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8-16 19: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者为抛射炮化学兵联队。
在化学战方面,使用得最肆无忌惮的是日本人。从“九一八”到“一二八”,再到长城抗战,几乎无处不见日军的化学武器,后来更有令人毛骨悚然的731细菌战。
不过,小日本放毒气也就只敢对着中国人,当他们面前站着的是美英苏老外时,连手指头都不敢动一下,因为后者在化学战方面的能力更为了得,你放我也放,日军吃亏,所以不敢放。
我们最好也能以牙还牙,散点毒气给他闻闻,可惜我们人没他们歹,搞不了那么伤天伦害天理的“科学研究”,同时受《日内瓦公约》的限制,也没法弄到毒气炮弹。
尽管如此,架子总还是要有。老蒋一声令下,军政部长何应钦亲自负责,着手在南京组建了化学兵总队,进行化学战训练,到淞沪会战爆发前,已培训出了三期学员。
张治中在上海组织攻坚战,叫得最凶的就是没有重武器。德国造的火炮不行,轰不塌陆战队的建筑工事,如之奈何。
供张治中差遣的全是德械师,给他的炮也都是当时国内顶尖装备了,这还不“重”,什么才能称得上“重”?
老蒋穷搜家底,把化学兵总队的那些炮翻了出来。
化学兵总队的炮叫李文斯抛射炮。
这种炮本来是用于投射毒气弹的,我们搞不来毒气弹,只能派另外一个用场——放黄磷燃烧弹或者高爆弹,后者可以通过进口得来。
恰恰好对了上海攻坚战的路子,那里紧缺喷火器。
其实一开始,李文斯抛射炮就相当于喷火器。
那还是一战的时候,喷火器刚刚开始使用,一个个巨笨无比,射程又极短,等士兵呼哧呼哧把大油罐搬到前线战壕,没打死敌人,自己就先给累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叫李文斯的老外便造了这种炮,不用油罐,用油筒,靠炮把油筒抛射出去。
这一下就解决了全部问题,虽说弹着点没有一般火炮准确,但它的覆盖面大,一爆开来,到处都是燃烧着的火苗,效果肯定比一般喷火器要好。
到淞沪会战爆发时,何应钦已经紧急编组了一支抛射炮化学兵联队备用。整个联队共有12门李文斯抛射炮,官兵300余人,均由化学兵总队中抽调出来的一、二期学员和第三期准尉见习官组成。
8月18日晚上,化学兵联队奉旨到达上海。
预定目标就是那座七层的高楼,两小时完成攻击准备。
李文斯抛射炮长相奇特,跟普通炮有所不同,它没有炮架,只有一个圆形底座,开炮时大半个身子埋在工事里,然后用电线将各门炮连在一起,要放了,按一下电纽即可进行,看上去还是蛮现代化的。
随着指挥部电话命令下达,第一下按钮,没打中,这是预料中的,因为还要修正距离和方位。
第二下,炮弹直入高楼第四层。
顿时日军阵地浓烟滚滚,黄磷燃烧弹和高爆弹制造出来的电光效果真是不同凡响。刚刚还用枪炮还击的陆战队员终于懂得了厉害,逃命成了大事。
联队初战告捷,大为振奋,紧跟着又是连续三次齐射。
高楼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了下来。
第二天,上海各家报纸均头版头条报道了这则消息,谓“敌方阵地上陈尸狼籍”云云。
高楼都能给轰倒了,这让张治中大为振奋。
接下来,他开始解一道题,即怎样把扩充后的上海陆战队赶到黄浦江里去。
(9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