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云雾飞舞

《牧野之章》--天下霸唱--(在报纸上的专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4-29 19: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张贴滴LZ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15: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 』:无锡太爷遇鬼记

     据说在清朝嘉庆年间,齐白石的老家湖南湘潭有一位怪人。这个人姓张,最初是无锡的一个知县,故此被称为无锡张太爷。由于他做人正派,刚直不阿,又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办事勤勉认真,逐步升迁,一直官至大理寺卿。后来为了一个平民百姓出头得罪了某位王爷,因为他不肯向权贵妥协,索性卷着铺盖回老家卖菜了。

     张太爷眼里不揉沙子,他在无锡做县太爷的时候,脾气就是出了名的不好。有一次上级大官在府中请客,邀来各级领导一同就座,并请来了一个在当时红得发紫的女戏子唱戏助兴。席间,在座的各个要员为了给这个大官捧场,纷纷掏出红包赠与那戏子。那戏子唱罢,下台卸妆之后,马上出来向诸位要员敬酒表示感谢。敬酒之时,大伙都夸奖戏子唱得好。一路下来,唯独敬到张太爷跟前,他捋了捋胡子说道:“我看不惯你这副模样,你不如去找个大花面来敬酒,看我连干他三杯。”张老爷的话,把在座的各个要员都吓了一跳,那位请客的大官也感觉面子挂不住了,脸拉得老长;但他还以为张老爷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是因为朝中有更大的势力撑腰,当时也没敢发作。

     张太爷还有个爱好,很喜欢谈论鬼怪,经常会讲些耸人听闻的事情出来,甚至说自己的左眼能在白昼看见鬼,不但能看见,并且还敢打鬼,声称见了鬼根本不用惧怕,你和他打就是了。有人好奇,便问他打不过怎么办?张太爷却说:“打不过?大不了就和它一样了呗。”

     有一次,张太爷坐轿出门,行至大街上时,忽然哈哈大笑。随从们大为纳闷,就问他笑什么。张老爷说:“刚才路上见街边有一大肚鬼,长不足三尺,肚子大得像个圆桶,正半躺半坐在那休息。不巧碰上一个醉汉步履蹒跚而来,一脚踢在了它肚子上。那大肚鬼顿时坐起,捂着肚子满地打滚。醉汉扶它起来后,只见它肚子被踢之处虽然凹了进去,但它眼球却凸了出来,所以好笑。”随从问罢,回头张望,也没看到张老爷说的那幕情景。

     据张老爷所言:人死后几年,鬼会越缩越小,但是富贵之人就不一样。而且鬼这东西最为势力,见人穿着上等模样,就摇尾乞怜,膜拜作揖。见衣衫褴褛之人,便惊吓,或戏弄于他。我想这位张太爷并非真能见鬼,很可能只是对附庸铜臭之风予以谴责,但他的描述很有想象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5: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破鱼阵的“鬼帅”

     在洞庭湖边居住的渔民家中,几乎每家每户都蓄养鸬鹚,民间俗称其“乌鬼”。其中嘴弯曲好似钩子的为最好品种,以往这样的一只乌鬼甚至可以卖到五十两黄金。那时,渔民们都用乌鬼下湖捕鱼,一只乌鬼嘴中可衔数斤重的小鱼,若是四五只乌鬼一同下水,便可衔得数十乃至数百斤的小鱼,然后轻轻松松地带回水面,工作效率颇高。

     乌鬼下水捕鱼之时,渔民们都会用绳子捆在它们的脖子上,然后放入水中,等待片刻再拽出水面,从它嘴中倒出所捕之鱼。若非事先将其脖子捆住,乌鬼就会把捕到的鱼全都吞入腹中,吃饱后它就无论如何也不肯下水了。

     相传每年的岁暮之时,正是渔民们大量捕鱼的时候,他们纷纷放乌鬼下湖,但是接连几日,竟然半条鱼都没有捕到,渔民都感觉到很是奇怪。其中有的水性比较好的渔民亲自下水探查,才得知原来湖中鱼群已结为一座鱼城。

