色,立即应允了下来。主人起初想找那客人索要五百个铜钱,但见其面露喜悦之色,便立即明白自己索要的价钱低了,于是急忙改口说道“我所说的五百,乃是五百两纹银,并非五百铜钱。”

     客人听他这样说后,沉思了许久,说道:“既已如此,我答应你便是。五百两纹银的价钱我不会吝惜,但你不可再反悔!”主人听后大喜过望,答“你若拿得五百两纹银前来,我誓不反悔。”客人甚是高兴,次日便带了五百两纹银前来,付给了这户山民。

     主人见其果真带了银两前来,喜形于色,收好银两便立即将两只鸡交付给客人。客人接过鸡时,主人拉住其衣袖,笑着问:“敢问一句,你买这两只鸡何用?”客人笑着回答:“尊翁执意要问,我只好如实相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8: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怒睛鸡(中)

     那客人说道:“你在这少室山下居住,可曾见过这山巅之上有两道红光?”主人疑惑地看着他,点了点头。客人继续说道:“那两道红光乃是两只蜈蚣精,一父一子,若再过百年,其子长成,必为一方祸害,到那时必定残害生灵,为祸一方,你不但一家难保,就算我们这些外乡人,也要受其牵连,实为大患,不得不除。如今那只小蜈蚣精,尚为年少,不成气候,其父老矣,而且势单力孤,还不敢公然横行肆虐。唯有这两只鸡可以制服它们,老雄体壮,不足为虑;但其幼雏年纪尚轻,若是每日将稀世珍物作为饲料喂之,便可迅速丰满其毛羽,壮其体力。听说这幼雏乃是数十只卵中仅存一枚,可想而知其精气独钟,难怪其余之卵尽数夭亡啊。”

     主人听罢这一番话,整个人傻愣在了那里,随即问道:“你说这两只鸡可制服那蜈蚣精,但这两只鸡乃普通家禽,没有特异之处啊。”客人微微一笑:“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普通家养之鸡,皆为眼皮上掩,这两只鸡则恰恰相反,此目名为怒睛,此鸡实为凤种。”说罢,客人便带着这两只鸡由山路走了。

     过了一段时日,某天客人带着这两只鸡来看望主人,主人见那只幼雏已然长成模样,无论体型还是姿态,都和老雄十分相似。客人住下后,每日都给雄鸡饲以精食。

     有一天暮色微降,少室山上又浮现出那两道红光,客人看到后,满脸喜悦地招呼主人从屋中走出,“那妖怪又出来了!我带凤种去制服于它。”说完,携鸡便往门外走。

     主人随后跟上,想去看个究竟,被客人拦住了:“山顶之处妖气凝重,你乃一山民,定不能胜之。如若中毒,性命不保。”客人说完,转身上了山去。主人听了客人的话,只好留在家中抬头看着山巅,仔细观察所发生的事情。

     大约过了二更时分,主人看到少室山上那两道红光好似燃烧起来一般,其红愈发鲜艳,瞬间变得像两股擎天闪电一样,时闪时烁,一会窜向东南,一会窜到西北,有时上下起伏,有时宛然缠绕,分分合合,若即若离。一会变成一个圆环的形状围于山顶,一会笔直伸缩变成一根木棒模样,或像雄鹰盘旋一样围转,或像鱼跃龙门一样激奋,时而旋转着慢慢停了下来,时而穿行着骤然停止,其形亦迷亦幻,亦虚亦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18: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怒睛鸡(下)

     主人为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这时,忽然见其中那段较短的红光一阵剧烈的上下翻腾,好似要挣脱束缚一样,然后变为笔直的一条光柱,倾斜着疾驰而下,半明半灭,落入山中,顿时山上冒出一道五色光芒,瞬间消逝无踪。主人心中窃喜,心想必定是那妖怪已被歼灭。再抬头观望,见还有一道红光飘于山顶,忽左忽右,忽高忽低,知此乃老妖之气,看起来已经气渐低迷,估计是要落荒而逃了。果不其然,一会儿的功夫,另一道红光就好似一片惨落的树叶,在空中任由狂风摧残,萧瑟飘荡,慢慢地堕入山中荒地处。到此,两道红光都已悉数灭绝。

     清晨时分,东方渐渐亮了起来,主人知两妖已除,早就备好了饭食准备接待客人。这时见客人左臂抱着两只鸡,右手提着一段树条缓缓地走入屋内,树条上穿着两只蜈蚣,一大一小。主人迎上前去说道:“知道你大功告成,所以特意备下饭食为你祝贺。”客人却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两妖虽除,可惜这两只鸡也身受重伤,命不久矣。”主人听后,立刻走上前去,观望两鸡。只见那只小鸡,浑身羽毛脱落殆尽,唯有一息尚存,老鸡也遍体鳞伤,精神沮丧。又观那两只蜈蚣,大的长约六尺有余,左钳已经脱落,脚足还有一两只在慢慢蠕动,小的那只也有五尺多长,双钳全被摘下,足已没大半,身体就像枯木一样僵硬。

     主人抬头询问:“这两妖既然已除,你还抓来做什么?”客人答:“这两只蜈蚣虽为妖精,但其身体发出红光,也算是个宝物。若用其躯壳制成刀剑之鞘,也可值千金。”说完,便把两只鸡递到主人手上,语气诚恳的嘱咐道:“这一战两鸡出力过甚,小鸡不过十日,老鸡不过半年,皆会死去,因其有功于人,所以死后一定要将其好生埋葬。另外,两鸡与妖激战之时,也身受剧毒,切记绝不可食之,切记!切记!”说完便转头休息去了。

