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云雾飞舞

《三国【配角】演义》实体书版(完结)作者:马伯庸,探求历史缝隙中的细节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08: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附记

  【关于街亭】

  街亭之战发生于蜀汉建兴六年、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战役的大背景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

  当时蜀汉的战略是以赵云、邓芝的佯攻部队在斜谷吸引住曹真军团,而蜀军的主力则在诸葛亮亲自指挥下从祁山一线向魏国军事力量薄弱的陇西地带展开突袭,以此达到声东击西、出其不意的效果,力求在魏国作出反应之前占领整个陇西地带。

  从地图上来看,东西走向的秦岭和南北走向的陇山(今六盘山)形成一个倒立的“丁”字,将陇西、汉中与关中三个地区彼此分割开来。隔离在魏国关中地区与陇西地区之间的是陇山山脉,如果曹魏要从关中对陇右派出增援,势必要经过位于陇山中段的略阳,也就是街亭的所在地。从蜀军的角度说,也必须要控制住街亭,才能确保魏军增援部队无法及时进入陇西战场,从而争取到时间清除掉魏军在陇西的势力。

  《汉书·扬雄解嘲》云:“(陇山)响若坻颓。应劭曰:天水有大坂,名陇山,其旁有崩落者,声闻数百里,故曰坻颓。又曰: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称陇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过,上有清水四注而下。”足见陇山之险峻,以三国时代的技术能力,大兵团不可能直接翻越,只能取道街亭,反证街亭位置之重要。

  蜀军对街亭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自诸葛亮祁山进入战场后,就将整个兵团分成了三部分:魏延、吴懿负责攻打上邽、冀城、西县,其任务是尽快平定陇西;马谡、王平、高详则被派往街亭,以防备魏军的增援部队威胁蜀军侧翼;诸葛亮则作为战略总预备队驻屯在西城附近。

  任命马谡为阻援军团的统帅,这个人事决策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三国志·蜀书·马谡传》里记“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说明诸葛亮有意提拔这位亲信,希望马谡能借用此次机会获得实战功绩。但是可以想象,一线将领们对于这样一位空降而来的指挥官必然是会心怀不满的。

  据洪亮吉、范文澜等史地学家考证,确认街亭即在今天水秦安县东北部。具体处所,如《秦安县志》所述,即今日之龙山——“断山,其山当略阳之街,截然中处,不与众山联属,其下为联合川,即马谡覆军之处。乾隆十四年,秦安知县蒋允嫌其名不祥,改称龙山。”

  现今龙山脚下的陇城镇即为当年的街亭。陇城镇位宁距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一条宽约2公里、长达5公里左右的川道北段开阔处。由于镇西河谷中雄峙八方的龙山,山高谷深,形势险要,又有清水河挡道,关陇往来只有通过固关峡,翻越陇坂;沿马鹿-龙山-陇城镇一线行走,是由长安到天水唯一较坦荡的路。当年马谡驻扎的驻地海拔二百多米,方圆数千平方米,顶部能容万人,形似农家麦草堆的麦积崖;西北2.5公里的薛李川中,发现的一张铸有“蜀”字的弩机,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当时蜀军在街亭附近的具体部署是:马谡、王平、李盛、张休、黄袭等人率约两万人封锁关陇大道,而高详则率一支偏军驻扎在街亭北方的列柳城,防止马谡部侧翼被袭。

  关于两位主帅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史书并无明文记载。但是马谡作为丞相身边的高级参谋兼亲信、从来不曾参与过实战的精英人士,一下子空降为老将王平的顶头上司,难免会引起生性“性狭侵疑”(《蜀书·王平传》)的王平不满,进而产生矛盾。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可能性很大。

  对于蜀汉的进攻,曹魏在最初的震惊过去之后,立刻作出了反应,派遣右将军张郃及步骑五万前往增援。而张郃的部队经过街亭的时候,恰好碰到了前来阻击的马谡。

  关于街亭之战,史书记载都十分简略。《三国志·明帝纪》只说:“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三国志·张郃传》:“(合)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合绝其汲道,击,大破之。”《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合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合所破。”《马谡传》:“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合所破,士卒离散。”《王平传》:“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资治通鉴》所载材料不出前引内容。

  综合上面各项记载,可以整理出街亭之战的大致脉络:对于张郃大军的出现,马谡并没有选择依城死守,而是将部队移往南山——也就是海拔两百米高的麦积崖——进行防守。王平对此屡次进行规劝,但是马谡并没有听从,结果被张郃切断了水道,导致全军崩溃。幸亏王平在后摇旗呐喊,张郃怕有埋伏而没有深入追击,蜀军才免于被全歼的命运。

  这里就有几个疑点。首先一点,马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的决策其实并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街亭位于魏国纵深之地,本身又是小城,可以想象其规模和坚固程度并不适合固守,何况狭窄的关陇通道到了街亭这一段,就豁然变宽到2公里左右;以马谡的兵力,在这种宽阔地带下难以与张郃的五万大军相对抗。如果他不舍城上山,而是当道扎营,无险可守,很可能会输得更惨。

