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2-20 17: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是日本主力师团,被挤兑到这个份上,还是有一些不信邪的。
他们愣是冒着枪林弹雨,冲到了北岸的桥头阵地。
短兵相接,这些二杆子要亮绝活了。那就是拼剌刀。
拼剌刀,俗称肉搏,通常属于战斗中最剌激的一个节目。建议有心脏病、高血压史者免看。
其实,要放在冷兵器时代,这类枪剌刀砍的,还都算是小儿科。只是到了近现代,喜欢并热衷于此道的不多了。
日本军人是个例外。他们平时接受的教育,就是精神万能,有进无退。
拼剌刀这种让人心惊肉跳的东西,显然很符合这种胃口和虚荣心。
连日本的三八大盖,也是专门为此量身打造的。枪剌特别长,遇到剌刀短些的,拼剌时很能占点便宜。
可他们这回算是撞到枪口上了。对方比他们想像的还要火爆:你不是要玩剌刀吗,老子奉陪。
失地之辱,守土之责,早就让这些东北军人憋屈得不行,个个眼睛仿佛都要喷出火来。
勇士们拔出大刀,挺起剌刀,呐喊着就冲了过去。
管你是什么宝贝货色,脑袋一样会掉,身子也照样可以扎得通透。
自称不怕死的遇到真的不要命的了。
鬼子焉了,溃退南岸。
江抗首战。中方取得大捷。
怕就怕打仗,结果还真打起了。被币原交待过任务的齐齐哈尔领事清水着了慌。
他赶紧要求会见马占山,商谈避免冲突的办法。
清水的办法,是由双方组成一个调解委员会,到江桥前线去督促各自部队后撤,以便继续恢复江桥修复进程。
办法倒是不错,问题是他没法让挑衅者先撤。
清水是个文官,他派林义秀替他到前线去扑火。
从内心里来讲,林义秀也是主张“向北满进军”的激进分子。无奈自己吃的就是对外交涉这碗饭,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只得答应担任调解委员会的日方代表。
中方代表是马占山的老部下石兰斌。
这些调解委员坐着专列赶到了江桥北岸。
林义秀让中国守军先行撤离,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石兰斌的断然拒绝。
中国军队是正当防卫,要撤,也得大家一道撤。
林义秀语塞。他心里很清楚,已经“荣誉受损”的关东军根本不可能答应这一条件。
所谓的调解只能就地搁浅。
被马占山兜头打了一闷棍的滨本,还没意识到这趟黑龙江旅行的风险有多么巨大。他认为,先头部队的失败,仅仅是个意外。
他决定继续追加本钱,无论如何得在多门面前,把丢掉的场子给再找回来。
出动部队增加好几倍,达到千人以上,并有飞机和山炮掩护,气势汹汹地就扑了过来。
目标:突破北岸阵地,直取大兴站。
这次总算仗着人多势众冲过了桥,但要想继续前进,很难。
北岸地形对守军非常有利。
正面是铁路,区域极其狭窄,并不难守。
右翼不用守。因为那里干脆就全是沼泽,一旦陷进去,除了给别人当靶子,再也没别的念头可想。
左翼离江岸较近,而且没有沼泽,不过上面除了有便于埋伏的烟草地,还有几处高坡。
居高临下,对守方而言,绝对占有地理之便。
日军要想不跟沼泽打交道,只能选择从正面或者左翼攻进。唯一的优势就是借用山炮和飞机轰炸,为他们在前面杀开一条血路。
但是徐宝珍卫队团已经打红了眼,尽管蒙受着巨大伤亡,仍然死战不退。
调解委员林义秀又赶到了。
对于关东军不仅没有撤退,还悍然动武的举动,他只能解释这是一个误会,要求双方到一线战场解决问题。
很快,连林义秀自己也尝到了本国军队不听约束的苦头。
载着双方代表的专列刚刚抵达大兴车站,8架日机就飞来问好了。
火车被炸弹掀翻,众人全被震到了外面。
对己方的“卓越表现”,貌似很傻很天真的林义秀只能表示彻底无语了。
调停失败,战斗继续。
滨本在战术运用上并非一无是处。
日本在军事人才培养方面,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滨本采用的并不是均衡进攻,而是有所侧重。
他把主攻方向选在了中国守军的左翼阵地,山炮也在这一翼配合进攻。
但这并不是滨本的真实意图,他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正面才是他选中的最重要突破点!
(132)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1-2-20 17:4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