     次日一早,客人与主人辞行,主人又给了200两黄金以示谢意,客人然后用一个木匣装上两只蜈蚣,负在背上而去。不久这两只雄鸡果真如那客人所言,先后脱羽死亡,主人也遵照嘱托,将两只怒睛鸡好生埋葬。埋有雄鸡的山峰耸立至今,唤作“金鸡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9: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镇海眼

     以前,在天津城东头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收了个“团圆媳妇”。所谓“团圆媳妇”就是童养媳。这家人对待童养媳非常狠,不仅不给吃饱,不给穿暖,还逼着她每天干很多重活,院子里有几口大水缸,没水了就让童养媳去挑,如果挑不满就是一通毒打。

     有一个冬天的清晨,时至腊月天寒地冻,童养媳还是和往常一样,穿着单薄的衣服到河边去挑水,却不曾想,河面上的水都冻上了,童养媳费了半天的劲却怎么也凿不开冰眼,她见挑不出水来,不禁焦急地在河边哭起来。

     正在这时候,有位骑马的人经过河边,看到一个衣衫单薄的女孩在河边哭泣,就过来询问原由。童养媳带着泪将来龙去脉一一道出。骑马的人听罢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了一把一尺来长的小马鞭交给了童养媳,对她说:“我把这个给你,当你需要挑水的时候,你就把马鞭在筒里晃一晃,筒里的水自然就满了,但是你千万要注意,这是个宝物,不能让别人看见,如果泄露了便有麻烦。”童养媳接过了马鞭,在筒里晃了晃,水真的就满了,她立刻跪在地上给骑马人磕头,可抬起头想道谢的时候,那人早就没了踪影,这才明白是遇见了仙家。

     从此以后,童养媳每天早上挑着水桶出门,走不远处就用马鞭在水桶里晃一晃,然后把盛满的水挑回家去,如此就轻松得多了。可后来时间一久,婆婆发觉她挑水的速度快了很多,不免起了疑心。有一天早上,看童养媳挑着水桶出门了,婆婆见状便尾随其后,到了离家不远的地方,童养媳刚拿出马鞭在桶里一晃,婆婆突然从她身后窜出来大声叫道:”你这是在干什么?“童养媳心无防备,被婆婆一叫,顿时慌了神,手一松便把马鞭掉在了桶里,顿时桶里不断涌出水来,就像海眼一样,没多久整条街都是水了,水势一个劲地往上涨,婆婆吓得尖叫着拼命逃跑,童养媳却没有跑,她知道惹了大祸,就向桶里探身寻找马鞭,却一无所获,她只得转身坐在了水桶上,说来也真奇怪,大水紧跟着就不再涌出,童养媳却也立刻断了气。

     故事几经流传,人们便把她奉为了解救天津的娘娘,给她塑了像还修了一个娘娘宫(下图所示),传说她坐的就是“海眼”,永远不能离开,否则大水就会淹了天津卫。当然,这个故事仅是天后得道的众多版本之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19: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1: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 』:硕大的桃杯

     桃杯,顾名思义就是用桃核做的杯子。咱们普通人所吃的桃是做不了桃杯,必须要用体型硕大之桃的内核才能制成,而且,一只桃子只能做出一对桃杯,历来罕见罕闻。

     据闻明清之时,在现在的东北长春一带,有一个姓韩的道人。此人本出生在一个衣冠之家,后来曾任当地的捕官一职。在他中年的时候,曾遇到过一奇人,两人见面甚是投缘,便终日吃住在一起,好似亲兄弟一般。那奇人每日为其讲经说道,足有月余,后来他毅然辞去官职,投身道家,专心修道。

     有一年秋末时分,刚刚下过一场秋雨,韩道人独自一人行于山间,忽见山下河流之中有一片大叶顺流而下,韩道人起初还没有太过在意,但随即从河流上游处又漂来数片大叶,而且几片叶子之间有一大桃,个头好似鼎般大小。漂流而下之时,正巧被河中礁石挡住,卡在河边不远处。韩道人见状,加快脚步跑到河边,慢慢地将大桃抱上了岸来。他抱着大桃仔细观看,桃子表面柔软红润,而且桃香扑鼻,沁人心脾,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常见的。韩道人知道这桃乃是世间罕有之物,转头捞起一片河中大叶,将桃包好后抱在怀里,准备上山拜祭了祖师再行食用。

     道人揣了桃子爬到山顶一高绝处,将大桃摆放在一个正中位置,拜祭了一番后,便用刀将其切开,取出桃核,把桃核一分为二后拿出核仁放入嘴中吞下,核仁入口时,韩道人顿时感觉味道犹如酥蜜一样甘甜美味。他又看那两半的桃核,每一半都好像酒杯一样,而且其量足有一勺许。于是韩道人收拾好剩下的桃肉,拿着两半的桃核下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自此后每日他都以此桃充饥。后来吃完桃肉后,韩道人常年吸风饮露,或是辟谷,最多吃些野果,再也没碰过五谷杂粮,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样貌仍像四十岁的人一样年轻。

     其间,韩道人用那两片桃杯饮用山泉之时,杯中有了泉水,桃核即刻变得红润如新,好像刚刚从桃中取出时一样,酒中也带着一股浓浓的桃香,甚是惊奇。后来,这一对桃杯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八十年代的时候,东北长春的一户尹姓人家中,便有这么一对桃杯,用之盛酒,普通的烧锅也胜于陈年佳酿,据说这曾是大内皇宫里的物件,至于是不是韩道人所用的那一对桃杯,那就无法考证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

GMT+8, 2024-3-29 18: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