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2 15: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回 原来“他”才是新任霸主
【15】
晋献公让舟之侨来劝降,当然有他的想法。
一来,舟之侨作为“迷途知返”的典型代表,可以感情真实地声泪俱下,表达出他的现身说法;
二来,虢国之灭,着实是拜了虞老大所赐。让一个虢国遗臣去劝降,实在是有点寒碜虞老大的意思。
果不其然,虞老大一见舟之侨,真的不好意思起来。再加上舟同志描绘的美丽新世界,虞老大居然心动了。叹口气,表示无力回天。再骂了骂身边的大臣,为啥不好好辅佐自己,多提宝贵意见,不然不至于如此亡国。最后卸甲下车,降了晋国。
追随左右的百里奚自然是刚才被骂的对象。百里奚却回答,“老宫倒是劝您了,可惜您也没听,还把他气走了。要是我在跟着劝,现在哪能陪着您呢?”
百里奚的左右手下一看老大跟着这么个NC的主儿混实在没前途,纷纷暗地劝百里奚逃走算了。
百里奚却回答,吃人俸禄,领人工资,不能说走就走。不抛弃,不放弃。
不久,虞国打猎队的一行人等来到晋献公面前报道。献公哈哈大笑,豁达地表示此举不为别的,只为拿回宝马璧玉而已。
虞公无奈点点头,诚恳地交代了宝马璧玉等赃物之所在。荀息领人去找,果然,完好无损。
据说,荀息左手托着璧玉,右手牵着宝马,缓缓走到晋献公的面前。说了句类似于“完璧归晋”的话。献公一看荀息计成,心花怒放。
怒放之后冒白烟。献公脸一阴,便想杀虞公。
荀息谏阻,说这虞公庸人一个,掀不起大风浪,杀之无用,还留个杀人罪,不值得。
于是,献公将虞公一干人等拉回绛都,软禁起来。还假模假样地给虞公送去其他品牌的宝马璧玉,以示不忘借道之恩。
真是够恶心人的。
早早降了大晋国的舟之侨待遇就好得多,直接被晋老大官拜大夫,可以上朝议事。舟大夫也知恩图报,举荐百里奚,希望献公录用。晋献公大人大量,用人不问出处,让舟之侨全权办理。
舟之侨原以为百里奚失业在家,自己带个OFFER去,应该说服没问题。自己也好在新老板面前露个脸。
哪知,百里奚却坚定地表示,祖国被晋国所灭,自己哪能投敌上班?!
这一语双关,既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是对舟之侨的贬损。舟大夫心中不快,又不想在新老板面前显得自己没点业务能力。于是,他在回朝复命的时候,楞说百里奚是浪得虚名。一番深谈,其实不过是个三俗之人,不登大雅之堂。胸无大志,不堪重用。
晋献公也不再查考,就此错过百里奚。
真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网上的原创小说一大堆,真能出版的也没几个啊。
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也正因为百里奚没跟晋献公签劳动合同,最后终于遇上真正的伯乐,西去秦国上班,成就一番伟业。
且不说暂时落难的百里奚,咱们先关心关心里克同志的安危。
同样是老子的那句话,因为里克自告奋勇地领兵灭虢灭虞,大功一件,却遭受骊姬一伙忌恨。
这与申生有莫大的关系。
因为里克是太子的老师,也就被贴上了太子党的标签。
看不了申生有好日子过的骊姬发了狠,叫来优施,要谋个计策,剪除太子党羽,早早灭了里克为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