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寒 发表于 2011-10-27 09:20:02

  5月14日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重新回到阿尔及尔湾,埃克斯茅斯子爵上岸去找奥马尔抗议阿尔及尔给美国比英国更优惠的和约,奥马尔说抗议无效,因为他已经要求美国重新谈判了。埃克斯茅斯子爵要求阿尔及尔学习突尼斯和的黎波里,答应取消奴隶制。奥玛尔说我回去开个会,明天给你答复。
  
   奥马尔的手下已经收到情报,得知埃克斯茅斯子爵根本就没有得到对阿尔及尔动武的指令,第二天奥马尔告诉埃克斯茅斯子爵,给我六个月时间派个大使到伊斯坦布尔请示奥斯曼苏丹,根据苏丹的指示再做决定。
  
   埃克斯茅斯子爵一看这家伙这是敷衍呀,阿尔及尔是奥斯曼帝国名义上的属国,哪里会听苏丹的?拂袖而去,结果被阿尔及尔人包围,威胁要杀死他们,直到奥马尔派人来给他们解围。埃克斯茅斯子爵回到舰队后气个半死,后悔没有学迪凯特在军舰上谈判,下令舰队进入攻击位置。
  
   阿尔及尔那边积极备战,大肆没收英国人的财产。到了第三天,奥马尔同意继续谈判,告诉对方以六个月为期限,不管苏丹是否回复,他都会派大使去伦敦谈判奴隶制的问题。同时告诉英国人,很抱歉已经派信使去奥兰和巴那了,因为那里和阿尔及尔城有200多英里的距离,三天前信使已经出发,虽然派人去收回成命,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埃克斯茅斯子爵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既然对方有了诚意,他便带舰队离开阿尔及尔,于6月24日回到伦敦。
  
   埃克斯茅斯子爵觉得自己解救了几千基督徒奴隶,好歹也要受到赞扬吧。没想到时局变了,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开始倾向于永远解决巴巴里问题,英国议会就此辩论是,使用武力的呼声也占多数,在这种压力下,首相开始考虑改变政策。就在这时,巴那大屠杀的消息传到了伦敦。
  
   阿尔及尔把在巴那捕鱼的许可给了英国,英国再发许可证给意大利人,这些人在巴那是受英国保护的,一向很安全,奥马尔的第一项命令是把这些人都抓起来,执行的时候这些人逃跑,结果被土耳其近卫军杀死200多人,等奥马尔的第二项命令到达时,已经太晚了。
  
   英国公众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愤怒,对皇家海军在阿尔及尔的行动实在是太失望了,埃克斯茅斯子爵刚到伦敦就接到命令,赶紧组建更大的舰队三返阿尔及尔湾。
  

宝宝寒 发表于 2011-10-27 09:25:44

   卡斯尔雷子爵有了新的消息,又找来亚当斯,问美国是不是要和阿尔及尔重新谈判。
  
   亚当斯告诉他这是奥马尔的拖延之计。
  
   卡斯尔雷子爵通知亚当斯,英国准备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打击阿尔及尔,同时禁止在大西洋上进行黑奴贸易。亚当斯没有异议,因为美国已经于1808年禁止黑奴贸易。
  
   1816年7月底,埃克斯茅斯子爵乘坐100门炮的旗舰夏洛特皇后号,率领四艘战列舰、五艘护卫舰加上四艘炸弹艇等出海,10天后到达直布罗陀,遇见一只由五艘护卫舰和一艘巡洋舰组成的荷兰舰队,要求一起作战,这样一来埃克斯茅斯子爵有35艘军舰,与8月26日到达阿尔及尔港。
  
   这一次樯橹连云,铺天盖地。
  
   阿尔及尔方面早就得到消息,组织了四万人进入防御工事,把英国领事和18名英国人当做人质。
  
   英国方面要求阿尔及尔取消奴隶制,而且把上次卖奴隶的钱还回来,给阿尔及尔三个小时考虑。
  
   阿尔及尔别无选择。这和向迪凯特屈服不一样,那次是同意不再找美国的麻烦,还可以找其他国家的麻烦,可这一次是要摧毁阿尔及尔赖以生存的奴隶体系。突尼斯和的黎波里有其他经济支柱,而阿尔及尔完全靠海盗支撑,奥马尔也不敢答应,否则就会被土耳其近卫军杀了。
  
