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11 10: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古怪的权力线走向,却是当时日本战国的实景,细川政权崩溃了,三好政权在遍地流血的京畿土地上,崛起了。
不至高山,不知不胜寒,三好长庆成为当时统治京畿的头号政治人物,也就是所谓的“天下人”,可是这个位子不是那么好坐的,特别是在日本,你有机遇有实力,好不容易爬上了这个位子,但也等于成为全日本军阀的众矢之的,很快就要被狂轰滥炸,你撑住了,坐稳了,之后就能横扫六合,但如果你没撑住,被赶下来了,迎接你的将不再是鲜花与荣耀,而往往是国破家亡双泪暗的下场。
所以,“天下人”也是个高危的走钢丝职业啊,之前的细川政元、大内义兴、细川高国,都一茬茬地倒了,没一个交出合格的答卷,现在又轮到三好长庆做题目了。
可叹的是,三好长庆答题方式,没能冲破固步自封,简直就是把细川政权山寨了一番。“三好政权”掌握京畿和四国的方式,和前面的细川家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都是由有力同族、家臣“分而治之”:三好义贤在胜瑞城,镇守老家阿波、赞岐;十河一存担任和泉的岸和田城城代,负责监视河内、纪伊的动向;安宅冬康还是在淡路岛,当他的船老大,搞四国与京畿的运送业务;长庆的岳父游佐长教,因为是田山家的实权者,故而也能替长庆安抚河内、纪伊一带的情绪;三好长庆属下还有一对兄弟,哥哥叫松永久秀,弟弟叫松永长赖,这兄弟俩在三好政权建立后,都受到了长庆的重用,松永久秀当了长庆的女婿,在其后担任了大和国信贵山城的城主,主要业务对象是近江六角家,久秀的弟弟松永长赖,貌似在后世的知名度不高,但他当时在三好家的地位,可是比久秀高多了——他后来当了丹波守护代内藤国贞的女婿,继承了内藤的家名,改名内藤宗胜(那个在丰臣秀吉侵朝战争中,与大明交涉的使者,就是他的儿子,内藤如安),手握丹波一国的实权,只要业务对象是若狭武田家。
故而,居住在饭盛山城的三好长庆,他手下的这些同族与重臣,个个都是官居一面,有兵有权的主儿,长庆能直接指挥的,也就是帮直属的“家来众”罢了,全靠个人的威望,来拢住这帮英杰豪雄(长庆的那帮兄弟就不说了,松永久秀、游佐长教哪个不是谋略似海的角儿?)。
《南海治乱记》是这样评价长庆与他的兄弟的:“三筑拥有制理天下的魅力,实休入道(三好义贤)是稀世的谋将,十河一存为绝世的勇将,安宅冬康就是难得的仁将。”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三好政权全凭长庆的“魅力”维系,一旦这种魅力不存在了,那就是那帮重臣争抢遗产的大乱了(是不是很像亚历山大帝国)。
所以,三好政权的性质,与之前的细川政权比起来,并没有什么突破和蜕变,长庆极盛时期,拥有山城、摄津、播磨、阿波、赞岐、和泉、淡路、伊予、大和、丹波及若狭一部,共十一国的大领地,从账面上比毛利、武田、后北条、今川这些大名要牛得多,但其实也就是从朝廷和幕府搞来许多头衔,加光环属性,怀柔这些国度的豪族,获得名义上的统治权而已,实际权力比那些大名起来,还要弱得多。进入永禄年间,长庆的几个得力兄弟先后战死横死(下文万邦会详细谈及),老本营四国出现了权力真空和离心趋向,三好家就败落了,长庆一死,“三好三人众”与松永久秀立马展开大混战,分裂得不成样子——所以,织田信长上洛作战,才能畅通无阻,三好政权很快被打回原型,窝在了四国一隅,丧失了“天下人”的资格。
说直接的,由于三好政权的这种脆弱性,其衰败在其辉煌的顶点,就开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