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乱.日本战国风云史(讲述长达两百年的日本史)----万邦咸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09: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佐长教懂攻敌必救,还懂背水一战,落合川位于大和川和石川的交汇处,是河流纵横之地,若是落败便无退路可言,于是两军的白刃战格外残酷,不过木泽军冲锋的是大和数一数二的剑豪柳生一族,游佐军哪些僧兵战斗狂热性还可以,但单兵技术明显逊了一筹(纪伊僧兵和国众真正牛起来,还是在大规模装备铁炮后),战到日暮时分,游佐军死伤惨重,被砍得七零八落,游佐长教本人带着少数马回,已经被木泽军压缩到一隅,很快就要被赶到河里喂鱼了。
  “大家跟着我唱,南无阿弥陀佛。”游佐长教都开始念经了,这时他身边一名足轻惊叫着指着战场的北方,“殿下,那边出现了好多军马……看清楚了,打的是松皮菱钉拔旗,是三好筑前殿下的军队!援军来了,我们不用念经等死了!”
  夕阳西下,落合川一带满是死尸,就在苦斗一天的木泽军准备收取惨胜时,三好长庆没给他半点机会——得知落合川战事讯息的三好长庆,命全军出芥川山城,沿着大野街道火速南下,侧击木泽军。
  “木泽长政你个害死父亲的小人,我等这一天,已经等了整整十年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09: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三好军打头的勇士,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当然现在还是位后起之秀,叫松永久秀,带着一千人马,呐喊着突入了木泽军中。就在木泽军苦苦抵御松永的突击时,他们的侧面又出现一彪人马,这彪人有个共同的特征:都不戴兜,乘着马光着亮闪闪的前额,在黄昏夜色中分外显眼。
  “是鬼十河的骑马队啊!”识相的木泽军,再也抵抗不住,开始了大溃败。木泽长政的亲弟弟战死,大和国众见势不妙,仗着本土路熟,全部开溜了,长政本人则带着仅剩的六名马回,遁入了邻靠落合川的太平寺,游佐军与三好军紧追不舍,将太平寺重重包围,在璀璨星色下,兵火冲天,浓烟四起。
  第二天,游佐长教的属下小岛,提着木泽长政的脑袋,从化为焦土的太平寺走出来请功。
  望着野心家投机者血淋淋的脑袋,三好长庆双掌合十,流下了热泪,“父亲,您看见了吗?这还只是第一步而已。”
  三好长庆的第二步,是要除掉同族的叛徒,三好宗三。
  “三好宗三,你身为我族之人,就该遵循庶族忠于总领的规则,但你野心太大,不但背叛了我的父亲,还把三好家搅得四分五裂,于公于私,我都要除掉你。”不过,三好长庆除去宗三的手段,和木泽长政类似,都是属于“内部解决”,打闷棍。
  太平寺血战后,三好长庆和主君细川晴元的关系,很是升温了不少,晴元觉得长庆这小伙子,关键时刻还能靠得住,看来继续让三好家担任我阿波细川的家宰角色,还是合算的。细川晴元为表彰拉拢长庆,便将摄津的重地芥川山城(现日本大阪府高槻市),赏赐给了三好长庆——终长庆一生,芥川山城都是三好家控制京都一带的最重要据点。
  三好筑前守长庆呢,为了更好地监视细川晴元,不,更好地为主家效力,自然笑纳了芥川山城——这年仅二十的小伙子,多谋善断,不是傻瓜,他很恨细川晴元,但他现在却不会动手,他要一步步剪除掉晴元的羽翼,扩大己方的势力,用“温水煮青蛙”的法则,实现克掉“晴元公司”的理想。故而,三好长庆即使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三好宗三身上,但他却没和宗三正面反目,只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自己还不够强大。
