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25 23: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阎老西小里小气,还没出手就想着要保本,结果最后差点把老本都丢得一干二净。现在轮到他曾经的部下了。长城抗战一结束,有人就巴巴地送上一副对联,把商震与宋哲元齐名,不过是拿来给人家做反衬用的:大刀宋明轩(宋哲元字明轩),长腿商启予(商震字启予)。
其实商震后来的日子也没好多少去。等到抗战全面爆发时,竟然把跟自己的人都给混没了,与29军张自忠等人在军界炙手可热,如日中天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毕竟老蒋一本帐也清楚得很,你要是给他偷懒放刁,这帐迟早都得找你算。
还是萧振瀛说的好:如果守着这点本钱,不敢下注,早晚必将被淘汰。
所幸商震虽然没了军队,却在另外一个领域找到了自己的新天地——干外交,而且干得不错,在盟军里很吃香(年轻时学过英语,亏他还记得),甚至做到了中国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跟着老蒋风风光光地参加过开罗会议,着实羡杀个人。
时人评价商震,说他确实跳巢得当,因为他“处事圆滑,善炫善耀之术,实远在善战之上”。如此看来,这位商某人还真的是入错了行。大概外交这个行当,锱铢必较,斗小心眼,拨小算盘,更适合于他。扩大开去,阎老西要是转行去当外交官,没准也不比顾维钧他们差哩。
连石彦懋出马都失败了,黄光华知道增加兵力的想法是彻底没戏了。
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大家只能幻想,幻想熊本师团一时半会还不会打过来。
幻想很快破灭。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9日,日军准备就绪,熊本师团随即向冷口发起进攻。
林作桢团立刻在肖营子陷入苦战。
如果这时候黄光华有充足兵力——商震另外2个师里面至少有1个师可以给他做预备队,都不致于让林作桢如此作难。他可以派预备队从日军侧翼出击,虽不能说一定占有优势,但帮着工事里面的守军撑上一把总是可以的。
奈何他只有一个营的预备队(那个宝贝一样的野炮连还是“借”来的,轻易不敢使用),自己冷口主阵地也频频告急(人少补不过来,所以防线上有好些漏洞,乃至把零星日军也漏了进来),都不知敢先去帮谁好。
对林作桢来说,这一天打得太难受了,因为日军实在太多,就算工事再坚固,他再能拼命,也于事无补。
咬牙苦捱到第二天晚上(真是不容易),日军再次向前线增加了2千兵力,林作桢团终于再也支持不住了。
此前颇受称道的马道沟阵地倒了下去。
日军鱼贯而入。
他们连导游都不用找,跟着溃退的林作桢团就追过来,并一举占领蒋纪珂团防守阵地的左翼。
这回,连冷口主阵地的半边也没了。
黄光华情急之下,立刻组织反击。
先以林作桢团撤下来的1个营为主,再配上蒋纪珂团的2个连,欲收回阵地。
但此时林作桢团官兵连撑两日,已疯惫不堪,气力用尽,所以这次尝试很快失败。
再抽补充团。却不料补充团阵地前沿也都是鬼子,他们犹如泥菩萨过河,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能再抽出人来。
至于预备队,帮你帮他,早就没人了。
四面楚歌之下,黄光华师开始陷入恐慌。到这时候,后方得知消息的商震才真正着急起来。
他舍得派部队增援了。
可是已经晚了。
(4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