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2-26 11: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574)
可是转瞬间赵葵又变得沮丧。关于运粮,也许是史嵩之暗中下绊子,可他本人一路北行,走的是什么路比谁都清楚。
那根本不是人走的道。
在蒙、金战争中,蒙古人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决开了黄河寸金堤,黄河泛滥成灾,道路水深至腰,有时甚至会淹没脖颈,健壮的士兵带着军械走都万分艰难,更何况牛马人力所拉的运粮车?!这不是谁能用鼓动教唆就能达到的阻挠,更不是谁能用鼓动命令就能克服的困难。
还能继续北进吗?
理智点,应该让军队休整了;可三京已复其二,黄河近在眼前,只差临门一脚的事,谁能舍得这千载时机?赵葵命令立即挺进洛阳,就此把黄河南岸的要塞都占领,之后再休整也不迟。宋军旋即以徐敏子为监军,率领一万三千人进取洛阳,杨义领兵一万五千为后援,搜尽开封城,为他们各自携带了5天的口粮。
粮食,再一次成为了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七月末,徐敏子进入洛阳城。至此,宋军拼尽全力,终于达到了原定目标,所差的只剩下一座潼关了。可他们再也没法前进一步,连在原地生存都是件高难度的事。洛阳城里一粒米都没有,有的,只是蒙古军刚刚撤走的各种迹象。
一阵寒风在宋军心头掠过,洛阳城里的蒙古军去了哪里?
很快,消息传来。作为后援部队的杨义被蒙古军在洛阳城外偷袭,一万五千人死伤殆尽,近一半落入滚滚洛水之中,杨义本人仅以身免。蒙古军终于出现了,直接把入洛宋军分成两段,入城的画地为牢,野外的尽数歼灭,至此进退两难。
每一个宋朝大兵都清楚了眼前的局势。蒙古人之所以大量撤军,让出整个河南区域任凭南宋北进,完全是挖了个大坑。千载一时的机会要不要,不要,那是两百余年的盼望,谁舍得;要,就会像眼前这样,战线漫长,无法供给,主动送上门去让蒙古军个个击破。
而蒙古军只需要一支编制很小的部队,就足以实施这个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