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分享] 《暗夜千羽》之“传奇”——中国古代的异闻奇事-----林素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1 13: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1 17: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记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1 18: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宝宝寒 分享,辛苦了,+6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09: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35死去活来
  林素微
  
  唐肃宗李亨在位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马嵬驿兵变之后,玄宗西逃,时为太子的李亨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
  
  玄宗仓皇逃走之后,李亨与他老爹分道扬镳,北上灵武。公元756年7月12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表面上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实际上是逼他老爹退位,并且改年号为“至德”
  。
  肃宗即位以后,一度想重振朝纲,并意图收复两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但是,当时举国上下已经陷入安史之乱的泥沼之中,朝中大臣,或者无人领兵,或者屡吃败仗。朝廷大军节节败退,一度繁华富庶的关中地区,生灵涂炭,白骨蔽野,鬼影幢幢。
  
  下面我们要说的这件事,便发生在安史之乱期间。
  
  肃宗至德年间,太原人王穆为鲁旻的部将。军队在南阳与叛军作战时,为敌人所败。
  
  兵败如山倒,几万大军纷纷溃散,敌人紧紧跟在后面,穷追不舍。
  王穆身材魁梧,气度雄健,胯下的战马也异常高大,很是神骏,在人群中显得非常突出。这倒给敌兵提供了明确的追击目标,追赶他的敌人,比别人要多上好几倍。
  
  好虎架不住群狼,王穆见势不妙,夺命狂奔,敌人在后面紧紧尾随,一步也不放松。连日来殊死搏斗,人马俱疲,速度越来越慢,敌人也越来越近,终于,那伙敌军追了上来。
  
  其中有个敌兵,悍勇异常,策马赶到王穆身后,趁他还没有回转身的时候,一剑朝他的后颈砍去。
  
  颈部没有铁甲保护,最是身上的弱点,这一剑来势快绝,准头也拿捏得极好,王穆防守不及,正中此剑,鲜血狂喷,从马上摔落下来。
  
  战马还在狂奔,王穆双脚别在马鞍当中,身体扭折,咔嚓咔嚓,肋骨断了好几根。
  
  敌兵知道王穆中剑之后,断然没有活路,就把他的尸体丢在草丛里,撤了回去。
  
  这一剑几乎把王穆的头颈砍断,只是喉部还有气管相连。他倒在地上,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到吃饭的时候,才醒了过来。
  
  这个时候,王穆的脑袋正落在他的肚脐上,开始的时候他自己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觉得身上的每一块骨头,每一根筋,每一块肌肉,都在撕心裂肺地疼,而腹中辘辘,饥饿难忍。他强忍疼痛,挪动身子,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掏出一把干粮,就往嘴里送,用尽全身的力气,咀嚼了半天,吞咽之后,才发现问题,食物都从伤口中漏出来了。
  
  王穆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才知道自己现在的情状。毕竟是一个武人,战场上什么惨状他没见过!倒也没感到惊慌,而是用手将伏在肚脐上的头颅举了起来,安放回颈部。脖子上皮肉尽断,血肉模糊,没有附着,过了一会儿,脑袋又从脖子上掉了下来。
  
  这一下钻心地疼,王穆受疼不过,再次昏了过去。过了很长时间以后,才苏醒过来。
  
  附近全都是死尸,除了他自己以外,一个活人也没有。
  如果不采取些行动,只能在这里等死了。
  
  现在的他,只能想办法自救。
  
  强烈的求生意志,促使他又小心翼翼地托着脑袋,把头颅按在脖子上。然后,将发髻散开,把头发系在脖子上,将脑袋固定住。
  
  这些个动作,又耗尽了他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力气,后背上冷汗涔涔,将里衣都浸湿了。
  
  接着,他试探着坐起来。
  
  举目四望,尸骨累累,荒草萋萋,而心底,则是无比的茫然。不知道敌兵是不是就在附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躲过这场劫难。
  
