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寒 发表于 2010-4-24 00:31:23

接上(4)
  
  按照大顺军的光荣传统,打不下去就只能跑了,李自成下令全军后撤,沿原路撤退。
  
  后撤的李自成发现一件事:自己一不小心和唐通失去了联系。唐通那边没人来,自己派出去的亲兵也寻找不到唐通部队的影子。
  
  李自成当然不可能知道,早在自己山海关惨败的前一天,清军前锋已经在一片石击败了唐通残部。而作为指挥官,唐通就此失踪。或许他投降了清军,或许在战斗中死去,却终究无人知晓。
  
  坦白讲,李自成是比较欣赏唐通的,尽管唐通在居庸关只进行了短暂的软弱抵抗,便投降了大顺,照理说这样的人,不被李大哥鄙视才怪。但李自成始终认为,他敢只带八千人来护崇祯的驾,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而这类人,向来为李自成所欣赏。
  
  欣赏是欣赏,现在形势乱,又杠杆吃了败仗,寻人启事没法登,李自成自己也成了泥菩萨,更何况他正面临一件比唐通失踪更麻烦的事情。
  
  那就是该如何处置吴襄和朱慈烺兄弟呢?
  
  长年江湖上飘来荡去的经验,使李自成意识到,山海关的失败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自己的未来都要挣扎一下,吴襄和朱慈烺的利用价值也就成了问题。
  
  还留不留他们?
  
  经过短暂思索,对吴三桂的恼恨逐渐占据上风,这使得李自成脑袋里的血接近沸腾。于是他不顾清军的尾随追击,下令就地将吴襄处斩!
  
  吴襄这个人,守了一辈子辽东,虽然才能并不突出,胜在一向尽职尽责,算是个合格的军人。崇祯十六年年底,因为年老多病,跟皇帝告了病假回北京居住。
  
  他虽是武将,脾气却很温和,他不像大舅子祖大寿那么有个性,也不像儿子吴三桂那么有野心,岁数大了,只盼着颐养天年。可就是这么点愿望,竟然没能实现。
  
  归根结底,就怪吴襄这辈子偏与猛人结缘——祖大舅子和好儿子吴三桂。大舅子提拔他,儿子救他的命,欠了人情总要还,现在该到还人情的时候了。
  
  刑场上,吴襄获知了自己最后的命运,令人诧异的是,他非但没有诅咒李自成,甚至连骂人的话都没讲一句,似乎甘愿领死,任微风吹起他花白的须发。
  
  虽然他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投降了清朝,但他一定知道儿子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结果,也许自己就能活。如果在自己和儿子之间,只能活一个人,作为一个父亲,你应该知道吴襄的选择。
  
  此刻他的嘴角竟然有点上翘:儿子,走下去,别回头!
  
  想到这,他扬起了头,闭上眼睛,等待那一刀。
  
  作为一员武将,他曾设想过自己死去的无数个场景:被女真人砍死,作战不利被皇帝处死,得了重病耗尽心血而死,构想种种下场,却偏偏没有想到今天这种结局。
  
  利刃闪过,晃人眼,只见一片鲜红。
  
  吴襄永远不会知道,几乎在同时,自己的儿子被自己打了一辈子的老冤家加封为平西王!
  
  几天之后,吴三桂得知了父亲的噩耗,虽然之前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跟李自成闹翻,老爸不会有好果子吃,为了保护老爸,他写了脱离关系的书信,虽然他明白,李自成会相信才怪!可当父亲被处斩的消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时,他还是半响回不过神来。
  
  从那时起他发誓,此生与李自成不共戴天,即使不能亲手将他剁成两节儿,也要追着他亡命天涯。
  
  这个时候发此种毒誓,对吴三桂来说,实在为时尚早,因为在他举菜刀剁李自成之前,李自成已经决定先剁了吴家。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4-24 22:21:16

接上(4)
  
  李自成回了北京,灰头土脸,丢盔卸甲。
  
  与此同时,多尔衮下令清军不再追击大顺军,返回山海关内五里,安营扎寨,吃饭睡觉。
  
  身为统帅,多尔衮的心情很是靓的,清军在关内稳稳当当的驻扎,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太祖太宗都没有做到的事,到自己这里就给办了,还招降了难缠的吴三桂,简直猛了去了。
  
  相比之下,李自成就没这么好的心情了。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行,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去的时候,心急火燎可以理解,毕竟心里憋了一口火,不料理吴三桂这口气没法出;结果料理吴三桂不成,反被吴三桂和多尔衮的双拼组合料理,让人追着跑,实在太过丢脸。
  
  虽说中间拿吴三桂他爸出了口气,但终究是打死老虎,于事无补。
  
  我先前说过,李自成是个不认命的人,在对待吴三桂亲属的问题上,这句话仍旧算数。
  
  丢盔卸甲的大顺军刚刚返回北京,李自成饭也不吃、水也不喝,立刻下令将吴家老少三十余口搜捕出来,没有审判,更无需定罪,全部处以极刑。
  
  如果吴三桂知道这个消息,没准会昏过去。都说出来混,容易吗?一不小心就被灭门了,我招你一下,你就灭我老爸、灭我全家,太他妈的狠了。其实吴三桂不必抱怨,从他的事迹来看,换成他是李自成,没准更狠。
  