     所谓鱼城,又称鱼阵,就是大鱼相互咬衔着尾巴,一层层地游走在外围,众多的小鱼群游在其中,然后又有体型颇大的鱼群,相互衔尾游在它们上面,就好像一个锅盖一样,把小鱼群盖住。它们众志成城,没有一条鱼偏离自己的位置,看上去这座鱼城就好似牢不可破,坚固无比的样子。渔民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商议对策,但都无计可施。

     最后有人提议,在宜昌有位老渔翁,他家养有一只乌鬼,这鸬鹚矫捷伶俐,而且非常聪明,被称为“鬼帅”,要是能把这只乌鬼请来,破此鱼城易如反掌。众渔民听后,即刻派人带着重金前往,找老渔翁借鬼帅一用,并且约定,如若破了鱼城,还有重谢。

     老渔翁得知此事后,满口应允了下来,没过几天便带着鬼帅来到湖边。渔民们纷纷上来观看这只鬼帅,只见其枭目鹰喙,雕翎鹤爪,真乃神物一般,随即宰杀家畜,设坛祭拜湖神。一番仪式过后,老渔翁便放这鬼帅入湖,渔民们随之前往,观其战技。

     这鬼帅游到鱼城后,先是在周围游了两三圈,观察巡视,忽见大鱼衔尾之处有一空隙可乘,于是猛冲过去,以嘴破开鱼群,然后摇身直下冲入小鱼群中,四下横乱啄食。小鱼慌骇,全都向外游走奔逃,鬼帅来势凶猛,大鱼也难以坚持下去,随即散了开来,鱼城顷刻之间便被瓦解。渔民们看鬼帅得胜后,立刻游回岸上,放各家乌鬼入湖,一鼓作气捕了个满载而归。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07: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母子感应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沿海城市几乎都有租界的存在,在那时的天津塘沽,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当时有一个姓王的男子在塘沽教书,因早年受过一些西式教育,略懂些英文。这事被当地的一个商贾知道后,便亲自跑到这姓王的家里,高薪聘请其到自己府中给他做翻译,好与洋人通商。

     过了些时日,商贾见这王姓男子逐渐每日不进三餐,日渐消瘦,便问起缘由。男子回答,自己原不是本地人,是从老家扬州而来,到此地教书育人。早年先父过世,现家中还有一老母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所以每每牵挂之时便难过不已,茶饭不思。商贾听罢,因还需要他在身边为其做翻译,便不想放他回去。于是抓起男子手臂,让其随之出门,说自己知道一法,可让其一解思乡之愁。男子甚是疑惑,便半信半疑地跟商贾去了。

     两人来到岸边,见一荷兰大船停在此处。商贾让男子稍等片刻,只身上了大船。不久,下来两个荷兰人,其中一人端着一个瓷盆,瓷盆之中盛着满满一盆淡黄色的水。两人来到男子面前,其中一人告诉男子,将脸伸进水中,张开眼睛仔细观看。那男子看着瓷盆,很是纳闷,但他心想这人应该不会加害于我,就把头埋进水中,张开了眼睛。没想到,男子在水中竟然看见了日日想念的扬州老家,而且看到了自己的家中,母亲身体无恙,坐在院中正在做针线活。就在这时,母亲慢慢抬起头来,好像看到了自己。四目相望之时,男子憋不住气了,从水中把头抬了起来。

     这时商贾从旁边递来毛巾,问男子怎样,母亲身体可好。男子一边擦脸回应着“很好,很好”,一边对刚才的事情感到惊奇不已。回到商贾家中,男子精神逐渐恢复,尽心尽力为商贾做事,生意也越来越好。

     年关之时,商贾给了这男子一笔钱,让其回家看看母亲。男子感谢之后,便动身回到了扬州老家。见到母亲后,男子与母亲在院中闲聊,母亲说,在儿子不在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怪事,说出来怕人笑自己老糊涂了:一日她正在给儿子缝衣服的时候,忽然看见儿子的脸出现在院子里的树上,而且活灵活现。男子一愣,然后微微一笑。母亲说道“瞧,你果然笑话我了。”

     按旧时所载,此事或为西洋催眠或心电感应之术,不知道这种传说有几分可信之处。世上都说母子连心,也许这正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07: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猫城

