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27 23: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面人不了解内情,李文田要是在59军内镇得住,哪里还会出现这种混乱局面。
接着,又属意秦德纯。
秦德纯也颇有自知之明,赶紧推辞。
59军里面的骨干战将,皆为张自忠当年在学兵团的部下,他的位置,不是谁都能坐的,非得能力盖过张自忠不行,这样的人,一时到哪里去找。
只好继续搁着。
此时宋哲元向老蒋要求销假,重新出山。
张自忠的主动认错,对宋哲元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安慰,至少在心理上取得了暂时的平衡,而这时前线战况却极其不佳,第1集团军在津浦线上一路败退,别说收复平津,连河北省境都呆不住了。
正好六战区撤消,老冯打道回府,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宋哲元的顶头上司变成了一战区的程潜,原先怕见的人不在了,于是他又回到了位于大名的第1集团军总部。
当时的平汉线上,由于忻口战役激战正酣,第1军司令官香月把大量兵力抽调至娘子关一带,造成冀中平原一片空虚,很多地方几如真空地带一般。
宋哲元毕竟是当年老西北军的“五虎上将”,他马上看出,这是组织兵力反击的最佳时机,既使不能收复冀中和平津,亦能缓忻口和娘子关之急。
在华北战场上,到现在为止,大家都是在退,只是退的早晚不同而已,没有谁敢主动反击,因此,宋哲元“围魏救赵”的方案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蒋介石和程潜的击节赞赏。
对于宋哲元而言,这是在一战区打响29军牌子,反攻华北,恢复声名的最好机会。他十分重视,为此准备调集第1集团军所有主力参战。
战前,宋哲元对参谋们说,这次出击,要5天打下邢台,8天拿下石家庄,狠狠地干它一下。
但是他过于乐观了。
还没等第1集团军出击,日军倒先朝大名发动了突袭。
内战时期的仗好打,那是因为你可以从容部署和组织,抗战就不一样了,部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想干什么,日本人都不用派间谍探马,他的飞机在天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瞧,怎么着,你还想占我的便宜,不如我先来搞你。
香月立即从邯郸派出一个混成旅团,直取第1集团军总部。
守大名之将为何基沣,但大名一战打得十分窝囊。身为新任师长的何基沣,竟难以指挥调动下面的两个旅长,到日军攻进大名城内时,城里仅剩他和一个光秃秃的师部,根本没法御敌。
大名失守后,第1集团军总参议张维藩来电对何基沣进行了斥责。何基沣接受不了,遂举枪自杀,幸得副师长在旁阻拦,才重伤未死。
总部所在地都被人家提前端掉了,出击部队却还有半数未能调集齐全,整个军事行动计划自然也落得胎死腹中的下场,宋哲元只得将第1集团军总部移至河南新乡。
这时,他忽然听到一个消息,张自忠来了!
不过张自忠不是来59军上任的,他是去武汉从此经过。
淞沪战事不利,南京政府机关奉命向武汉迁移,张自忠亦随第1集团军驻京办事处一同撤离。
南京到武汉以前是没有直通火车的。如果要坐火车,可以先到徐州,然后转郑州,从那里南下到武汉。
第1集团军在郑州有办事处,办事处的负责人在接到张自忠后马上向宋哲元报告了这一消息。
(11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