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3 13: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430)
总有一天,吴宫的华丽亭台,会被乱草所埋没,喧嚣的城市会变成死寂之地。倘若时光可以倒流,伍子胥会选择再一次的流亡,就象当年他从楚国流亡到吴国一样,他会选择一个能让自己大有作为、绽放光芒之地。可是无情的时光,在他脸上刻下抹不走的皱痕,而这片貌似欣欣向荣的土地,又留下他太多的奋斗足迹,他倾注一生打造一个强大的帝国,这个帝国却忘记了他的贡献,忘记了他耐人寻味的警告。
老了!伍子胥在心里第一次感到人生的无助,生命的意义似乎在这一刻停止了,虽然鼻孔的气息还在分分秒秒地进出,可是生命之魂魄却没有安生立命的场所了。
沉默沉默沉默!沉默中的伍子胥突然拔出剑,把吴王夫差吓了一跳,这个疯子难不成想弑君吗?可是伍子胥没有移动脚步,似乎陷于沉思,夫差明白了,老家伙想自裁了。下意识里,夫差命令左右上前,制止了老将军非理性的冲动。
与其说夫差因为关爱而挽救伍子胥,不如说他不想让血溅宫廷这种晦气冲走了胜利的喜气。不是仁慈,而是迷信。
可是有人却想致伍子胥于死地。
伯嚭视伍子胥为眼中钉。权力与富贵,总是容易让人忘记旧日曾受过的恩情。如果没有当年伍子胥的极力推荐,伯嚭如何能一步步地走上权力之巅呢?只是一向识人的伍子胥,这回却看走眼了,他只看重伯嚭的才华,却没有看清他阴险的一面。为了权力,伯嚭不惜降低人格,以溜须拍马迎承的手段,取得夫差的信任,举朝之中,敢于叫板他的,只剩下伍子胥了。
在伯嚭看来,伍子胥最大的缺点,在于他不懂得如何讨好君主。你就说伐齐这件事吧,夫差在艾陵之战中大获全胜,可是伍子胥说什么呢?“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这是多么傻的人啊,说几句好话会死人吗?
一个人有弱点,就容易对付了。伍子胥得罪夫差那么多次,藐视国君,可是为什么夫差还能容忍呢?要知道伍子胥的地位并不是靠拍马屁得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埋头苦干。夫差也不是傻瓜,他总算还明白一件事,伍子胥这个人说白了,就是忠厚耿直,脾气不好,但还算忠诚。如果说以前因为勾践的事情,夫差还能放任伍子胥,那么这次反对伐齐,肯定着着实实地把夫差气坏了。
奸佞之辈最擅长于察言观色。伯嚭不失时机地进谗,从往至今地细数伍子胥的恶行。他的言辞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第一句便是:“大王以为伍子胥是个忠厚之人,可其实他是个残忍的人。”要知道忠厚是夫差容忍伍子胥的底线,而伯嚭却要一举攻破这条底线。吴王夫差听了不禁一怔,伯嚭不露声色继续说道:“当年伍子胥父亲、哥哥被逮捕,伍子胥弃之不顾,自己一个人逃跑了。这种人,大王以为他会为您竭忠尽力吗?”
父兄都不顾的人,会顾及君王吗?这些话象是一支战车部队的冲击,动摇了夫差的心理底线。伯嚭又进攻夫差心灵深处的另一痛处:“大王想攻打齐国,伍子胥拼命劝阻。可是结果怎么样呢?大王大获全胜,可是他认错了吗?不仅不认错,反倒在心里埋怨大王了。”精确制导的言辞攻击,又一次击中目标了。
这些话,把夫差那种难受的心理又调动起来,暴怒之火又燃烧了。可是伯嚭的进攻还未结束,他要彻底颠覆伍子胥的形象,他郑重地警告夫差:“大王不可不防伍子胥,他一定会作乱的。”
虽然夫差并没有表态,可是伯嚭从他略带茫然的脸部表情中,知道已经在大王心里埋下一颗炸弹,这颗炸弹很会就会引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