     猫是一种十分神秘、又非常有趣的动物,自古驯兽里唯独没有训猫,它们与人类的距离,好像很近,又好像很远。众所周知,猫在古埃及被视为神明,在中国却从来没有拜猫仙的习俗。不过,在东方,不仅是中国,包括日本、泰国等地,都将猫视为神秘的灵物,比如“老猫会讲人话,但因为犯忌而不敢说”之类,都可以当做很有趣的故事来看。

     我在《贼猫》里描写了一座灵州城,地处水陆要冲,热闹繁华,还是大群野猫聚集的“猫城”,因为城里的人都喜欢猫,甚至是崇拜猫仙爷,曾有很多读者问我灵州城的原形,是不是苏州城?其实灵州城的地理位置虽在江南,但其本身的背景和猫仙之说,都是完全架空虚构的。中国历史上没有“猫城”。

     真正名副其实的“猫城”,位于马来西亚古晋(下图)。古晋在马来西亚语中的意思就是猫,可能与宗教信仰有关,当地人从不养狗,但家家户户都要养猫,这里除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长屋和人猿,最出名的居民可能就是各种各样的猫了。在砂捞越河两岸,至今还留存着古老的猫形浮雕壁画,近代的雕塑更是惟妙惟肖。如果不算消逝在历史长河里的古埃及,古晋大概就是现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崇拜猫的城市了,这里甚至还有个“猫博物馆”,再加上西方殖民统治时期,留下了大量欧陆风格的建筑,这些奇妙的文化和,使古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离古晋城区很远的山里,还有座古寺,幽静偏僻,隔绝外界尘俗,去到那里的游客也少,寺庙中常年居住着很多猫,它们既非四处游荡的野猫,也非寺里特意养的家猫,而是属于两者之间。它们跟寺中的和尚混得很熟,每当有游客到来,和尚就会用饼干招呼群猫过来,表演钻圈的把戏,但那些猫对饼干没什么兴趣,却往往为了钻圈的先后顺序打成一团。后来游客走了,和尚有些寂寞,猫咪们也懒得继续打架,便又爬到墙上晒太阳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3: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鱼行祖师

     天津菜的前身是鲁菜,尤以河海两鲜见长,当年天津卫的鱼虾产业,被称做鱼虾行,后来规模逐渐扩大,慢慢的演变成为海货行。吃这碗饭的人,都习惯供奉一个祖师爷。据说海货行祖师姓张,但名字已经失传了,此行业里的人都称呼他为“邋遢张”。要说起这邋遢张的来历,那可就话长了,而且极富民间传说色彩。

     话说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时候,邋遢张还是一介庶民,每天他都会在当时天津城北门外一个叫乐壶洞的集市售卖鱼虾,但收入甚是微薄,只不过勉强维持生计。这是因为邋遢张为人懒散,每天到市集的时间都特别晚,等别的商户都已经卖完了自己的货物,他才姗姗赶到,所以他的鱼虾总是卖得很少,赚来的钱也只够下次进货之用,于是悄然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早点起来入市卖货。

     有那么一年冬天,天寒地冻,邋遢张还没等天亮,就早早起来赶到了市集上面,到市集后,他发现市集上一个人都没有,才后悔自己起得太早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放下手中的担子,等待天明开市。就在这时候,忽然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人躺在地上,邋遢张以为是具路倒尸,就点了一盏风灯,壮着胆子走过去,上前一看,原来是位老者,还带着些许活气,好像很快就要被冻死了。

     邋遢张见状,立刻把老者背到北大关桥下,生起一堆火,借着桥洞子躲避寒风。那老者便渐渐苏醒,知道原来是这邋遢张救了自己,就从身上拿出了一颗红丸相赠,以示酬谢,然后起身一瘸一拐的走了。

     邋遢张接过这颗红丸后没有太过在意,随手便放进了随身的一个布袋当中。时值深冬,有一次邋遢张的鱼都被冻死了,忽然他随身的布袋破了一个洞,那颗红丸落进了放鱼的木盆之中,顿时盆中冰融雪化,冻死之鱼都活了过来,并且每条都活蹦乱跳。他见此情景不禁大喜过望。从那以后的每天,都会以低价买来很多死鱼回来,再用红丸将鱼变活,然后带到市上卖掉,借此富有了起来。

