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2-19 11: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659)
数年之间,宋史事无巨细,全程书写,心里的问号总算是比从前少了些。时值南宋覆灭,元朝初兴,华夏第一次全境沦陷于异族之日,追根溯源,我个人只有一个观点能确认。
到底祸始于何处。
始于赵匡胤与赵普定“强杆弱枝、崇文抑武”的赵宋国策之时。
他们这么做,是因为唐灭于藩镇,五代武人横行,国人相杀无止无休,政权更迭如同儿戏。尤其是文人一点地位都没有,哪怕是宰相,都随时有被武将斩杀的可能。这样怎能治国,何谈发展?
所以赵匡胤、赵普这样做了。
从那时看,他们是对的。赵宋之繁荣,赵宋之平安,甚至赵宋国祚之绵长,都是自两汉以降所最久的。可是从长远里看,简直是愚蠢至极,无可救药!
武人亡国,民族血气不衰,国内互斩,终究能产生一代雄主;文人亡国,就如赵宋一般,民族气节丧尽,再无尚武之风,随便哪一个异族,强如蒙、金,次者契丹,更有甚者,连一介区区党项,都能让堂堂中原狼狈不堪。
终于全境沦丧,全体成了亡国奴。
这个恶果在蒙元之后仍然在发酵,取而代之的明朝在国民性格上已经失去了大国的雍容感。代表着先进知识、节义忠孝、富贵堂皇的士大夫阶层没有了,新兴的掌权者极力压抑商业,刻板掌控农民,对内血腥杀戮,功臣全部杀光,对外强硬到底,皇帝亲自守边……充满了报复感,充满了急切的证明欲望。
而整个国家内部,更谈不到从容大度。朝堂之上动辄互相漫骂,当场撕打,官员们被剥掉裤子打屁股,动辄打死一批人……这还是汉族人吗?
这还是中华礼仪之邦吗?!
这当然会导致第二次全境沦丧,再次成为亡国奴。这一次好比寡妇失贞,第一次痛苦,第二次也就随便了,甚至享受。明亡之时,再不见文天祥;满清之治,大家甘之如饴,君不见现在仍然有满口“康熙爷、乾隆爷”者吗?
这样的民族,这样的思维、气节,理所当然的会再一次蒙受耻辱,中华大地上最悲惨的近代百年出现了,她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中国再也不出产世界最先进最实用最高深的思维理论了。国家的独立,甚至独立之后的振兴,都要由外国的思维方式来进行。
别有用心者,会挑剔我上面所说的话里有所谓的挑动民族问题等等。对这些人,我只有一个回答——“滚!”我在就事论事,当赵宋时,宋辽之间,宋金之间,宋蒙之间,就仿佛几十年前的中日之间。同理,满清与明朝,也是这样。谁想歪曲,趁早滚蛋。
一个民族,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能允许他的子民们谈论自己国家民族的问题,那么,她的前景仍然是暗淡的。
要说的话,就是这些了。宋史,别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