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8-30 19: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桂军开赴蕴藻浜战场之前,老蒋就曾有过撤至“东方马奇诺防线”的打算,在大场失守后,往那里撤退更是顺理成章的事,实际上全军向吴福线转移的命令已经下达,可是第二天他又改变主意,重新选定了撤退方向。
原因就在于这时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随着淞沪战事愈演愈烈,国联开始拿出新的方案。
这个方案是由欧洲老大英国第一个提出来的。
现在的国联,之所以比以前更不济事,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法都受到了欧洲事务的牵制,光应付德国人的步步进逼已倍感吃力,在远东则明显地力不从心。
经过实力评估后,英国还专门弄了一份国防报告出来,而报告显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今非昔比,并不具备同时抵抗德、意、日三国的能力,所以应“减少潜在敌人”,增加“潜在盟友”。
为了把亚洲的这个包袱甩掉,英国提议召开“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由美国做主,来具体讨论“中日冲突”问题。
美国虽然不是国联会员国,却是“九国公约”的倡导者。
还记得顾维钧担任国联理事会主席时,使山东问题得以解决的华盛顿会议吗,“九国公约”就是在那次会议上签订的。
一说起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日本人总是一肚子闷气,这个会开到最后,简直开成了对他的批斗会,全部矛箭几乎都是朝着日本一家射来的。
开完会,签完约后,不仅山东鸡飞蛋打,连海军舰只的建造吨位都被按比例强制性压了下去,使日本海军力量大受限制。
英法的意思很明白,我们搞不定日本,美国行。
仿佛在与之遥相呼应,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在此时发表了著名的《防疫隔离演说》。
罗总统给自己戴上一口罩,然后告诉大家,当心了,现在国际上有瘟疫流行。
一些国家“违反条约”,侵犯它国领土,这是无法无天,同时也是一种传染病,你还别以为自己离得远,哼哼,等瘟疫蔓延,一样要你好看。
谁是散布瘟疫的国家呢,罗斯福没有指名道姓,但傻瓜都能听得出来,分明说的是日本。
对于怎样避免,他也拿出了办法,那就是要进行检疫,防止其肆意蔓延。
罗斯福这篇演说,与其说是讲给中日两国看的,倒不如说是给自己国民看的。没办法,民主国家都是这特点,选民皆为总统的上帝。
“九国公约”签约国要开会,罗斯福将日本归入“瘟疫”一类,这两则消息立刻使老蒋激动起来。
打到现在,终于把美国老大给引出来了。
日本可以不惧国联,不惧英法,但它能不怕美苏吗?
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今一南一北的中国军队都已陷入困境,主力部队疲惫至极,精锐尽失,但与此同时,日本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是到了双方停战谈判的时候了。
老蒋认为,这是“解决中日问题一个最难得的机会”。
“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就是一谈判桌,一边坐着中国,一边坐着日本,旁边则站着美国等一干老大。
对这次会议,老蒋预备了上中两策。
上策,那是最圆满的。可要求日本在三地让步:东北即使不能恢复原状,也至少按李顿报告书的建议加以解决,华北恢复原状,上海恢复原状。
中策,假如会议失败,也就是日本要价过高或拒绝谈判的话,就只能退一步了,但起码可由美国发起,大家“共同制裁日本”,这是必争的目标。
政治上的谈判,说穿了跟生意场,甚至小菜场上的讨价还价差不多,管你上策还是中策,若没有实力或者说战绩作为后盾,一切都是白搭,只能任对方挥起快刀来宰你。
北方的情况很不妙,南方要是连上海都丢得一干二净,那就不是谈判,而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基于这个考虑,老蒋这才下令将部队撤往苏州河南岸,而不是吴福线。
(1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