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5 12: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灌的英勇事迹频频上报,刊登在京都定期的《参考消息》上,使得伊势长氏很急躁,他像头嗷嗷叫的乳虎,在等待出笼的那一刻,和比自己大二十四岁的道灌一较高下,但很快噩耗传来:太田道灌死了,还是被主君扇谷定正杀的。
伊势长氏的心中顿时打出了个巨大的小初的加黑加粗的——“NANI!”
功高震主,这一直是对太田道灌之死的解释,但万邦认为事情并没有如此简单,道灌的死既有其悲剧性,也有其必然性。当时日本的守护大名体制正在处在崩坏的临界点上,像朝仓孝景这样的大流氓,敢于公开挑战幕府的秩序,不靠御教书和血统家格,靠实力支配了越前一国,这种行为有个专有名词,叫“下克上”。关东呢,这种苗头也开始出现了,庶族要克嫡族,家臣要克主君,国人惣村要克守护大名等等。远的不说,就说下总的名门千叶家吧,当年享德之乱时,十七代家督千叶胤将追随公方成氏作战,得了急病死了,由胤将的弟弟,年幼的胤宣继任家督,胤将和胤宣的父亲千叶胤直也被返聘,出来代行职务。这会儿,千叶胤直听从重臣圆城寺尚任的劝说,企图投向上杉一方,激起了另外位重臣原胤房(亲公方一派)的不满,原胤房便勾结了千叶胤直的叔父,千叶庶族马加康胤,起兵叛乱。马加康胤果然没起错名字,拎了把铁锤,把千叶胤直、胤宣父子脑袋统统砸成了扁桃体,千叶嫡流宗家自此灭绝,马加康胤换了千叶苗字,自立为家督。
下总和武藏离得不远,千叶宗家的悲剧,上杉定正是看在眼里,怕在心里。定正自己,也是依靠家宰太田父子,才当上扇谷家督的位子的,我们在前面提过,原本的扇谷家督上杉显房在分倍河原大败后自杀了,扇谷家把显房的儿子政真选出来当家督,又返聘了显房的父亲老家督上杉持朝出来主持事务。结果这上杉政真也是个苦命娃,在文明五年(1473)在五十子阵,又被古河公方军打死了,还没留下后代,扇谷家又挂了一回孝。最终,在太田父子的全力支持下,才让老家督持朝的第三个儿子定正出来,继承了扇谷家。此后,上杉定正凡事倚重太田道灌,才算平定了长尾景春之乱,自然对道灌是又依靠又忌恨——定正害怕太田道灌会成为第二个原胤房或马加康胤,保不齐哪天拎个铁锤,开了自己的瓢,自立山头。况且道灌绝对有这个实力,他在长尾景春之乱中打下了大大的威名,上野、武藏、相模诸多豪族,都前来投靠太田家,而定正这个扇谷家真正的主人,反倒被人遗忘了。
前文表明过,太田道灌并不是个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的人,属于智商较高但情商不足的,他对主家可能确实是忠心不二的,但他的矜功伐能和自高自大,一手造就了莫大的悲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