  三好长庆正如“深渊之龙”那般,隐忍着,等待着好的机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09: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机会,在天文十五年(1546)来到了,因为这一年,那个田山家,又和当年细川高国的余党勾结在一起,对细川晴元发起了叛乱。
  叛乱的主角,是替代死鬼木泽长政继任河内守护代的游佐长教,还有两个配角龙套也倾情参与了演出,一个是傀儡田山政国,一个是浪人细川氏纲。田山政国,本被赶出了高屋城,到木泽的信贵山城躲起来,太平寺之战后,又被流放去了纪伊深山当和尚,直到天文十四年,他哥田山植长死后,才被游佐长教迎回来,继续当很有前途的职业傀儡,不过我们政国也是有血有肉的汉子,虽然干不倒游佐,但和细川晴元过不去还是有把握的——老子当年就是受到你的讨伐,才在外面飘荡了这么多年,现在我要报仇!在田山政国的撺掇下,河内、纪伊渐渐成为了各方倒晴元人士的大本营,游佐长教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倒的又不是我,这年头将军算个屁,至于管领,连个屁都算不上。
  细川氏纲,则是个苦大仇深的娃儿,他父亲是细川典厩尹贤,被木泽长政当投名状宰了,他养父就是细川高国,被尼崎町的小孩卖了换甜瓜,所以氏纲自小就对细川晴元政权有着坚定不移的革命性,几年前就在摄津和泉搞起了恐怖袭击活动,不过被三好长庆追着围剿,始终成不了气候——田山政国得知了氏纲遭遇后,感动地七荤八素,赶紧把他迎接到了高屋城,结成了革命战友同盟关系。天文十五年,田山政国、细川氏纲与游佐长教在高屋城正式举旗,要反细川晴元。
  细川晴元得知此事,即刻下令:越水城主三好筑前守长庆,出动军队,去高屋城平叛。
  三好长庆最初没把这事儿放在心里,因为就是个小打小闹,就将军队开到了堺,准备迎战——哪知田山军(姑且就这么称呼吧,方便)居然拉起了河内纪伊两万多大军,将堺团团包围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0: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山政国:“三筑,你要是个真茶人,就出来和我决战。”
  三好长庆:“尾张守,你要不是个傀儡,就攻进来,我就写个服字送给你。”
  堺的千利休、今井宗久:“这里不是你们两家的操场,是堺,打?打你个大西瓜啊,都给我滚出去!”
  这时,堺的“会合众”出来了,勒令两家即刻罢战和谈——咱们先前详细谈了日本中世纪的农村自治体系“惣村”,现在可以说说当时的商业自治都市了,即“会合众”体系。战国时代,像堺(摄津和泉)、山田(伊势)、大凑(伊势)、博多(九州筑前)和酒田(出羽庄内)这些商贾云集之地,也和惣村一样,不服幕府与大名的管理,形成了一套自治法则。居住在这些都市里的商贾,从各行各业中挑选出财大气粗交际广泛的大老板,称为“有德者”,组成联席会议,打理整座都市的事务,这个董事联席会议名号不同,比如山田叫做“年寄三方”,博多叫“十二年行司”,酒田是“三十六人町众”,大凑和堺都叫“会合众”。
  每逢遇到大事时,这些“会合众”都聚集町内的“会所”(书院、神社、寺庙等),泡几壶茶,谈谈行情,决定大事方针等等——各地大名都要讨好这帮会合众,不敢随便得罪,他们一高兴给你封个大礼,“打仗没钱了吧,来,送你两红包,乖乖的哦”,就是几千贯上下的事儿,够你收多少年租子的?这叫“矢钱”——无论是三好长庆,还是后来的织田信长,都以掌控堺这样的商业都市,收取矢钱为头等要务,像信长来到堺后,那帮会合众董事一次性就送给了他三万贯“矢钱”,这样的财神爷,哪个是神经病了去招惹?更要命的是,铁炮传来后,堺还垄断了日本大部分的铁炮贸易,手里还有制造技术,哪个大名想玩火器,都得走堺的地面流通,套部流行的好莱坞电影,堺商人才是真正的“战争之王”啊!