   2点半,港口发出信号:对方没有回答。旗舰向各船打信号:准备好了吗?各船回答准备完毕。夏洛特皇后号开始缓缓进港。
  
   欧洲列强又一次炮击巴巴里诸国,埃克斯茅斯子爵希望是最后一次。
  

宝宝寒 发表于 2011-10-28 09:58:44

  16. 为了祖国,无论对错
  
   夏洛特号率领皇家海军舰队缓缓进港,荷兰舰队在南边单独列阵。奥马尔的策略是放敌人进来,然后利用己方的人数优势去夺舰,35艘阿尔及尔炮艇随时准备进攻,可是因为风向的原因,没有机会。
  
   双方都希望对方开第一炮,于是就在近距离对峙着。
  
   终于,土耳其近卫军的纪律性不如没有皇家海军,3点,阿尔及尔开了第一炮,埃克斯茅斯子爵下令还击。
  
   开炮之后,埃克斯茅斯子爵失去对舰队的控制,各船各自为战,有的战列舰根本没有进入有效位置,不是离得太远就是太近,坚不可摧号成了阿尔及尔人的靶子,被打了233个洞,死伤人数相当于舰队其他军舰死伤人数的总和。
  
   联合舰队拥有强大的火力,很快压制住岸上的火力。阿尔及尔炮艇进行攻击,被皇家海军打沉了33艘。20分钟后,阿尔及尔岸炮不再响了,一小时后,岸上防御工事被摧毁,3:45,埃克斯茅斯子爵下令停火。4:30,他下令炮击阿尔及尔舰队,到了7点,大部分阿尔及尔军舰都起火了。
  
   阿尔及尔城中也挨了很多炮弹,由于房子是石头造的,并没有起火。10点,几乎所有阿尔及尔的防御工事都被摧毁,联合舰队在一片拥挤中驶离港口。
  
   此日,埃克斯茅斯子爵写信给奥马尔,给他最后一个机会,否则就再来一次,奥马尔屈服了。
  
   其实他并不知道,联合舰队的炮弹基本上打光了。再来一次炮击的话得回去取炮弹,而且舰队伤亡严重,死了883人,伤了超过6500人。这一次联合舰队除了赢在火力上,还赢在纪律性上。
  
   9月1日,阿尔及尔释放了1642名基督徒奴隶,还有些人在炮击中被土耳其近卫军砍了头。
  
   这是欧洲列强对巴巴里诸国的最后一次炮击,也是埃克斯茅斯子爵最后一次出海。
  
   一个月后,赫尔舰队来到阿尔及尔,沙勒上船后发现麦迪逊的信没有带来。直到12月8日,信终于到了,奥马尔此时已经没有本钱了,老老实实地签署和约。
  
   巴巴里诸国再没有劫持一只美国船。
  

宝宝寒 发表于 2011-10-31 09:59:17

  发誓要和英国人再打一次的戈登再也没有机会了,决斗的旧伤复发,他于1816年9月死于西西里。
  
   1830年,法国入侵阿尔及尔,于1848年将之变成殖民地。
  
   1835年,优素福已经统治的黎波里40年了,他的儿子穆哈默德等不及了,行刺父王不果,导致的黎波里陷入内战。英国和法国领事借着这个机会请奥斯曼苏丹出兵,奥斯曼帝国派遣一支舰队和6000名士兵进入的黎波里,逮捕了穆哈默德及其追随者,将的黎波里归入奥斯曼帝国版图。
  
   1851年法国又将突尼斯变成殖民地,巴巴里海盗从此成为历史。
  
   巴巴里海盗起于西班牙驱除摩尔人,三百年间始终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甚至在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在整体水平上压倒伊斯兰世界,尤其是在海军实力上,几个巴巴里海盗国家依旧我行我素,原因在于欧洲国家之间的尔虞我诈,利用巴巴里海盗来打击对方,直到美国海军出现在地中海。
  
   美国并没有沿袭欧洲的政治传统,而是坚持贸易自由的原则,为了这个原则而大力发展海军,而且是跨海作战。第一次巴巴里战争已经显示了美国不妥协的决心,第二次巴巴里战争则奠定了美国炮舰政策的基础,迪凯特因此被称为巴巴里海盗终结者,正是因为他的成功,才导致欧洲国家联手,彻底消灭巴巴里海盗。
  