     时间一长,同行业里的人们终于知道了邋遢张的这个手段,都想把这颗红丸偷了去据为己有。邋遢张逐渐感觉到此事不妙,也担心被人强取豪夺,竟一狠心将红丸吞入腹中,从此去向不明,好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一时之间,海货行里传言四起,纷纷说邋遢张是有道骨的人,而那个瘸腿老者便是八仙中的铁拐李,特来度他。因此,大伙把邋遢张立为行业中的祖师,希望他保佑同行生意兴隆。至今,他的香火仍不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08: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活佛升天

     当年有个富家的公子,喜欢到处拈花惹草,又通些文墨,因此常以风流儒生自居。有一年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公子去到山中一座庙中上香,以祈求自己登科高中。行完礼走出殿外,信步漫游,忽然看见两名美妇从身边经过。公子看得两眼放光,心中动火,不由自主地尾随在后。那两名美妇也发现有人在后跟随,一边以袖掩面,一边脚步加快往殿后走去,三转两绕走进了寺后僧众所居的禅房。

     这公子跟到禅房前心生疑虑,暗想:“定是这寺院中的和尚不守清规戒律,从山下找了这些妇女上山来做些污秽之事。我乃一文人子弟,对此有伤风化的事情怎能听之任之。”于是他愤然推开大门。却没想到禅房中不仅有那两名女子,而且还有一群和尚,个个手持凶刃,面目狰狞,正在做着分赃聚义的勾当,那公子吓得呆了,顿时瘫坐在了地上。

     原来那些和尚都是漏网的山匪,为躲避官府通缉,剃了头发化作僧人模样,在这寺庙中藏匿踪迹,先前两个美妇也是匪首的妻子。他们见被外人撞破,当即一拥而上把那公子捆个结实,抬进屋来商议怎么处置。有人说,要把这公子杀了扔到山涧里喂狼。充做主持的匪首却说:“权且留他活命,好生养在积香厨下,今后我自有用处。”众匪齐声领诺,将公子幽禁在寺内。

     从这以后,山匪每天都给公子好吃好喝,但是饭菜之中不放盐,而且都是些油腻食物。日子一久,这位公子便被喂得肥白异常,身体近乎废人,话都不会说了。

     匪首见时间成熟,就把公子抬到了寺外,声称此乃寺中活佛,今日大彻大悟,要坐焚升天。前来拜佛的善男信女闻听此言,无不信以为真,纷纷顶礼膜拜,捐助的香火银两不计其数。

     谁知新上任的按察使刘大人赶巧经过,在人群中看出了某些可疑之处。按察使大人暗自琢磨:“若是活佛升天,该是何等喜乐?怎么这肥白僧人面容悲戚,脸上还挂着泪水?看来此事必有蹊跷。”当下命人先把活佛从柴堆上抬下,连同寺内僧众,一并带到堂上挨个盘问,

     那公子口不能言,就用手指沾墨,将事情来龙去脉写在地上。按察使得知始末,立刻派人前往寺庙之中,抓住了为首的山匪,并且告之:“活佛传下法旨,今日要主持替他升天。”随后不由分说,便把那匪首绑在柴堆上活活烧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22: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大盗康小八

     《谜踪之国》里提到的绿林盗贼康小八,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清代光绪年间,土匪盗贼特别猖獗。其间尤其以当时北京城的康八,康九两兄弟最为有名。

     那时在城东,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通州一带,有一对兄弟,因为穷苦出身没个名号,兄长称作康八,弟叫作康九,哥俩都以盗贼为业,兄弟二人纠集了一些当时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组成了一个小有规模的组织,专门对旅客行商进行敲诈勒索,荼毒一方。这兄弟俩不但偷盗行窃,还特别好色,据说那时在路上见到一个稍微有些姿色的妇女,这伙人就尾随其身后,将其绑到隐蔽处奸污,或者绑回去做了压寨夫人。

