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4-28 10: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明四年(1472)八月八日,朝仓军奔赴长崎庄作战,甲斐军一看朝仓军的阵容都吓破了胆,兵强马壮,漫山遍野,足有七八千人,难道这孝景短短一年时间,就学会了撒豆成兵的法术?其实孝景军队规模的一日千里,和他采取的一些特立独行的政策有很大关系。
朝仓孝景第一步,便是在一乘谷筑城,一乘谷城在后来的一百年里,始终是越前朝仓的本城。一乘谷三面环山,一面毗邻足羽川,是个安全的闭锁性地形,往北沿着足羽川的水运,可抵达邻国美浓的大野,往南越过鹿俣岭,则能俯视整个越前府中,易守难攻。孝景修筑一乘谷城,在南北的山隘处各设立个大城塞,当做门户,然后又在城堡下的街道下,详细划分出朝仓馆(朝仓家臣武将居住地)、侍屋敷(武士足轻居住地)、寺院、职人町(工匠居住地)以及商人町,可谓井井有条。一乘谷城的规划布局,也成为后世日本城堡城下町的效仿典范。还记得我们在第一章说过,义满有个小儿子叫足利义嗣,就是被他哥哥义持迫害死的那位。足利义嗣死后,他的儿子足利嗣俊便流落到越前来,自称“鞍谷公方”,现在又托庇在新贵朝仓家的伞下。鞍谷公方当初来越前时,随身带了许多歌人、僧侣和公卿,这时全都被孝景迁到了一乘谷城下,应仁文明动乱后,又有许多文化人为躲避战乱,受鞍谷公方的邀请,也来到一乘谷。一乘谷的文化迅速繁荣起来,开始和西国山口并肩,号称“北之京都”。有了一乘谷城后,朝仓孝景进退自如,自然和居无定所的甲斐军不可同日而语了。另外,朝仓孝景开始任命弟弟景冬为总负责人,开始推行“半济令”来,“半济令”上文中提过,即守护大名有权在战争时,将封国内属于公卿或寺社的庄园收获的一半米粮,征为军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