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乱.日本战国风云史(讲述长达两百年的日本史)----万邦咸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0: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到义元命令的松平元康,是思绪万千。松平元康,没错,他就是当初被拐到尾张,那个信长的小朋友,松平竹千代。因为竹千代的祖父与父亲先后遭到家臣的暗杀,而已家又处在织田与今川势力的夹缝间,是朝秦暮楚风雨飘摇,后被赎回的竹千代,也不被准许回到家族的冈崎城,而是被直接送到骏府城里,继续当着义元控制三河松平的人质。
  这样,竹千代在骏府城内当棋子,渡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义元则在冈崎城设置了代官——松平家领地的收成,大部分都要缴纳到冈崎城的仓库之中,只给松平家臣留下能混饱肚皮的那一份,非但如此,发生战事时,他们还要为今川义元充当马前卒,对骏河充满了怨气,还编了首讽刺歌谣:“三河人去当兵,远江人挑大米,骏府的老爷开茶会。”
  至于竹千代,他在骏府也没闲着,拜义元的军师太原崇孚(雪斋)为师,刻苦学习兵法,努力打磨自己,渐渐凭借天赋与勤奋,博得了义元的好感,“这个小娃娃有几把刷子,看来拉拢好他,就能让三河武士为我卖命——这比单纯在冈崎城设代官要划算啊。”
  这样的境遇中,无论是饱受屈辱的松平家臣,还有寄人篱下的竹千代,始终没有放弃理想,“等待合适的时机,一定要复兴松平!”这种在逆境中,却永不折翼的精神,在二战后一度成为大和民族的座右铭,“一定要在废墟里复兴日本”,这也是昭和一代山冈庄八《德川家康》大卖热卖的原因(现在看着满地宅男公务员的日本,再反观下神武景气时的风貌,颇让人感慨良多)。
  竹千代元服时,今川义元亲自当了他的“乌帽子亲”,将“元”字偏讳赐予了这名少年,得名“松平次郎三郎元信”。不久,松平元信又在义元的主持下,迎娶了今川家同族濑名家的女儿鹤姬(后来的筑山殿)为妻,改名松平元康。
  许多人以为,义元当初要是将亲生女儿嫁给元康就好了,就能笼住元康的心了,嫁个同族家臣的女儿,这不是让元康觉得很受歧视嘛!醒醒吧,万邦只想说,鹤姬的父亲是今川同族重臣关口亲永,母亲是义元的妹妹,她本人就是义元的外甥女儿,另外濑名家还是今川了俊的后代——你个三河土豪松平家,娶到这样家格的姑娘,还觉得歧视啊,祖坟上冒了青烟不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0: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桶狭间前,松平元康结束了骏府城人质生涯,被任命为三河军的统帅,但职责没变:替今川义元当前线炮灰——大高城的军粮输送战,就是松平元康的首场硬仗,干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家臣们对这位十九岁少主的看法。
  松平元康不愧是太原崇孚的门生(可惜太原崇孚在五年前去世了),他观察了下战场形势,就命令属下兵分两路,一路打着旗帜虚张声势,迷惑丸根、鹫津两砦的织田军,一路则乘着夜色,准备好驮马军粮,准备进入大高城。
  当时夏季时分,手越川水势暴涨,大高城四面都是海潮,松平家臣都很担心,缺少船只的话,用驮马如何运粮?元康不担心:“明日清晨,潮汐会一度退去,到时陆路显现,我方运粮畅通无阻。”为将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家明白了吧,技多不压身啊。十九日清晨,大高城四面果然退潮,一片欢呼声里,元康的驮马队浩浩荡荡进入了大高城,吃饱肚子的守军,精神抖擞地与松平军会师,对丸根砦发动反攻了。
  激烈的白刃战并未持续多久,丸根砦就陷落了,七百织田军不是战死就是溃逃,在稻生之战里立下大功的勇将佐久间盛重战死。几乎同一时刻,在松平家小将本多平八郎忠胜协力下的朝比奈泰朝,也顺利攻下了鹫津砦,织田敏定与饭尾定宗双双阵亡——今川军的先锋军取得巨大战果,大高城四周的织田军被扫荡一空。
  大获全胜的松平元康立刻派使者,向沓挂的今川义元报捷。大喜的今川义元随即作出了行进至军粮储备丰富的大高城的决定,好几千名今川军,包括义元的旗本、足轻与辎重队,气定神闲地朝着目的地行进着。而松平元康,一面打扫战场,一面继续以驮马队,朝大高城内运送、囤积粮食。
  另外一面,清州城的织田信长,在得知鹫津、丸根失陷的消息后,也决定不再等待,越过扇川、手越川,与今川军决战!