  淮扬巡抚路振飞,堂堂进士出身,早年打流寇时,不也是将对方大卸八块才罢休吗?说到底,出来混江湖的,手不狠不成;不狠你混不下去。
  
  吴家倒还有一丝香火在,吴三桂不是活着呢吗。更何况,吴三桂他哥吴三凤早就投降清朝了。但是,连吴三桂本人都没想到,吴家幸存的这点骨血,居然在几十年后,被他自己给折腾没了。
  
  几十年后的事,就留着以后说吧。
  
  灭了老吴家的门,李自成心中的恶气总算出了,但摆在他眼前的问题,却不是出了气就能解决的:以后怎么办?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4-30 12:35:28

接上(4)
  
  道上混了这么多年,李自成从来不是孬种,
  
  所以一开始,他确实考虑过据守北京,毕竟一路打到这太不容易,决不能轻易撒手,大不了大家一起死。
  
  在与明朝各位高官猛将角力的十几年中,这一直是李自成的宗旨,反正自己贱命一条,对手不是总督就是总兵,很多人更是进士出身,跟这样的人作战,输了不丢人,赢了很划算。
  
  比如掘了自成兄祖坟的汪乔年,这兄弟是天启二年第二甲的第六名。换句话说,他是那年全国科举考试的第九名,什么卢象升、陈演、黄道周,都被这位天才少年远远甩在后面。可就这么个牛人,最后还是被李自成凌迟了。汪乔年不仅学习好,骂人功夫也好,由于他骂李自成骂的太狠,舌头也被割掉。
  
  这样一个李自成,自然不是轻易认输的人。
  
  经过短暂思索,他命令军民火速拆除羊马墙和护城河旁的民宅,把城外居民都迁进城里。
  
  羊马墙是古代防守御敌经常修筑的工事,一般建在主城墙与护城河之间,高度比主城墙矮一些,主要作用是掩护守军出城打击敌军。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守军可以利用,敌军也可以用,如果敌军利用羊马墙的掩护攻城,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李自成为何要拆除羊马墙的原因。他的意思是:坚壁清野、死守不出。这是十几年前,袁崇焕在宁远对付皇太极时使过的招数。李自成学习的精神值得表扬,可惜只是半桶水而已。
  
  在有些时候,半桶水相当于没有水,万一碰上个劣质木桶,还会把桶泡漏。
  
  袁督师的背后有山海关,有整个明朝提供的后勤力量,更重要的是,明朝是正朔。正朔的力量就在于,不在于谁是正朔,而在于它一旦深入人心,便无法更改。
  
  而从始至终,李自成都不是正朔,他自己也没有去争取这种承认。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失落,在李自成作出死守北京的决定后,体现得更加明显。
  
  此时一个可怕的流言正在北京城内悄悄散播:大顺朝遇秦则兴,遇鲁则亡。前半句不用解释,地球人都知道,李自成兴起于陕西,而后一句也并非没有来由。
  
  就在李自成动员全城力量拆除城外建筑时,山东德州一位姓卢的明朝御史联合其他明朝旧吏,赶走了大顺委派的官员,并找到一位叫朱帅钦的明朝宗室,号称济王。
  
  虽然这个朱帅钦不知是皇室哪一支血脉的远房亲戚,济王这个封号在明朝世系表中也不存在,但形势乱,时间紧,只能将就着用,好歹是个姓朱的。
  
  这次复明的暴动一经展开,竟然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他们攻城略地,迅速在北直隶及山东省遍地开花。
  
  “遇鲁则亡”这句话,找到了出处。
  
  整句话说的玄,其实根源不难探究,所谓流言,从一人口中出,进另一人耳,循环往复,出处被掩埋,越传越玄,即成流言。
  
  流言自己不会流,别有用心的人参与进来,才能动起来。所以这些玄乎乎的话,只是一心复明的人装神弄鬼造的势而已。历朝历代,屡试不爽,不必奇怪。
  
  有了这句话作为理论基础,那些明朝念念不忘的先生们纷纷跳出来,对着大顺并不稳固的根基使劲摇,本来以为要长时间潜伏,没想到这么快报仇的时间就到了。
  
  从所向披靡到四面楚歌就一个月的时间,真是没天理。
  
  然而真正使李自成下定决心放弃北京的,却是另一个人说的另一句话。
  
  这个人就是李岩,我们前面提到过。
  
  论才干,李岩最多算是上中等,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很清醒。
  
  大顺军刚进北京时,大家卯足了劲追赃助饷,刘宗敏就不用说了,他在这件事上的积极性,足够评个劳动模范,其他的将领虽没有他那么热心,却也积极参与,实实在在的掺和了一把,比如李自成的好侄子李过。
  
  然而有一个人例外,他始终清醒看着同事们的壮举,也曾去劝阻李自成不要这样做,但李自成拒绝了。这个被拒绝的人,便是李岩。
  
  看到这里,或许无数的人都想朝李自成吐口唾沫,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李自成真的很无辜。
  
  说到底,他只是为了一个承诺而已。
  
  他曾经郑重承诺,他来了,百姓便不用再纳粮。后来才发现,他这个承诺有多么不切实际,有多么站不住脚——不收粮,军费从哪来?
  
