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2-21 11: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195)
这位开创者的名声最近一段时间很有些争议,有些人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在为他翻案甚至喝彩。这些人举出一些例子证明秦桧是忠于宋朝的,所作所为完全合乎当时汉人的利益。
比如两次议和宋朝所得到的土地等,与北伐战前没什么两样,而每年的岁贡与没完没了的巨额战争支出相比纯属九牛一毛等等等等,尤其是在杀岳飞的事情上,这些人以偏盖全,以点压面,说岳飞是南宋稳定的障碍,不杀不足以立国……
这些话都是躲在阴暗的角落,确定了自己不必负任何责任,没有半点鼓暴鼓起真实身份的人说的,其目的不过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秦桧于国取利之说极其可笑,每一个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国与国之间什么都可以交易,唯独土地例外。没有了土地,国家将不再是国家,而一点点丧失土地,会像战国时秦灭六国那样,逐一蚕食吞噬掉,更何况把本国将士浴血厮杀夺回来的故土再拱手无偿地送还给敌人,来换所谓的和平!
歪理邪说!
历史已经证明,这种行为的最乐观最轻描淡写的评价也是——驼鸟。当危险来临时,把脑袋掐进沙子里,看不到危险了,就相信自己安全了。
至于岳飞怎样,根本不是可以用利益两字来衡量的。他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这东西万金不易,千城不换,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之相提并论。
所以那些翻案的人可以闭嘴了,连国家之间的物价标准都拎不清,根本没有发言的资格。
回到赵构。
话说官场有言:“升官发财死老婆,此乃人生三大乐事也。”这也适用于这时的赵构。15年了,他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磨死了“丈夫”,重新恢复了独立与自由。
好事成双,半年之后一个更大的喜讯从北方传来。他的哥哥,那位名义上永远的、从未退位的宋朝皇帝宋钦宗赵桓也死了。
赵桓之死有三个版本。一个是正史所载,他先在五国城坐牢,又被迁到上京会宁府居住,在公元1153年,也就是秦桧死的前两年时,金国皇帝自上京迁都燕京,把他也随军带着。又三年之后,他在燕京病故,终年57岁。
金国将他葬于永献陵(今河南省巩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