  《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书》:“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也就是说,张郃自洛阳开出的时间,与诸葛亮自祁山进入陇西的时间大致相当。洛阳距离街亭约700公里,而祁山距街亭约400公里;但是魏军走的是境内坦途大道,而蜀军则是在敌境之内,要花时间占领西县并确保该地区无残余的魏军干扰补给线,然后方能继续北进,所以张郃和马谡抵达街亭的时间相差应该不会太长。换言之,马谡未必有时间去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而这对于坚守是绝对必要的。

  于是可以想象,马谡抵达街亭后的数日之内,张郃的增援部队就已经逼近街亭。马谡认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构筑工事,于是果断决定全军移往麦积崖扎营——或者说他从一开始就预见到在街亭大道驻守的难度,直接将大营扎到了山上。

  这并不意味着让道于敌。马谡即使在大道旁的山上扎营,张郃也不敢继续朝陇西进军,马谡随时可以切断他的后路,并威胁他的侧后翼。因此张郃的唯一选择就只有先消灭马谡,然后再西进——但是马谡驻守在麦积崖,有险可守,想消灭他绝非易事。也就是说,马谡的“依阻南山,不下据城”只是选择了一个更容易防守的地点罢了,对于“阻援”的战略目的并无什么不利影响。

  唯一的问题,就出在水源上,这个是马谡失败的关键。《张郃传》说是“绝其汲道”,《王平传》说是“舍水上山”,两段记载略有些矛盾。按照后者的说法,马谡舍弃水源而跑到山上去——很难想象身为军事参谋这么多年的马谡会忽略水源问题。从陇山“上有清水四注”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或许在其驻扎的高处或者不远处存在着水源,因此马谡才得以放心上山扎营。小说中就取这种可能性,而历史上真实如何则难以确实。

  无论是“舍水上山”还是山上本来就有“汲水之道”,总之在街亭战役一开始的时候,这条水道就被张郃切断了。究竟张郃是如何切断的,以及马谡为什么对此没考虑周全,无法从史书上查到。小说中我将其设计为因为王平与马谡有矛盾,没有保护水源反而自己逃走,导致全军覆没。这是基于一种可能性的想象,没有史料予以佐证。

  总之,马谡在街亭被击败了,张郃的大部队进入了陇西地带,对蜀军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而且关陇通道畅通之后,曹魏的后续部队可以源源不断地开进。蜀军倾国之兵不过十万,若形成消耗战的局面就等于必败;因此诸葛亮在一得知街亭战败后,为避免陇西成为蜀军的绞肉机,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蜀汉的第一次北伐就此落下帷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08: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马谡的结局】

  马谡的结局在《三国志》中的记载有些疑点。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戮谡以谢众”,《资治通鉴·卷七十一》云“(亮)收谡下狱,杀之……亮既诛马谡及将军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这两处记载与一般的看法相同,认为马谡是因街亭之败而为诸葛亮所杀。

  而《三国志·马谡传》里却说:“谡下狱物故。”有网友文章考证:《汉书·苏武传》载“前人以降及物故,分随武还者九人。”注:“物故谓死也,言其同于鬼物而故也。”王先谦补注引宋祁曰:“物,当从南本作歾,音没。”又引王念孙曰:“《释名》:‘汉以来谓死为物故,言其诸物皆就朽故也’。《史记·张丞相传》集解:‘物,无也;故,事也;言无所能与事’。案宋说近之,物与歾同,《说文》:‘歾,终也’,或作殁,歾、物声近而字通,今吴人言物字声如没,语有轻重耳。物故犹言死亡。”可见这里对“物故”的解释就是死亡,囊括诸死因。

  至今日本仍旧有“物故”一词,特指去世,也是古汉语遗留下来的一点痕迹。

  而在《三国志·向朗传》中却写道:“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也就是说马谡的结局,光是《三国志》中就有三种说法:处死、狱中死以及逃亡。

  不过仔细推敲来看,这三者并不矛盾。这三个说法也许是同一件事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马谡可能是先企图逃亡,被抓,然后被判处了死刑,并死在了监狱中。

  从“朗知情不举,亮恨之”这一点来看,马谡逃亡的时间发生于蜀军从陇西撤退之后,而且他逃亡的目标并不是去私下找诸葛亮——也许他打算北投曹魏,或者准备直接南下成都找后主与蒋琬说情,不过这一点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总之马谡非但没有主动投案自首,反而绕过了诸葛亮企图逃亡。

  但即使有向朗帮忙,马谡最后还是被抓住了。接下来就是诸葛亮的“戮谡以谢众”。虽然文中说是“谢众”,但未必意味着公开处决。考虑到马谡的身份,诸葛亮也许采用的是“狱中赐死”这类比较温和的做法,然后将死亡结果公之于众。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马谡首先被公开判处了死刑,但是“判罪”和“行刑”两步程序之间还有一段间隔的时间。就在这段间隔时间里,马谡因为疾病或者其他什么原因“物故”。因此在法律程序和公文上他是“被戮”,而实际死因则是“物故”(小说中就采用了这一种可能性)。

  无论是病死还是赐死,根据前面考证,都可以被称为“物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08: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费祎】