   第一次巴巴里战争、第二次英美战争和第二次巴巴里战争,年轻的美国向世界郑重宣布:旧的游戏规则变了,没有妥协和可乘之机,也不存在屈服,意志的对决和碰撞之结局,才是真正的仲裁。
  
   杰佛逊和麦迪逊曾先后执掌美国外交大权,他们懂得国际关系和外交博弈,知道运用外交手段。但他们有自己的底线,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自己的理想,绝对不会因为美国还是一个弱国而放弃自己的底线、而抛弃自己的理想。他们不追求虚伪的面子而追求真正的结果,在面对强权和面对威胁之时,他们能够展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无论是劳师远征,还是撤离首都,都没有动摇他们心中的理念,正因为这样,美国才成为四百年间巴巴里诸国第一个俯首的国家,战胜了拿破仑的英国才彻底放弃了在美国复辟的梦想。
  
   强国之路靠得就是这种精神,美国海军的创建和成熟就是这个精神的体现。年轻的美国海军用勇气和生命捍卫了这种精神,用霸气十足的开端告诉世界,旧的时代结束了,美国的时代就要开始。
  
   1816年,在诺福克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会上,迪凯特站了起来,用叉子敲着酒吧,等全场安静后,他开始举杯祝酒:“Our Country!In her intercourse with foreign nations may she always be in the right;but right or wrong, our country!(为我们的祖国!在和外国冲突时或许她总是有理的一方;但无论对还是错,为我们的祖国!)”
  
   从此,每一次军中祝酒,一代又一代的美国军人们都热血沸腾地高呼:My Country,right or wrong!
  
  

宝宝寒 发表于 2011-10-31 10:00:22

  五、梦想
  
  1. 知音唯有纳尔逊
  
   1820年3月20日,马里兰州布莱登斯堡的一个山谷。
  
   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一大半聚集在此地,包括海军董事会主席约翰 罗杰斯和董事会成员戴维 波特、斯蒂芬 迪凯特,海军上校排名第三和第四的詹姆斯 巴伦和威廉 班布里奇,海军上校杰西 埃利奥特。
   罗杰斯和波特站在一旁,班布里奇和埃利奥特在商议着,巴伦有些紧张地擦着眼镜,迪凯特则有些心不在焉地玩弄着手枪。
  
   海军诸将到这里来不是为了游山玩水,或者野餐的,而是来决斗或者观看决斗的。这里是华府附近的一处决斗场,一会将会有一场海军将领空前绝后的决斗,41岁的迪凯特对52岁的巴伦。
  
   此时,迪凯特的心思并不在这个寂静却弥漫着紧张空气的山谷里,而是飞翔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
  
   建立了盖世功勋,然后和心爱的妻子朝夕相守,是英雄传奇最美满的结局。迪凯特从地中海凯旋归来,赢得举国欢迎。他出航187天,以区区九艘军舰,让巴巴里三国接受美国所有的条件并做出赔偿,而且并没有经过任何恶战,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成功,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最伟大的传奇式英雄,也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英雄,赢得了巴巴里海盗终结者的称号,彻底洗刷了总统号之败对他名誉的影响。海军部长克朗宁希尔德履行了诺言,迪凯特成为海军董事会成员,不仅再也不用出海了,而且工作地点在华府,迪凯特夫人苏珊对此非常满意。
  
   结婚十年后,苏珊终于不用担心丈夫的安危了,而且能够和丈夫天天生活在一起。华府虽然不如纽约、费城这些大城市繁华,但这里离苏珊长大的诺福克不远,苏珊很适应华府的生活。在华府,苏珊是社交界的主角,迪凯特家是华府社交界的中心。
  
   麦迪逊总统和第一夫人多丽是迪凯特家的常客,1816年大选,麦迪逊沿袭华盛顿和杰佛逊的旧例,连任一届后不再寻求连任,民主共和党推举门罗出马,联邦党已经进入崩溃阶段,门罗顺利当选。克朗宁希尔德继续担任海军部长,他是唯一的一位送麦迪逊和多丽回庄园退休的平民。1818年克朗宁希尔德辞去海军部长,于1823年到1830年出任国会议员,理所当然地成为国会海军事务委员会成员。
  