  所以堺的会合众一发话,三好和田山都消停了:咱们就算不停战,也还是换个地儿打吧。
  结果这一换地儿,换出事情来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0: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四章 日本的副王
  对来势汹汹的田山军,三好长庆其实一直有个错误的判断,那就是他们的目的无外乎打打秋风,发泄下多余的荷尔蒙,既然现在堺的“会合众”从中调停了,那么田山政国、细川氏纲包括游佐长教这帮人很快就会退去。但是三好长庆这次弄错了,田山军卯足了劲,攻击欲望异常强烈,又包围了三好方的大冢城,而后田山军阵营中真正厉害的角色,河内守护代游佐长教,又实施谋略,策反了摄津的大豪族池田信正与三宅国村,这下半个摄津都不复归长庆所有了——慌了神的长庆,这才想起己方在畿内的兵马不多,只能向纪州海峡对岸的三好大本营,阿波赞岐和淡路,请求援军了。
  三好家在四国岛的基地如下:十河一存统帅赞岐众,三好义贤镇守阿波基地胜瑞城,安宅冬康领有淡路岛水军,三方由义贤这个猛人总负责。在接到兄长的求援信后,三好义贤立即集结兵马筹措粮草,准备渡海驰援摄津和泉战场。
  这时怎么都有些迟了,摄津豪族纷纷叛向田山军,坚持抵抗的城堡,也接连在田山军的兵锋下陷落。到了十一月底,连长庆的上司细川晴元都感到事态的恶化,以募兵的名义,逃离了京都,跑去了丹波神尾山城避难。
  被晴元扔在京都的将军足利义晴,也很慌张,他又把儿子菊童丸找来:“完蛋了,你晴元叔叔不管咱们了,只剩咱们父子孤零零的,得赶紧想个办法——田山政国很快就会杀到京都来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0: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菊童丸慨然回答:“京兆跑路了?父亲大人,这不正是我将军家复权的大好时机吗?请父亲大人以武家领袖的名义昭告天下,招揽四方豪杰,先退田山,再黜细川,回复鹿苑院(足利义满)时的权威。”
  足利义晴急了:“你个倒霉孩子,咱们手里哪来的钱和兵啊?现在最好的方案,就是摇摆一下,表态支持细川氏纲和田山政国,咱们父子还有活路。”然后义晴长叹了口气,摸着菊童丸的肩膀,“你很不错,身上流着我清和源氏的热血,这才是未来将军的真正风采,不像老爹我……不过孩子,切记刚者易折的道理,在这个世道,生存下去才有希望啊。”
  天文十六年(1547)正月,足利义晴发布御教书,请求全京都的寺社、权门与豪商出钱出粮,然后大举征调人夫,在山城爱宕郡修筑了一座崭新的城堡,叫“将军山城”(别名瓜生山城,胜军地藏山城),随后在此设立阵仗,宣布“我身为第十二代将军,表态支持细川氏纲和田山政国,不再支持细川晴元了。”
  足利义晴的嘴,比金乌鸦贝利爷还臭,他这一表态,田山军就完蛋了。
  三好长庆的几个猛人兄弟,三好义贤、十河一存与安宅冬康,已完成了动员,带着两万多四国精兵,乘坐五百艘兵船,旌旗如林,在摄津越水城下登陆——田山军已丧失了兵力上的优势。四月,幕府管领代、近江守护六角定赖往京都方向出兵,力挺女婿细川晴元,南近江小霸六角家的加援,彻底扭转了晴元方不利态势。七月十二日,三好、六角联军两万雄壮军马,在相国寺布阵,擂鼓呐喊,把将军山城里的足利义晴震得心惊胆战,七天后就又带着菊童丸,烧了阵所,然后轻车熟路,去了近江坂本,细川晴元还舆京都。
  七月二十一日,细川晴元方展开全面反攻,三好一族全员集结在榎并城,此处即是三好宗三的馆舍——当时长庆还和宗三保持了表面上的和睦关系。
  在榎并城的三好全军阵容如下:
  三好宗三(晴元三重镇,长庆的庶族二爹爹)
  三好政胜(宗三之子)
  三好长庆(越水城主,摄津守护代)
  三好义贤(长庆之弟,阿波胜瑞城主)
  安宅冬康(长庆之弟,淡路水军头目)
  香西元成(细川家臣,赞岐胜贺城主)
  田山尚诚(总州田山家督,田山义尧之孙)
  集结完毕后,总数达到四万的三好军如黑云般大举南下,直逼田山政国的高屋城。
  田山政国与游佐长教商议:“不出战迎击,非真武者。”也集合了两万两千精兵,出高屋城,经正觉寺北上迎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0: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日正午时分,双方数万大军在舍利寺遭遇,列阵对战,这场被称为“铁炮传来前日本畿内最大规模合战”揭开帷幕(对比下,河越夜战后北条方动员八千人,同时武田晴信的信浓侵攻也只能动员几千人上下),两军先是对射如狂风般的箭雨,然后白兵战就如同夏季的暴风和漩涡般,将舍利寺周边化为了炼狱。
