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23 1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宣宗即位后,尹凤为讨新皇的欢心,进奏说,先帝所宠爱的丽妃韩氏,非常美貌,她还有一个小妹妹,也是美貌非常。宣宗一听,马上心动,就要行动,遂派尹凤到朝鲜去“采”之。——“行不得也,哥哥!”我差点喊出声来。丽妃之妹,不是你祖奶奶辈的么?你爷孙儿共享一对姐妹,是否合于伦理?可宣宗似乎对此并无顾忌。
天使来时,小韩氏(闺名桂兰)正好生着病,哥哥韩确忙里忙外地给她送药。这女子性格刚烈,对哥哥说:“卖一妹,富贵已极,何用药为?”真是尖刻的讽刺!韩确那厮,不仅把两个姊妹献入明朝做了妃子,还把一个女儿嫁到朝鲜王宫。他本人官儿一直做到议政府的右议政,相当于宰相,其仕途之畅达,与韩家善于“卖”女,是大有干系的。韩家这一门外戚(似可译为“皇帝家的外国亲戚”)也因此被明朝人亲切地称为“皇亲老韩”。
小韩氏心知命运已被魔爪攫住,是无法摆脱的,索性尽散仆从与家财,忍悲泣血,用小刀割裂其寝席——寝席,是朝鲜女子为待嫁而准备的。噫!可叹。
然而,小韩氏因染有沉疴,一时无法就道,为此拖延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但是,该走的总归得走,第二年(宣德三年)十月,起行之期终于到了,朝鲜世宗大王的王妃亲自在王宫庆会楼为小韩氏饯行。几天后,在明朝使臣的陪同下,18岁的韩桂兰连同2名火者,以及海东青、石灯盏等贡物一起出发了。这次仍是兄长韩确送行。朝鲜《世宗实录》记录了当时离别的场景:
“都人士女望韩氏之行,叹息曰:‘其姊韩氏为永乐宫人,竟殉葬,已可惜也,今又往焉!”至有垂泣者。時人以为‘生送葬’。”
女人往“”去,不用问:“你过得还好吗”?在国人看来,不啻为她生送葬了。
金黑在明宫里又熬过一位皇帝去世。宣宗在位仅10年,他死后,风水转了,小韩氏幸未重蹈其姐的命运,“殒身以从”。这是因为宣德中,来华的朝鲜妇女、阉人非常多,鉴于永乐年间她们同根相煎,因为内斗而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些生活在异国深宫的朝鲜人选择了和衷共济,在明朝内廷抱成团,形成了一定的气候,才有能力逃避被列入殉葬名单的悲惨命运。比如韩丽妃的乳母金黑,因为伺候宣宗之母皇太后张氏,两位老太婆情谊甚笃,张太后对金黑非常友善,经常赐予她大量的礼物。
尽管在明宫生活安逸,但金黑的思乡之情不置,一日她对太后说:“年老,蒙恩甚厚,但欲还乡。”张太后可能还记得丈夫(仁宗)对丽妃的承诺,她姐俩儿关系又好,就答应送老姐们金黑回国。
宣宗一死,箍在后宫妇女头上的魔咒解除了,一些在宣德年间被强征入朝的朝鲜籍执馔、唱歌婢女,纷纷请金黑在太后跟前说情,允许她们一同回家,与父母团聚。张太后也都答应了(韩桂兰因身份不同,没能回国,她一直活到成化十九年,以宫中“老老”的身份病故,终年74岁,谥为“恭慎”,并由内阁大学士亲自为她撰写墓志)。
辞行之日,太后执金黑之手而泣,并特地叮嘱皇帝,赐予金黑诏书一通,请朝鲜国王好生安顿她,使之余生无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