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9 11: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藤吉郎,是百姓出身,虽然战国三杰出身都不高,战国时代也不是个讲究血统家格的年代,这位的身份却是有些过于“布衣化”,有些类似于朱八八了,但仔细推敲下,这藤吉郎的出身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把百姓等同于农民,是我们后世的习惯,而藤吉郎在天文六年(1537)于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乡生人,他的父亲却叫木下弥左卫门——“木下”是苗字,“弥左卫门”是受领名,前文里我们多次提到了苗字,因为对武士而言,苗字往往得自他的领地,标志着身份与实力,而受领名则象征着他在大名家臣团里的地位(某某守一般都是中高级家臣,而某某卫门、助等,都是基层家臣)。至于农民,是没有苗字的,所以从藤吉郎父亲的名讳来看,他其实是一名介于武士与百姓间的“灰色地带”人员,这种身份在动荡的战国时代并不稀奇。事实也是如此,木下弥右卫门在信长父亲的属下,职务是名足轻小头目(足轻阶层,在应仁之乱后崛起,他们半士半农,也有野盗、匪徒出身得),后来在战场上膝盖受伤,不得不放下屠刀,回家种菜。
许多场合下,都会把藤吉郎的苗字“木下”,归于他后来的妻子宁宁:宁宁母家苗字为木下,父家苗字为杉原,又当了信长家臣浅野家的养女,而藤吉郎继承的,就是她母家的苗字。这种说法错得很离奇,其实宁宁的母亲(即后来的朝日殿)才出身于杉原,而他的父亲定利是当了婿养子,才继承了杉原的苗字。后来,又有人提出了,信长有名家臣叫木下佑久,这人其实就是杉原定利,所以藤吉郎继承的,是宁宁父家的苗字,“木下”还是身外物。但史实里,这位木下佑久虽出身不详,但他担任的其实是藤吉郎(当然是发达后)的奉行,因办事得力,才被赐予“木下”苗字,并在小牧长久手(1584)之战中被德川军捕杀,而藤吉郎的岳丈却在快十年后(1593)方寿终正寝,正是不知把两人合二为一的说法从何而来?从另外一面可以看出,藤吉郎发迹后,喜欢赐“木下”苗字给得力家臣与亲族(宁宁的父亲和兄长,都享受过这待遇),这也印证了木下很可能就是他的本姓。
木下弥右卫门卸甲后,此后消息不明朗,通行的说法是他在藤吉郎七岁大时死去,藤吉郎的母亲阿中再嫁,对象叫竹阿弥,然后的情节就是藤吉郎与继父不和,在天文二十年(1551)离家出走,闯荡世界去也。其实这竹阿弥的疑点也很多,在当时日本,名字叫“阿弥”大致有两类人,和尚或艺术家。若竹阿弥是和尚的话,那只能说和尚确实是新时代的开山怪,搞众道,搞暴力传教,玩铁炮不算,还帮寡妇再嫁……故而小和田哲男直接在著作《丰臣秀吉》里说,竹阿弥就是弥右卫门,他一直没死,受伤后就出家了,竹阿弥是法号而已,这种说法似乎不错。还有种说法,是针对艺术家的,家纹研究会的高泽等提出,竹阿弥其实苗字叫水野(这个说法有些轰动了,水野家一向是尾张三河交界处的大豪族),曾担任过织田信秀的“同朋众”,就是为大名提供服务的艺术家(歌舞、能乐、绘画),类似于被前田利家砍死的那位拾阿弥——这样看,藤吉郎前后两个父亲,身份还都不算太低,看来能在乱世里出头,多少得有点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