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5-19 10: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准备的是武器。
跟装备精良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相比,19路军的战斗意志没有问题,关键还在于武器太差了,正所谓软件不软,硬件不硬。
改善武器装备成了当务之急。
先向政府伸手,要求调拨。
可那时候的行政院长孙科自个都快急得要砸锅卖铁,毁家纾难了,哪有闲心和余钱来理这个碴,所以报告打上去,连个响声也没听见。
无奈之下,只好自己想办法。好在大上海的洋行多,只要你给钱,总有办法给你弄来武器。
又通过一番求爹爹告奶奶的痛苦经历,19路军终于筹到一笔钱,从外国洋行那里弄到了一批新式的武器弹药。
后来在巷战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捷克式轻机枪以及迫击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采购的。
那个军事作战计划,其实早在1931年10月,也就是19路军刚刚抵达上海闸北时就已经制定好了。
全称叫《淞沪防卫计划草案》。
“一二八”会战前,19路军参谋处又据此制定了第一个作战命令,由蔡军长亲自签发,下达78师各处。
命令上明确要求,一旦日军发动正式进攻,凡78师官兵必须就地坚决抵抗。
蔡廷锴同时交代师长区寿年,预先为每个官兵准备一星期干粮,随身携带,以免到时接济不上,对作战造成不利影响。
马玉山路事件发生后的第五天,19路军在龙华警备司令部召开营以上军官紧急会议。
会上,蒋蔡二人带头盟誓:“成败何足计,生死何足论,守土御侮,决一死战。”
可以说,在“一二八”会战爆发前,19路军已做好充分准备,从最高长官开始就抱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在下达向上海闸北进攻的命令以后,担任日军最高指挥官的盐泽少将信心满满:我们海军要想拿下闸北,四个小时就够了。
四个小时后,19路军将会被赶到上海郊区的真如车站以西。
考虑到关东军打北大营也只用了一个晚上,盐泽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自己不是在吹牛。
不过吹不吹牛那还得用事实说话。
事实就是,这四个小时很快就在盐泽手上花光了,而目标还远得很。
应该说一开始,老天还不是全不给面子的。
对于军政部长何应钦要求把156旅(翁照垣旅)防区移交给宪兵团的命令,19路军其实自上而下根本就没想通过。
上海市民也不愿意19路军撤。好不容易盼来个大侠,你们一走,谁给我们做主?
但军令如山,不执行不行,为了对市民和官兵都有个交待,蒋光鼐与蔡廷锴商定,万一当晚日军来犯就抵抗,如果情况未变,则第二天交防。
156旅(翁照垣旅)暂时退出前沿,由淞沪警备司令部派出的警察代替执勤,
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掩蔽在近处警戒。
军警一家亲,上海的警察和19路军一向配合默契。
除了共同的抗日爱国情结外,还因为这支警察部队的领导——淞沪警备司令戴戟本身就是从19路军里出来的。
原本就是自己人,还分什么彼此。
戴司令的一句名言就是:“国难当头,妇女犹戴戟操矛,况男儿乎。”
“一二八”会战打响后,他不仅带着手下的警察弟兄协助防守,还包办了后方的物资供养、抓潜伏敌特等一应杂活。
帮着站个岗,放个哨,那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警察们二话不说,甚条件也不讲,立马精神抖擞地上了岗。
所以一开始,日军碰上的不是19路军,而是警察。
起先,盐泽是这样编织他的偷袭计划的:日侨武装队穿着便衣在前,海军陆战队跟着坦克车在后,从天通庵车站出发,分五路出击,最后达到把19路军赶出闸北,占领淞沪铁路,并扩大日本在上海的实际控制范围的目的。
服了这个盐泽,他大概真的以为自己是在和北大营的东北军打交道了。本来陆战队的人也没多到哪去,还分五路,脑子秀逗了?
再说,有形似巨型甲壳虫的坦克夹在队伍里面,酷是很酷,可分明是一副邀人参观的模样,哪里是什么偷袭。
日侨装上海市民倒是装得很像,可是演技再好,还是被身后的“大甲虫”给出卖了。
中国警察马上就识破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这些警察虽然随身只带了手枪,可没一个怯场的。
已经被你们害死了一个弟兄,到现在仇还没报呢。这回来得正好,打这些狗娘养的。
立即开枪,不仅把这些鬼鬼祟祟的“准日军”给揍得哭爹喊娘,还打死打伤了包括一个少尉在内的多名正规日军。
坦克车后面的鬼子们,出来吧,再装也没用了。
警察很英勇,但他们平时的用途毕竟只是维持维持城市秩序,用来打正规战就太勉强了,而且手上也没什么象样的武器,子弹又少,所以只能且战且退。
很不错嘛。都能打退警察了。盐泽君,你该笑一笑了。
因为再不笑,下面就没机会了。
听到枪声,19路军翁照垣旅上来了。
(1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