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12 09: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军的有组织抵抗,随着驹林战场的沉寂,完全消失了。但毛利元就父子仍不安心,陶晴贤何处去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元就严令部众继续寻找陶晴贤的下落。
其实这三天里,陶晴贤带着仅有的几名部下,翻山越岭,来到了严岛另一面的青海苔浦,结果还是海水茫茫,不见片帆寸板,一行又只得徒劳地折回,在山路中漫无目的地徘徊着——又累又饿的陶晴贤,抬着无神绝望的眼睛,望着头顶密林透射下的点点阳光,跌跌撞撞。
他想起来了,想起来了——那也是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山口城某处庭院的长廊上,一名年轻俊美的武士慵懒地侧着身子,肘边一本和歌集,书页在风中哗啦啦地翻动着,也吹动着武士的衣袖,他安静地睡了——院子树丫上的知了单调地鸣叫着,和竹笕的“叮咚”声轻轻相合着——稀疏的树影间,青灰色的石水钵中,几朵淡雅的白花漂浮其间,恰似轻语温煦。篱笆外,停着一辆装饰华丽的牛车,一名峨冠博带的公卿模样之人,带着些许惆怅,望着静静的院落,听着叮叮当当的风铃声,然后微笑了起来,抽出卷丝绢,用笔满满在上面写下了倾诉,附在一枝不知名的野花上,插在门扉之上,随后上车离去,车轮辚辚,渐行渐远……
“何惜何恨溯本原,此身早已天命定”——陶晴贤辞世句。
徒笑不知身是客,宛如长梦,大觉而后,是耶非耶?全化为碧海无垠。
四日,小早川队在高安原发现了数具自杀而死的陶军武士尸体,验明身份后,原来这三人是陶晴贤的近侍——伊加贺民部、垣并佐渡守和山崎勘解由,其中垣并和山崎是互刺而死,而伊加贺则在距离二三百米开外,切腹自杀。毛利军的儿玉就方还发现了一具无头的尸身,儿玉当即认定此具尸体就是陶晴贤的,他的首级则肯定被伊加贺在自杀前埋藏在某个地方。
毛利军最终抓到了个叫乙若的孩子,对方十四五岁,是给陶晴贤提草鞋的小者,在乙若的招认下,毛利军士兵终于掘出了被伊加贺藏起来的“西国无双侍大将”的首级——陶晴贤切腹时,伊加贺担任介错,斩下了主公的首级,再用紫色小袖包好,埋了起来,而后也全部自杀。
十月五日,毛利军开始收集严岛各处陶军的尸体,共有四千七百余具(棚守房显认为有八千具),密密麻麻地列在海滩边,死者鲜血灌入沙地海水,居然侵削了大片海岸,严岛神社前涌起一片恐怖的血潮——清洗完尸体后,毛利军用船只将陶军尸身运到樱尾城,举行了盛大的首实检。
仪式上,毛利元就亲自手持马鞭,叩击陶晴贤首级三下,“汝弑主自立,罪大恶极,今日伏诛,足见神灵不可欺。而今严岛大胜,我安芸毛利诸君更当勤勉一层,乘胜挺进周防长门,剿灭僭主大内晴英!”
一文字三星旗,就此挟着严岛大胜的怒涛,攻入了周防长门,日本西国的历史,“翻天覆地慨而慷”。
(二十二章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