宝宝寒 发表于 2011-11-1 10:46:52

   门罗继任后,小亚当斯从伦敦回国,出任国务卿。门罗一家和亚当斯一家都是迪凯特家的好友。克朗宁希尔德辞职后,门罗提名纽约州首席大(和谐)法官史密斯 汤姆森出任第六位海军部长,汤姆森在政治上野心很大,不过一直没有成功,于1823年成为首席大(和谐)法官。之后,门罗提名来自新泽西的参议员塞缪尔 绍斯阿德出任第七位海军部长。
  
   1818年,迪凯特家的新居落成,这是当年华府的一座豪宅,就在白宫附近,是由有美国建筑之父之称的本杰明 拉特罗布设计的。拉特罗布是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因为破产和妻子去世而移民美国,以设计国会山而知名。迪凯特的豪宅是拉特罗布晚年的设计之一,成为华府的著名建筑。迪凯特因为多次缴获敌舰从政府那里获得超过10万美元的奖金而成为巨富,他和苏珊过着富有而悠闲的生活。
  
   海军董事会是为了减轻海军部长和海军部的管理负担而设立的海军日常事务管理机构,由于海军部长出身平民,不懂有关海军专业事务,美国海军处于大发展阶段,海军部的日常工作非常繁重,海军部的职员们无法应付,海军董事会的三名军官就接手大部分海军管理事务,如同今天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一样。
  
   当海军是很辛苦的事,一出海就几个月,即便待在港口里,也要值班待命。作为海军军官的家属,独守空房是常有的事。在木船年代,海战中伤亡很大,苏珊从结婚那天起就一直担心丈夫会战死,夫妻两人结婚十年没有孩子,丈夫是苏珊唯一的寄托。在百慕大当英国俘虏时,迪凯特就下定决心,回去后要求换成岸上职务,不再出海了,在接受地中海舰队指挥任务之时,他的条件是回来后上岸任职。海军军官如果任岸上职务的话,只能领半薪,但迪凯特很富有,不在乎这一点。
  
   出任海军董事会成员后,迪凯特很快陷入文山会海中,感到一种难以忍受的消磨,对于他这种为战争而生的人来说,和平是最不可忍受的寂寞。
  
   第一次巴巴里战争后,迪凯特也有八年和平岁月。但那八年对于他来说不是消磨,而是等待。巴巴里有未竟之事,有兄弟手足的遗恨,和皇家海军还有一场决战,迪凯特在日夜备战枕戈以待中渡过那段岁月,可是现在没有什么等待了。
  

宝宝寒 发表于 2011-11-2 11:09:54

   经过第二次英美战争,以及美国海军在第二次巴巴里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使得英法等欧洲列强不再对北美有非份之想,美国东岸不再存在任何海上威胁,连海盗都绝迹了,海军只是抓抓非法贩奴船而已。西班牙王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处于衰落之中,它的海军对处于蓬勃上升阶段的美国海军不构成任何威胁,美国的远洋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无论是对欧贸易还是对华贸易,都不再出现任何不安全的迹象,达到了杰佛逊重建海军的目的。
  
   和英国海军相比,美国海军还很弱小,但随着美国整体国力的上升,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美国海军以精兵的姿态在漫长的和平时期不断地发展壮大。和平时间美国陆军的规模很小,只维持一万多人,但吸取了过去的教训,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规模没有缩小。
  
   迪凯特全力投入海军的建设之中,但是他的心在大海,他的心在战场上。这时的迪凯特终于理解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皇家海军就要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主将纳尔逊为什么身穿海军上将服、佩戴勋章站在旗舰的前甲板上。对于纳尔逊来说,特拉法尔加海战之后,再也不会有海上大会战了,皇家海军在海上不会再有值得这样对付的对手了,因此他甘愿像法印战争英军主帅沃尔夫将军那样,在胜利的时候战死沙场。
  
   纳尔逊如愿以偿战死在胜利之际,成为全盛时期皇家海军不朽的传奇,可是迪凯特没有这种机会,他的最后一战是以众击寡,斩杀阿尔及尔海军主帅哈米杜,之后再没有参加海战。美国和英国处于和平的关系,根本就看不出美国和任何海上强国有发生战争的可能,难道自己将会老死华府?
  