  《足利季世记》如是记载:“爰にて行合、両方矢戦を止メ、相カヽリニ懸ル、三好ヨリ畠山総州ト松浦肥前守ノ手一番二進ミ、互ニヤリ合ノ数刻ノ戦ナリ。両方ノ鑓数百本ノセリ合有。近代無双ノ大ゼリ合ナリ。河内ノ衆三木午ノ助ヲ初トシテ、究竟ノ兵四百人打死シケレバ、忽敗北シテ落行ケル。四国衆モ篠原雅楽助、安宅左京亮初テ五十余人打レニケル。今日合戦ハ松浦衆ト畠山総州衆ノ惣勝也トゾアツカイケル。”
  这就是日本战国时代,列阵“枪战”的实景了——三好军的先锋田山尚诚、松浦兴信领三间枪列队,迎着弓矢,保持着密集队形朝田山军,如墙般推进,田山的河内众也列成同样的枪队,向前抵御。双方横队在杀伤距离内,挺着五米多的长枪,放平,如苇列般互相突刺,枪尖的光芒交织错杂,不断有人受伤哀嚎着倒下,被乱军践踏而死,许多士兵刺累了,还会举高柔软的三间枪,用绑在枪柄上的芒刺抽打对面的敌人,那真是血肉四溅的场景啊——在这样残酷的对决中,双方的伤亡比往往对等,一来一往地维持队形,拉锯般进进退退,一旦一方支撑不住,出现缺口,那么整个队形将瞬间溃败,胜负便已决定。
  打了一个来小时,成千上百的三间长枪交织在一起,最终三好军胜了一筹,河内众撑不下去,呼啦下“忽敗北シテ落行ケル”——崩溃也就是一转眼的事儿。三好军筱原雅乐助、安宅左京亮以下五十余人战死,田山军河内众战死者则高达四百人(估计正面交锋也就死了几十人,其余的三百来号都是跑路时被切下脑袋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枪队败了,二万余田山军开始总败退,三好长庆、宗三、义贤等则乘胜追击了一截,看到天色已晚,也就鸣金收兵了。接下来,田山军放弃了野战,开始固守高屋城,三好诸军推到了若林扎下营来,舍利寺合战结束:三好军战死武士三十七人,足轻杂兵七十五人;田山军战死武士三百零一人,足轻杂兵八百余,《二条寺主家拔萃记》说“两方两千人计讨死”,大抵是差不多的。
  插个题外话,不少朋友一直诟病日本中世纪合战规模小,死的人少,不比我国战国,一个长平之战就死了四十万人云云。万邦觉得这样的说法,有些无聊了,其实还在春秋时期,中国的战争规模也不算大,像齐国晋国这样的大雄,也就能动员数万人上下出战,为什么?因为这是战争模式决定的,春秋时期军队的主体,还是贵族和国人,这就注定了战争的数量和规模是有限的,战争流程也充满了贵族气息(具体可参见黄仁宇先生的《论孔子与孟子》)。到了战国七雄年代,由于诸侯国间兼并战争空前的激烈残酷,加上君主权力的扩大,许多原本不需要服军役的百姓也被征召入伍,成了“总体战”了,长平之战中,赵国覆没的那几十万人,有多少是放下锄头就拿起长矛来的百姓?秦昭王赶到河内,命令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全部拿起武器,封闭包围圈,这些人是兵还是农?四十万降卒被坑杀后,赵国男丁一空,这说明什么?思前想后,万邦实在不觉得有什么可以骄傲自豪的地方。
  难道隋炀帝远征高丽,动员的百万大军,是值得国人开心鼓舞的事情吗?这百万人,刨去被拉来运粮食、划船、修工事、搬东西、提供娱乐活动的百姓外,一线的作战军力,还能剩下多少呢?冷兵器时代,以贵族公民为主体的军队,伤亡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古希腊城邦战争,失败者的伤亡率为百分之十,古代一般十万人的军队,最多死伤万把人,就等于惨败了,其实这点放在现代也差不多——一个三万人规模的满编军,其实一线作战力量,也就十个左右的团而已,剩下的都是后勤机关了,阵亡一千人就是很要命的事儿(孟良崮的国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没,战斗空前残酷,其实两军直接阵亡的,各自也就两三千人)——解放战争时,我军一个两三万人的纵队,伤亡四五千人,就等于“伤亡极其严重”失去战斗力了。有人统计,近代战争伤亡承受力的佼佼者,是旧日本军和志愿军,能忍受百分之五十的伤亡……
