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7-30 0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汉们盖上了箱子,狠狠地骂道:“在哪里?这里面明明是瓷器,你再敢胡说,割了你的舌头。”
我跳着脚喊道:“就在箱子里,就在箱子里。”
店家和围观的人对大汉们说:“既然人家说看见了,你们就打开箱子吧,让大家看个明白,我们也给好做个见证。”
可是,大汉们就是不打开箱子。
我说:“你们今天不打开箱子,就去报官。”
大汉们打开了箱子,赌气地说:“看,看,看,除了瓷器还有什么?”
我装着不经意地抬了一下箱子,感觉箱子死沉死沉,瓷器绝对没有这么沉,我高喊:“宝贝在箱底,我叔叔的宝贝在箱底。”
大汉们合上箱盖,嘴里骂骂咧咧,抬起箱子,准备夺路而走。现在,店家终于明白了,这里面有蹊跷,他让围观的人堵住路口,不要让这伙人离开。大汉们一个个露出了狰狞的面孔,硬要向前闯。周围的街坊邻居们拿来了铁锨锄头,拦住了这群大汉,他们打开两个木箱子一看,这才发现木箱子里有挡板,上面摆着瓷器,中间是挡板,下面是两具尸体。
而这两具尸体,正是昨晚见了我们手捂钱袋的两个空子。
这八个大汉、两个瞎子,还有两个冒充死者的人,都被扭送到了官府。
我看到老念对着我们默默竖起大拇指,不动声色。
事情到了这里,人们才看明白了。
八个大汉、两个瞎子、两个冒充死者的人,是一个团伙。这个团伙专门设局骗人。他们就是江湖上名声极臭的老月。
两个瞎子,其实是假瞎子,他们是给老月踩点的。那两个被害的客商,被两个瞎子盯上了。瞎子要踩点,谁也不会留意的。两个被害人住进了十人铺的大房间里,剩余八张铺位;两个瞎子住在了四人铺的小房间里,剩余两张铺位。这两张铺位是留给店主和小二的。两个瞎子之所以和店家、小二住在一起,就是为了夜半作案时,如果店家和小二发觉,他们就能够及时控制。
大房间里剩余八张床位,刚好来了抬着木头箱子的八条大汉。而我和三师叔来得较早,已经住进了大房间里,为了把我们赶走,其中一个大汉故意喝了酒,耍酒疯,逼我们离开。而另外的人则叫嚣,如果我们不让出来,他们就要去别家客栈。
店家为了这笔生意,就将我们赶出去了,安排在小房间里,和两个瞎子住在一起。两个瞎子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出来,店家和小二宁肯自己凑合着对付一晚,也要让客人睡好。
这样,两个瞎子的一举一动,全落入我们的视线里。
四更天,客栈里一片宁静。八个大汉杀了那两个住店的客商,抢走财物,准备翻墙出去。这边的两个瞎子也一直假装睡觉,听到那边的开门声,也准备溜出去。就在这时候,三师叔故意让走在前面的瞎子踩了自己的脚,然后大喊大叫,吵醒了店家和小二。
店家和小二睡醒来,加强了防范,八个大汉和两个瞎子就不能出门了,他们继续等候机会。他们也不能硬闯出门,这里人烟密集,店家喊一声,周围人都会跑出来。
天刚刚亮,大汉们就以有急事为借口,抬着木箱出门,木箱里装着两个被害人的尸首。店家说不见了两个客商,厕所里走出了两个人,说他们就是客商。店家准备放他们走,三师叔突然又大喊大叫,说自己丢了宝贝。既然丢了宝贝,住店的人肯定一个都不能走。
两个瞎子一看大汉们走不脱,就把注意力想自己身上引,说三师叔是神经病,店家也开始相信三师叔是神经病,就在这时候,我突然打开了木箱,说看到了三师叔的宝贝。
到了此时,两个木箱想打开,要打开;不想打开,也要打开。大汉们不想打开,就不能走。最后,终于被人发现了木箱里的尸体。
还有一个疑问,那两个客商不是都被害死了吗?怎么又会从厕所里跑出来?