  吾友叶公讳开对于费祎其人有专题文章论断,此处就不赘言,请参看《暗流汹涌——也谈费文伟》。小说中的费祎性格就是参考此文而形成的。

  【关于费祎遇刺事件】

  《三国志·蜀书·费祎传》云:“(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费)祎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

  费祎被刺是蜀国政坛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蜀国自诸葛亮死后所采取的防御性国家战略再起了大变动,蜀国鹰派势力的抬头。这件事单从《费祎传》来看,只是一次偶发事件。但是如果和其他史料联系到一起,这起被刺事件就不那么简单了。

  刺客郭循的履历是这样的。《魏氏春秋》说他“素有业行,著名西州”。《资治通鉴·嘉平四年》载:“(延熙十五年)汉姜维寇西平,获中郎将郭循。”就是说姜维进攻西平,虽然西平没打下来,但抓获了时任魏中郎的郭循。后来郭循归顺蜀汉,官位做到左将军。要知道,这可是马超、吴懿、向郎曾经坐过的位置,足见蜀国对其殊遇之重,不亚于对待夏侯霸。

  但是这个人却并不是真心归顺,他终于还是刺杀了费祎。魏国得知以后,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资治通鉴·嘉平五年》)

  这起刺杀事件仔细推究的话,疑点非常之多。就动机来说,这不可能是魏国朝廷策划的阴谋。费祎是出了名的鸽派,他在任期间是蜀魏两国最平静的一段日子,几乎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魏国正乐享其成,不可能刺杀掉他而让鹰派姜维上台,自找麻烦。

  这也不可能是私人恩怨,郭循跟费祎就算有仇,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算出姜维什么时候会攻打西平,自己会不会被俘,被俘以后是直接杀掉还是受到重用等等。如果真的是因私人恩怨而刺杀费祎的话,不可能将整个计划建筑在这么多偶然之上。

  而这两个可能都排除掉的话,剩下的最有动机杀费祎的人,就是姜维。

  姜维与费祎的不和是众所周知的,前者是主伐伐魏的鹰派,而后者则是坚持保守战略的鸽派。在费祎当政期间,“(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可以说姜维被费祎压制得很惨。费祎死后,能够获得最大政治利益的,就是姜维。事实上也是如此,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里很有深意地如此记录道:“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短短一行字,姜维迫不及待的欣喜心情昭然若是,路人皆知。

  换句话说,费祎的死,姜维是有着充分动机的。

  而姜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姜维传》裴注里有载:“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就是说姜维这个人,对功名很执著,而且不像《三国演义》里一样是个愣头青,反而很有城府,好“阴养死士”。而郭循在众目睽睽的岁初大会上刺杀了费文伟,摆明了他自己就是拼个同归于尽,不想活着回去,这是标准的死士作风。

  再回过头来仔细研究郭循的履历我们会发现,西平战役的发动者是姜维,捉住郭循的是姜维,把他抓住不杀反而送回朝廷的还是姜维。换句话说,郭循看似是偶然地被俘才入蜀,实际上这些偶然却是完全可以被姜维控制的——姜维有能力决定发动战役的时间、地点以及对俘虏的处置,这一连串偶然只有姜维能使其成必然。

  这几条证据综合在一起推测,再加上动机的充分性,很难不叫人怀疑姜维在这起刺杀事件中是无辜的。

  我们这些生活在后世的人,凭借残缺不全的史料尚且能推断出姜维有杀人的动机和嫌疑,当时的蜀国肯定也有人会怀疑到他。但是史书上的记载中姜维是完全无辜的,和这事丝毫没关系,这是为什么呢?

  在《资治通鉴·嘉平四年》载有这样一件事:“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这一条记载很值得怀疑,因为如果真是郭循上寿时想刺杀后主而“为左右所遏”的话,那他的意图早在拜见后主前就暴露出来了,当时就应该被拿下治罪,怎么可能还会放任他到延熙十六年年初去参加岁初宴会并接近费祎呢?

  更何况,刺杀后主对于魏国来说是没什么好处可言的。那时候刘禅的儿子刘睿在延熙元年就被册封为太子,而且朝内并无立嗣之争。也就是说,刘禅的死不会导致蜀汉局势混乱。一名魏国降人有什么理由对后主如此痛恨到了屡次企图刺杀的地步呢?

  所以这一条记载不像是对郭循拜见后主情景的描述,倒像是在刺杀事件发生后为了充分证明郭循“存心不良”而后加进去的补叙。然而,这条补叙看起来似乎只是蜀汉群臣深入揭批郭循反革命行径的一条黑材料,但仔细推究来看,却不难发现它大有深意。它给人一个暗示:“郭循原本是打算刺杀后主,因为太难下手,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转而刺杀后主的首席重臣费祎。”