  日本战国早中期的军队,是以军事贵族“武士”为主体,领地农兵打酱油,以家族为组织模式——人们常说,日本古代的“国”,相当于咱们的县,但一个县能动员出两三万军队,也能算是当时世界上军事动员力比较发达的国家了,大家不妨可参照下同时代欧洲的战争规模。另外以武田家为例,上田原八千人战死七百,户石崩七千人战死一千,就算伤亡比为一比一的话,伤亡率也是不低的,足见这个弹丸小国军阀战争,也是十分惨烈的。
  题外话就啰嗦到这里,大家觉得不对的,也别见怪,就当万邦乱说一气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9: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舍利寺之战结束,但并没有产生什么决定性的后果,田山方依然牢牢掌握着高屋城,封死了三好长庆进一步深入的大门,不过三好长庆也无意再进一步,他有自己的打算。不久,近江守护六角定赖出面,说大家都打累了吧,不如坐下来喝喝茶,谈谈判好了。六角家是靠抢将军家庄园起家的,这会儿又俨然成了幕府的中流砥柱,六角定赖当政其间,他家是幕府的管领代(仅次于管领)领地横跨南江北江,收编了大批甲贺土豪忍者入军,还在观音寺城搞乐市令,富得流油,自然是一言九鼎——这帮黑社会大佬,都很给六角定赖面子,便在大和国的古都奈良,签订了停火协议,
  会议其间,发生了件很意味深长的事情。据说游佐长教,一看到老对手,当时二十六岁的长庆,居然相貌堂堂,仪态万千,就喜欢得不得了,而担任长庆“右笔”(相当于秘书)的松永久秀,也心领神会,悄悄告诉长教:“三筑大人原本的妻子是波多野稙通的女儿,现在这名女子已经仙逝了。”欣喜的长教即刻回家,把自己女儿梳洗打扮一番,就送给了长庆当继室,两家结成姻亲关系。
  看来,这男人风雅些,长得帅气些,是很有优势的,就算不能当信用卡刷,但也能当做公积金提取啊。
  更重要的是,认了游佐长教当老丈人后,三好长庆已完成了复仇的所有准备,换言之,他已不准备也不用在晴元手下唯唯诺诺了,能直接踢开主君闹革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09: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这么说?游佐长教可是田山家的首席权臣,有了他当老丈人,就代表纪伊与河内的军队,由原先的敌人,转变为现在的右翼了——我三好家不但拥有半个四国,还能动员起摄津、纪伊、河内等数国人马,实力已完全凌驾在那个细川晴元之上。此外,有个叫细川氏纲的家伙,现在也在田山家里,不错不错,他是细川高国的养子,将来正好当我长庆攻击主家的一面旗帜。
  不过此刻,三好长庆还不愿公然与晴元翻脸,但他可以和第二个仇人,三好宗三摊牌了。
  三好宗三,既是三好一族的元老,又是个战场上嗜杀如命的猛将,也是位精通茶道的风雅之士,看似全能的他,却有一项要命的缺陷:情商太低,飞扬跋扈。舍利寺之战的第二年,三好宗三仗着自己的军功,在细川晴元目前说了坏话,“那个摄津的豪族,叫什么池田信正的,是个反骨仔,一时追随我们,一时又反叛到田山家那面去。”
  细川晴元问道:“以宗三入道您看来,对付这样的反骨仔,该怎么办?”
  “哈哈,简单,逼他自我了结,这样不就没人敢反抗咱们了吗?”
  可悲啊,当年细川高国就是误信谗言,杀害了香西元盛,闹得元盛两个兄弟波多野稙通和柳本贤治引阿波细川造反,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日本的那些国人,原本就是墙头草属性的,你细川晴元连基本国情都不顾了吗,随意要打要杀,看来敌人是咋灭亡的,你是一点教训都不吸收啊。
  接到细川晴元的命令后,池田信正二话不说,咔嚓拉了肚子,搞笑的是,信正还是三好宗三的女婿——宗三老爷爷,你干出如此亲者痛仇者快的勾当,到底闹那般啊?
  信正的儿子,也就是宗三的外孙长正火了,“老龟孙,你不是我外公,你就是个无天良的公公!”池田家,那可是大地主,占据着半个摄津国,得知此事后,越水城的三好长庆立马送来花圈和挽联,上写“呜呼痛哉,音容宛在,千古奇冤,何日得雪”,池田长正也投桃报李,“将来三筑大人对细川晴元与三好宗三采取何种行动,我池田家均不干涉,作壁上观。”
  长庆大喜,旋即上书晴元,称三好宗三“矜功自傲,陷害忠良,是我家族的害群之马,不得不除”,言下之意这是我三好的家事,你晴元识相的就批准我的请求,不识相的话,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