  既要解决军费,又不能拿穷人开刀,而社会只有两种人:穷人和富人。既然李自成可怜穷人,就只好拿富人开刀了。
  
  得了北京,他依旧这样做。因为在他单纯的观念中,一个人既然许下承诺,就应该遵守并执行,一直到死。
  
  其实,他做到了。
  
  虽然有些时候,一个人过分遵守诺言,并不见得是好事;但我还是觉得,遵守诺言的人,是值得敬佩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拿承诺当屁放的人太多了。
  
  得知李自成准备死守北京,李岩只得硬着头皮求见。他知道,李自成似乎不像以前那样信任自己。但他还是选择说出来,如果不那样,大家都死定了。
  
  “新投降过来的人是不可靠的,就眼下形势来看,如果不能尽快脱身,我们有可能成为瓮中之鳖!回到龙兴之地,徐图东山再起不迟”
  
  这是李岩对李自成说明的理由,潜在的含义是:追赃助饷时,你把人都得罪了,现在出了事,谁还跟你干?我们应该赶紧回陕西老家,那里人熟地也熟,潜伏个几年,出来又是一条好汉!
  
  李岩的话,点醒了李自成,他意识到,李岩很可能是对的。经过与牛金星、宋献策等人商议,大顺军最终决定撤出北京!但在走之前,还有一个仪式要举行,即李自成的即位典礼。
  
  要说李自成忙来忙去,偏偏忘了为自己正名,在西安称王之后,忙着进京搞斗争。虽说手下一直称自己为皇上,但没经过加冕的皇上不是真皇上,最多是个野皇上。
  
  开始倒也没在意,等知道自己在北京的日子不多了,李自成才意识到,这个仪式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个仪式,丢下北京跑了,再次变身流寇,等于活回去了,这些年白折腾了。正式加冕称帝之后,就不一样了,等于是被敌人犯上作乱,皇帝去陕西打猎(西狩),打得过还能回来,唐玄宗和宋徽宗都干过这事儿,不丢人。
  
  总算有了次眼光,可惜太晚了。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5-2 21:33:35

(5)撤退
  
  虽然明知在北京的日子已经进入倒计时,但对于即位典礼,大顺朝的决策者们还是丝毫不敢马虎,经过紧急磋商,他们最终决定在武英殿举行这个重要的仪式。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紫禁城西面。如果将紫禁城视作帝国的缩影,那么武英殿的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说,恰好与李自成起家的陕西是契合的。
  
  武英殿的正殿面向正南方,符合帝王坐北朝南的规矩。此外,该殿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与紫禁城东面的文华殿东西呼应,前者彰显英武绝伦,后者意喻文化昌盛,寄托着明朝皇帝文武双全的最高追求。
  
  按照李自成的想法,自己是大顺朝的开国皇帝,马上得天下,在紫禁城西面的武英殿加冕最为合适。
  
  如果我是李自成的谋士,奉命为其挑选吉地、举行登基仪式的话,我一定不会选择武英殿。鄙人虽然不懂风水,却知道汉语里有个成语叫日薄西山。
  
  有会场就不能没来头。
  
  每一个登基做皇帝的人,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像样的祖宗,以抬高自己的身价,说明自己当皇帝的必然性。比如朱元璋,当年就考虑过给朱熹朱大圣人当N辈孙子,但朱圣人他老人家太有名,这事儿实在不好操作,最后只能作罢。
  
  人家刘备就算是去小卖部打酱油,都要气沉丹田的自报姓名:本人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按照这种套路,李自成大可从唐太宗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里面选一个当祖宗,就算这么显赫的出身不好作假,也不必沮丧。要知道,李姓可是中华大姓,从古至今,姓李的能人海了去了,随便抓来一个都成。
  
  但李自成最终选定了一个叫李继迁的人。
  
  如果你对这个人毫无概念,千万不要自责,就算你自诩对历史比较了解,也未必知道他。不过如果说李自成胡选乱选,倒也冤枉他。因为李自成本人出生在米脂的李继迁寨,而且在历史上,李继迁生了个儿子叫李德明,李德明又生了一个儿子叫李元昊,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西夏开国皇帝!
  
  对此我不得不说,李自成他老人家的思维实在标新立异,令人望尘莫及。
  
  我不否认李元昊是个出色的皇帝,因为一个孬种,别说建立一个国家,就算成立一个皮包公司也未必能行;我也不否认李继迁是骁武一时的豪杰,从历史记录来看,他确实英勇善战,德行也说得过去。但就当时社会普遍的认知来看,李自成这个孙子,当得很不划算。
  
  李继迁是干什么的?党项族的首领!在那个民族不平等的年代,当个少数民族同胞绝不是什么好事,高考不能加分,也没有额外的民族假期,有的只是轻视而已。
  
  对于李继迁,在中原人看来,豪杰是豪杰,终究是蛮夷,认蛮夷当祖宗,你还想统治中原?且别说李继迁本人一直活跃在陕西宁夏和内蒙一带,就连他的子孙建立的西夏国,也从未真正进入广大中原汉地。没进来,在这就没龙脉,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不具备,你还蹦跶啥?与其认他当祖宗,还不如认李克用,虽然李克用是沙陀族,好歹他的儿子李存勖建立了强大一时的后唐,也算人虎人龙,着实风光过一阵。
  
  李自成如此选择,只能说明他脑袋坏掉了。
  
  我是不准备向李自成学习的,如果别人问我的祖先里出没出过名人时,我一定要吹个牛、撒个谎,以三个字作答:孙传庭!
  
  当然,对李自成来说,不靠谱的事儿不止认祖宗这一件。
  
  即位典礼举行的当天,北京城意外的下了场瓢泼大雨。
  
  这场春雨对农民来讲,可谓及时,正所谓春雨贵如油,有了这场甘霖,来年的好收成就有了保证。然而对于李自成来说,这场雨无异于洪灾,浇灭了他心中残存的希望——第一天当皇帝,老天就降暴雨来掺和,总不能说是老天爷的贺礼吧,这样也未免太自作多情了。
  
  如果他李自成还是那个本本分分的农民,或许也会为这场大雨欢呼吧!
  
