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6-28 23: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年后,我们得以看到清水当晚写的日记。
在他笔下,那是一个无风无月但天气晴朗的晚上。远远地,还能看到若隐若现的宛平城墙和士兵移动的剪影。
然而,这样的夜晚又注定不能平静。在古龙等武侠名家的笔下,它甚至每每会成为一场武林大浩劫的前奏。
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宛平守军突然听到城东北日军演习区域响起一阵枪声。
从枪声判断,这是步枪子弹,而且是实弹射击。
由于中日枪械不同,双方的枪声是有区别的,日军的是“噗通!噗通!”,而中国军队是“卡科!卡科!”。
在那个诡异的晚上,响起的是“噗通!噗通!”。
此时指针指向10点40分。
指挥演习的清水中队长却认为,枪声是从29军阵地传过来的,按照日方统计,共有18响。
据他描述,当时他还观察到了一个情况:黑暗之中,但见在宛平城的城墙和卢沟铁桥这边的河堤上,各有一个手电筒一样的东西在一亮一亮。
我们如果经常看反特片,就会知道,这一般都是“特务们”晚上进行相互联络的信号。清水没有机会看这些反特片,不过既然成天指挥针对卢沟桥的演习,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对29军发动进攻,那“阶级警惕性”自然不会低。
由于当时的现场不可能装有探头,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揪着小日本的耳朵,让他瞧个仔细。不过根据田中隆吉在一本回忆录中的记载,天津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曾在一次饭局中向他透露,那一连串枪响正是其唆使人干的,为的就是要装神弄鬼,挑起事端。
如果有证据证明茂川是在吹牛的话,这些枪声更可能是日军自己打的,因为在演习中,日军分为两股,清水的对立面就是担任假想敌的部队,他们枪里装的都是实弹,开枪也最合情理。
当然了,光凭这18声枪响就要寻衅闹事,未免还太勉强了一点。
“幸好”,还有下面这一出。
听到枪声后,清水命令号兵吹集结号,把部队按小队为单位集合起来,以做好“应战”准备。但在队伍排列成行,查点人数时,却发现一个二等兵失踪了。
日本是个出漫画家的国度,天生就很善于编故事。清水连人都没找,先把这几个元素给联想到一块了:枪声、信号、失踪,串连到一起,就是一部极富蒙太奇色彩的恐怖片。只不过,清水还宁愿它是一部侦破片,而他本人就是片中的柯南探长。
具体案情大致是这样的:宛平城内的29军派人摸过来,开枪打伤或打死了我们的士兵,然后用信号联络城内守军,把人或是尸体带了过去。
“凶手”终于浮出水面。
清水的第一反应是“断然膺惩”。
决定“膺惩”之前,他派传令兵向大队长一木清直进行报告。一木一听,全身的血液都快兴奋得要沸腾起来了。
还等什么,打啊。
但打的命令光他下没用,得请示老大牟田口。
这个时候,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在秦皇岛检阅第2联队,其职务由尚在北平城内东交民巷的牟田口代理。
牟田口就是“奇袭”计划的制定者,但是从史料上看,他的这两个“奇袭”计划似乎并没有能够得到更高层的同意或认可,因此一直处于“个人的构想”阶段,一个都没有真正付诸实施过。
这么好的计策却不能用,都不知道上面那些头头脑脑是干什么吃的。牟田口的“不愤”是可想而知的。
突然一天,他看到了机会。
(8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