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0-6 14: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他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另一条干枯的河谷,这条河谷与营地所在的河谷在不远处交汇,而在更远的地方,我依稀能看到第三条河谷。
“这是车尔臣河河谷,营地附近的是孔雀河河谷,那……”汤宇星朝远处指了指,“那是塔里木河一条干涸的支流的河谷,这三条早已干涸的河谷就在罗布泊附近汇聚,而汇聚点不远处就是楼兰古城。刚才老廖带你来的路上,应该经过了楼兰古城吧?”
我点了点头。
“在这三条河附近,不但有楼兰古城,还有尼雅古城,以及喀拉墩、米兰、尼壤、可汗和统万等等众多古城,而在这所有古城北边,有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方,你能想到是哪么?”
随着汤宇星手指的方向,我除了看到荒漠外一无所获——北边?
我摇了摇头。
“罗布泊除了有千年古国以外,还有什么?”他尽力的启发着我。
我开始挖空心思的想了起来——罗布泊?这个名字在我介入整个事件之前,就曾无数次的出现在我的知识库中,让我总觉得它倍感亲切。可是,可是它里面到底还有什么呢?——我开始把与传说和古城相关的所有信息从脑中删去,仅留存了“罗布泊”这三个简单的字眼。很快,在没有别的信息的干扰之下,我迅速意识到这三个字代表的别的含义。
“核武器试验场!?”这个含义一出现,我脑中顿时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汤宇星眯缝着眼、一脸严峻的看着远方。
“没错。政府在罗布泊建立核武器试验场,一个原因是这里全是沙漠、千里无人烟,可以将核试验的危害降到最低;而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是——这里有着极为丰富的重水资源。”他将目光从远处的北方转向了近处的河谷,“制造核武器必需的重水资源,就在这三条河中。而最初发现这些的,是一个极为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
“彭加木”这个三字的爆炸性不亚于原子弹。
看到我的表情后,汤宇星微微笑了一下。
“看来你是听说过他的传闻。”
“嗯。”
“可惜,他到底去了哪谁也不知道。”他叹了口气,“没准,他现在正在某个地方看着咱们呢,呵呵。好了,不说他了。其实他的失踪跟别的失踪事件一样,也许永远无法证实。之所以他失踪的事情如此轰动,只不过因为他太著名了。”
“可是,可是政府曾费劲力气去找他……这难道不可疑吗?”我想起了我跟杰克在夜晚聊起的关于彭加木的传闻。
“当然可疑……可又能怎样呢?如果他去了另外一个时空,我们现阶段不可能知道;如果他的确发现了什么而被政府或者军方隐藏了起来,我们现阶段更不可能知道!所以,忘了他吧——咱们还是把目光集中在这里的重水资源上吧。”
“好。”我点了点头,“重水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是进行科学实验和核试验必不可少的资源……不过它在世界上的分布很不均衡,咱们国家在发现罗布泊之前曾花费大量外汇购买重水。”
“没错,所以重水和稀土一样,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如果一个国家缺少这种资源,那在很多地方会受制于人的。”
“看来老天待我们还是不薄的。”
“呵呵,的确不薄。刚才说了,发生时空弯曲的前提是光的弯曲,而无论是外力还是内力,只有强大的场才能使光发生弯曲。而重水资源的过分集中可以释放强大的场,因此具有发生时空弯曲的可能性。同时,想要人为制造黑洞或者虫洞,同样需要这种稀缺资源。罗布泊是中国重水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科学检测所发现的能量场最不稳定的地方,所以……”
“所以这是您来这的科学依据!”有了传闻和科学的佐证,我越发确信此处的非同寻常了。
“这也只是科学依据的一部分。好,现在谈完了传说、物理学和化学的依据之后,我再跟你说说我来这的第三个原因:考古发现。罗布泊地区发现了很多类似刚才我们所见的那样的太阳墓葬,传说有一千多座,但目前总共发现了三百三十座,半数以上在这三条河汇聚之处的附近。经过考古发掘后的碳14确认,这些墓葬统统是三千多年前建造的——统统建于三千多年前——这说明了什么?”又一个问题抛向了我。
“所有墓葬都是三千年前建造的?……没有发现别的时期的么?”我依稀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玄机所在。
“没有。”他摇了摇头,“不过你这个疑问问到了正点上,同时这也是所有考古学家的疑问——既然这个地方曾有人类居住,那为什么没有四千年、五千年前的墓葬?为什么没有一两千年前的墓葬?又为什么没有几百年前的墓葬?——为什么所有的墓葬仅仅是集中在那一个时期?”
我虽然很困惑,可我却越来越兴奋。
“比如说,我在一所房子里只发现了你五岁到十岁之间的痕迹,另外其他时期的痕迹一无所有,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你只在五岁到十岁之间生活在这所房子里,而之前和之后根本没有住过那!对吗?”
我一言不发的点头。
“无论住在罗布泊的是什么人,无论他们是从哪迁徙过来的,总会留下痕迹——无论是文字的、传说的还是考古的。可他们三千多年前突然就出现在这了,没有留下任何先前的痕迹,然后又毫无痕迹的突然消失了……”
“有没有可能是——他们之前的痕迹被沙漠掩盖了,人们只是暂时还没有发现,而之后这个族群真的就彻底消亡了呢?”
“你的逻辑很严密,也很合理,可你作为历史系的学生应该知道,在汉朝时,中国的古籍中出现了关于这里的记载。”
“对,《史记》中有关于这里的记载。”我连忙脱口而出。
“是啊,在汉朝和之后几百年间的不同朝代中都有关于此处的记载,这些记载中不但详细记录了生活在罗布泊的楼兰人,还记载了很多生活在这里的别的小国家,现在的考古发现也发现了那段时期的大量遗迹。考古发掘已经证明了这里三千多年前和一年多年前有人居住过,可是从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到一千多年前的汉朝,中间还有一千多年的历程——这一千多年他们在哪?无论他们是仍居住在这还是迁徙到别的地方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吧?可为什么他们没有留下关于这一千多年的任何痕迹呢?”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我浑身上下的寒意也越来越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