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4-2 13: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拖延时间。
汉密尔顿知道,仅凭纽约10几个联邦派代表,无论怎么使劲折腾,都斗不过反对派。即使你奋不顾身,壮烈牺牲,也无济于事。只要一表决,必输无疑。
怎么办?
只有拖,拖到其他州通过宪法,借助大环境、大形势的压力,迫使纽约反对派投降。
汉密尔顿经过精密计算,成功地达到了目的。组织会议的时间一拖就是半年多,直到1788年6月17日,此时已经有8个州批准了宪法,形势越来越有利于汉密尔顿。
逐条讨论宪法,又使时间延宕,来自乡村的代表因为农事,不得不返乡,反对派力量大幅减少。最后时间竟然拖到了新罕布什尔和弗州通过宪法。邦联也宣布宪法生效。
形势陡然逆转。
反对派猛然发现,通过宪法已是大势所趋,单凭纽约一个州,是抗不过大形势的。纽约通不通过宪法,宪法都已生效,对立宪大局影响不大。倒是纽约若一意孤行,无疑是自绝于大国,脱离联邦。
纽约再牛,也没有闹独立的本钱。它的面积不大,人口占联邦总人口的比例也不大,经济要靠大陆腹地,没有腹地支撑,就会死翘翘,联邦随时都可以灭了它。
反对派这才明白汉密尔顿的毒计,大呼上当,但为时已晚。
汉密尔顿瞅准形势,再使出更毒的一条计策。
纽约州的联邦派虽然人数不多,但在纽约市占优势。他警告反对派,如果州议会不批准宪法,他就鼓动纽约市单独加入联邦。
没有纽约市,纽约州还算是纽约州吗?
为了表明他所言不虚,特地在7月23日组织纽约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庆祝宪法在十个州胜利通过。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是一艘大船,船的名称就叫“汉密尔顿号”。
此举巨大冲击了反对派的信心。
此时,汉密尔顿才后退半步,提出与反对派联合,一起建议全国再开一次大会,对宪法进行修改完善。
反对派半推半就地软下了立场。即使如此,最后的表决依然惊心动魄,因为票数比是30:27,联邦派惊险获胜。如果不是部分农村代表回家了,联邦派能不能获胜还是个巨大的疑问号。
纽约的通过,使立宪建国的形势底定。虽然北卡和罗德岛继续顽抗,但不影响大局。11月份,11个州开始组织全国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美国,一个北美大国,终于挣扎着站立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