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3-22 10: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33)
晋国的内战,是齐庄公一手策划的。显然这是打垮晋国霸权、再建齐国霸业的一次阴谋,这次阴谋差一点获得成功,如果栾盈成功地打垮政府军,控制晋国的政权,那么势必对晋国的士、荀、赵等几大家族进行清洗,这么一来,便完全打破了晋国长期以来几大卿家轮流执政的政治传统与几大势力相互制约的政治基础,形成栾氏一家独大的局面,而齐国又有恩于栾氏,这对齐国的第二次崛起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可是士鞅的表现太杰出了。
他先是以绑架的手段劫持了可能加入叛乱阵营的魏舒,削弱了叛军的力量,紧接着又以非凡的勇敢与坚强的意志,挫败了叛军的进攻。齐庄公借刀杀人的伎俩并没有成功,但他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在作太子时,他多次代表齐国参加晋国主持的国际会议,对当时的国际态势了如指掌,晋国是不是一头老虎,屁股摸不得呢?表面上是这样,因为晋国不仅军事力量强大,而且还有一群喽啰国支持。但是实际上,这群喽啰国只是狐假虎威,对付偪阳这种小国时,就牛逼哄哄的,对付象秦国这样的强国时,就畏缩不前了。
现在晋国内战未了,自顾不暇,风水轮流转,好运应该落到齐国人头上了吧。
到了对晋国宣布的时候了。
齐庄公发布战争动员令,齐国军队倾巢而出,兵分六路,进攻卫国。
卫国是晋国的铁杆喽啰,国家不大,兵力不强,面对齐国大兵压境,早给吓得魂飞魄散了,卫殇公赶紧派人去晋国,请求支援。晋国的内战还没结束,哪顾得上卫国呢?齐国军队横扫卫国,一直打到卫、晋的边境线上。
齐庄公要一鼓作气杀入晋国,一雪当年齐国战败而不得不屈从晋国之耻辱。
其他大臣被这个决定吓坏了,要知道晋国当霸主的时间快一百年了,它的国际地位,就象二十世纪的美国一样,是个狠角色,你想想看,美国这个老虎摸得了吗?晋国这个老虎摸得了吗?齐庄公偏偏不信邪,偏偏要摸。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当年为齐庄公上台立下汗马功劳的崔杼。
崔杼不无担忧地说:“我听说小国如果钻大国内乱的空子而发动战争,那肯定自己会倒霉的,晋国打不得的。”
齐庄公不听,你说打不得,我偏要打。
齐国大夫晏平仲听到这件事后,点评说:“我们的国君想靠勇敢的精神去攻打盟主晋国,可是他不提高自己的德行,而专注于武力,如果打了胜仗,就会骄傲自满,目空一切,这样灾祸就会降临了。”晏平仲就是晏婴、晏子,春秋时代的大政治家与学问家。
齐庄公在打击时机的选择上,无疑是十分聪明,晋国政府军虽然挫败了栾盈向首都的进攻,扭转了内战局势,但是无法分兵,同时与叛军、齐军开战。
晋国统帅部最后决定对齐国的进攻采取守势,先集中力量消灭栾盈的叛乱。
齐国军队从卫国攻入晋国,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一战占领朝歌。之后齐庄公兵分两路,一路进攻孟门,一路进攻太行山,占领荧庭、郫邵等地,这是齐桓公之后,齐国最牛的时候了,居然把霸主晋国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
得意洋洋的齐庄公树起一座木标,以张扬自己的胜利,并且把晋军战死的士兵尸体堆积起来,建了一个大坟。
在屈从晋国数十年后,齐国终于得以扬眉吐气,一雪前耻了。
不过晋国也不是好惹的。
在保卫绛都后,晋国政府军节节进逼,包围栾盈的老巢曲沃,内战的形势已经很明显了,栾盈的失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个时候,晋国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齐国了。
晋军总司令士匄派赵胜率军队进击齐军,结果齐军吃了一个败仗,齐国大夫晏子的儿子晏氂在战斗中被晋军所俘虏。与此同时,鲁国出手了,出兵援助晋国,鲁国与齐国一直是东方的竞争者,叔孙豹率援军进驻晋国的雍榆,对齐军构成侧翼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齐庄公不敢恋战,将军队撤出晋国。
这场战争,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打败晋国,却证明齐国有能力与晋国分庭抗礼,低三下四听命于晋国的历史已告终结,晋国的霸主地位受于严峻的挑战。
在齐国入侵晋国的战争中,除了鲁国之外,其他的中原诸侯国都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看热闹,谁也不出兵,这确实让晋国这个霸主很没面子,晋国的霸业已经进入尾声了。
随着齐军的撤退,栾盈叛军没有机会了。
晋政府军在包围曲沃后,对曲沃发动强攻。栾盈败局已定,但是他坚决不投降,不成功即成仁。士匄的军队攻破了叛军最后的堡垒,曾在显赫一时的栾氏家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栾盈被杀死,他的族人、同党也全部被处决,只是栾鲂侥幸得以逃脱,逃往宋国。
栾氏的覆灭,暴露了晋国卿家政治的弱点,这种大规模的内斗,每隔一段时间便要爆发一次,不仅影响晋国的内政,也削弱其实力。栾盈之乱并非简单的国内叛乱,而是齐国所精心设计的一个局,这是一个精巧的战略谋划,而设计这个战略的人,就是齐庄公。
齐庄公虽然没能打垮晋国,但证明齐国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而是可以挑战晋国霸主地位的中原大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