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8-2 20: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小峰探案系列 b(2)
之前这些事情倒也罢了,因为他一直没有稳定交往的异性,那俩丫头自然也不会没事儿扯这些,等他和方月馨交往后,这俩丫头突然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极力攻击态度,尤其是对方月馨什么“脸皮厚”、“不要脸”之类的评价,把他惹得真是只想发火。——因为他对方月馨的印象倒是极好。
虽然最初他見方月馨时倒没什么特别的感受,那份好感是在那个案子结了大约半年以后,他第二次遇到她的时候,那是七月的一天。在一个有很多人的朋友的聚会上。
当他无意中跟她打了个照面时,登时很有些尴尬,因为上次他的话语极刻薄,虽然是为了案子,但骂了就是骂了,声音是只要听到耳朵里就不可能拔出来,伤害本身不会消失。
但方月馨看到他,倒笑了笑,然后说:“你还记得我吗?”
他连忙点点头。
方月馨继续问:“那个案子破了吗?”
“破了,破了。”他又连忙带着歉意殷勤回答。
方月馨又犹豫片刻,然后带着点儿好奇问:“我能问关于案子的一件事吗?”
“您讲。”
“你们破案是不是要听声音啊?”
他愣了一下,开始意识到眼前这个女人的聪明,而且是使人愉快的聪明。
“你指什么?”
“我总觉得那次你们好像想听我发怒的声音。”
他放松了不少,也来了谈性:
“为什么这么感觉?”
“因为我过后想,我和你们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好端端的有什么理由要把我叫到刑警队骂一顿呢?你们刑警也不可能这么无聊是吧?——而且在我说到一半,你突然站起来走了,接着,那个警察回来后让我回家,还给我说对不起,我想,肯定是为了破案。”
他笑了,点点头,深为对方的聪明使这种尴尬可以很轻松的解释掉而高兴,所以连忙说:
“是,就是为了破案,你猜得真准,要是也做警察,准能做个好刑警。”
“哦,”方月馨也笑了:“那种聪明我可没有,不过还没傻到要把别人为办案说的几句稍微过点儿头话记在心里,还要一直怀恨在心。”
在一愣之后,他当时大笑起来,就是从那一刻,他对方月馨产生了好感。
不是所有女人都有这份豁达的。一般来说,只要你骂一个平庸的女人丑,一个丰腴的女人胖,一个不年轻的女人老,不管出于什么状态这么说,——基本可以认定,你已经得罪“死”“她”了。
过了两天,他接到了方月馨的电话,约他帮一个根本不需要专门请他帮的一个小忙。——他不是傻瓜,能够明白这背后的潜台词。
当时的他有些犹豫,虽然对小胡和肖素从心底忽视中老年人身体和精神需求的态度很反感,但他也承认,那些观点的形成有现实的因素,比如他自己,确实对再婚热情不大,而理由,跟她们替他总结的也差不太多。
还用再找爱人吗?他也这么想:什么都不缺,一个人轻松自在,需要做什么家务爱梅不在家,自己不想做,请个钟点工也解决了。
但说出来的理由相类,考虑的基础却和她们判断的基础完全不同。
他并非不想再要个伴侣,二十多年幸福的婚姻生活使他额外明白伴侣的意义和价值。很清楚儿女做的多孝顺,都不可能完全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不仅仅指他作为男人的需要,——就讲说话谈心,有些类型的话就不可能同女儿或同这些年轻的如同儿女一样的下属说。——更何况,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孤单无形中成为女儿未来的精神负累,以致不能按照心意展翅高飞。
他的很多同龄的老伙计都有这类共识,因此在佳慧离去一年,爱梅也上大学离家之后,他们开始劝他:
“该找个伴儿还是找个伴儿吧,有些话,有些事,儿女再好也替代不了。你现在还有什么顾虑呢?佳慧就是天堂有知,也会希望你后半生过得好的。而且爱梅也上大学了,眼见成人,你再找个伴儿的也不用担心会苛着孩子了。还有啊,别看儿女现在离不开你,可等他们真的长大成家,你整天粘在他们身上,他们还烦呢,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儿不是?——再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儿,老来伴儿可比少年夫妻重要,等你除了嘴巴越来越啰嗦,其他都越来越不利索,处处要人照顾,人人开始嫌你的时候,也就老伴真心不嫌你,会盼着你多活一天是一天。”
他明白老友们的善意,也认可他们的观点,但说不出的原因使他迟疑。
于是老朋友们又好心的提醒:“说是男人比女人耐老,可也有限度,尤其是普通人,甭还指望跟歌德似的,八十了还有十八的少女疯狂迷恋,理由是自称最爱夕阳的那一抹红。那都是超优秀人物的‘特权’,——趁着现在不到五十,身上有个职务,手里有些钱,赶快找,还有机会遇上二三十岁的年轻女人。”
最后又郑重警告他:“年龄越来越大了,想遇到合适伴侣的机会一定低于年轻的时候,不说旁的,头一样,脾气习惯跟骨头一样,越来越硬,越来越不随和,不肯迁就别人,所以不管为什么,要遇还要趁早。”
都是很有道理又为他着想的话,他实在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于是好心又热心的老朋友们开始二话不说地频繁拉他吃饭,饭桌上还总会有陌生的单身女人,年龄是从三十五到四十五不等。
但也就是从几次饭局之后,他开始明白自己一直迟疑的原因了,——原来是了无兴趣!