  织田信长不是不想等待下去,而是他没有办法再继续温存下去,战机稍纵即逝,一旦今川义元进入了大高城,并重新布置好部队后,再想突破重重防卫的今川军,那就是难如登天了。之前义元在沓挂城,马上又要进入大高城,最佳的出击时机,就在他移动的路程之中!
  其实在十八日入夜后,清州城内,诸位织田家老参加的军事会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争吵,有主张笼城的,有主张出击的,是莫衷一是。最后面无表情的信长,发布了唯一的命令,“杂谈无用,散会!”然后留下捶胸顿足,高喊“织田必亡”的家臣们,自己则回了寝室,闭门不出。
  十九日凌晨,在得知鹫津、丸根情势危险后,信长本能地意识到战机来到了,他披挂齐整,突然出现在清州城的广间大殿上,跳起了幸若舞——“敦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07: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长所咏唱的“敦盛”歌词,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人间五十年,如梦如幻,下天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但可能还有不少同学不知道,这个歌词其实不是信长原创的,“敦盛舞”的典故来自于好几百年前的源平合战。在一之谷合战(1184)中,平家军遭到源家大将源义经的奇袭,溃散坏灭。当时平家有一名年方十五岁的少年武者,名曰平敦盛,准备乘马上船逃走,这时源家武士熊谷直实赶到,对着敦盛大呼“身为武者,竟然以背面敌,难道不感到惭愧嘛!”受到激将的平敦盛回马与熊谷直实交手,被对方打落在马下,直实见敦盛年幼貌美,不忍将其杀死。哪知平敦盛在地上闭起了眼睛,掏出小笛吹奏起来,表示了必死的信念。最后,熊谷直实落泪将敦盛的首级砍下,并将其安葬,随后头也不回,出家为敦盛祈求冥福去了。
  
  
  充满着死亡美的哲学的敦盛故事,很快被民间改编成能乐、幸若舞与谣曲,而信长载歌载舞的,就是幸若舞《敦盛》——可见,出征前的信长,是充满着如当年敦盛那般,慨然赴死的心态的,假如说他当时真有什么喜悦的话,也是“死中求生”的喜悦。
  时局已然无法挽回,但最后关头,做总比不做强,积极总比消极好。
  奇迹都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产生的。
  “吹响法螺贝!”
  “拿铠甲与太刀来!”
  十九日凌晨四时,织田信长盔甲齐整,纵马单骑冲出了清州城大手门,随从和家臣都没有反应过来,只有小姓岩室长门守等五骑人马追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07: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从六人沿着三里街道,朝热田神社疾驰,上午七时时分,信长在神社前,远远望见了天际两条浓烟——明白了,鹫津与丸根已经结束了。阴沉着脸的信长,在一片凝固的气氛中,在此地作了短暂停留,这时清州城与周围的家臣、士卒三三两两前来报到,信长身边人马已有两百之多。
  正午时分,织田信长经丹下砦,进入了善照寺砦,战局正是在此时发生了变换:原先在此砦驻防的佐佐政次、千秋四郎季忠(这位其实是热田神社的神官),在听说今川义元本部朝大高城方向移动后,带着三百足轻朝义元大部队,发动了自杀式袭击。
  既然是自杀式的,自然不会有什么良性的结果,信长很快在砦内“亲切”接见了逃回来的败兵——三百人的队伍,有五十多人当即掉了脑袋,佐佐政次(这位也是小豆坂七本枪之一,是那位稻生之战中战死的佐佐孙介的哥哥,佐佐成政也是他的弟弟,这家真是满门忠烈了)和千秋四郎双双战死。
  败兵的精神很亢奋,也接近崩溃了,“今川殿下的长矛有万夫不当之勇,天魔鬼神也近不了他的身。”(《信长公记》里的这句记载,大概也验证了义元的真正形象)
  听了此番话后,织田信长眼睛陡然发光,“也就是说,你们明确了今川殿本阵所在地?”