  可惜道上混的,终究是不能辞职的。
  
  如果一个人做着一份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却有幸和雇主签了无限期的聘用合同,他是该开心,还是该烦恼呢?
  
  然而烦恼不会停,停的只有雨而已。
  
  当太阳照常升起时,几乎一夜未眠的李自成知道,自己将再次踏上征途!此时他忽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自己的一生似乎都在路上,如果有一天自己老得跨不上马,也走不动路,是不是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呢?
  
  心中的疑问,不知该去问谁。既然心结无从开解,就去做临行前的准备吧。
  
  他下令焚毁除武英殿之外的所有宫殿和城楼。地球人都知道,李自成宁可自焚,也绝不会给武英殿放火——昨晚还是会场,今早就要烧掉,这么干龙脉可就真断了。
  
  熊熊大火映红了所有人的脸,同时驱走昨晚大雨残存的潮气。
  
  该走了,不能再耽搁了,李自成正准备开路,这时身边有人提醒他:朱慈烺该如何处置?是杀了,还是带走?
  
  李自成凝神思索了一下,摆了摆手,没有说话。紧接着,他调转马头,绝尘而去。
  
  不要杀他,也不必带他走了,就让他活下去吧,如果他可以的话。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5-2 21:36:59

(6)京城易主
  
  李自成撤出北京的当天晚上,到达蓟县的多尔衮知道了这个消息。
  
  应该说,这是个大大的利好消息,对手自动自觉弃城逃跑,留下统治真空,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进军机会了。于是多尔衮再一次显示了自己无与伦比的军事眼光——他命令多铎、阿济格和吴三桂火速追击大顺军。
  
  多尔衮十分清楚,只要大顺军没有坚固的城墙,就不再是八旗兵的对手,更何况他们带着大批家属和细软,根本走不快。如果在这个时候重创对手,便能够彻底瓦解他们的自信心,将撤退变成溃退。
  
  追击队伍出发之前,多尔衮悄悄授意同胞兄弟多铎和阿济格,此次追击大顺军务必保持低调,不得抢功,一定要让吴三桂担任主力。这样既可以保存清军力量,也可以顺便考察一下吴三桂的诚意——你既然投降了我,就得有实际行动来报效新主子。眼前就是个机会,更何况李自成亲手杀了你爸,不卖力你对得起谁?
  
  多尔衮实在太过狡猾,但这么做确实是情非得已,出来混,不耍点手段怎么成才?
  
  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之后,多尔衮立刻找到吴三桂,命令他和部下即时剃发,不得有误!光投降不变发型,这事怎么行?
  
  尽管吴三桂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情愿,但多尔衮仍旧放心不下,所以他要让吴三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很难说吴三桂摸着自己光秃秃的前额时,心中没有过任何挣扎。但他似乎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老上级洪承畴不也剃发了嘛!还有舅舅祖大寿,他老人家那么有个性,脑后不也有一条辫子嘛!
  
  既然大家都已接受,他吴三桂又凭什么抗拒这种命运呢?
  
  就这样,一向心高气傲的吴三桂放弃了最后一次反抗的机会,任乌丝飘洒于地。他明白,从此满头青丝这个词不再属于自己,非上天刻薄,只因青丝只剩下半头。
  
  尚未完全接受新发型,就迎来了多尔衮的追击令。
  
  吴三桂何等聪明,多尔衮的心思,他怎会猜不到?
  
  投降了,剃发了,光洁的辫子摇摇晃晃的垂在身后,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睿王爷让我追谁,我去追就是。反正这次要追的也是杀父仇人,正好一举两得。
  
  几天之后,吴三桂在庆都(今河北省望都县)追上大顺军,把对方打了个落花流水,洗劫了大顺军携带的财物——吴三桂的学习能力很强,这么快就将清军的看家本领学到手,也算可喜可贺。但打仗不能光搞抢劫,那样干没层次,为了扬名立威,还要杀人,这次吴三桂杀了一个比较大的人物——李自成手下大将谷英被阵斩。
  
  按说打到这份上,痛打落水狗的目标已经实现,差不多就得了,毕竟清军自己也立足未稳,这是当时担任追击任务的大多数清军的想法,更是多铎和阿济格的意见。
  
  这两个人一直跟着皇太极和多尔衮打仗,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混出来的人物,论经验不比吴三桂差到哪去,平时也不是吃素的主。但事实证明,如果他俩算兼职赌徒的话,那么吴三桂则是名副其实的职业赌徒。
  
  这两种赌徒的区别在于:兼职赌徒,赢一次就收手去买酒喝了,输一次就回家老实种地了;而职业赌徒,赢一次还想赢下一次,输一次还想着下一次怎么赢。
  
  在这一点上,吴三桂和多尔衮大致属于同一路。
  
  当两个兼职赌徒面对一个职业赌徒时,即使自己人多,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在吴三桂的坚持下,多铎和阿济格决定听从这个新投降的汉人的意见,继续追击。
  
  紧接着,清军又在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将大顺军堵住,双方激烈交火,清军再次获胜。
  
  真定的位置,距离河北省和山西省的边界不远。此处一败,李自成再也无法在京畿立足,除了去山西啃煤核,几乎没有别的出路。
  
  由于出发前,多尔衮曾对多铎等人面授机宜,战场情况千变万化,要随机应变,但这次最多将敌人赶到河北与山西的临界即可,如其继续逃遁,则不必强追。
  
  所以在李自成率部遁入山西之后,清军没有执著追击,这时他们又恰好接到多尔衮的命令,称其已率军进入北京,命众人即刻回京。领导说不打了,大家自然乐于从命,就此圆满收工,拍拍屁股回北京复命去了。
  
