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2-22 22: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14)
钱谦益,字受之,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确切的说,他是探花。这一届的进士,出了不少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傅宗龙、张慎言、高弘图、还有就是杨嗣昌。这几位兄弟后来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多有建树,声名远播。张慎言和高弘图后面我们还要详细介绍,杨嗣昌太有名,不用我介绍。
这几人当中,数傅宗龙最为彪悍,在陕西把李自成大哥赶得满天飞,以致他战死后,因他阵亡而获得提升的陕西总督汪乔年,非但不高兴,反而失声痛哭道:“傅公死,讨贼无人矣。”所谓英雄惺惺相惜,大概就是这种境界。
虽然几位同学参加工作后的表现,丝毫不逊于探花钱谦益,但在万历三十八年的会试中,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进入第二甲,全部在第三甲里徘徊,和钱先生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虽说中了探花,但老钱性子怪、人矫情,又喜欢说大话,所以仕途并不顺利,一来二去只得回乡闲居。钱先生丢了官很沮丧,沮丧之余就开始写诗做文章,这一写就写出名了,文坛领袖的光环使一个名女人死心塌地地要嫁给他当老婆,此女名曰:柳如是。
此时钱先生刚刚从家乡常熟赶到南京,连个热水澡也没顾上洗,就生生把史尚书的提议给顶了回去,实在不是一般的猛。
既然钱先生不同意立桂王,那你想立谁?
钱先生微微一笑,说出自己的观点:潞王很好很贤明,堪当社稷的重任,天生是当皇帝的好料子!
我只能说,钱先生的观点让我想到一句广告词,Anything is possible——李宁!
一个看似荒诞的提议,却被在座的东林党人们视为救命稻草,在他们的观念里,是谁比较次要,只要不是福王就行。党魁钱先生有才,这个提议正中众人下怀,纷纷开始奔走游说,为潞王的登基造势。于是在淮安啃包米的潞王顿时爆红,风头一时无两!那架势,就是潞王不当皇帝,明王朝就没指望了。
潞王爷,为了咱大明的江山,您也得当这皇帝,千万别推辞,推辞就是撕钱先生的脸。
这么一闹,把路振飞难为坏了,淮安能调动的兵就那么一点,派去保护福王的兵力就是从城防部队里有抽调的,现在又出来个潞王需要重点保护,级别和福王一样,堪比大熊猫,路兄想一想都头疼。
听到钱先生的天才提议,路振飞轻蔑地笑了笑,说道:“议贤则乱,议亲则一。”
路振飞这话,插到钱大才子肺管子上了。我不得不佩服路抚台政治嗅觉之灵敏,看来他不仅擅长打仗,揣摩人心也是一把好手,这样的人不青云直上实在没有道理。
路振飞这句看似简单的话里,其实蕴含着很深的玄机:钱谦益以潞王贤明为由,主张拥立他为皇帝,此举看似高尚,其实这里面有个很大的陷阱:你说潞王贤明,他怎么个贤明法儿?比数学还是比历史,比IQ还是比EQ?比国政的处理能力?潞王和福王都是藩王,平时养尊处优,却被严格禁止参与国政,福王不懂的东西,潞王也未必懂。
而且潞王以外系藩王的身份,被立为皇帝,自然要对钱谦益等人感恩戴德,到时候,钱先生还愁政治资本吗?
拥立小福王就不同了,这人是万历的直系嫡孙,当了皇帝也犯不上感激谁,再说,由于历史原因,他不找东林党死磕,已算积德,让他感恩戴德简直是天方夜谭。
尽管小福王即位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仍旧要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事情卡在这里,双方僵持不下,史可法没有办法,只得去找一个人商量,他认为只有取得此人的支持,自己才有胜算。
可如果史可法事先知道这次政治协商的后果,估计他宁可死了,也不会去找这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