  “是的,大概在桶狭间田乐坪,已经快走到大高街道了。”
  这时,五月梅雨季节所独有的那种滚滚乌云,已经将阳光挤出了人们的眼界,整个天地昏暗了下来,沉闷压抑的雷声在遥远的地方,步步逼近。
  “梅雨将军”织田信长,仰起了头,贪婪地深吸了两口潮湿的空气,“全军前进,越过鸣海城,去中岛砦。”
  午后一时,织田信长进入了中岛砦,这个据点离大高城与沓挂城最近,也就是说,信长军和今川义元的大部队,近在咫尺了!这时,尾张各领主,如林秀贞、柴田胜家、森可成、池田恒兴等,都已追赶上信长的大部队了,人数已有两千之众。
  现在松平、朝比奈还在大高城内,而义元本队又脱离了沓挂城堡的防护,正在最薄弱的行军阶段,敌人的阵势也拉开了距离,正是一击必杀的大好时机。但问题是,今川义元手下少说也有好几千兵马,以信长这两千人,能不能取得奇袭的成功?又或是陷入了胶着后,各地今川军会不会闻风而来,包了信长的饺子?又或是今川义元会不会一个急行军,就避开了与自己的交战,直接进入了大高城?
  天时地利人和,可谓缺了一个都要命,谁的心里都没有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08: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织田信长绝对是好运气,首先来的是天时——先前的乌云,至于在狂风的吹动下,挟着狂暴的雨点满天满地地砸了下来,《信长公记》记载:“山岚忽来,豪雨降下,天地几有动摇之象。”这样“咫尺不辨牛马”的天气里,能掩盖住两千织田军的动向,无论是大高城还是沓挂城的今川军,都无法在第一时间得知战场的动向——古代军队通讯手段是落后的,且受浓雾、雨雪、大风等影响极大,所以很多奇袭战,都是在特殊天气下发生的(如李愬雪夜袭蔡州),绝非偶然。
  “下令全军,出击!”织田信长眼睛发光,仿佛一位抓住救命稻草的溺水者。
  很不幸的是,据《信长公记》所说,绝大部分家臣,除了信长的小姓马回外,都跪在了雨中,拉着信长的马轡,声泪俱下地哀求主君收回命令——谁知道这支集结了织田家最后精锐的部队,会不会遭遇和佐佐政次奇袭一样的下场呢?吵吵闹闹与漫天大雨互为迎合,最后不愿意浪费宝贵时机的信长来毛了,他仰面朝天,举着长枪,再次发出了与父亲法事及稻生合战时相似的,凄厉而又洪亮的嚎叫,如狼,如狗般……
  家臣们畏惧了,退缩了,他们只能上马、持枪,跟随这位颇有些神经质的家督,朝着桶狭间的方向奔去。
  雷电闪烁着整片战场,瓢泼大雨与暴烈的狂风,掩盖了两千名“暗杀者”密集急促的脚步声,无论是松平元康,还是今川军其余的警戒部队,都对手越川对面的织田军行动一概不知。行军途中,几名土豪打扮的骑马自小径而来,冲到了信长的马前,汇报道:“今川殿本阵的位置明确了,确实在桶狭间田乐坪的漆山,此时大雨中,敌军全在休憩。”
  “良机!今川殿,您的项上首级,我信长一定要收下。”
  这几名土豪,全是築田政纲的属下,築田是沓挂城九坪的土著豪族,正好发挥了他熟识此地地理人情的特长,一直暗地为织田家提供今川军的动向。
  原来,十九日今川义元率大队人马,向大高城移动,但具体行军路线仍不在信长的掌握之中,因为义元完全可以走平坦的大高街道,这样无疑会让信长的奇袭效果大打折扣。但义元鬼使神差地,放弃了大高街道的路线,改走沓挂与大高间的一片丘陵地带,才最终在冥冥中,成全了信长“桶狭间奇袭”的威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08: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来,义元此举的谜团并不难揭开,我们稍微看下地图,就会发现大高街道虽然平整,但却呈个大“V”字形:今川义元虽不是数学家,但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的道理还是懂的,所以他选择了那片丘陵地带为进军路线,此地大多由二三十米的小山丘构成。
  
  此举的合理解释是什么?用什么今川义元蠢笨无能,织田信长英明神武自然是解释不通的,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久经战阵的今川义元,以一名指挥官的本能,希望尽快缩大部队行军的时间,因为他明白,行军是最危险的时刻,是最容易遭到敌人奇袭的,所以他选择了直线捷径。
