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8-21 12: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大头前面一失败,关东军企图一文不花,就净夺哈市的奇思妙想也就落空了。
伪军烂,那只好和江桥时一样,我们自己上了。
借口是现成的。
吉林打哈尔滨,中国人打中国人,纯属你们的内政,我们本不想管,问题是我们在哈尔滨的侨民太多了,被流弹打死了怎么办,得出兵保护啊。
真是欲加之由,何患无辞。
关东军随此向参谋本部打报告,表示要出兵到哈市“护侨”。
报告交到真崎次长手里。
真崎在发动战争方面也是个激进派,而且原先金谷参谋长的教训就摆在那里:“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干不成大事”,这说的都是谁?
既然理由“充分”,苏联人又不敢吱声,那还等什么。
同意,完全同意。
1932年1月28日凌晨4点,参谋本部有关同意的复电发出。
10分钟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便向第2师团(仙台师团)发出了向哈市进军的命令。
同时鉴于马占山的态度已日趋明朗,原驻齐齐哈尔市的混成第4旅团(铃木混成旅团)也乘火车南下,从哈市北面策应仙台师团的进攻。
仙台师团中首批出发的是在长春驻扎的长谷旅团。旅团长长谷急不可耐地准备上车,一低头却发现走不了——苏联铁老大不让走。
按照日俄战争的约定,中东铁路一分为二,长春以南至旅顺归日本人管,长春以北至哈尔滨归中苏共管(其实就是苏联人管)。
苏联铁路站的站长拿出当年的文件给长谷看,说你看上面白纸黑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写着:北满铁路仅限于工商业经营。
这是民用铁路,做生意用的,不能用于军事目的。所以我不同意你们日军使用我的铁路。
长谷理都不理,一扬手把那些文件拨到老远。
想在这里混,就得听我的。拿这些破玩意来蒙皇军,门都没有。
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站长从头凉到了脚。
其实关东军开始还是对苏联有所忌惮的,要不当初也不会决定“避嫌”先打齐齐哈尔了。
可是日本人的性格有时就像小孩子,起初他去拿烤肉,怕被上面的火苗烫着,不敢伸手,后来尝试着从旁边摸了一下,没事!于是大块朵颐的同时,他连火苗也不放在眼里了。
现在长谷就不把苏联放在眼里:以为是强人,不过是个缩头乌龟,跟我们斗,还差得远呢。
知道狠不过这些日本军人,站长只好甩开条约谈现实,把事先想好的几条理由拿出来说事:
没有足够多的工人,铁路职员都罢工了;
没有足够长的铁路,部分路段被破坏了;
没有足够量的车厢,窄轨车箱又用不了。
长谷不相信,但是查证后,发现人家一条条,一道道,说的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事实是事实,那部队也不能不运,而且要快点运。只好逐一交涉:
缺少工人?把民用的停掉,司机调过来,如果还不行,我们满铁可以借人;
铁路坏了?赶紧修啊,拜托,你们能不能学一学我们日本人,搞点加班加点什么的,不要干一点活就去喝你的伏尔加;
车厢不够用?我拷——
长谷真恨不得抽出刀来把眼前这个烦人的老毛子给活劈了。
如果说其它两条都是客观情况,临时发生外,最后一条实在是苏联蓄意为之。
中东铁路兴建时,按照俄国的技术标准,采用的是宽轨铁路,跟日本国内和朝鲜的窄轨铁路不一样。日本控制南满铁路后,就又进行了改建,把轨距改了过来,所以满铁使用的机车和车厢在北满铁路上就不能用,也就是说,你要往哈尔滨运人,就必须使用苏联的宽轨机车和车厢。
可是苏联人说他没这么多车厢。其实是他们在“九一八”事变后,就把长春站的大部分宽轨机车和车厢,都向北调到哈尔滨去了。
其它的好解决,就这一条解决不了。长谷就算再到恶人谷修炼两年,人家还是这个答复。
好吧,那就一趟趟运吧。大家排队。
(2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