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16 09: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单从目的和手段而言,尼子经久做的并没有错误,他的这套方法,同时期的许多大名都使用过,比如元就就让次子元春继承了吉川家,三子隆景继承了小早川家,构筑了“二川体系”;后来的三好长庆的几个兄弟,一存继承了赞岐十河家,冬康继承了淡路安宅家。这套硬塞儿子、兄弟给豪族名门当养子的生殖革命,一向是大名扩张势力,消化领国的好办法。但经久为什么失败?原因就在他在出云搞这套,注定是行不通的。
出云历来是国人林立的地方,除了盐冶、三泽这些之外,还有大神社出云大社、大寺庙鳄渊寺等,都各自有势力范围和武装,强硬的非常。尼子经久身为战国大名,自然要强迫这些国人、寺社交粮缴税,并为我服军役。而这帮山大王一向是自由惯的,根本不愿意鸟经久这套,长久以往,对尼子家的敌对情绪越来越激烈。所以大家都自动汇集到最大的山头旗下,出云除了尼子家,最大的山头是谁?就是这个盐冶家啊。
先前万邦说了,日本人是轻血统重家名的,你兴久当盐冶家督前,是干什么的咱们不管,但你继承家门后,就要担负起盐冶家的使命来。盐冶家的使命是啥?就是带领出云国人造尼子家的反啊!盐冶兴久果然不负众望,当上盐冶家督后,那是兢兢业业地准备造反——他加强了和出云大社、鳄渊寺的关系,并和出云南部国人三泽、多贺眉来眼去,甚至还娶了备后国人山内家的女儿当老婆。这下,盐冶兴久的势力横跨出云西部、南部乃至备后北部一带,对尼子宗家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但这时,尼子经久对即将而来的危险还浑然不觉,他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侵攻周围各国上面。特别是在大永四年(1524)五月,经久和次子国久率领精锐兵马,闪电般突袭了出云东面的伯耆国,据《伯耆民谈记》所云,伯耆西部的米子城、淀江城、天方城、尾高城、八桥城、不动岳城一天内全部陷落,随后仓吉、堤、羽衣石诸城相继开城投降,山名澄之和南条宗胜被迫归顺尼子家。整个西伯耆,是“死者满町,烟尘蔽日,寺社尽毁”,这便是“大永五月崩”。眼看自己的闪击计划获得大胜,尼子经久得意洋洋,开始不满之前的“云州之狼”的外号了,心想我的势力早已冲出出云,遍布整个西国了,下一步就是搞定备中、美作,直到打通去京都的道路为止。于是,经久的新外号是,“阴阳十一州一太守”(不是阴阳法王的意思,是指山阴山阳十一国都是我的地盘)。
吹吧吹吧不是罪,很快经久就明白自个的统治是多么脆弱,不要说是山阴山阳两道了,连根据地出云都爆发了他三儿子亲自领导的“盐冶之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