  只要蜀国相信那条记载是真实的,那姜维的嫌疑就可以澄清了——“我总没动机杀我朝皇帝吧”,进一步推论的话,也许这个记载就是姜维或者他授意的某位朝官说出来的。

  最后要提的是郭循的身份。以郭循在魏国的地位和名望,与姜维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进入蜀国的“郭循”,也许只是姜维以一名死士做的替身罢了,而真正的郭循也许已经死于西平战役之中。以姜维的地位,想要藏匿特定敌人尸体,以自己的亲信代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综合上述种种迹象不难发现,整个刺杀事件的形成可能是这样:最初是姜维拿获或者杀掉了魏中郎将郭循,并拿自己豢养的死士冒了郭循的名字,公开宣称俘获了“郭循”。接着郭循被押解到成都,在自己表示忠顺和姜维在一旁的推动下取得蜀国信任,拜左将军之位。然后在延熙十六年年初大会上,策划已久的郭循杀了费祎,完成了他死士的使命。姜维为了澄清自己的嫌疑,在事后授意近侍官员对皇帝刘禅说郭循脑后有反骨,好几次想刺杀皇帝都被左右拦下了,以此来防止别人怀疑到自己身上。

  虽然缺乏最直接的证据证明姜维与这起刺杀事件有什么牵连,历史资料也只给出了残缺不全的几个点,但从动机、能力、条件和其一贯作风中仍旧可以推测得出姜维与费祎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说中就部分借用了这一种可能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08: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虏疮】

  虏疮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天花。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云:“以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为虏疮。”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一说武陵蛮)之时,将士多被当地人传染,班师回朝时,也就将这种传染病带回了中原,号称“虏疮”。

  所以文中马谡得此病,应属可能。

  【关于陈寿父子】

  《晋书·陈寿传》云:“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陈寿的父亲既然为马谡的参军,应该也参加了街亭之战的,小说就据此而写;不过陈父的名字于史无征,书中所写“陈松”是编造出来的。而《华阳国志·陈寿传》载:“……(寿)兄子符,字长信,亦有文才。”提到他有个哥哥,但是名字也不详,小说里姑且将其称为“陈德”。

  按《晋书·陈寿传》,陈寿卒于晋元康七年,据此回溯的话,那么他应该是生于蜀汉建兴十一年。小说中马谡在南郑见到陈松是建兴六年,其兄陈德时年为五岁,比陈寿大十岁,年龄上设定尚属合理。

  【关于本文的最后说明】

  严格来说,这并非是严谨的历史小说,而是将不同历史时间点的数种可能性连缀到一起的一种尝试。这种可能性未必是史实,但确实有可能曾经发生过。或者这样说,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存在着诸多的可能。如果将正史视做A面的话,那么隐藏其后的这些概率不一的“可能性联系”就属于B面。

  街亭的失败是确定的,马谡的逃亡是确定的,费祎的遇刺是确定的,这些都是属于A面的正史。但是,在这些史实事件背后,有可能隐藏着联系:马谡可能在街亭替王平背了黑锅;费祎可能处心积虑陷害马谡;姜维可能与马谡合作刺杀了费祎……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对这种可能性的一次探讨,所以我觉得称这个小说为“可能的”历史小说,更为恰当。

  写作的时候特意选择了比较西式的文字风格,也算做是一种对三国的另类诠释吧,请原谅我的恶趣味。

  最后感谢叶公讳开、禽兽公讳大那颜两位在写作期间给予的史料、史学见解以及创作技巧的支持。事实上我的灵感和对三国史的心得,全赖他们两位平日的教诲。如果说这篇小说有什么成功之处的话,那全因我站在他们二人肩上的缘故——当然,这是A面的说法,从另一个历史角度来说,我将他们二人踩在了脚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08: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帝城之夜

  第一章 刘禅密令

  杨洪用两根指头从木质鱼筒里拈出一根竹签,这片暗青色的竹签顶端削成了尖锐的剑形,看上去阴沉肃杀如同真正的一把利剑。他略抬手肘,把它轻轻地抛了出去。

  竹签画过一道弧线,跌落在铺满黄沙的地面上。不远处的刽子手大喝一声,双手紧握宽刃大刀猛然下挥。铁刃轻易切开血肉,砍断颈骨,把整个头颅从一具高大的身躯上斩下来。那个头颅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滚到了杨洪的脚边。死者的眼睛仍旧圆睁着,满是不甘和愤懑,与杨洪漠然的双眸彼此对视,形成鲜明对比。

  杨洪喟叹一声,把视线从地上移开。旁边的数名军士一齐大声喊道:“正身验明,反贼黄元伏诛!”声音响彻整个校场。这时一名小吏不失时机地递来监斩状,杨洪抬手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想了想,又加了一个名字:“马承。”

  这时有人殷勤地端来一个铜盆,里面盛着清水和几片桃叶。蜀中习俗,见血之后要用清水洗手,桃叶的清香可以遮掩气味,不然会被死魂循着血腥味来索命。杨洪从来不信这些,但也没特别的理由去反对。

  他一边洗着手,一边抬头望天。今日的成都天空阴霾,大团大团铅灰色的阴云鏖集在城头,一丝风也没有。这样的天气不会下雨,但却极易起雾。一旦大雾笼罩,整个城市都会变得白茫茫一片模糊,什么都看不清,让人心浮气躁。

  “真是个应景的好天气啊。”杨洪暗自感慨道。

  自从前将军关羽在荆州败亡之后,这天下的局势一下子变得比蜀道还要婉转曲折。先是曹丕篡汉,然后是汉中王称帝。就在大家猜测新的天子会不会讨伐曹魏伪帝时,他却率先与孙吴开战,打出了为关将军报仇的旗号。去年——也就是章武二年(公元221年)——的六月,夷陵一战汉军被陆逊打得一败涂地,天子一路败退到白帝城才停住脚。