  也许没有那场暴雨,今川义元就能在信长动手前,神速地进入了安全的大高城,那么历史书就会完全改写:今川义元殿下用兵老辣果决,战场情势尽在掌握之中,织田信长缩手缩脚,在历史大轮前被碾压粉碎。
  然而历史永远没有如果,一片暴雨前闷热的天气里,在谷地中行走的今川军,早已被汗水浸透了衣甲,是苦不堪言。走到大高街道根部佑福寺时,突然走出一大群吹吹打打的人,义元的使番马回急忙上前鞭打驱赶,这是群由当地僧侣、农夫与神官组成的队伍,以村长藤左卫门为首,在义元马回前急忙跪倒,声称是来参拜义元殿下的。
  “既然如此,就将他们传唤到我前面来吧。”义元很是和气。
  藤左卫门毕恭毕敬地带着十八名村民,在义元的马前跪倒,并献上了一斗胜栗(栗子,因与胜利谐音,故被认为是好兆头)、酒水十樽、昆布五十匹、杂七杂八的汤水饭食若干,又说了些“大军到此剿凶,百姓不胜愉悦,但还是恳请大军胜利之余,别趁火打劫百姓为好”的乞求的话。今川义元很高兴,便亲自接受了藤左卫门的敬酒,大伙儿坐了会,望着沉沉的乌云,满身是汗地闲谈了会。
  今川义元不知道,跟着藤左卫门的十八名村民,有几名正是築田政纲的心腹部下,也正是他们,在后来将义元的打扮、所在位置报告给了中岛砦的织田信长。
  接受完百姓的犒劳后,今川军继续搅起滚滚灰尘,在一片丘陵里穿行,直到大雨的来临。雷声轰,大风吹,雨水倾,今川军倒是一片欢呼,都停下不走——在炎热里走了这么半天,好容易等到天然的“电扇”和“淋浴”,谁都不愿意再赶路了。
  今川义元与重臣们倒也不加阻拦,他们也选了处叫漆山的小丘,支起了阵幕(绘有主帅家纹的幔幕,供主帅休憩指挥所用),然后一群人在里面高歌饮酒。义元并非无能,他只是没想到大雨下得这么猛,更没想到在这么猛的雨里,织田信长会亲自来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9: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大概是义元在桶狭间之战里唯一的疏漏,即使他并没有一些史料里所说的那么傲慢自大,不过他还是有些小觑了对手织田信长,若是义元在战前能将信长以往的战例稍微研究下,就会发现这位尾张的大马鹿,并不是个被纸面实力所捆绑的男子,也不是个有点多大本钱做多大买卖的凡夫,赌博、奇袭、绝境中死斗,才是此君的“人生哲学”。义元到临死前大概也不愿意承认,他的这次志得意满的进攻,居然会落得与祖父一样的下场,都是在必胜的态势下,以莫名其妙的败局,宣告了自己的消亡。
  不管如何,午后一点,织田信长在暴雨中,自中岛砦出击,二点他已登上了高根山,已能望见绵延的小山后,今川义元的阵幕,与那守护大名特有的金光闪闪的轿舆。
  暴雨也在这时恰好停止,但风雷依旧暴烈,一声霹雳,织田军对面山头上一棵巨大的楠木,颓然倒下,回声在山谷中飘荡不息。
  “此乃胜利的预兆,是热田大明神的庇护加持,全军有进无退,不要过问无名杂兵,只取今川殿的首级。”织田信长兴奋地发出了野兽般的噑叫,对着还在处于惊呆中的全军喝令到。
  织田军的惊愕只是一瞬间,当他们看到家督亲自骑马朝今川义元的阵幕冲锋时,满心的疑惑顿时化为立功受赏的渴望,足轻们在将领的指挥下,排列成一队队长柄枪阵,朝漆山方向压去——而更为狂热的信长的马回和小姓,则根本不顾列阵,漫山遍野地或骑马,或步行,争先恐后。(关于信长的进攻路线,历来有两种见解,正规史学界一般认为信长采取的是直攻路线,即从中岛砦出发后,走着直线,自高根山进攻;而乡土史与部分史学家持迂回进攻说,信长离开中岛后,秘密迂回绕到了义元本阵后方的太子根山,自北面发动了奇袭——本文采取的是直攻说,万邦认为当时对信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时间的宝贵,既然已明确了义元的位置,再小心翼翼地迂回,根本不是信长的作风,更不是当时战场情势所允许的——暴雨也就下了一个小时而已)
