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4-18 09: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杉宪实是上杉宪基的堂弟,宪实的父亲叫上杉房方,年轻时过继到山内上杉的分家,世袭越后守护职位的“越后上杉”家里去了。本来,禅秀之乱后担任关东管领的,还是深受持氏信任的宪基,但宪基认为自己就是造成“禅秀之乱”的因子,要为之担任责任,便辞去了管领职务,剃发出家,隐居在伊豆的三岛神社。足利持氏急了,说宪基你不当管领谁当我都不服他,无奈的宪基只得又出来当管领,但命不好的他,在应永二十五年(1418)二月,也就是平定禅秀之乱的次年,得了急病死掉了。宪基一死,又把足利持氏急得抓耳挠腮,幕府便任命在禅秀之乱中表现出色的上杉房方的三儿子,也就是上杉宪实来担任关东管领,管住足利持氏,让他不要随意起来闹事。
宪实是个信奉儒学的厚道人,他担任关东管领时,复兴了“足利学校”(在下野国足利庄开设的高等学府)与“金泽文库”,赢得了关东上下的赞誉。但足利持氏不爽,因为这管领一点都不像上杉宪基,愿意陪他疯,还经常摆出老夫子的模样说教,简直和早先的几任关东管领一模一样。前面我们说了,关东管领其实是幕府任命的职位,是要代理幕府监察镰仓公方的举动的。当年,二代公方足利氏满企图进京攻击足利义满时,氏满的关东管领,犬悬家的上杉宪春就在自家宅邸里破腹自杀,留下卷长长的谏言,最终宪春的死谏阻止了氏满的野心。三代公方足利满兼,和大内义弘勾结,准备率军响应“应永之乱”,人马都开到武藏国高安寺了,也被关东管领,山内家的上杉宪定劝止了。所以,不管这关东管领是山内的,还是犬悬的,他们都要尽规范公方行为的职责,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镰仓的几代公方也算是像中了邪般,死活非要和幕府过不去,足利持氏也不例外,在他的一件件肆意妄为的行为下,公方和管领的关系迅速走向恶化。
首先是足利持氏对“京都御扶持众”的迫害,“京都御扶持众”是个群体的名称,它指的是在日本的关东以及东北地区,直接忠于幕府将军的武士团,许多“京都御扶持众”同时还是公方手下的“八屋形”及“奉公众”。因为对幕府将军而言,你镰仓公方当初不过是我幕府在关东的留守机构,名义上还是幕府的下级,你的家臣自然就是我幕府的家臣。所以,就在历代镰仓公方培植自己势力时,幕府的将军也极力在关东、东北挖公方的墙脚,到处拉人进“京都御扶持众”的队伍,和公方大搞代理人战争,甲斐武田氏,常陆真壁氏、小栗氏,下野宇都宫氏、那须氏,以及东北的伊达氏、芦名氏、南部氏都是铁杆的“京都御扶持众”。我们还能发现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上面我们介绍的“京都御扶持众”,在“禅秀之乱”中大部分都参与了叛乱阵营,可见这些武士团平日与镰仓公方的关系如何了。换言之,足利持氏想要真正一统关东,首先要铲除的就是这帮处处与自己作对的“京都御扶持众”。应永二十九年(1422),足利持氏借口常陆国真璧郡领主小栗满重曾经参与上杉禅秀方,对其进行讨伐,最后小栗满重和另外名“京都御扶持众”成员,宇都宫氏领主宇都宫持纲双双被杀,他们的土地全部落入持氏手中(小栗满重之乱)。接下来,持氏又开始攻打常陆国的佐竹氏,消息传到京都,幕府宿老一致认为要制裁肆意妄为的足利持氏。上杉宪实便开始苦口婆心地劝持氏要尊重幕府,不要过于为难“京都御扶持众”。持氏受不了上杉宪实的唠叨,又畏惧幕府的征讨,便老实了几年。四代将军足利义持死后,足利持氏又坐不住了,体内激素上脑,说足利义教这个将军名不正言不顺,笑话义教为“抽签将军”,自立为王的野心又开始勃发起来,这时又是上杉宪实两头受气,来回维系幕府和公方间摇摇欲坠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