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传教士当时的名字,叫做考克斯·亨德利,中文名叫做裘德考,在长沙的教会学校工作,是国民党时期随着当时的东进潮来中国的美国人之一,但是这人自小就六根不清净,洋和尚没什么兴趣当,却对中国的文化很赶兴趣,或许在美国人的经济观念里,文物也只是商品之一,能自由买卖,自然也可以出口,所以到了中国的第三年,他就偶尔做一些暗地里的文物走私活动,那一年他才19岁。
裘德考的走私生意一直做的很小心,生意做的不大,那时候有两种走私商,一种是流水的营盘,走的量大,但是出价很低,玩的是成一比是一笔的买卖,风险很大,而裘德考是“打铁”,也就是出价高,东西要的少,但是很安全,他这样的做生意方式,很对爷爷的胃口,所以当时,爷爷和他的关系很好。
但是裘德考这个人并不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从心底里,他并没有把爷爷当成是朋友,甚至他没有把爷爷当成是一个和他平等的人。我爷爷在事候知道,在私底下,他称呼我爷爷这样的土夫子为臭虫。
1949年长沙解放,国民党全面溃败,之后是1952年,教会开始退出中国,在中国滞留的很多美国人都开始回国,他也收到了教会的电报,让他在安全的时候返回。
他意识到自己在中国的生意要告一段落了,于是开始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转移了自己的财产。在临走之前,他又有了一个险恶的念头,他和他的同党开始大肆收购明器,用中国人信赖老关系的心里,用极其廉价的定金卷走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就有我爷爷的战国帛书。
当时我的爷爷并不肯卖这一份父辈们用命换出来的东西,是裘德考谎称这些钱会用来为抗日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修建孤儿院,爷爷感觉这是积德,才勉强出手的。(当然这是我爷爷自己说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看是悬。)
在这些货物全部上船之后,裘德考知道这批人中有一些并不好惹,为勉留下后患,在船上拍了一封电报给当时的警备处,将我爷爷等大概十几个土夫子的形迹和所做的案件全部漏给了当时的长沙驻军。
这就是当时十分著名的战国帛书案,这不仅仅是文物走私案,因为裘德考和解放前国民党将领的关系,里面牵扯到了间谍,叛国等等很多那个年代特有的想也想不通的因素,变的非常复杂,几乎惊动中央,那一天裘德考满载而归,而为他积累财富的那匹老土子,枪毙的枪毙,坐牢的坐牢,哀号一片。
虽说也是罪有应得,但是这样的死去,实在是太过悲惨了一些。
当时我爷爷机灵,一看形式不对,就连夜逃进了山里,躲在一座古墓里逃过了风头,后来光身逃到了杭州,这件事情对我爷爷的打击很大,以至于战国帛书后来就成了他的一项禁忌,他在世的时候,一直叮嘱我们不可以胡乱乱说这方面的事情,所以我们家的人一直对此讳莫如深。
裘德考回到美国之后,拍卖了那批冥器,发了大财,不过,在这么多的冥器中,他唯独没有卖掉爷爷的战国帛书,因为他感觉这一份神秘的东西,应该有更高的价值,他希望能够解开这份帛书的内容之后,再进行拍卖。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是裘德考并不为意,在当时的他,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战国帛书的翻译过程一直进行了20多年,时断时续,到了后来谁也不相信这事情还会有成功的一天,只有裘德考一直没有放弃,果然,奇迹般的,到了1975年,他终于凭借一本中国“绣谱”古本中的灵感,发现了“战国书图”的解码方式。
这种解码方式,其实也就是类似于绣谱中利用文字记录刺绣程序的办法。在数学上就是点阵成图,说复杂也不复杂,完全在于一个巧,你能想到,你就能够解出来,想不到,即使你对中国古代密码学再精通也没有。
裘德考发现解码方式后,幸喜若狂,当时的他已经富有的不需要出售这份东西来换取金钱,他的喜悦完全是精神层面上的成就感。他感觉他真实的在文化上征服了这个号称5000年历史的国家。他甚至比中国人本身还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然而,让他更兴奋的东西还在后面,等他花了一个月时间,解出全部的密文之后,当时出现在他解码纸上,却不是他原先预计的记载着战国时期占卜历法的密文,而是一副古怪的,完全没有意义的图案。
这幅图案十分的简单,只有六条线条,和一条不规则的曲线组成,此外没有任何的信息,如果你不说这是从一本中国的古籍残卷上,所有人都会以为这是刚刚会拿笔的小孩子在纸上乱画出来的线条。而且无论是如何的变换角度去看,这图案就是没有一点意义。甚至你要发挥想像力,去猜想这图案类似的东西,都很想想像出这画的是什么。
裘德考兴奋了起来,凭着在中国这么多年下来的经历,他的直觉告诉自己,这肯定是一份了不得的东西,能够被人用密文写在昂贵无比的丝帛中,不会是普通的图案。
他拿着这张图案去找了当时的大学里的华裔汉学家请教,结果果然不出所料,其中有一个老人就告诉他,这一张图案,在中国的古代,叫做“鬼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