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9 21: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士人被摔得眼冒金星,身体仿佛在刚才那剧烈的碰撞中散了架子,每一个关节都在撕心裂肺地疼。他蜷着身子,躺在坑底,半天才缓过劲儿来,试着活动了一下,还好,没有骨折的迹象。
仰头望去,屋顶大约有七八丈高,开着一个一尺见方的小孔,光线就从那里吝啬地照进来。因为只有那么一处可怜的光源,屋子里异常昏暗,还散发着一股陈腐的气息。
不知道这里关过多少象我这样的人啊!又有几个人能够出去呢?
他仰面躺在坑底,脑袋里各种思绪纠缠在一起,逼得他简直要发疯。
早晨被关进来,一直到食时,一个人也没有出现。等他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的时候,从房顶的孔洞突然垂下来一根绳子,绳子顶端悬吊着一个小篮子,等那个小篮子落到坑里的时候,士人发现,那里面装的竟然是食物。他早已饥肠辘辘,也顾不得疼痛了,从地上一跃而起,抓住那只筐子,便开始狼吞虎咽。等他吃完以后,那只小篮子又忽忽悠悠地吊了上去。
人在吃饱以后,才能思考一些形而上的问题。士人靠在石壁上,陷入了沉思。
都说世事如棋,人生如梦,那在棋局上翻覆的,究竟是谁的手?而自己这个悲惨的梦境,又什么时候才能够醒来呢?
街头同那两个少年的再三邂逅,东市里的美丽女子主持的宴会,以及后来二少年求借马匹,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吧。
他们预先张开一张大网,这张网上疑点重重,只有情窦初开又没见过世面的傻子才会掉进去吧,而自己果然没有令他们失望。
马是自己的马,进宫偷盗的事,也该由自己顶包。当自己在刑部的大牢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那些人,那个女子与她的同党,早就席卷珍宝,远走高飞了!
家人还等着自己考取个功名回去,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就算不被处斩,也得落个终身监禁。当自己在泥涂中辗转哀号的时候,那些人又在什么地方自在遥遥呢。
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就这样,叫那些人给毁了!
士人又是悲愤,又是怨怒,不禁流下泪来。在这幽深的地牢里,连泪水都没有反光。
泪眼迷离之际,他忽然看见头顶好像有一只大鸟拍着翅膀凌空滑过,转眼之间,那只“大鸟”便来到他的身边,伸出手来,抚摸他的手背。那只手骨骼纤细,肌肤润滑,隐有异香,无论如何,也不象一只鸟的爪子。
“吓坏了吧,有我在这里,不用怕!”那只鸟竟然口吐人言。
一听这声音,书生只觉得血往上涌,心脏突突直跳,因为他听出来,说话的,正是那天在酒宴上遇见的女子。
“我现在就把你救出去!”
说罢,那女子从怀里掏出一条白绢,一端绑住书生的胸腹和胳膊,另一端,则缠在自己身上。担心那绢带中途溃散,她还用力打了个死结!
将书生捆在背上之后,她一扭身,足尖轻点,借着在墙壁上的一踏之力,三纵两纵,便跃上房顶,从那小孔钻了出去。
此时薄云轻翳,月色微明,天若琉璃,而四野岑寂。书生尽情地呼吸着监狱外面那自由的空气。
她竟没有忘了我,她竟然不顾危险,深入虎穴,前来救我,就算被她利用,又能如何?
此时此刻,所有的压抑、愤懑、委屈、怨恨,都已经烟消云散。
月华之下,只见那女子衣如轻绡,发若翠雾,一段雪白的颈子,弯成一个柔美的弧度,月华之下,她身上的一切,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辉,看上去是如此神秘,又有着说不出的亲切美好。
月下的长安,安恬而又静谧。坊巷间的房屋,鳞次栉比,女子就在那挺翘的屋檐上跳纵,身姿轻盈,好似一个入梦的精灵。
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书生心想。真希望这个梦就这样继续下去,永远也不要醒。
穿越宫城,直到离城门四十里的地方,那女子才停了下来。她解开绑在书生身上的白绢,幽幽道:
“情势如此,我看您还是暂归江淮,求官的事,以后再说吧!”
说完这番话,便又如飞鸟一般,凌空掠去。
士人目送着那女子的身影消失,才向不远处的一条小径走去。
月亮从浅淡的微云中钻出来了,书生怎么看,怎么觉得那是一张挂在天上的笑脸。此时此刻,他的心胸如风帆鼓胀,满满的都是欢喜。
一路步行,专捡小路,晓行夜宿,月余之后,终于回到了江南。
从此之后,书生便断了仕进之心,再也不敢西上长安,求取功名了。
但是,那个晚上,那晚的月色,那月下的长安,却永生永世,都烙印在他的心版。
故事讲完了。
我却觉得,它还没有结束。
故事结尾告诉我们,分手之后,书生同那女子,从此便分道扬镳,天各一方。
而我始终想象,那天晚上,女子救出书生之后,同他手牵着手,奔跑在长安的月下的情景。
《原化记》虽未明言,我却总觉得,书生对那女子有爱,而那女子,对他亦有情。
很明显,这个貌似纤弱的女子,是那些少年人的头领。她的武艺,也是她们当中最好的一个。
事到如今,我们已不知道他们从皇宫中偷取宝物究竟是供给团体的用度,还是用来劫富济贫,仗义行侠。
可以肯定的是,书生的身手,这些人根本就看不上眼。作为一个在宴席上一掷千金的团伙,他们也不会在试图进入皇宫行窃时,单单就缺少一匹马。
也许,在那两个少年之前,那女子就已经先见到了书生。
也许,街边的偶遇,都只是为女孩家那温软的心事做铺垫。
也许,请书生赴宴,要求他在壁上行走,当众表演,包括后来的拦路借马,都不过是因为,她要同他建立一种牵系。
别问我为什么,当初看《侠女十三妹》,我也弄不明白英姿飒爽的何玉凤,怎么单单就看上了百无一用的安公子。
豆蔻年华的她,纵然是袖里乾坤,弹指惊雷,同其他的女孩子一样,也有着绵密的心事,需要一个人破解。
身边有那么多武艺高强的少年人,为什么不就地找一个。
现实生活中,我们与之共事的是一些人,而能够吸引我们的,往往是另外一些人。另外一些与我们不同的人。
那些少年与她同生死、共进退。他们是她的兄弟,亲若手足。你可以毫无负担地爱上一个陌生人,然则,没有人会与自己的兄弟谈情说爱,却在心里毫无芥蒂。
恨爱无端。有时候,爱如春草萌生,自然而然就露出了头。你根本不知道它是为了什么,亦无须知道。
也许,在《原化记》的作者也不知道的某一天,当那书生回到江南之后,某个夜晚,正坐在自己家的房檐上对月怀远,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绵渺的叹息,他回过头去,正撞上一双柔情脉脉的眼……
从此,那书生便消失了。
据说,有人看见,书生同一个女子携手并辔,笑傲江湖。
——那刀光剑影的盛世的江湖。
谁都不要试图寻找,他们已经淡出人世,遁入传奇!
出《原化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