因此,他总是吃完饭就走,而且,因为饭局有特殊意味儿,平日颇为健谈的他,反而一句话也不肯说。
几次下来,那些热心老友极其他们的妻子们开始对他产生了严重的不满。
“这么多没一个觉得好点儿,可以再继续交往一下的?”
他向老友们解释:
“老了,老了,真的老了,年龄不饶人呐!所有机能都退化,跟吃饭一样,年轻的时候是吃什么都香,现在常常是对一桌子菜没一个想下筷子的?——这也是一样,想当初我十几岁的时候,呵!看十个女人觉得十个都各有各味道,连最难看的那个,都觉得有点儿动人的地方;等二十几岁了,十个就只有五个入眼了;再等到三十多岁,十个中能有一个觉得俊那就不错了;四十来岁的时候,一百个也难有一个真心动的;现在奔五十了,得,彻底歇菜,看谁都没劲儿!”
对于他的解释,老友们并不接受,反驳曰:“胡说,八十岁的老头还想身边有个伴儿呢,你不到五十就没劲儿了?”
然后又总结说:你还是没尝到寂寞的滋味,现在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所以不在乎,等你尝足孤单的滋味儿,就明白“为什么母猪是双眼皮”了。
他听得直笑,笑着点头,——因为恐怕这确实是最重要的原因,再自称没胃口的人,只要没病,饿他三天,准定变馋痨!
但与此同时,他却坚定了态度,不愿频频吃这种饭局了。
并就老朋友谈到的问题,一一很坦白地解释道:
一个人终老一定难捱吗?不一定。
首先,人谁知道怎么死?许是一个意外就过去了,跟佳慧一样,不需要想太多。——其次,即使假定他偏偏寿终正寝,那也不用担心,手脚利索的时候,东跑跑,西转转,再养条大黑背,还有这么多老朋友,甭说干别的了,一家转一天,一圈下来,一俩月就过去了,还会怕闷着?——等快不能动了之后,能用上好保姆就用保姆在家等死,用不上就进个敬老院算了,想来自然老到手脚不利索时,至少也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按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到那时大约各种夕阳产业也发达了,高级些的养老院一定会出现,一样过的舒舒服服的,何必提前自己吓自己。
另外,一个人慢慢老去肯定不如恩爱夫妻携手共度好,但一个人一定比俩人过糟糕吗?——更不一定!关键看感情。
指靠老了有人能真心照顾自己而现在硬找个伴儿,是听起来有道理,其实非常玄。——不是说只要一领了结婚证,不相干的俩人就能立刻一心一意,证件决定不了情感,如果彼此厌烦,有证比没证更盼你死!——退一步说,就算对方是个好人,厌烦不厌烦的,出于良心也能照顾你,但只要平日过的不好,那就同样不值。——既然自己有足够的经济能力避免将来完全依赖别人的良心被照顾,——那他何必要难为现在的自己,别人未来的良心呢? ——谁也不难为谁,各自清净过日子不更好吗?
所以,他最后直言不讳地说道:
“人不是骆驼,没那身体构造就别学人家大吃,盲目学样撑坏自己也攒不下过沙漠的资本!——所以,作为人,吃饭,就是因为饿。既然现在不饿,我就不勉强自己吃了。”
一番话说的老友们频频点头,尤其是那些工作又忙,老婆又唠叨,日子过的不满意的,反倒还羡慕他的自在起来。
至于老友们的妻子,那些做媒的真正始作俑者和热心实践者,他则更投起所好的解释曰:“曾经沧海难为水,和佳慧过了这么多年,已经不习惯其他人了,还是算了。”
希望这个回答能令她们满意并且以后不要再这样热心介绍了,他知道很多女人最喜欢听男人这么说,只要一听见这类话,立刻就把这么说的人赞为“好男人”,立刻感动的是一塌糊涂,也不管说话人的真假,跟自己有没有关系。
事实也确实如此,果然顿时使不同老友们的妻子们都反应相同的热泪盈眶!不仅不再责备他以前的冷漠和不领情,还在言语间大赞他不忘故人的行为,夸他有美德。
但接下来的情况是,他不同解释赢得了两方的认同,——效果却完全不同。
认可他观点的老友们,因为认可,也就接受了他的意见,果然不太提这类事了。
可老友们的妻子们呢?一边把他这种态度赞为“美德”;可另一面又更加不间断的给他带来新的女人,还越来越年轻,有的居然还不到三十岁,好像不把他的“美德”“破坏”掉就不能安心?
