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18 10: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毛利家的统治结构,是血亲+豪族联合的模式,“二川体系”是血亲集团协作,而以“伞连判”下的国人豪族,是毛利家的下属兼盟友关系。可能有的同学会问,毛利宗家平日是怎么保证自个的威权的,这个万邦很难说,总之花样繁多,并没有像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那样形成制度性。比如在二川体系形成的同年,毛利元就就干了件增强威权的事情,那就是清洗井上一族,大家可能还有印象,这家里面的井上元盛,在小时候曾经担任过元就的后见役,对元就极尽刁难迫害之事。现在元就痛下杀手,井上一族除了光兼年老,还有个叫井上光俊的始终对元就忠心耿耿外,其余全被屠戮一空。井上一族被清洗后,安芸国人吓得要死,赶紧又各自忙着写忠心状,献给元就。其后十年,元就才写了一封书状,点明自己为何处决井上一族的原因,无外乎也就是小时候对我不好,仗着权势在家专横跋扈等等。
但其实深层原因也就是:井上一族封地多,权力大,掌握着毛利家的财务,对宗家形成了威胁,并且把这族解决掉,会对安芸各国人起到敲山震虎、杀鸡吓猴的效果。
其实著名的甲斐武田家、土佐长宗我部家,都或多或少地采取了毛利元就这种统治手段,这种手段的优点是:消化快,能尽快争取更多的地方武装为己所用;稳定性比较强,领地内国人忠诚性在常态下能维持的比较好。但缺点也很明显:打不起总体战,因为都是土豪联合武装,无力支撑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远远比不上常备军;其次在强力冲击下会显得比较脆弱,一旦宗家威权遭遇重大损失(比如战役失败),属下国人倒戈崩盘极快——谁真的鸟“伞连判”啊,再给新主子献上个新的不就得了。这点据说毛利元就也有自知之明,当后来毛利家取得严岛之战胜利,势力扩张到整个西国时,元就很清醒地指出:“毛利家是无法争夺天下霸权的。”诚如斯言。
好了,至此安芸毛利家算是崛起了,但大内家和尼子家依然是两头可怕的怪物,夹缝中的名将毛利元就,依然需要绝好的机会,来实现更大的腾飞。不过呢,现在让我们的目光暂且离开西国,转到京畿和关东那里去,因为在那儿也涌现了类似于毛利元就的英雄人物,按照地理远近的划分,我们先看大内义兴离开后的京都一带,野州细川和阿波细川的争霸战争,究竟催生出来什么样的结果?
(十二章结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