  这个局势很糟糕,但更糟糕的还在后头。去年年底,就在汉孙两家好不容易重开和谈时,白帝城突然传出了天子病重的消息。这下子,整个益州都开始震惶不安起来。无论是入蜀的中原勋贵还是新附的土著仕人,都开始在心里盘算起这个新兴朝廷的前途。

  到了今年二月,丞相诸葛亮和辅汉将军李严突然离开成都,匆匆赶往白帝城,这让天子驾崩的谣言更加尘嚣日上,不稳情势一下子达到了高潮。

  眼前这个死者名叫黄元,本是汉嘉太守。他在去年年底听说天子病笃后,立刻闭城不出,拒绝接收来自成都的任何指示。当他所痛恨的诸葛亮离开成都以后,黄元立刻起兵叛乱,大举进攻临邛。可是黄元没料到的是,诸葛亮在出发之前已经留下了对付他的人。

  这个人就是杨洪。

  杨洪的籍贯是犍为武阳,土生土长的益州人。他门第低微,才干却十分出众,从诸郡小吏扎扎实实地干起,沉稳镇定,逐渐得到诸葛亮的赏识,如今已贵为益州治中从事、丞相幕僚。

  黄元进攻临邛的消息传到成都以后,杨洪立刻按照诸葛亮的布置调动兵马,进行平叛。他除了调动成都留守陈曶、郑绰等部以外,还特意去拜访了太子刘禅,请求调拨太子府栩卫校尉马承以及麾下百名甲士以助军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08: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承只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但他有个名闻遐迩的父亲——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斄(lí)乡侯马超。马超已于前一年病逝,马承继承了斄乡侯的头衔,在太子府负责宿卫。

  黄元没料到成都的反应如此迅捷,更没想到连马超之子也亲自上阵,他毫无心理准备,一战即败。叛乱转瞬即被镇压,黄元也被抓到成都处斩,露布诸郡。只要在平叛露布上出现马承的名字,所有人都会联想到他背后的太子府和关西名门马氏,进而明白那位年仅十七岁的太子对蜀中拥有着强大的控制力,收起小觑之心。

  想到这里,杨洪唇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杀的是黄元这只蠢鸡,儆的是那些心思动摇的诸郡长官和朝廷中的某些人,还顺便卖了一份人情给太子。诸葛丞相果然是算无遗策。

  在刑场上,无头的尸身仍旧保持着跪姿,鲜血从脖腔中喷涌而出,泼洒在地,洇成大片大片的暗红颜色,好似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黄沙上勾勒着蜀中山川地理图。

  杨洪正要转身离开,忽然旁边一个声音响起:“杨从事,请留步。”杨洪回头一看,发现居然是马承。

  马承是个标准的关西武人,脸盘狭长,眼窝深陷,和他的父亲一样鼻头高耸尖挑,颇有羌人风范。拜杨洪所赐,他在黄元之乱里拿了不少功劳,于是他对这位治中从事态度颇为恭敬。

  “马君侯,你刚刚回城,怎么不去歇息片刻?”杨洪问道。马承虽然只是太子府的栩卫校尉,但他还有个斄乡侯的头衔。杨洪这么说,是表达对马氏的尊敬。

  马承上前一步,低声道:“杨从事,太子宣你去府上,问询黄元之事。”

  杨洪皱了皱眉,平定黄元的详细过程他早写成了书状,分别给白帝城、成都衙署与太子府送去了。为什么太子还要特意召见他呢?杨洪观察着马承的表情,忽然意识到,这恐怕只是个借口,太子找他大概是有别的事情,只是不方便宣之于口。

  “好的,我明白了,请马校尉在前头带路吧。”杨洪露出微笑,这让马承长长舒了一口气。

  太子府坐落在成都城正中偏西的位置,紧挨着皇宫,原本是刘璋用来接待贵客的迎宾馆驿。刘备登基以后,库帑空虚,光是修建新的皇宫就耗去了不少钱粮,所以太子府没怎么好好改建,只是刷了一层新漆,整体还是显旧。好在刘禅对这些事并不在意,还赢得了“俭朴”“纯孝”之类的好评。

  此时这位大汉太子正跪坐在正厅上首,膝上盖着一条蜀锦薄毯,年轻而略显肥胖的脸颊黯淡无光,似乎内心有着许多忧思。而杨洪则不急不慢地汇报着自己的工作:“殿下,臣刚刚监斩了黄元,首级已交由军中处置。一俟传首各地,诸郡必不敢再有轻动,成都稳若泰山。”

  “嗯,你做得很好。”刘禅心不在焉地褒奖了一句,眼神有些疲惫。杨洪注意到,他的眼睑下隐隐透着青黑之气,昨天晚上定然是没有安睡。

  刘禅又随便问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题,杨洪一一作答,气氛很快陷入无话可说的窘境。刘禅抓着毯边犹豫片刻,忽然把身体前倾,特别认真地说道:“杨从事,你是忠臣。现在在这个城里,本王能信任的人只有你了。”

  杨洪低下头,没有回话。这位太子跟臣下说话时没什么架子,有时候甚至带着浓厚的讨好味道,但这句话说得实在有欠考虑。倘若流传出去,岂不是说在成都的文武百官都是太子猜疑的对象?你让费祎、董允、霍弋、罗宪那些太子舍人怎么想呢?

