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4-25 10: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胜元的诉状,足利义政又不想去讨伐山名宗全了,他不由得想起了日野富子当初对自己无情的揶揄,“你个恶毒的娘们,不就是想自己的儿子能当上将军吗?我就偏不遂你的愿!”很快,义政又发布道御内书,赦免斯波义廉和山名宗全,并把伊势贞亲、季琼真蕊等一干为斯波义敏造势的近臣全部流放!为什么这次细川胜元却和宗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呢?原因很简单,日野富子为义尚找的靠山,除了山名宗全外,还有位,就是义尚的“干爷爷”伊势贞亲。贞亲身为幕府的中枢重臣,影响力可能比宗全还要大,不可小觑。所以细川胜元的第一步,便是先除掉贞亲这个障碍。可怜那伊势贞亲,在给儿子写教训时头头是道,没想到最后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到细川、山名两大怪物围攻的特殊待遇,正是可笑可叹。
至于“文正政变”中足利义政那近乎疯癫的,极具戏剧性的处理决定,实在让正常人瞠目结舌,一会支持义敏派,一会支持义廉派,为此不惜把自己最信任的干爹炒了鱿鱼。事后义政又感到后悔,因为伊势贞亲、季琼真蕊这些人都是他的侧近,也是支撑幕府运转的核心人物,现在他们被流放了,幕府事务陷于瘫痪,这让一心追求艺术,厌恶政事的义政头疼不已,他一面让贞亲的儿子贞宗继任政所执事,一面又在琢磨着过段时间怎么把干爹接回来。
无论是武卫骚动,还是金吾内讧,还是自家的继承人问题,足利义政完全没有祖父义满和父亲义教的霸气和魄力,只会在两派之间迁延顾望,跳来跳去,结果把守护大名的矛盾越闹越大。义政那朝令夕改的毛病,被兴福寺的别当(僧侣中的长官)寻尊和尚讽刺为“公武两道(指朝廷和幕府),处理事务全无半点正体可言”,也正是如此,当时日本的天下,不光田山、斯波,加上信浓守护小笠原、南近江守护六角、北近江守护“四职”的京极,都发生分裂骚动,原本这些都应该归幕府最高决策者义政处理,但大家早已看不起这个首鼠两端的将军,自然分别投靠胜元,或是宗全了,又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摩擦和隔阂。既然中央的权威无法制约地方的纷争,那么最终只能以一场总的混战收场。
而我们的将军足利义政,此刻除了翻盖美丽奢华的花御所外,又有了个更加远大的蓝图,那便是仿造祖父义满的北山山庄,营建个能印上自己风格的,更加继往开来的地标建筑。为此,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刻,足利义政只是在和妻子富子一样,疯狂地敛财,再把如勘合贸易得来的钱财,花销在连歌会、猿乐及大兴土木上。宽正二年,日本京畿爆发了大饥荒,无数灾民涌入京都寻求救济,短短两个月就饿死了八万二千人,京都的大街小巷满是散发恶臭的尸体,人们只好把尸体全扔到贺茂川里去,结果昔日汹涌的河水都堵塞不流了。连后花园天皇都看不下去了,写信劝说义政夫妻拿出钱来赈灾,但义政回信说自己的钱全花在了御所维修上,大有“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架势。
似乎所有的末世都有相似的特征,那就是整个天下都陷于一种癫狂的状态,直至走向灭亡。战争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到来,把原先铅灰色死寂天空下的京都,用战火染成了疯狂的血红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