从老友那儿传达翻译过来的逻辑是:那些女人认为他这样想是好的,并由此说明他是个好人,既然是好人,那就不能让一个好人可怜巴巴的落单!——好像完全忘了他获得“好人”称号的“原因” ——就是因为保持“落单”。
她们说到他脸前的理由也是对“好人”的善意,曰:再忘不了以前,人也要向前看,以后日子还长着呢,找个伴儿也不纯粹是为了老得不能动的时候,日常有个可以说说心思话儿的人很重要,他早晚会明白她们的好心的。
他绝对明白她们的好心,随着时光的推移,也渐渐感到自己已经开始隐隐希望遇到一个能说得上“隐私”话题的女性。
但问题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处于明显相亲的含义,目的太明确,——他和她们,那些无论年轻还是不年轻的女人们,连普通的聊天都聊不起来。
因为她们没有时间浪费;而他呢,是既不急着结婚,也不急着交往一个特殊女伴儿,觉着如果没话说,看着也没什么砰砰心跳的感觉,那自己再找个伴儿干什么?——给清净的家添乱吗?——所以他不想乱说话,以致无意中浪费人家的时间。
那种尴尬的饭局又吃了一阵子之后,他拒绝的态度更明确和坚决了。
但方月馨的电话还是让他犹豫了,这个女人身上那种通达的气质令他很有好感,也有种放松感,——而且已经有过一段婚姻的她大概不会对结婚那么迫切,像他一样,愿意从从容容的认识一个人,顺其自然的发展,成不成伴侣的能成个聊得来的异性朋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这个涌上心头的想法使他应了约。
那天晚上如他期待的过得很愉快,他们一起吃了晚饭,晚饭中还彼此谈了谈各自的孩子,他知道了方月馨有一个儿子,马上要考大学了,跟着前夫,但也时常在她这里住住,——他也很放松的谈了爱梅,甚至还谈到了佳慧,他没有隐瞒自己对佳慧的情感,只是说的很含糊,不是忌讳什么,仅为他不愿与人分享他与佳慧之间的很多点点滴滴,他觉得那只该是自己吃得糖。
后来他们又继续约会,像他感觉的,方月馨确实很通达,也很聪明,仅从第一次谈话不仅看出他很爱亡妻,还看出,他对她虽然印象不错,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好感,——他还清楚的记得就在一次共渡晚餐之后,方月馨突然又提起那次在警队他出言刻薄的往事。
他先是意外,又顿觉尴尬,连忙郑重解释:
“你知道的,那是为了破案激你发火,不是真的。”
“我知道,”方月馨回答,接着又淡淡的说道:“但我还知道,如果说的完全不是真的,对方就不可能发火,只有能对得上号的批评,才会痛,才会恼火嘛。”
他更加尴尬,一时不知怎么解释才好,也不明白方月馨为什么此刻要谈这个。
然后,方月馨突然又笑了:
“回来后我想,唉!骂得虽然难听,可话难听理不难听,人真是不能不与时俱进,脑筋儿老留在过去自己就把自己给坑了,是不是?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很多人追,架子拉上去了就不肯下来,离婚后还是这脾气,总想着还跟年轻时那样,会有大把男人等着追我呢,也不看看现实,且不说自己人老了,单说环境也变了,二十岁,男男女女都是单身,不论好坏,碰来碰去都是可选的,四十岁呢?身边左右的人,几乎全都是结了婚的,瞪大眼睛也不一定能找到像样的单身男人,还驾着架子等人追,可不是想自食恶果吗?——果然,被人当傻瓜骗了一把。所以呀——,我后来就想,不能白挨一顿骂,得长点儿记性,以后遇到喜欢的男人——”
说到这儿,方月馨突然站起来坐到他旁边,他记得当时心里突然一阵紧张,尽管这段时间的接触,使他越发发现方月馨的很多优点,但从心理上,他还是更乐于同她说话,没有接受和这个女人发展成伴侣的精神准备,真成了伴侣,是要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方月馨仿佛看出了他的顾虑,对着他的耳朵轻声说道:
“我知道你的心意,我也不是一定要你给我什么承诺,更不要你勉强给我将来,我看重的是现在的感觉——”说到这儿,方月馨停住了,片刻,才又带着略有感伤的语气轻轻补充说:“因为我真的老了,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我害怕我的后半生全是空白,真正的空白。”
方月馨最后的话强烈打动了他。
那天晚上他没有回家,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终于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