  在吴三桂等人追击李自成的同时,多尔衮自己率领剩下的清军主力进入北京,沿途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顺利得连多尔衮自己都怀疑其中有诈,担心中了埋伏。
  
  睿亲王多虑了,别说埋伏,连颗绊脚的钉子都没遇见。
  
  这倒不是因为大家太没血性,而是压根就没人知道他来了。
  
  当时北京城里,街头巷尾到处流传着吴三桂的英雄事迹,说他如何在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又说吴大帅将回北京拥立太子朱慈烺为皇帝,大家纷纷弹冠相庆,以为大明中兴在望,对吴三桂的崇拜也达到了顶点。官员们也暗暗自惭形秽,心想关键时刻还是要靠武将救国,自己虽然文章写得好,但东西写得好不能退敌啊。
  
  当官员们满心欢喜的准备好仪仗,列队迎接他们朝思暮想的英雄时,出现在眼前的不是那个不胖不瘦的青年将领,而是一个满脸大胡子的魁梧汉子,等大家反应过来这人是谁时,已经太晚了,只能硬着头皮接进来。不然你能怎么样?轰他出去?人家手里有武装,这不是找死吗。
  
  众人的这种心理,多尔衮是清楚的,但他没有过分担心。在他看来,你们既然肯投降李自成,就不能投降我吗?而且我对待你们会比李自成更好,他追赃助饷折磨你们,我非但不问你们要钱,还给你们高官厚禄。
  
  多尔衮过低的估计了这些书生们的心气儿,他并不知道,这些人或许圆滑世故,或许贪图功名,但底线还是有一点的。
  
  多尔衮一厢情愿的以为,投降李自成和投降自己没什么两样,但在这些头戴方巾的书生看来,却是不一样的。
  
  怎么能一样呢?
  
  李自成做事是缺德了一些,上酷刑逼哥们拿钱,但他没逼着我们改发型,钱算什么,老子在乎的是发型;可你多尔衮呢,跟你干就要剃发梳辫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随便剔除?从胡俗,穿胡服,纵使能裂土封侯,又有何用?
  
  于是很多人选择了亡命天涯,在这些准备流落江湖的文武百官中,有一个人叫史可程。
  
  史可程是老熟人了,前面我们专门提过,他是史可法史大阁部的弟弟,投降李自成之后,还给自己哥哥写了封劝降信,结果被哥哥一剑斩碎信纸,并立下毒誓,再见这个不肖弟弟,一定要杀了他。
  
  史可程也知道哥哥恨自己,但是没办法,他能投降李自成,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投降多尔衮,所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跑了。
  
  跑去找哥哥吧,就算被他杀了,也好过换头型。
  
  史可程跑了之后,一个叫陈名夏的小官看形势不好,也跟着跑了。
  
  如今知道这个人的已然不多,但在当时,他可是明星才子一样的人物。
  
  崇祯十六年,西北和辽东已经打得乌烟瘴气,半壁河山都快保不住了。而这一年,世居江南溧阳的举人陈名夏平静的打点行装,赴京赶考。
  
  这位青年自幼好作诗文,几乎无书不读,属于那种街边小报也要拿来看一眼的嗜书狂。
  
  和所有进京赶考的人一样,陈名夏希望自己金榜题名;和所有进京赶考的人不一样的是,陈名夏并不指望这场考试带给自己怎样的功名,因为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因才华横溢而名扬天下,黄宗羲、吴伟业都是他的铁哥们。
  
  说到底,考试只是他证明自己的另一种方式而已。
  
  你们看,爷写的东西,雅俗共赏,既能纵情风月,又能金榜题名。
  
  陈名夏为了证明自己参加考试,但这次证明,有点证明大发了。
  
  在这一年的殿试中,第一名叫杨廷鉴,他是大明朝最后一任状元,由于状元中的不是时候,这个人后来的境遇十分坎坷;而第三名正是我们的主人公——陈名夏!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5-3 23:18:40

接上(6)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崇祯十六年的殿试里,状元杨廷鉴和探花陈大公子虽然对答如流、出尽风头,但最吸引眼球的却不是这两位风头正劲的才子,而是另外一个来自广东的二十八岁青年,他的名字叫张家玉。论成绩,张家玉考的不错,选上了庶吉士,但和状元相比,并不算太过出挑。
  
  他被注目的原因是非主流的,不是因为才学,而是因为长的很帅,且气度豪迈。
  
  据说张家玉自幼面若冠玉,刚出生时就比别的婴儿漂亮,所以父母给他取名“家玉”。成人之后,所到之处回头率极高,是个名副其实的万人迷。
  
  光做个帅哥,在张家玉这里是行不通的。据记载,他对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估计不会比唐伯虎差太多,所以当时很多雅士都愿意跟他做朋友。这还不算,张家玉同学的抱负实在远大,舞文弄墨的同时,他还好习武,尤其钟爱弓箭,射箭射的很准,由于名声太大,江湖上的大哥也经常来讨教一二。
  
