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4-26 1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35)
只见专诸打扮成厨师模样,端着一盘烤鱼上厅堂。烤鱼的香味立刻弥漫整个宴席,吴王僚最喜欢吃烤鱼,闻着香味快流口水了。上厅堂前,卫兵们照例搜身,没有发现专诸身上有任何兵器,这才放他进去。
其实专诸是有备而来的,他的武器就藏在鱼身之中,就是那把无坚不摧的鱼肠剑。专诸沉着冷静,没有丝毫的怯意,他大踏步走上台阶,站到吴王僚面前。鱼的香气更浓了,吴王僚根本没有在意这位厨师,只留意着盘中的鱼。
这是一条大鱼,从鱼肚子处被切成两半。专诸将烤鱼置于案台,对吴王僚说:“请让我为你掰开鱼。”说完后,专诸用手将鱼的上半部掀开,吴王僚突然觉得眼前寒光一闪,在鱼肚内,分明是一把寒气逼人的短剑。
吴王僚两侧的卫士十分尽责,当他们看到寒光一闪时,马上意识到不好了,立即挥动长戟,朝专诸胸前刺来。这时专诸已操起短剑,这个动作,他已经经过无数次的训练,从掰鱼到握剑,动作一气呵成,他眼睛的余光已经发现有两把长戟朝自己的胸膛刺来,可是他没有躲避,只要闪身一躲,吴王僚就有时间逃走了。
专诸没有丝毫的迟疑,他抢一个时间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握剑直刺向吴王僚的前胸。只听“扑”的一声,吴王卫兵的长戟已刺进专诸的胸膛,坚接着“咔啦”一声,专诸的肋骨被刺断。几乎与此同时,专诸的鱼肠剑与吴王僚胸前的三层铁甲发生轻微的金属碰撞声,这把宝剑很轻松地刺穿三层铁甲,几乎准确无误地刺进其心脏,并毫不费劲地从后背穿出。
两声惨叫。
一声是专诸发出的,一声是吴王僚发出的。
紧接着是一片哗然、嚣乱与惊呼。
吴王僚的臣属、卫兵明白了,这是一次谋杀。可是吴王僚一死,大家都乱了套。
这时公子光马上下令,躲在地下室的甲士全部出动,血洗宴会大厅。群龙无首的吴王卫队早就混乱不堪,要么被杀,要么束手被擒,而吴王的亲信们,则全部被乱兵杀死。
公子光用专诸一条命,换了吴王僚一条命。
专诸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之一,但他的死,说白了,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只是我们从专诸身上,可以看到春秋时代勇士的风采,他的镇定与从容不迫,确实体现了一名顶级刺客的英雄本色。
吴王僚死后,公子光自立为王,他就是春秋末期最杰出的吴王阖闾。
为了报答专诸,吴王阖闾封给他儿子一块地,并且任为客卿。
其实吴王阖闾还有一个担心,就是正在出访中原诸国的季扎。季扎并没有想到,当年自己拒绝担任国王,却引起吴王僚与公子光的兄弟相残。当他听到国内发生政变后,便匆匆返国。吴王阖闾还得作作秀,他拜见叔父季扎,解释刺杀吴王僚的原因,并表示愿意将王位拱手让给季扎。
其实他心里很明白,季扎根本无意染指王位,否则他早就是国王了。
季扎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能埋怨谁呢?只要你不废弃先王的祭祀,能一心事奉社稷,那你就是我的国君了。谁当国君,我就服从谁,这是做人的原则,我只能哀悼死者,而侍奉生者了。”他跑到了吴王僚的墓地前,以臣子的身份,向死去的吴王汇报出使的情况,然后痛哭了一场。
吴王僚被刺后,正在楚国境内作战的掩馀、烛庸面临楚军夹击的困境,在得知国内政变爆发后,两人无心作战。他们都是吴王僚的弟弟,担心遭到吴王阖闾的暗算,便私下一商量,这仗不能打了,吴国也不能回了,索性还是逃亡吧。两人弃军而逃,一个逃往徐国,一个逃往钟吾国。入楚作战的吴国军队,四处溃散,一部分向楚国投降,另一部分则逃回吴国。
自此,吴王阖闾掌握大权。
可是弑君夺位的他,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特别是吴王僚有一个儿子,名为庆忌,其勇武天下无双,政变后逃到了卫国。此人不除,永无宁日啊,吴王阖闾杀心再起:必须干掉庆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