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12 10: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义兴的离去,还是失败的,至少是他身为“天下人”的失败,在这点上他做的根本不如后继者织田信长,或丰臣秀吉,或德川家康。所以,万邦可以判断出一点,就是大内义兴这个“天下人”是很有水分的,是名不副实的——他只是借着强大武力上洛的契机,拥戴了个政治符号,将军足利义稙,随后依托在幕府中,身兼了几个业已贬值的“守护”头衔而已,光环很耀眼,实力却不足。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大内义兴最后只得灰溜溜地回到山口去,万邦想如果分析个中原因的话,那就是大内义兴是强者,也是当时日本最强大的守护大名,但却是过时的强者,和已被淘汰的守护体制那样,一起走向黯然和消亡。
所以,声震八荒,举手投足都地动山摇的恐龙,却在新时代中,落了个大而无当的结局,注定斗不过一头狡诈灵活的狼。
首先我们看看大内义兴的六个封国,看似很多,但与很多守护大名一样,义兴真正能动员力量的,只有他的老根据地周防长门两国而已。至于北九州,那里的国人是东倒西歪型的,今天高兴了跟你,明天不高兴了照反你没商量。西国如石见、安芸等地,大内义兴也只是和当地的国人建立了名义上的主从关系,这时也在尼子经久的软硬兼施下,倒了降了一大半了;至于京都所在的山城国,就更没大内义兴什么事了,只是空挂个“山城守护”的头衔罢了,前面我们说过,山城国在应仁之乱后曾爆发过“惣村一揆”,三十多家小领主联合起来,驱逐了在此地混战的田山义就、政长这对老表,组成了自治联盟。但随后细川家渗透进来,用金钱和地位收买了绝大部分的领主,使其成为了细川家的家臣,所以山城国当时其实已是细川家的地盘了,大内义兴根本说不上话。义兴的悲哀,正是旧的幕府守护体制的悲哀,就像那个“四职”的京极,明明根据地在北近江,偏偏“守护”个遥远的出云,最后还是被自家的下级守护代尼子家窃取了实权。
其实应仁大乱时,那些守护大名莫不是如此,为了争夺个驻京办,在京都打得头破血流,最后封国都被家臣和外人夺取了,自家也就号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