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6-23 13: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书房后,我先按照刚才记下的内容,从书架中把相关的书和资料夹找了出来。那些厚厚的书和资料夹瞬间堆满了宽大的书桌,仅留下了一点放纸的空间。看着眼前小山一样的材料,我一时竟慌了手脚——选择太多意味着没有选择,这么多的材料,该如何着手呢?我看着纸上记下的这些人名和数字,犹豫了犹豫,决定倒着推,从最后面的线索查起。
荻原云来到德国后,首先去了研究梵文最著名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在那他四处寻访专家教授,试图能探听出与符号上文字类似文字的线索。可看过符号的人竟没有一个认识,全都表示这些符号是第一次见。绝望的荻原云来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大谷光尊,大谷光尊并没有气馁,而是提醒他可以换个思路重新调查,比如可以从盗掘点入手。于是荻原云来开始调查去过符号盗掘点的盗宝者。调查的难度并不大,因为那个时期盗宝者很乐意四处炫耀自己在某地某地的成功发现,因此没过多久,荻原云来就查出来曾有两个德国人在大谷光瑞之前到过那个地点,而且据说盗得了不少的文物——这两个人一个是格伦威德尔,另一个则是被称为“文物屠夫”的勒科克。
按照这个线索,荻原云来调查了两人所盗宝物的去向。两人盗得的宝物多数是佛教寺院的壁画,他们或以高价卖给了博物馆,或以更高价卖给了私人收藏家,总之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以不菲的价格出手。不过例外的是,他们自己手上留下了一些东西,那就是一些文字残片。曾受过良好东方学训练的两人发现这些残片上的文字并不是自己略有了解的梵文,因此他们预感自己可能发现了新的印欧文字。于是他们就找到了当时研究粟特文、吐火罗文和佉卢文等印欧语系小语种文字的专家——英国的阿瑟教授和德国的西克教授。
阿瑟教授和西克教授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曾是数学家,在梵文研究热潮来临时都转向了梵文,后来又因为研究梵文的人实在太多,难有突破,因此又双双把兴趣转向了没有人研究的同为印欧语系的其他小语种,于是,就这样两人渐渐成了精通这方面仅有的两位专家。大谷光瑞去英国寻找的正是那位阿瑟教授,可惜的是,阿瑟教授在研究了这些文字残片没几年后,就因病去世,他的研究成果现在不得而知。
西克教授在拿到格伦威德尔和勒科克送来的文字残片后,仿佛得到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一样,开始了潜心研究。荻原云来在一份报告中曾描述,西克教授在研究这些残片的过程中经常与阿瑟教授进行沟通,两人会频繁通报各自的研究进展,因此两人的研究进度应该是同步的。可就在开始研究的两年后,两人突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终止了交流,不但交流终止,甚至两人再也没有任何形式的私人来往,似乎因某种原因而决裂。
随后没过多久,阿瑟教授就因病去世,而他对这些残片的所有研究成果则通通下落不明。独自承担起研究重任的西克教授后来多次主动约见勒科克,提出的要求竟是让他重返残片的发掘地。在勒科克的多次追问下,西克教授才勉强说出了原因——他告诉勒科克,这些残片上的新文字讲述的是一个远古部落的历史。在这个部落的传说中,一直流传着一个重大的秘密,至于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残片中却缺失了。因此西克教授相信,写有最终秘密的那部分残片,一定还在发掘地。
勒科克想让西克告诉他他破解出的这个传说的内容,但西克坚持要在找到剩余残片后才能告诉他。无奈之下的勒科克立刻组织人马重返该地,可不幸的是即便他们挖地三尺也一无所获。
他们当然一无所获了——因为在他重返发掘地之前,大谷光瑞已经拿到了剩余的残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