  长得帅、学习好,为人也豪爽,自然大小通吃,黑白两道都能混的明白。
  
  按说这么个人,应该不会有什么烦恼,但张家玉虽然个人条件堪称完美,但从小家里穷,供他上私塾都差点当了裤子,进京赶考的路费还是找乡里乡亲凑的。
  
  大明朝倒数第二年头,顶着北京城的炎炎烈日,张家玉不负众望,一举考取进士,由于成绩优异,还选上了庶吉士。可崇祯十六年是个什么样的念头啊,局势乱到家了,第二年初李自成就来了。
  
  按说改朝换代之时,你要么死,要么动作麻利点,投降就完了;如果这两样都做不到,跑回家乡隐居也成。张家玉这人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作为一名文武齐备的双料帅哥进士,他偏偏选择了第四条路,即不死不降不走,不但如此,居然还饶有兴致的给李自成写信。
  
  在信中,他首先要求李自成准许在自己家门口挂锦联一副,上面书写:“翰林院庶吉士张先生之庐”几个大字,并表示如果李自成找不到合适的人代为书写,他可以自己动手;另外告诉李自成要褒恤范景文等自杀殉明的忠臣,最后为了表达诚意,还称李自成为大顺皇帝。
  
  张家玉这么干,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的无赖行径了。既大张旗鼓的声称自己是明朝旧臣,跟李自成划清界限,还称人家为大顺皇帝,古往今来也没有这么玩的。
  
  李自成觉得这个人太讨厌,我还没找你麻烦呢,你倒来招我?活腻歪了不成?于是下令把张家玉抓了起来,绑在午门晒太阳(示众),张家玉倒不以为意,颇为怡然自得。
  
  虽然李自成觉得很恶心,但终究没把张家玉怎么样,最后还放了他,更没有强迫他当官儿。满清人修的明史把李自成糟蹋得不成样子。殊不知,如果李自成真的如此不堪,怎么能进得了北京?又怎么能随便放过成心恶心自己的张家玉呢?
  
  李自成在的时候,张家玉他们还愿意跟着玩玩,写封信,凑把热闹,也算自得其乐,权当是缓解尴尬气氛了。等多尔衮来了,人家连热闹也不爱凑了,全都化装潜逃跑南京躲着去了。
  
  对此,多尔衮是郁闷的。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5-4 23:18:56

(7)郁闷的王爷、不妥协的状元
  
  多尔衮没法不郁闷,他十分渴望笼络这些汉族知识分子,和李自成不同,他非常清楚这些人的价值,所以刚一进入北京城,脸也没顾上洗,立刻下令全城为崇祯皇帝戴孝三天。
  
  要说崇祯皇帝真是命苦,死的时候没人管,隔了这么长时间,魂魄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活着的人依旧不肯放过他,吴三桂给他戴孝,多尔衮也要给他戴孝,活着的时候不消停,死去的时候不安宁,他这辈子真是没治了。
  
  光戴孝不足以表示诚意,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多尔衮宣布:任何人只要归附清朝,不管你是否投降过大顺军,都可以既往不咎,按原职任用。
  
  多尔衮认为,老子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们再不买账,就真是给脸不要脸了。
  
  尽管态度诚恳,但多尔衮给的这张脸,死活不肯要的还是大有人在。这中间包括前面提到的史可程、陈名夏,还包括给李自成写信的张家玉。
  
  不想要脸的人,都跑了。
  
  想顺利混出城就要化装,不然你还想穿着大明朝服出去不成?于是一时间,京城多出了不少叫花子、算命先生,兴许还有磨剪子戗菜刀的,反正是花样翻新、种类繁多,能干不能干的全干了,目的只有一个:跑!
  
  据说张家玉张大公子由于长的太过出挑,扮什么都不像,最后只得蹲在大酱缸里混出了城。
  
  蹲在大酱缸里的张家玉不会想到,从此他将告别诗词歌赋,走上一条不归路,而这条不归路虽然艰辛,却使一个独特的名词,同时属于他和另外两个志同道合者,这个名词是“岭南三忠”。
  
  前后脚出逃的陈名夏更没有想到,不久之后,自己竟然还会主动回到这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人中,史可程竟然是结局最好的一位,他非但没能帮助自己的哥哥报效国家,反而往哥哥脸上抹黑,就这么个不争气的弟弟,却帮哥哥做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
  
  官员大量逃跑,多尔衮心里很清楚,却无能为力。他们的心不在这里,你还能全捆了看起来不成?不要命也要跑的,就只能随他去了,当然有一个人例外!
  
  陈探花可以跑,张家玉也可以跑,史阁部的弟弟更可以跑,唯独这个人不能跑。这个人就是大明朝最后一任状元郎——杨廷鉴!前面我们提到过。
  
  一个想跑,一个不让跑,不让跑的粗胳膊大拳头,还有刀,想跑的手里只有毛笔,最后想跑的被控制起来。
  
  一切都发展得毫无悬念,唯一有悬念的是,事情的结果。
  
  多尔衮和他哥一样,平生一大爱好就是笼络人才,杨廷鉴在他眼里的价值,有点像当年文天祥在忽必烈眼里那样——这人是个状元,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不能争取此人,争取其他人有个屁用?
  
  当然,多尔衮认为招降这个人,比忽必烈招降文天祥要容易得多。因为文天祥是大宋的丞相,眼前这个人只是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政治前程未待开展,国家就遭了灾。只要自己许以高官厚禄,他必定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接受任命,不然怎么着,你考上个状元容易吗,还能回家种地去?
  
  对此,杨廷鉴的回答是:能!
  
