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9-17 1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479)
起义的原因很简单,多年以来一直存在。比如金章宗完颜璟时期为了享乐,使“腴田沃野尽入势家,茔墓井灶悉为军有”,民间财富搜刮殆尽,底层的怒火早就点燃了,之所以没烧起来,只是因为那时金国还是东亚最大而已。
这时金军终于崩溃,可老百姓的日子更加难熬。蒙古军不分良贱,遇到一律杀光抢光烧光,一点都不夸张地说,那时中原各地黄河以北,是真正的地狱。
哪怕不为仇恨,只为生存,都得拿起刀枪。
红袄军起义,规模较大的有益都杨安儿,潍州李全,泰安刘二祖,济南夏全,兖州郝定,其余的小股部队星落间杂,不下数十支。
这些部队在蒙古军攻击中产生、壮大,在蒙古军撤退之后,大部分被消灭,因为金国腾出手来了,可以分出军力去平叛。
金国下了血本,派出了最精锐的、连国都危在旦夕都舍不得动用的花帽军。这是一支建制不大,战斗力达到传奇程度的部队,不久之后他们会与蒙古军在战场上相遇。
花帽军的战略目的很明确,先集中兵力狠打红袄军中的一支主力,立威之后再招降其余。杨安儿首当其冲,他的部队达到10万以上,可是一触即溃,他本人从慌不择路到无处可逃到乘船入海,直到逃离了陆地才喘了口气。
可惜他上错了船,那年头一个划船的都不是良民。堂堂10万之众起义军的大首领,居然被船家陷害掉进海里淹死了。
杨安儿死后,余部数万人由其妹妹杨妙真率领,与李全合军继续抗金。
花帽军第二步,招降刘二祖。很可能是因为杨安儿一役没能斩草除根,所以刘二祖根本不怕,此人殊死抵抗,一年后兵败被杀。
郝定收编制刘二祖、杨安儿的部分余众,达到6万人。此人心气特高,只有这些力量就急吼吼地自称大汉皇帝,设署官府,大肆封官。他的结果可想而知,花帽军正愁找不到重点,立即全力剿杀。郝定被抓到了开封城杀头示众。
起义军剩余部队归附李全,李全成为红袄军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支。现实让他变聪明了,他不再和金国硬碰硬,而是伸长了手脚,在蒙古、金、南宋之间不断游移,寻找生存壮大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