  刘禅大概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尴尬一笑,改口道:“本王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8: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洪弓了弓身子,简单地表示荣幸。他何等聪明,可不认为刘禅突然降尊纡贵地奉承他,仅仅只是因为平叛时卖出的人情。以杨洪谨慎的性格,在没搞清楚境况之前,绝不会轻易表达意见。

  刘禅没得到想象中的回应,有些失望。他做了个手势,守护在旁边的马承知趣地走出去,把整个正厅只留给他们两个人。

  “丞相离开成都,已经快两个月了吧?”刘禅没头没脑地问了个问题。

  “丞相是二月初三离开成都,二月二十日抵达永安。”杨洪回答。

  刘禅双眼飘向殿外,肥胖的指头敲击着几案:“今天是四月初三……算来正好两个月了。本来丞相每隔五日,便会发来一封书信,详述父皇病情。可从十五日前开始,本王就再也没收到过丞相哪怕一个字。父皇身体如何、吴贼是否西向,本王全然不知,心中难免有些慌乱……”

  杨洪宽慰道:“也许是蜀道艰险,驿驰略有延滞。”

  刘禅陡然提高了声音:“不止是本王,成都的掾曹府署也碰到了同样的事情。三月下旬以来,白帝城没有向外发出一封公文。而从成都发往白帝城的公文,在永安县界就被截下,信使甚至不能进城。”他的眼睛鼓了鼓,焦虑地把手指攥紧:“季休啊,你该知道这有多严重。”

  杨洪刚刚押着黄元从临邛归来,还没回署,不清楚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的双眉不期然地拧结在了一起,如果刘禅说的是真的,这可就太蹊跷了。益州如今保持着稳定,全因为那位天子一息尚存之故,如果中外消息断绝,人心浮动,会有更多的黄元冒出来。

  白帝城里不光是天子,还有诸葛丞相和李严将军,这几位巨头齐聚,怎么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那个突然陷入沉默的白帝城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肯定不会是吴军进袭。”杨洪先否定了这个可能性。如果是吴军突然袭击,即使是最糟糕的状况,好歹也该有败兵逃入蜀中。“……也不可能是天子驾崩,否则陛下该是第一个知道的人。”杨洪否定了第二种可能性。

  听到杨洪的话,刘禅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他迟疑片刻,缓缓开口道:“其实,也不是一点消息没有……数天之前,本王听到了一则流言,说我父皇临终前托孤给诸葛丞相。”

  “天子识人明断,诸葛丞相又是天下奇才,天子托孤于彼,此殿下之福分。”

  刘禅眼神很奇怪:“那你可知道,流言里父皇对诸葛丞相说了什么?”他挺直胸膛,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饶是杨洪镇定过人,听到这话嘴角也不由得抽搐一下。他眼神一闪,毫不客气地驳斥道:“这简直荒谬绝伦,以天子之明、丞相之贤,岂会说出这等话来?”

  刘禅缩了缩脖子,嘟哝道:“我也觉得荒唐……”可他的表情却暴露出真正的想法。杨洪抬起头来,语气严厉:“殿下,此危急存亡之秋,岂能让谵妄之言窜于都城?以臣之见,应使有司彻查流言源头,不可姑息!”

  这流言竟把诸葛丞相与王莽等同起来,用意之刻毒,令人心惊。杨洪是丞相幕僚,若不对这种危险言论予以迎头痛击,尽快消除刘禅的疑惑,日久必生大患。

  刘禅疲惫地摆了摆手,示意杨洪少安毋躁:“诸葛丞相的忠诚,无可指摘。只是白帝城之事一日不得廓清,流言便一日无从根除,还是要先搞清楚那边的事情才好啊——”说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两道细眉不经意地抖了抖,“——白帝城孤悬在外,临近兵锋,什么凶险都有可能发生。本王的亲族除了父皇之外,还有鲁王和梁王在那里,他们年纪还小,实在挂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8: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洪听到这一句,心中这才恍悟。刘禅虽然稚嫩,在这方面的心思却并不笨拙。他拐弯抹角地转了这么多圈子,终于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了。

  刘禅真正担心的,根本不是诸葛丞相,而是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

  鲁王和梁王是天子的次子与三子,刘禅同父异母的庶出兄弟,今年一个十一岁,一个十岁。他们的母亲皆是川中大族女子,是刘备入川时所纳。

  自古的规矩从来都是立长不立贤,立嫡不立庶。刘禅是嫡长子,又是钦定的太子。如不出什么大意外,他的地位安若泰山,鲁、梁二王根本毫无威胁。

  如果不出大意外的话……但现在白帝城的状况,这对刘禅来说,足可以称为“大意外”了。

  刘备应该不会改变立嗣的心意,但躺在永安的他已经病入膏肓,动弹不得。白帝城的神秘沉默,或许是某些人为了隔绝天子与外界联系而竖起的帷幕,而诸葛亮和李严匆匆赶到白帝城后再无消息传回,说不定也已身陷彀中。

