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2-17 10: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191)
公元1150年,南宋绍兴二十年的正月。这时距岳飞冤狱已经过去了九年,时移世易,英雄的尸骨早寒,权臣的气焰熏天,南宋早已是一潭冰冷浑浊的死水。
上至皇帝下至小民,每个人都在秦桧的压制下小心翼翼地活着,最大的奢望不过是平安。
这一天晨光未露,冬季的天空还是黑暗的,上早朝的官儿们从临安城的四面八方向皇宫方向汇集,最引人注目的那人也出了家门,乘大轿从望仙桥出发。
一路平静,直到途经众安桥时。一条人影突然从桥下的阴暗处跳了出来,持刀砍向秦桧的坐轿!这一刀是有宋以来距此190年间仅有的一次,有人向当朝权贵闻名朝野的奸臣行刺!
这一刀不知积压了多少的仇恨,有力且突然,哪怕秦桧的轿边有众多护卫,也没能第一时间阻止。可惜的是这人不是要离,而是荆轲。他一刀下去只砍断了一根轿杆,却没能伤到轿里的秦桧。之后惊醒过来的护卫们一拥而上,这人寡不敌众,被生擒了。
秦桧惊魂未定,立即回家私设公堂审问。这位刺客直言不讳,说了自己的姓名、职业。他是前殿前司的一名小军官,叫施全,至于为什么行刺,理由更是简单——“举天下皆欲杀虏人,汝独不肯,故我欲杀汝也!”
不是什么私仇,为的是民族大义。
秦桧恼羞成怒,下令在闹市中处斩施全,从此以后每次出门都带着50个手持大棒的护卫,时刻防被刺杀。南宋官方发布公文,严厉谴责暴徒行凶,置国家王法于不顾……这件事很快就平息了,虽然余波久久荡漾,在民间越传越神,比如施全是岳飞的部将,行刺国贼既是为国除害,更是为忠心耿耿死于冤狱的岳元帅报仇云云,之后更有施将军庙、塑像与岳武穆神位毗邻,等等追荣,都体现了……国人的坠落。
中国历史悠久,刺客每代不绝,可惜越来越少。常见的局面是国家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个尽人皆知的奸贼,他们祸国殃民无恶不作,但每个被压迫者都忍着受着,害到谁都老老实实地去死。这种现象从古至今没有两样,甚至几十年前也在发生。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不能单单解释成中国人是吃蔬菜的,天生缺乏血性。如果把目光投向世界,试问法国巴黎公社的社员们为自由而集体死难时,试问美国宪法里规定每个公民都有权力和义务在发现罪犯时,都可以使用必要的手段(包括枪械)制止犯罪时,等等等等。
反观自身,问题出在哪儿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