     兄长康八早年是个在地里干活的农民出身,被起了个绰号“康小八”。因厌恶了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生活,所以自己弄了辆骡车,专门运载京津两地行人、货物,赚点运费糊口。但一段时间下来,每日入不敷出,连基本的饭钱也挣不到,所以铤而走险,收钱替主顾报仇杀人,又因惧怕官府知道后抓其正法,才干脆逃到山里落草为盗。

     做了盗贼后的康八害怕官府缉拿,常常更改自己的姓名,变换着装束,出没于京津两地为非作歹。有一天,他行至天津,忽然想变换一下容貌,见不远处有一剃发店刚刚开张,便一头走了进去。师傅见有客人进来,连忙招呼康八,甚是热情。准备工作就绪后,师傅拿起剃刀为康八剃发,边剃边与康八闲聊。

     师傅问: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康八回答:从北京来。师傅又问道:“客人要是从北京来的话,可曾听说过康小八这个人么?听说他是个匪盗,凶残之极,弄的行商和旅客都不敢两地通行。虽然朝廷下令要抓其正法,但是捕头派出去若干,也搜查了好一阵,就是抓不着。你说这小子狡猾不狡猾?”

     康八装作没听见一样,继续闭着眼剃发。等到剃好了头,八爷起身对师傅说:今天我身上带的钱不够,你跟我去取,我就住在不远处。师傅点头应允后跟着康八出了门。两人走到一个曲折隐蔽的小巷中时,康八突然转身掏出洋枪对着剃发师傅,冷冷地问道:你也知道康小八?你看我像康小八么?师傅立刻明白,原来见到了真人,吓得呼救的力气都没了,跪在地上又是磕头又是求饶。康八坏笑一声,开枪打死了剃发师傅,转头扬长而去。

     康八虽然狡诈凶悍,但坏事做绝,到头来也终究难逃法网,被五城练勇拿住,剐在了菜市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19 19: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猫城。。。。。。^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07: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人狗互食

     以前在《贼猫》里讲过这么一段,说是打完仗往往殍尸遍野,大部分尸体都没人处理,无数血肉之躯就这么扔在荒郊野外,任凭乌鸦和野狗随便啃啄。吃死人的不仅是野狗和乌鸦,就连村中人家所养的狗和猪也跟着一道吃。经常啃吃死人的猪绝不同于一般的猪,这点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啃过死人的猪肥得吓人,毛光皮亮,就连看人的眼神都冒着凶光。这些猪虽然肥,但知道怎么回事的人,可一辈子都不敢再吃猪肉了,而且看见别人吃猪肉自己就忍不住想吐。

     虽然这是故事里的描述,但也不是完全虚构,老话说得好“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那个时代发生的真实事件,远比小说里残酷得多。

     早在五十年前的香港,倒提着一只鸡在马路上走,都会被控“虐待畜生”之罪受到责罚“人之初,性本善”是没错的,但是自相残杀之事还是有的,虽然是极少数,但这“极少数”的残酷行为,却能让人类的文明失去光彩。下面就讲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清朝时候,有位知县姓刘名海,因嫌知县一职捞不到什么油水,便倾尽家财,疏通高官,又买到一个知府的官位。他去高州上任后不久,还没顾得上搜刮民脂民膏,便遇上广西贼寇入境,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众皆携家带眷,逃避贼寇。

     难民们逃到高州城外时,请求城门人通报知府大人进城避难。哪知这个知府刘海,却认为贼兵大至,城内没有多余的粮食给难民吃,竟然下令紧闭城门,拒不收纳一人一畜。任凭无数难民在城外苦苦哀求,他都充耳不闻,坐视不理。此后贼寇尾随跟至,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眼见城门紧闭,门外众多百姓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大声哀求打开城门,便明白了个中缘由,于是肆无忌惮地见人就杀,见物就抢,哭喊声不绝于耳。而那知府刘海,却端坐在城中,装作无事一般。

     后来贼寇退去,只见城外血流成河,积尸数里,引来了很多野狗食之。没过多长时间,那些野狗们都已吃得又大又肥。这位知府刘大人,又以城中粮食不足为由,命手下出城抓捕野狗,捡选其中肥大者,宰杀烹煮了让军民人等食用。那时,高州城内的百姓们都说“城里人食狗,城外狗食人!”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7 1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