   1818年迪凯特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现在没有战争,也没有战争的迹象,当我老死蓬茅时会感到很惭愧的。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迪凯特这种人是不能老死蓬茅的。
  

宝宝寒 发表于 2011-11-3 09:58:29

  2. 不许人间见白头
  
   1818年,詹姆斯 巴伦终于回到美国,由于他没有退役,还算海军在编将领,要求指挥军舰,比如新建造的哥伦比亚号。
  
   巴伦家族是海军的一个著名家族,从老巴伦开始就是海军将领,塞缪尔•巴伦在第一次巴巴里战争中曾指挥地中海舰队,并因此病情加重,死后政府破例任命他两岁幼子为海军准尉并立即支付部分薪水,詹姆斯 巴伦很早就晋升上校,在现役将领中排名第三,只在莫里和罗杰斯之后。
  
   但是,巴伦倒霉在1807年切斯匹克号事件上。因为没有料到皇家海军豹号会开火,加上副手戈登指挥失误,导致切斯匹克号没有做好战斗准备,被对方打得无还手之力,只好投降,任由对方登舰抓走逃兵。事后,全舰军官除了埃利奥特外一致反对巴伦,使得他在军事法庭上有口难辩。审判巴伦的军事法庭由罗杰斯、迪凯特和班布里奇主持,巴伦被判定四项罪名中的第二项忽视敌情、没有做好战斗准备这一条有罪,五年内不得在海军服役。相对来说,这次判决还是合理,对巴伦的处理也算轻的。
  
   巴伦成了闲人了,就到处打零工,给商船干活。1812年战争开始后,他正好在哥本哈根,听说美国海岸被封锁了,就没有回国,一直在欧洲待到1808年。
  
   此时,对巴伦的五年惩罚已经过了。但在海军董事会审议巴伦的要求时,迪凯特表示强烈反对,因为到1812年战争时,巴伦就已经可以重新指挥军舰了,但他并没有提出要求。
  
   巴伦先生,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你在哪里?为什么不赶回来?
  
   巴伦解释说他当时是想回美国,可是没钱买船票。
  
   迪凯特觉得这个解释太可笑了,没钱可是找美国领事去借,他就是怕面对皇家海军,故意不回来的。现在和平了,回来当太平舰长了,不批?
  
   巴伦只好找别人活动,到处找海军将领和政府官员活动,在活动中也免不得说迪凯特点坏话,这些话传到迪凯特耳朵里,迪凯特更生气了,死活不同意巴伦再次指挥军舰。
  
   接下来,两人开始信件往来,你一封我一封恶语相向。埃利奥特得到消息后,找到巴伦:写信管什么用呀,和他决斗。

   巴伦在海军中就埃利奥特一个朋友,他本来不想找迪凯特决斗,因为迪凯特是一名很棒的决斗手,自己年纪大了,视力还不好,决斗时很可能被迪凯特一枪打死,可是经不起埃利奥特的激,就要求决斗。这件事传开后,海军将领们纷纷劝迪凯特不要理会巴伦,决斗通常要捍卫名誉,巴伦并没有过分地败坏迪凯特的名誉,而且他是一个被遗忘的海军将领,又老又近视,和他决斗没什么意义。
  
   迪凯特十分珍惜自己的荣誉,加上这几年实在闲得无聊,坚持要接受决斗。1820年1月16日,两人同意决斗,至此两人一共交换了13封信件。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1-11-4 10:37 编辑 ]

宝宝寒 发表于 2011-11-4 10:37:44

   13,在西方人眼中主大凶。
  
   听到迪凯特决定决斗后,海军将领们一概拒绝出任他的副手,决斗的副手通常是最好的朋友,迪凯特在军中人缘很好,但大家不愿意让他决斗,罗杰斯和波特等人相继拒绝,使得迪凯特无法找到副手。这天,他正走在华府的大街上,班布里奇从马车上跳下来,主动和他打招呼。从独立号那次见面后,两人四年多一直没有见面,也没有通过信。班布里奇为过去的事向迪凯特道歉,主动要求出任迪凯特决斗的副手。班布里奇在海军中排名第四,由他当副手,迪凯特觉得很有面子。巴伦那边别无选择,副手是埃利奥特。这场决斗的仲裁是海军董事会的另外两名成员罗杰斯和波特,整个事情彻底瞒着苏珊。
  