  鲁、梁二王不过是小孩子,没这样的手段,可他们背后还站着许多益州大族。刘备入川以后,中原、荆州两系人马霸占了朝廷要津,益州备受挤压,许多人都心生不满。如果有个机会可以把天子控制住,矫诏易嗣夺取帝位,保不准会有野心家铤而走险——比如李严。他虽然籍贯在南阳,却是地地道道的益州人。

  要知道,刘备新得益州,根基不稳,近几年来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庞统、孙乾、糜竺、刘巴、马良等一批心腹相继去世,中原、荆州出身的元老们凋零不堪,正是朝廷最虚弱的时候。身在白帝城的李严若有异心,只消囚禁天子和诸葛亮,未必不可成事。

  想通了此节,杨洪不由得冷汗涔涔,背后一阵冰凉。他虽然是益州人,却是寒门出身,被诸葛亮一手提携上来,跟那些豪族们根本不是一路。倘若是他们当权,恐怕自己连容身之地都没有了。

  看到杨洪的眼神发生了改变,刘禅知道他的目的达到了,微微露出一个讨好的笑意:“杨从事讨伐黄元有功,本王想派你去白帝城亲自禀报父皇。兵威可冲煞,捷报能辟邪,说不定这份喜报可以祛除父皇沉疴也说不定。”

  “臣出身穷州寒地,才学驽钝,恐怕有负殿下所托。”杨洪刻意提醒了一句。他籍贯是犍为武阳,地道的益州人,也该是刘禅需要提防的对象。

  “本王刚才已经说过了,成都城里我最信任的就是你,就像信任诸葛丞相一样。”刘禅缓缓说道,把眼睛瞪得更大一些,真诚地望着杨洪。

  杨洪是益州本地人,与太子平素没有来往,他前往白帝城不会引起别人怀疑。如果是一名太子舍人出现在白帝城,刘禅的意图一下子就会暴露。这其实还有更深的一层意思:杨洪曾经是李严的下属,但两人闹得很不愉快,杨洪甚至愤而辞职。如果李严是这次白帝城沉默的主谋,至少刘禅不用担心杨洪会跟他沆瀣一气。

  杨洪看了刘禅一眼,看来这位太子对这个安排是动过了心思的。在权力面前,即使是再平庸的人,也会变得敏锐起来。

  刘禅追问道:“杨从事可愿意为本王跑这一趟?”杨洪略微不安地转动身体,这个差事可不容易做,可他没得选择——既然投了诸葛亮,而诸葛亮支持刘禅,那他就只能在这条路上走到黑。

  “臣即日动身。”杨洪伏地叩头。刘禅的脸色好看了一些。作为太子,他驭使一名治中从事都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实在是有些可怜。

  “除了传捷,殿下可还有什么嘱托?”杨洪想知道刘禅希望他做到什么程度。他无兵无权,单骑入城,想赤手空拳去挫败一场阴谋是不可能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8: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禅略作思忖便答道:“只要带上眼睛和耳朵就够了,本王只想知道白帝城为何沉默至今,其他的事不必勉强。”刘禅说到这里的时候,脸色罕有地闪过一丝厉色,稍现即逝。

  “谨遵殿下吩咐。”

  “我让马承陪你去,他可以保护你。”刘禅说完,挥了挥袖子,又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这可不是什么监视。”

  “您还不如不补充。”杨洪在心里想道,有点哭笑不得。

  谈话结束以后,杨洪离开正厅,马承正守在门口。杨洪把白帝城的情况说了一遍,马承却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只说他去负责准备马匹。杨洪知道马承的难处,关西马家曾经显赫一时,可如今人丁寥落,在蜀中的只有马承和他的族叔马岱,夹在中原荆州与益州几派之间,地位尴尬。所以马承言行非常谨慎,甚至有些过分木讷。他唯一的生存之道,只有为刘禅尽忠,以便为马家未来在蜀中的地位求得一个机会。

  于是杨洪也不多说什么,先回家稍事准备。一个时辰不到,马承已经找上门来,说马匹和行李都已备好,甚至连沿途要用到的通关文书都从衙署里开具妥当,手脚麻利得很。

  马承挑选的马匹不是西凉骏骑,而是匹个头矮小的蜀马。这种马跑得不快,但适用于狭窄险峻的山路。杨洪叮嘱了家人几句,然后和马承骑上马,带上使节旌旄,离开成都。

  他们沿着官道一口气走了十几里路,雾气慢慢升腾起来,周围的一切像是罩上了一层蜀锦,迷茫而不可见,道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少,终于只剩他们两个人。他们不得不放慢了速度,在白雾中缓慢地穿行,以免跌落悬崖。

  杨洪忽然挽住缰绳,侧过脸去对马承说道:“关于这次的使命,你想听听我的意见吗?”马承愕然望向杨洪,似乎对这个问题全无心理准备。杨洪抓住马鞭,指向被雾气吞噬了尽头的官道:“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最终也是一无所获。”