  数量占据优势的今川军,反倒瞬间陷于了崩溃。有的人询问,桶狭间田乐坪的今川军少说也有五千之众,怎么在二千信长军的攻击下,如此不堪一击呢?其原因一是地利,田乐坪周围不是丘陵,就是沼泽洼地,道路很狭长,而今川军行军时排的是最容易首尾不相顾的一字长蛇阵,于是在暴雨后的泥泞中,人数众多的今川军在奇袭下,拥堵一团,进退两难,优势变成了劣势;还有个原因,就是人和,义元的领国有三个,骏河、远江与三河,这次他的两万五千人马,就是这三国地侍农兵拼凑起来的,许多人根本不愿意为义元卖命,加上之前最有战斗力的松平元康部与朝比奈泰朝部,此刻还在大高城附近,所以在桶狭间卫护于义元身边的数千兵马,大部分是临时工级别的农兵,遇到奇袭只有跑路的想法。另外,因为先前的大雨,许多今川军士兵贪图凉爽,将铠甲脱下,将马匹散放,甚至将弓箭挂在了松枝之上,自己则躲在树林或山坡上,遭遇到突然进攻时,根本来不及做好应战的准备,织田军真正的敌手,不过是义元身边的区区三百名旗本马回而已,今川方一败涂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9: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观信长军,两千兵马虽然不多,但大部是跟随信长多年能征惯战的精锐马回,意志、热情与战技远超敌手,信长部队还大批装备了新锐的长枪、铁炮,加上目标明确,行动迅猛,早已对桶狭间的今川军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死神翅膀的阴影,呼啸着笼罩在东海第一弓取今川义元的头上,但这位著名将领,还是在危机中凭直觉,作出了最后一次正确但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抉择——逃跑。
  逃跑并不丢人,至少对当时的今川义元而言就是这样,如果他能逃回骏河,那么桶狭间对信长而言,也不过是场局部性的边境胜利罢了,织田家绝不会像后来发展那样顺利——不相信的同学,看看后来义元儿子今川氏真的表现就能释然了。
  《信长公记》中这样描绘的,今川军铁炮、长枪满地遗弃,旗帜散乱,义元则舍弃了轿舆,跨上马飞奔而逃。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话记载其实很平常,涂金的轿舆是义元家格(守护大名专用)的象征,也就相当于军队的一面旗帜罢了,危急时刻今川义元将累赘醒目的它扔掉,轻装骑马逃走再正常不过了(你总不能让义元坐着轿子哼哧哼哧地跑吧),是任何个战场老手的必然选择。不知道怎么的,《信长公记》的这段记载,到了后来居然成了“今川义元身躯肥胖,不能骑马,只能乘着轿子,遇到奇袭时落荒而逃,最后因行动笨拙被杀”的滥觞了,其间经过多少拙劣的改头换面,真的无法得知了,看来“成王败寇”的理念,日本人也很根深蒂固啊,丝毫不逊色于咱们。
  一番短促而激烈的拼杀后,伴在义元身边的,只有三五十骑人马了,而其余奔逃的今川杂兵,则将退路堵得水泄不通,织田军渐渐将义元团团包围住,这位骏河大名的最后时刻来临了。
  在功赏的巨大刺激诱惑下(呆子都知道能取下义元的首级意味着什么),信长的马回小姓各个舍命朝前,义元四周满是刀光血影,最先冲到义元面前的,是信长马回服部小平太一忠,他挺着长枪冷不丁,将义元刺翻在地,但义元也抽出左文字反手一刀,将他的膝盖斩伤。“小平太,我来帮你一臂之力!”(这句话潜台词是“小平太,哈哈,我来捡豆子了!”),喊出这话的,是信长另外名叫毛利新助良胜的马回,他乘机抽刀,深深刺进了倒地义元的腹部,就在良胜拔出肋差,准备割下义元脑袋时,披头散发的义元突然也发出了低沉的嗥叫,居然死死抱住了良胜的腰,用牙齿活活将良胜的一截手指咬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邦想,雨后漆山的山坡上,那美丽的彩虹照耀下,死前的义元,心中一定充满了怨恨与不解吧。
  估计今川义元最大的不解就是,织田信长从清州城出来,只有寥寥两百足轻,五六骑随从,而清州城方向,已被葛山信贞的几千兵马看死了——织田信长是怎么一路窜到桶狭间来的?嘿嘿,答案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葛山信贞是武田信玄的六儿子,在整个桶狭间之战中,坐拥五六千人马驻防星崎的他即使看不住信长(不过想想也不可能),但也可以在发现信长后,及时前来支援义元的本阵,再联系到葛山信贞的身份,其间究竟有何内情黑幕?恐怕真的无人知晓了,我们只是能明白,葛山信贞这个历史上不太出名的河东领主,他的所作所为,与义元的败死,实在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他的背后……