这伙老月盯了两个客商很久了,他们找了两个容貌和客商相似的人,装在木箱子里,谎称木箱子里全是瓷器。到了夜晚,两个老月从箱子里爬出来,把两个被害客商的尸体放进去。然后,两个老月藏在茅房里。如果店家不说房间少了人,他们就一直呆在茅房里;如果店家说房间少了人,他们就会出来说自己上茅房。到了这时候,店家就没有拦住他们的理由,他们可以抬着木箱,光明正大地从客栈门口走开。这一招叫做狸猫换太子。
三师叔是个老江湖,自从那个故意装醉的人进来大喊大叫,逼着我们搬出去,三师叔就知道这伙人是什么货色,所以,他先装着有人要杀他,后装着自己丢了宝贝,最终让这伙老月无法逃脱。
三师叔说:“江湖老月这点小伎俩,竟然敢在他老子眼前摆弄,还不是找死?”
三师叔又说:“他们要是老荣,偷人钱财,我一句话不说;可是他们是老月,不但取人钱财,还把人家给杀了,实在太残忍了,我看不过眼。”
三师叔外表放荡不羁,内心其实很正义善良。
我们骑着马离开肃州,继续向东走。
我说了客栈里的那个老念,说了他在背后冷笑。三师叔说,我也看到他了,这个人也识破了老月的骗局,肯定不是一般人。
我说:“我们应该和他认识一下,多条朋友多条路。”
三师叔说:“他要想认识我们,就会追上来;他不想认识,你说啥也是白搭。”
我们正在说着话,后面一匹马追上来,有人高喊:“客官,去哪里?路上不太平,我们结伴走吧。”
我回头一看,正是那个老念。
老念穿着普通,貌不惊人,随便丢在西北哪座村庄里,都很难找到。
我们都知道老念是个江湖中人,如果不是江湖中人,谁能够看出客栈里那伙江湖老月的鬼把戏,所以,我们说话都很谨慎。
三匹马并辔而行,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显得非常客气。老念突然问我们:“听说过宋锡朋吗?”
三师叔说:“略有耳闻。”
老念说:“宋锡朋是几十年前闻名关外的响马,为人强悍,武功高强,带人抢劫了十万镖银,北京会友镖局出动几十人,趁夜围住了宋锡朋的住宅,将他擒获。宋锡朋押解到北京,慈禧老佛爷也听说了宋锡朋的名号,就想看看是咋样一个人。宋锡朋见了慈禧,吓得瘫软在地,说不出一句话,他害怕慈禧老佛爷一刀砍了他。慈禧老佛爷看到大名鼎鼎的宋锡朋这副模样,就说:‘敢情是这样一个人哪。’后来,宋锡朋被拉下去砍了。宋锡朋,最强盛的时候,手下有几千人,纵横京津唐和东三省,也都被砍了。所以,做贼的最后都没好下场。”
我正想着老念怎么莫名其妙地给我们说这段话的时候,三师叔接过了话茬子,三师叔问老念:“听过曾国藩吗?”
老念说:“大清的擎天一柱,咋能没听过?”
三师叔说:“江南战事结束后,曾国藩入朝做官,慈禧老佛爷让他分管缉捕京城盗贼。曾国藩放出了大话:‘百万长毛都已荡平,区区小绺算个什么。’有一天,曾国藩退朝回来,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男子,衣着光鲜,满面含春,对着曾国藩作揖问候。曾国藩心想,这个人不认识啊,他怎么对我这么热情。可是,既然人家对他这么热情,那就一定认识他,再说,京城里公子王孙、皇亲国戚多了去了,他不认识也在情理之中。于是,曾国藩就抱拳回礼。那个人掀起曾国藩的胡须说:‘多年不见,大帅胡须都这么长了。’说完就离开了。曾国藩回到家中,这才发现脖子上佩戴的一块玉佩被人偷走了。第二天,还是在退朝时候,还是那个人,他见到曾国藩,说道:‘百万长毛算什么,小绺已存几千年,谁也不敢吹大话说他能剿灭。’曾国藩看着那个人扬长而去,只能含羞忍垢,打道回府。”
三师叔接着说:“纵使曾国藩这样的人,也不能奈何小绺,别人又能把小绺怎么样?”小绺,就是小偷。京津一带把小偷叫小绺,绺子客。
我听出来了,双方都是话里有话,借助讲故事,给对方施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