  王穆的战马,跟随主人已经多年,王穆倒地,它也没有走远。这马见王穆挣扎着从地上坐起来了,便走过来,停在他的身边。王穆扶着战马,踉跄着,站了起来。
  
  站立的过程中,左边的头发解开了,脑袋受力不均,又从脖子上掉了下来。王穆下意识地伸手去接,正好掉进他的怀里。
  
  断头处的皮肉同脖子上的骨头相互摩擦,这一下又是奇痛无比,他摇摇晃晃地倒在地上,再次陷入昏迷。
  
  半夜温度降低,他被冻醒了。咬着牙,将头颅放回原处,又摸索着将头发在系在脖子上,担心系得不够紧,还打了一个死结。
  
  就这么死去活来地折腾了一天之后,他身上的最后一丝力气,似乎也被榨光了。
  
  走是走不回去的,现在,让他爬上马背,也是断断没有那个可能了。
  
  要是马卧在地上,倒是可以试试。
  
  那马似乎同主人心意相通,甩了甩尾巴,竟然走了过来。
  
  走到王穆身边之后,横卧在地上,王穆心中大喜,爬上马背,坐好之后,用脚轻叩了马鞍一下,马便站了起来,开始往东南方向走。
  
  王穆担心在马背上颠簸,脑袋再从头上掉下去,便用双手扶在脸颊两侧,这样一来,果然就好多了。
  
  这是一匹好马,似乎知道主人现在的状况,并没有撒开四蹄狂奔,走得很是稳健,即便如此,它每迈出一步,那微微的起伏,还是让肋骨折断,头颅也不是很稳固的王穆,如同在刀锋上遭受凌迟一般。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云雾飞舞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3 12: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头掉了也行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3 18: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宝宝寒 分享,辛苦了,+2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17 19: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马往前走了大约有四十来里。王穆麾下的十几个士兵,被敌人冲散之后,正在边走边寻找自己的主将。见王穆骑马过来,心头大喜,远远地喊着王将军。
    
    王穆比他们还要高兴,总算是见着自己人了。
    
    
    众人见王穆伤势如此之重,担心再往前走,他难以支撑,于是便把他搀扶到附近的村子,找到一户人家,住了下来。
    
    这小村离叛军的营地不过四十多里,他们人单力薄,若敌人寻踪而至,全都没有活路。
    这些人心怀忐忑,商量之后,决定还是回自己的大营。
    
    他们从村子里找来一辆车,将王穆安置在上头,载回己方的城池。
    
    走的时候小心翼翼:已经七零八落的老大好容易才把自己拼凑起来,不能把他再给颠散了。
    
    外面战事吃紧,王穆这个样子,也算福大命大,他能活着回来,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了。不能让壮士流血再流泪,是故,主帅特批他在城内养病。
    
    大夫看过之后,开了些药,内服外敷,二百多天之后,方才痊愈。
    
    伤势虽然痊愈,在颈部还是留下了疤痕。环绕脖颈有一条肉檩子,象手指那么宽,如同蚯蚓一般,绕着脖子蜿蜒爬行,此外,可能是头颅安放的位置有些许的偏差,此后,王穆看人的时候便总是歪着脑袋。
    
    鲁旻因为王穆乃名家子弟,又九死一生,差点以身殉国,便不再让他上战场了。
    
    先是派他做南阳的县令,后来启奏朝廷,改任叶县县令。一年之后,再迁临汝县县令。任期满后,摄枣阳县令。
    
    他是个武人,在治民理政方面没有什么特殊的心得,所以,基本未获擢升。
    
    王穆在县令的任上辗转多年,最后,死在任上。
    
    (《广异记》)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云雾飞舞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8 09: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宝宝寒 分享,辛苦了,+2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18 11: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故事太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20 09: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死去活来原文
  
  太原王穆,唐至德初,为鲁旻部将,于南阳战败,军马奔走。穆形貌雄壮,马又奇大,
  贼骑追之甚众。及,以剑自后砟穆颈,殪而陨地。筋骨俱断,唯喉尚连。初冥然不自觉死,至食顷乃悟,而头在脐上,方始心惋。旋觉食漏,遂以手力扶头,还附颈,须臾复落,闷绝如初,久之方苏。正颈之后,以发分系两畔,乃能起坐,心亦茫然,不知自免。而所乘马,初不离穆。穆之起,亦来止其前。穆扶得立,左膊发解,头坠怀中,夜后方苏。系发正首之后,穆心念,马卧方可得上,马忽横伏穆前,因得上马。马亦随之起,载穆东南行。穆两手附两颊,马行四十里,穆麾下散卒十余人群行,亦便路求穆。见之,扶寄村舍。其地去贼界四十余里,众心恼惧。遂载还昊军。军城寻为贼所围。穆于城中养病,二百余日方愈,绕颈有肉如指,头竟小偏。旻以穆名家子,兼身殉(“殉”原作“以”,据明抄本改。)王事。差摄南阳令。寻奏叶令。岁余,迁临汝令。秩满,摄枣阳令。卒于官。(出《广异记》)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01: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