  历史,就是充满着诡异的色彩。
  “忍痛”割下义元首级的毛利良胜欢声大喝,织田军的欢呼也响彻了整个田乐坪,在此时刻,一直败退的今川军,反倒有几位将领展现了东海道武士的风采:义元近侍山田新佑卫门,在得知主君阵亡后,重新杀回敌阵,壮烈战死;义元的重臣,二俣城主松井宗信(侵华战争时,日军大将松井石根就是他的子孙)与一族二百余人始终坚守着义元的本阵,最后几乎全员阵亡。
  但更多的今川军,还是选择了朝三河,甚至更远处的远江、骏河狂奔,渴望尽早地脱离这个可怕的战场。胜利者织田信长,在看见了毛利良胜献上的今川义元头颅后,没有太大的欣喜表示,而是转身回马清州城,直到次日才举行了“首实检”仪式:今川军除家督今川义元战死外,更有重臣松井宗信、久野元宗(为义元本队先锋,那位千秋四郎就是被他讨取的)、井伊直盛(远江国人,而后井伊直政的养祖父)、由比正信(骏河川入城主)、一宫宗是(今川外交奉行)、蒲原氏德(骏河蒲原城主)在战场上丢了性命,杂兵被讨取者,多达三千人(《信长公记》数字为三千余,《落穗集》为两千五百,《改正后三河风土记》为三千九百余)。
  不得不说桶狭间是个辉煌的大胜利,故而其能与北条氏康的河越夜战、毛利元就的严岛合战并列为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但前面万邦说了,对信长来说,最辉煌的不是那三千杂兵,而是今川义元这个最恐怖对手的首级——义元一败死,就意味着今川氏在整个东海道支配体系的衰落与崩溃。
  今川氏一旦步向没落,就意味着织田家可以摆脱自信秀时代开始两线作战的窘境,更没有了个既强大又虎视眈眈的邻居,这对织田信长后来的腾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织田家的危机已经过去,现在是厚积薄发的时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0: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桶狭间之战后,织田军发动全面反攻,旨在恢复先前有利的边境线,很快沓挂城被信长攻下,城主近藤景春败死,池鲤鲋、重原城无血开城投降,那位从海路来的服部友定也退回了长岛,倒是把守最孤立的鸣海城的冈部元信,带着几百城兵,打得织田军寸步不前——最后,感于冈部元信勇武忠义的信长,以归还义元首级的条件,换取了鸣海城的投降——冈部元信携着主君的首级,望骏河方向走去,其间又觉得自己没在桶狭间之战中立过功勋,就这样回去太没面子,便顺路攻打了水野家(位于尾张、三河交界处的家族,与织田家交好)的城堡,砍下了水野信近的脑袋,才慢慢地回了骏府城(这位冈部元信倒很有意思,后来还要提到,哪位日本文学家润色下,说不准也能成日本关云长式的人物)。
  关于义元首级下落还有种说法,是太田牛一《信长公记》里的,义元有位同朋众(大名身边的随从,多由僧侣、歌舞伎担当,木下藤吉郎的养父就是织田信秀的同朋),叫下方九郎右卫门的,被织田军俘虏,结果在首实检上看到主君的首级,是痛哭不已,大概同朋众的演技比较高超,感动了信长,信长就让这位下方,带着主君首级,归还给了骏府城。
  随后,信长命令在热田街道前的南须贺,修造了“义元冢“,让僧侣在此为义元诵经供养(可见真正的英雄,对对手往往是充满着尊敬与畏惧的)。
  至于义元生前佩戴的宗三左文字,被织田信长笑纳了,其先前的主人,三好宗三在江口之战里败死,武田信虎被长子驱逐,今川义元在桶狭间身首异处,这时又作为战利品被信长典藏起来,继续着它诡异奇特的经历。
  还有座大高城,它既没有抵抗,也没有开城投降,事实上待织田军前去攻打时,这已是座空荡荡的城池了,先前今川军囤积于此的军粮都没来得及带走,白白便宜了织田军。
  丢弃大高城的,正是今川军的先锋松平元康。也正是这位松平元康,在后来宣告了今川家败亡的开始。
  当得知今川义元战死的消息,松平元康与家臣们,并没有传闻中的激动鼓舞(这下松平家能独立了),反倒是充满了惊愕与恐惧,因为义元的死,意味着大高街道、沓挂城与鸣海城很快就会不保,这样被夹在伊势湾、扇川与手越川间的大高城,就是块进退无路的死地了。
  这时候还高兴?除非松平元康头脑有问题。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