  第二章 白帝城困局

  从成都到白帝城并非一条坦途。杨洪与马承先取道江州,然后坐船沿江水顺流而下,到了瞿塘峡又弃舟登岸。一路辛苦自不必说,他们终于在十天之后抵达了永安县。

  永安本名鱼复,天子败退到此之后,不再后退,将其改名为永安,寄寓不言而喻。它的县治所叫做白帝城,相传是新莽之时公孙述所筑。当时公孙述听说这里有一口白鹤井,常有龙气缭绕。他自以为这是化龙登基之兆,遂自称白帝,建起一座城池,名之曰白帝城。

  杨洪一路上把这些掌故说给马承听,还顺便给这个西北汉子简要分析了一下形胜之说。永安紧扼瞿塘峡口,为长江锁钥,地势极为险峻。而白帝城就设在江北伸入江心的长滩之上,背倚峡壁,独据江中,三面临水。只要天子选择在白帝城据守,吴军便无法溯江逆流进入蜀中——这就是为什么刘备败退到此便不能再退了,再退就等于把蜀地的门户交予他人之手,国亡在即。

  刘备伐吴本是一意孤行,如今大败亏输,他无颜回归成都。天子在白帝城守国门,一是形势所迫,二来也未尝不是愧疚赎罪之举。

  “老子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诚哉斯言。”杨洪说到这里,不由得发出感慨。

  “这是说治国容易还是难?”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8: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承读书不多,在马上露出不解的神色,杨洪笑道:“马君侯长在北地,不知这烹鱼是个精细活,剖脏去鳞,火候调料,稍有疏失这鱼就煮烂了。治国也是如此,不急不躁,张弛有度,不可随兴肆意,让百姓无所适从。《毛诗》里说: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就是这个道理。”

  马承“哦”了一声,随即沉默下去。这个话题再说下去,难免要涉及到对天子的评价,他谨守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莫谈国事。

  杨洪知道他的心思,也不强求,把注意力放在前面的路上。这里已经接近永安县境,距离他们的终点不远了。

  前方的窄路忽然出现一处哨卡,一架木制拒马将道路牢牢锁住,几名士兵手持环首刀站在旁边。杨洪注意到,这些守兵的褐皮头盔上都盘着一圈白眊(mào),颇为醒目,远远就能望见。

  白眊是用白牦牛毛编成的辫带,这种东西只有青羌才出产。杨洪的印象里,益州军中只有天子近卫才有这样的装饰——可天子近卫难道不该是守在永安宫前么?怎么跑到边境来守哨卡了?

  杨洪心中带着疑惑,驱马上前。一名白眊兵举手拦住了他,面无表情地说:“如身携文书,请拿出来放在这里,我们自会转交城中。你们即刻回转,不得停留。”

  杨洪明白为何白帝城陷入沉默了,这个哨卡就像是一个筛子,把信使拦回去,只筛出文书送进城去。

  这时马承掏出象征着自己爵位的银乌符节:“我是斄乡侯马承,这位是益州治中从事杨洪,我们要去觐见陛下,通报军情。”

  白眊兵听到这两个头衔,眉毛只是略微抖动一下,却没有什么敬畏的神色。他们都是天子侍卫,见惯了大人物,这两个身份唬不住他们:“我们接到的命令是,任何人不得进入永安县境内。”

  “即使有紧急军情也不行?”马承不满地反问道。

  “我们可以转达。”

  “如果是秘情呢?你确定你有资格与闻?”杨洪眯起眼睛,语带威胁。

  白眊兵道:“你们可以准备公函密封、胶泥锁牍,我们会直接送进宫里去,不会有泄露的危险。”

  “如果那样可以的话,我们就不必亲自来了。”杨洪迈前一步,双眼咄咄逼人,“一名侯爷和一位从事亲自赶过来,你该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杨洪的态度让白毦兵有些迟疑,但他们到底是天子近卫,不会那么轻易松口。白眊兵把队长叫过来,两人低声商议了一阵,白眊兵行了个军礼,转身跑步离开,队长代替他走过来,拱手道:“两位稍等,我已派人去请示上头了。”

  马承有些不满,但对方礼数周全,又挑不出什么错,只得悻悻下马。杨洪倒没什么架子,跟队长嘻嘻哈哈地聊着天,很快就混熟了。话题很快就转到猇(xiāo)亭、夷陵之败,队长摇头叹息说当初兵败之后,吴兵一路猛追,蜀兵跑了个漫山遍野,根本组织不起抵抗。

  “那时候,乱得一塌糊涂。天子全靠我们几百名白眊兵持矛抵抗,这才在白帝城稳住阵脚。那些吴兵以为咱们都吓破了胆,根本不加防备,就这么沿着江边道冲过来。却不防我们一矛一个,扎了个透!尸体直接扔江里飘下去,顺流直下,嘿嘿,把吴人都吓得不敢前进。”

  队长说到这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他的话里不乏吹牛的成分,但杨洪却没点破,反而顺着恭维几句,把队长捧得大为高兴。看到时机差不多,杨洪装作不经意地问道:“你们既然是近卫,怎么给派到边境来呢?而且这还是不靠吴一端的防线,而是靠益州一侧。”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

GMT+8, 2024-3-29 05: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