   按决斗规则,决斗地点和办法由双方副手商议决定,班布里奇和埃利奥特决定3月22日在布莱登斯堡决斗,由于巴伦近视,双方距离为八步。这种距离对于受过训练的军人来说,相当于谋杀。
  
   决斗日就要到了,巴伦突然后悔了,想和对方和解。
  
   当年大多数决斗都以在决斗前和解为结束,决斗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荣誉,不是要把对方打死,只要把决斗喊出去,荣誉就算捍卫了,没有必要冒死和对方拼命。巴伦知道和迪凯特决斗非死即重伤,何况两人过去在海军中也算不错,自己主动表示诚意,给对方个台阶下也就完了。
  
   埃利奥特回来说,对方不同意和解。
  
   至此,只能用枪决斗了。

宝宝寒 发表于 2011-11-8 12:10:29

   迪凯特根本就不知道巴伦的诚意,因为班布里奇和埃利奥特从中捣鬼。埃利奥特一直对迪凯特怀恨在心,一来是嫉妒,二来是他和佩里的矛盾。伊利湖战后,佩里和很多人指责埃利奥特有意迟缓,造成两个人划地绝交,迪凯特和佩里是好友,埃利奥特因此恨迪凯特。班布里奇则是因为第二次巴巴里战争中所有的荣誉都归迪凯特而怀恨在心,有这两个人在,迪凯特和巴伦不得不决斗。
  
   迪凯特决定只打伤对方,巴伦也是这么想的,但他无法像迪凯特那样控制手枪。
  
   3月22日晨,双方在布莱登斯堡见面,一见面巴伦就再次表示诚意:“迪凯特,如果我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相遇,让我们成为好朋友。”
  
   迪凯特没想到对方是这口气,回答:“我从来不是你的敌人。”
  
   到了这种程度,双方就应该握手言和了,可是班布里奇和埃利奥特一齐催迪凯特和巴伦赶快准备决斗。
  
   双方站好,班布里奇开始计数,数到零,双方一起开火。
  
   迪凯特击中巴伦臀部,巴伦也击中迪凯特臀部,但迪凯特的子弹飞向大腿,而巴伦的子弹则射入腹部。两人一道躺在地上,巴伦说:“迪凯特,我从心底原谅你,上帝保佑你”。迪凯特回答:“再会,再会,巴伦。”
  
   班布里奇和埃利奥特一看两人都是重伤,一下子害怕了,生怕自己被起诉,撒腿跑了。埃利奥特干脆坐着巴伦的马车逃跑,波特一看,飞马追上他,把马车要回来,送巴伦回家,迪凯特则由罗杰斯送回家。
  
   迪凯特府正在张灯结彩地布置,因为门罗总统借此嫁女,苏珊对丈夫决斗之事一无所知,当时就昏过去了。
  
   迪凯特楼上忍着伤痛,楼下热热闹闹地办喜事。
  
   疼啊,多少年没有这么疼了,上一次是那天战后带着一身伤为弟弟守灵,那一夜伤疼心更疼。
  
   疼痛之中,迪凯特想起当弟弟的灵柩缓缓沉入海水中,他对好友查尔斯•莫里斯讲的:“与其余生碌碌无为,我宁愿看到他有这样的结局。”
  
   迪凯特在疼痛中一声长叹:为什么在大海上,没有一颗子弹打中我胸膛?
  
   次日晨,迪凯特去世,他的最后一句话是:“人怎么可能忍受这样的痛苦?”
  
   华盛顿万人空巷,前总统麦迪逊,现总统门罗带领全体内阁成员,绝大多数国会两院议员和最高法院列位大(和谐)法官,以及一万多华府居民为迪凯特送行,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位军人享受这么高的待遇。
  
   可惜这不是迪凯特想要的结局,他想要的是像和他惺惺相惜的纳尔逊那样在取得平生最伟大的胜利之际战死沙场,或者像弟弟那样,在一场光荣之战后沉入无边的大海。
  
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查看完整版本: 霸道 - 美国海军-----京虎子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