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9-30 13: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曹锟、吴佩孚在收到“鱼电”后极为的恼羞成怒,曹锟说:“请他做个现成的总统,他竟然还要向别人提条件!我们捧他上台,他却叫我们下台!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吴佩孚虽然也很愤怒,但他却劝曹锟暂时忍耐以下,姑且敷衍一下黎元洪。于是,在曹、吴的建议下,冯玉祥首先通电表示支持,陕西督军刘镇华、湖北督军萧耀南、江苏督军齐燮元等人也假惺惺的随声附和,表示愿意听命。
黎元洪这时却得寸进尺,他派出代表到曹锟、吴佩孚处要求给予切实保证,并要求等到全体督军都通电支持后才肯复任总统。曹锟手下的人气得要命,连声嚷嚷着踢开黎元洪算了,吴佩孚则按捺住自己的怒气对黎元洪的亲信代表金永炎说:“黄陂如果再要装腔作势,我就无能为力了。你回到天津后,请他说一句痛快话!”
黎元洪和幕僚们一番商议后,觉得台阶已经搭得差不多了,再弄下去恐怕都下不了台,不如趁势复任总统算了。说句实话,所谓的“废督裁兵”也就说说好听,真弄起来,那些督军还真会听命中央?
1920年6月11日,黎元洪在旧国会两议长王家襄、吴景濂及其国务院代表周自齐等人的陪同下,一起登上了返京的列车。阔别政坛5年,黎元洪此番归来,风景果然大不一般。刚到北京站,外面前来迎接的代表早已是人头攒动,街道上也是彩旗飘飘,这和当年仓皇离京的遭遇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天下午,黎元洪便在总统府举行了复职典礼……我老黎又回来了!
但是,黎元洪的兴奋劲并没有维持几天。复任大总统之后,黎元洪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阁问题。民国的内阁总理人选一向是个难题,由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从1912年到1927年这短短的16年间,北京政府的内阁总理如走马灯一样更换,总共产生了27任正式总理,还还不包括数量几乎等同于正式总理的代、摄总理,也不包括袁世凯改大总统制和称帝时期的3年。
换句话说,北洋时期的内阁总理几乎是每半年就要倒阁一次,除了靳云鹏做了2年的总理(中间尚有辞职的3个月)、段祺瑞做过近1年外,其他总理任期都是几个月,甚至一个月都不到的。如此频繁的倒阁率,就是最为人诟病、最喜倒阁的法式民主也难以望其肩背。
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抑或是中国的政治土壤根本就对西式民主共和水土不服,恐怕不是革命党所说的,“只要是中国国民,必然有共和国民之资格”;“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不是万能妙方,不加研究和论证便在原来的那个基础上搭建所谓的民主共和大厦,不失败才怪。
即便是革命党人喜欢搞民主共和,那也要建立在具体国情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基础上才行,未经考察和研究,也未对民众进行启蒙和普及,便生硬的照搬西方舶来品乱搞一气,不亡国亡种已属万幸。中国的问题,还是得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具体国情才能找出解决之道,一味的迷信西方制度,恐怕是落入的西方的陷阱、走进了另一个死胡同……试图以西方的制度来超越西方,这本就是一种幼稚的想法,何待智者而知之?
尽管吴佩孚声称组阁是总统特权,自己决不干预,但黎元洪实质上是个无权总统,哪里真的是他说了算。譬如黎元洪找的第一个总理是颜惠庆,但颜内阁从组建开始便残缺不全,不到两个月,颜惠庆便因为财政危机而辞职。随后,黎元洪又提名唐绍仪来做总理,但吴佩孚很快便忘记了“不干涉”的承诺,他发表通电坚决反对……原来吴佩孚的承诺有效期只有一次!
在“废督裁兵”问题上也是如此,那些督军在表面上个个拥护黎总统的主张,但真做起来却是“歪和尚念经,另搞一套”。黎元洪下令撤去督军一职,那些督军就改做省长或者派傀儡做省长,还不是土霸王的天下?在封建王朝,那些督抚大员还畏惧中央和御史,现在军阀时期连中央都敢于藐视,真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多幸福的年代!
黎元洪为了推行“废督裁兵”政策,他倒还算有点勇气,敢于先在吴佩孚身上动手。在颜惠庆内阁成立后,吴佩孚被任命为陆军总长,想以此来取消他的直鲁豫鹗巡阅副使,但吴佩孚手握兵权,怎么可能轻易上当……人家根本就不上任。
在1922年11月发生的“罗文干”案中,黎元洪更是被直系要人耍得团团转。事情是这么回事,黎元洪在接到众议院议长吴景濂的密报,说财政总长罗文干未经国会同意、总统批准便与奥国签订巨额借款合同,损失巨大,而罗文干从中受贿。吴景濂要求黎元洪立刻拘捕罗文干,以防遁逃。
按理,罗文干是内阁成员,非经法律程序不应擅自逮捕,但黎元洪一激动便下了手谕将罗文干抓了,并关在警察厅准备审讯。第二天上午,内阁总理王宠惠带着阁员前来质问为何逮捕罗文干,黎元洪拿不出实际证据与合法手续,一时无语以对,只好下令释放罗文干。
但罗文干偏是个较真的人,他认为自己的人格和名誉受到侮辱,非要到法庭接受审判,以洗清自己的不白之冤。黎元洪这下哭笑不得,连续三次派人去劝罗文干离开警察厅,回家算了,但吴景濂等人却主张继续追查罗文干案,结果黎元洪反被挤在中间,上下不得,十分尴尬。
由于黎元洪仅凭一面之词便下令逮捕内阁阁员,这的确超越了总统权限,黎元洪理屈之下,只好请人将罗文干从警察厅接到总统府,并降阶相迎、握手致歉,才算把这事摆平。黎元洪本以为这事算结束了,但随后又风云突起,曹锟突然发来电报,支持严办“罗文干”案,结果罗文干再次成为阶下囚。在这个事件中,黎元洪完全被直系力量牵着鼻子走,毫无主导能力,可谓是出尽了洋相。
所以说,大总统按法律程序办事是多么重要,被人抓到小辫子可就麻烦了。
《北洋年代》 连载1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