  如果杨廷鉴当过大官,或许投降这事儿还有商量,坏就坏在,他只是个翰林院编修,从没尝过拥有权力的快感,且进入官场时间不长,还是书生的脑筋,一年前皇帝赞赏的笑脸仍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杨廷鉴看来,那才是真正的龙颜。
  
  如今既然再也见不到,唯有用不妥协来祭奠。
  
  想劝这么个人投降,只能说睿王爷打错了算盘。
  
  面对多尔衮的使者,杨廷鉴找了各种理由,一会说自己有心脏病,不适合做压力大的工作;再不就是头昏眼花看不清东西,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不干!坚决要求回家种红薯。
  
  被人撅了,睿王爷自觉非常跌份儿,却到底没把杨廷鉴怎么样。多尔衮向来不是个杀鸡取卵的蛮人,既然你不愿意,本藩人大量大,就放你一马,说不定你哪天脑子醒水了,两厢情愿,咱们再合作不迟!
  
  手里有大刀的歹徒,最终放过了违背自己意愿的毛笔小生。
  
  就这样,杨廷鉴悄悄离开京师,一年前,他来到这里,获得大明状元的头衔;现在离开这里,他将失去一切——事业、梦想和荣光。
  
  但他还剩下一样东西,这样东西,相信我不说,你也会知道。
  
  杨廷鉴走了,留下一个满心遗憾的多尔衮。
  
  后来,多尔衮把这个遗憾告诉了自己的侄子——福临。虽然成年后的福临十分反感叔父的所作所为,甚至因此废掉了叔父给自己选的皇后,但满心怨愤的福临,却始终将那个令叔父遗憾的人的名字,牢牢记在心里。
  
  亲政后的少年天子,十分执着的请杨廷鉴出官,但杨先生比天子更执着,任你喊出龙叫来,我也不去,我就说自己有病,看你们能把老朽怎么样?搞得福临也很郁闷,老爷子,你就不能找点新鲜的理由啊!
  
  由于杨廷鉴是江苏武进人,所以福临每次见到家乡在武进的大臣,都要询问杨先生最近病得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好。有一次他还专门找来杨廷鉴在翰林院任职的儿子,翻来覆去的问,你爸到底啥病啊,病了几十年,不好也不死。
  
  福临没有想到,自己贵为天子,一统四海,却无法征服这个满鬓斑白的老头子的心。
  
  其实福临不必沮丧,因为在很多年前,这个老头子的人臣之心就已经属于另外一位皇帝。
  
  “如今士人门风日靡,以卿之心度之,何以为计?”
  
  “武进杨廷鉴回陛下问,取士先品行,而后文辞,用人贵朴诚而贱浮,竞论邪正,不论门户……”
  
  “如此真知灼见,状元之衔若不予卿,又予何人!”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5-8 21:50:09

(8)复明一窝蜂
  
  为了稳定北京的局势,多尔衮放低姿态装了孙子,但他毕竟不是搞刑侦出身,对各种化装术没法全部识破,所以很多人得以逃之夭夭。
  
  官员大量流失,睿亲王很心痛。
  
  但不管怎么样,如今清军已经占领包括北京在内的畿辅大部分地区,战场局势发生如此重大变化,当务之急是要尊重领导——将胜利的消息报告给在沈阳的皇帝和皇太后。
  
  就在幕僚们奋笔疾书,准备将胜利的消息送回沈阳时,睿王爷得知一个惊人消息:姜襄在大同脱离大顺管辖,宣布复明!
  
  于是他对手下幕僚摆了摆手:大家都洗洗睡吧,过几天把招降姜襄这件事一并写进去,再送沈阳不迟。
  
  你可能要说睿王爷有些自作多情了,人家姜襄说的复明,不是降清,你跟着瞎激动什么啊?
  
  其实不然。
  
  要知道,在皇太极的培养下,多尔衮已经成长为招降专业户,对处理此类事情颇有心得。在了解姜襄的所作所为之后,他判定这个人属墙头草的,复明只是幌子,不复明你还能复谁?复宋?太远了。
  
  多尔衮坚信,自己很快就能招降姜襄,进而将大同收入囊中;大同进袋,全晋如囊中物矣。
  
  多尔衮的判断,竟然惊人的准确。这位老兄,上辈子一定是草原上最聪明的狐狸。
  
  要说吴三桂死心塌地给清朝打了三十年工,且有康熙帝削藩在先,迫不得已再次背叛;和姜襄比,只能说吴三桂技不如人。
  
  因为姜襄背叛明朝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背叛大顺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背叛清朝,则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如此看来,清朝倒可以稍稍骄傲一下,毕竟姜襄给自己打了三年工,才跑路的。这一纪录对姜总兵来说,也算非常不容易。
  
  可以说,能叛的不能叛,他姓姜的都叛了。对于这个人,我已经无话可说,因为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虽然不知道反叛之后要干什么,但反叛之前要干什么,姜襄却轻车熟路。
  
  首先他知道,反叛得有名头,这难不倒姜总兵,欲反叛何患无辞,况职业选手乎?光复大明是最好的幌子。
  
  其次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两把刷子,自己毕竟姓姜,名声也不好,可以光复大明,却代表不了大明,当务之急要找个姓朱的。于是他就地取材,找了一个明朝疏远宗室,号枣强王,立为领袖,号召远近。
  
  最后一件事,就是诛杀张天琳。
  
  张天琳本是李自成部下将领,骁勇善战,人送绰号“过天星”。这绰号起的不好,过天星是啥?那不是流星吗?既然不是恒星,姜总兵肯定杀你没商量了。
  
  每次去山西,只要有一点儿时间,都要去大同的云冈石窟呆上几个小时,美轮美奂的砂岩石雕实在让我流连忘返。我曾经奇怪,在这样的礼佛圣地,为何一座古寺庙都见不到?翻开史书才发现,这一切的罪魁都是这个叫张天琳的家伙!
  
