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12: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 3 远处,拐角处,在视野范围内,警方——包括李明在内,一路尾随至此,宋波没有发现他们,也没有发现警察的队伍里夹杂着赵林的身影。
 作为参与了整个事件的“编外”人士,既不属于警方,也不属于罪犯的赵林,或许是最有权力评价此事的旁观者。
 从一开始那辆偶然搭上的出租车,就让他和“洪胜逃狱案”脱不了干系。
 生活远比虚构的小说复杂,可有时候又简单得出奇。几乎不需要任何理由,仅仅因为“运气”,就把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卷入这场旋涡。
 谁能想到,就在从洪胜魔爪中死里逃生的第二天,他的初恋女友并“洪胜案”被害人的妹妹何妮就出现在了眼前!
 这种身份的转变让赵林有些措手不及。几乎是在一头雾水的情境下,他再一次牵扯其中,与洪胜又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有什么比这个更惊心动魄的?短短两天,他就和一个变态杀手一再“邂逅”,正当事件峰回路转,曾经的女友掌控了局面,而她却又一跃成为反派人物!
 动机何在?
 要说这事和赵林没有关系,连他自己都不信。
 可事实上,他就是没有任何关系,既没有策划,也没有主动参与其中。和前期警方的遭遇一样,总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成为这场游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
 赵林紧紧地跟在李明身后。就某种意义而言,他和李明遭受的委屈是相同的。赵林现在首当其冲要去解决的问题,就是洗清自己的嫌疑。当然,还有何妮——这个因为“作家还不如收破烂”的扯淡理由分手了的曾经的初恋女友。
 那个女生无意中认出宋波的同时,也打乱了警方的部署。
 即使宋波没有逃脱,但如果拒不交代事情的原委,又会成为警方头疼的问题。眼看王健那边离洪胜近在咫尺,但如果因为宋波的原因,再次让他们逃之夭夭,这将是谁也负不起责任的后果。
 此时最有把握查出真相的手法,不是当场捕获宋波,而是顺着他,让他在警方的控制下,继续自己的行动!
 可那个女生的出现,把宋波逼入了想要放弃的境地。
 李明这个“协助”警方追捕的前刑警队长,以他的经验,接受了赵林——这个与逃犯曾经深入接触、更了解逃犯的男人——主动参与到跟踪宋波行动中来的请求。
 而此时,或许赵林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是你洗清自己嫌疑的最好机会!”
 在场的只有赵林“了解”洪胜与何妮,只有他能够以洪胜的名义接近宋波,成为警方的“卧底”,促成宋波继续自己的行动!
 兵行险着。
 这不符合规定,可——
 跟踪宋波的队伍中,大部分是李明的老部下,
 并且,现在看来似乎挺成功!
 宋波相信了赵林。
 在宋波、赵林潜入密室的两分钟后,警方跟了进去。
 密闭的小屋内,只有一个被铁栅栏围死的小窗,除非宋波变成苍蝇,否则怎么可能不翼而飞?
 但是立马,在地面上,屋子的角落里,干警循着灰尘的痕迹,发现了那个铁盖。
 实验楼建于解放初期,国家出于对可能爆发战争的担忧,在楼的这间小屋里留下了地下工事的秘密入口。
 这座城市当年是抗战前线,地下遍布着类似的工事。
 随着和平越来越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趋势,这座曾经辉煌且人头攒头动的英雄通道,就像许多英雄的精神一样,被人们所遗忘。
 除了在档案馆国防文件中还留有泛黄的记载,多数人已对此一无所知。
 可警察毕竟隶属武警部队的范畴,比起普通老百姓来,他们更能嗅出这种地道的味道。
 铁盖被掀起,里面那截楼梯,这一次是鱼贯而入的警察,一点一点地逼近真相。
 约莫45度的斜角,李明他们来到了地下十几米的样子。
 李明想起了几天前奶头山的那段废弃的防空通道,在那里自己曾中了洪胜的“调虎离山”之计,也因此屈辱地丢掉了工作。
 现在他依旧身先士卒。
 “李队,这个不符合规定,”队伍中有人再次提醒了这一点, “而且太危险!”
 “如果你们还能叫我一声李队,这时候就不要和我说什么规定!”
 这依然是条单向通道,没有岔路口,墙壁上,甚至还有当年留下的弹痕。不知道什么样的缘故,这里居然曾经发生过枪战。
 一路前行。
 在时值几十年后的今天,或许当年的一幕又在上演——
 因为李明听到了前方有了动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