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2-1 11: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32)
由于晋襄公去世得比较早,也比较突然,原先立为太子的夷皋尚年幼,以赵盾为首的大臣都认为不宜立为君主。但是晋襄公的遗孀、夷皋的母亲穆嬴可不高兴啦,天天抱着小太子,到朝庭上又哭又闹:“襄公尸骨未寒,太子又犯了什么过错啊,你们却不立他为君主,反倒到国外去寻找接班人,你们究竟要如何处置这个孩子啊?”
闹完朝庭,穆嬴又跑到赵盾家去,又是叩头又是哭的:“襄公去世前,曾经把这个孩子托付给您,说这孩子要是可以成材的话,就是受了您的恩赐,要是这孩子不能成材,他在九泉之下,也会埋怨您的。现在襄公刚刚去世,襄公说的遗言还余音绕梁,可是您却已经不把先主的话当一回事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看来穆嬴这个女人很不简单,从穆赢这个名字看,这个晋襄公夫人也可能是秦国人,此女子确实颇有此锲而不舍的精神。穆嬴作为前第一夫人,天天这样吵闹,大臣们又得罪不得,觉得很是不好办,又怕她吵下去,会惹出更多的乱子,于是赵盾就跟其他重臣商量,最后决定更立太子夷皋为君主继承人,这就是后来的晋灵公。
更立接班人,到底赵盾有没有自己的小算盘呢?可能有,但这也只是猜测,否则以赵盾“夏日之日”、烈日灼人的性格,何至于受制于一个女子呢?也许赵盾认为君主年幼,反倒可以让自己大权在握,当然,这只是猜测。
从秦国返回的先篾与士会,看到立君之事发生了如此巨变,感到非常的愤怒,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出使秦国,为迎接公子雍从秦国返回晋国登位,而这群国内的政客们却趁他们不在之时,不经他们的同意,就将夷皋拥上君位,这不仅使晋国失信于秦国,更使先篾和士会两人蒙受羞耻。
就在这个时候,秦康公派出军队护送公子雍回晋国了,而且护送的军队已经进入了晋国的国境。赵盾决定以武力阻止秦国军队进一步深入。晋国在这件事情上做得很糟,起初是要求秦国人护送公子雍回国,当秦国人来了之后,现在却要以兵戎相见。晋国政府在道义上先输一着了。
为了阻止秦军前进,赵盾集结了庞大的军队,三军总动员。此时晋国三军的人事安排是:中军总司令赵盾,副司令先克;上军总司令箕郑,副司令荀林父;下军总司令先蔑,副司令先都。狐氏家族的势力被清除,赵氏与先氏两大家族在晋国三军中占重要地位。
晋国出动三军的兵力来对付秦军的护送部队,这真是有点杀鸡用牛刀的味道,同时也表明了此时赵盾要坚决阻止公子雍回国了。秦军护卫队在晋国的令狐地区(现在山西省临猗县西南),受到了晋国军队的阻击,晋军倾巢而出,秦军焉是对手,一时间狼狈鼠窜,晋军则是一路追击,追到了一个叫刳首的地方。
虽然晋军取得了胜利,但是晋国却是违约失信在先,这使得先蔑觉得十分的耻辱,这位下军总司令到了刳首之后,就秘密离开了晋军,尾随秦军抵达秦国。与先蔑同行的,还有跟他一同出使秦国的士会。晋国是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这些军人奉行有一系列的武士行为准则,信义即是其一,晋国违背信义,先蔑、士会作为一个武士,感到有辱名誉,便离晋赴秦了
这场战役虽然晋国获胜,但是从战略上说,晋国却是很失败。
原来晋国就准备与秦国缓和敌对状态,但经此一役,两国的关系再度陷入僵局,使得晋国的西翼一直受到秦国的威胁。还有,赵盾扶植起来的这个晋灵公,根本是个比阿斗还不如的人物,关于晋灵公的种种恶行,留到以后再说,先来看看秦、晋再度交恶带来的后果。
(下一节《秦晋交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