  当初他奉李自成的命令镇守大同,据说此兄好喝酒,且酒风极差,人家喝醉了耍耍酒风、调戏个妇女也就完了,他喝醉了就抡起大锤砸寺庙,建于北魏时期的云冈古寺庙全部葬送在这位兄台的手里。
  
  放到现在,蓄意破坏文物罪肯定跑不掉,关到监狱里还差不多。
  
  张天琳爱喝大酒,做事粗线条,又好破坏个文物啥的,按说缺点够多的,但他却是姜襄的救命恩人。
  
  当初姜襄投降李自成时,李大哥觉得这人投降太积极,让人不寒而栗,想杀了他。幸亏张天琳仗义相救,劝说李自成打消了杀念。事后姜襄去拜谢张天琳,哪知张天琳对他说:“国家创业之初,就应该招徕人才,谢我做啥?”那表情,简直酷极了。
  
  就算是孔有德那样的人,也最终放走了自己的老上级孙元化;姜襄却没有念及张天琳对自己的救命之恩,最终杀掉了他。
  
  大功告成的姜总兵,擦擦手上未干的血迹,满意的笑了,终于又叛了一次!
  
  此时的姜总兵并未料到,他一次次的反叛,不仅最终将自己送上不归之路,还使大同城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5-11 22:04:20

接上(8)
  
  姜襄在大同搞事变时,李自成恰好在太原。现在从太原到大同,走高速也就三个多小时,那时骑马虽然慢的多,但江湖上混的,还怕跑道吗。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向不肯吃亏的李自成,听到大同失陷的消息,第一个反应居然是继续撤退!
  
  在河北跟清军交战两次,均被击败,于是李自成放弃了畿辅地区,率部退入山西。姜襄一叛,他连山西也不想呆了,准备让明朝投降过来的陈永福留守太原,他自己则想返回西安。
  
  行李刚刚收拾好,一个坏消息接踵而来,正是这个消息,差点让李自成昏过去。
  
  李鑑在宣府宣布复明!
  
  其实就这件事本身来讲,不算什么大事儿,据说李鑑先生手里只有一千多人,充其量就是个团长。比这大一百倍的阵势,李自成也不是见了一回两回,别说团长,孙传庭那样的集团军总司令不也被他报销了吗?
  
  但李自成还是畏惧了。
  
  因为他想起来,李鑑就是那个自杀的宣府巡抚朱之冯的前任,一个文弱的书生,一个曾在大顺军面前唯唯诺诺装孙子的人,就这么个人,也反了?难道这不是不祥之兆吗?
  
  李自成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大意给李鑑创造了揭竿而起的机会。
  
  大顺军被清军击败后,主力便退出了河北,当时走的急,在河北任命的各级官员没有来得及撤退。这时李鑑一看机会来了,连夜组织了千把来人的敢死队,冲进当地的大顺衙门,逮住大顺委任的官员,二话不说,丢进大牢。
  
  随后他决定追随姜总兵的足迹,脱离大顺管辖,设大行皇帝(即崇祯)灵位,并在灵位前与追随者们立誓:矢志复明,不死不休!
  
  按说毒誓发完了,接下来就该玩命干了,但此时的李鑑还不想玩命,因为他有一件心事未了。他曾经灰心失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了却自己的心事,岂料老天有意成全,才过去一个多月就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初朱之冯自尽后,李自成恼恨地命令手下,将他的尸体抛入护城河,以示惩罚,但最后还是允许家人来安葬他。可这一切在李鑑看来还远远不够,他发誓只要一有机会,就会重新安葬朱之冯,他认为,这是朱之冯应得的。
  
  现在,他等到了这个机会。
  
  李鑑自己掏钱买了口厚皮儿棺材,按照朱之冯生前的官衔,举行相应规格的葬礼来安葬这个曾经取代自己作宣府巡抚的人。
  
  《明季北略》上说,改葬朱之冯时,朱大人依旧面色如生。我想,这不过是计六奇先生良好的愿望而已。要知道,朱大人生前吃的东西不含防腐剂,怎么可能死去一个多月还保持尸身不坏?
  
  但不管怎么说,朱之冯得以入土为安,李鑑的心事终于了了。一个多月前,他面对冰冷的护城河水,在自己心中庄严许下承诺。今天,他终于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既然没了心事儿,就可以干事了,李鑑也是这么打算的,但当时被抓的大顺官员非常有个性,严厉警告李鑑不要不识好歹,背叛大顺军是没有好处的,还说我们大顺向来搞游击战,说不定什么时候闯王就回来了,到时候你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李鑑听罢,仰天大笑。
  
  你不提李自成还好说,提他老子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我的家乡成都被张献忠占了,我没家了,你还敢威胁我?
  
  挖心!
  
  于是在场的大顺官员全部被挖心而死。
  
  对这个叫李鑑的人的记录,即终结于此。我们只知道,他随后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复明运动中去,至于他追随谁到何方战斗,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再也没有人知道。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5-12 21:03:35

第五章 弘光帝
  
  (1)新皇帝出炉
  
  人生在世,到底是人选择命运,还是命运选择人,恐怕连吴三桂那样的人精儿,也未必能说的清楚。相比之下,小人物李鑑的选择尽管充满了很多偶然,自主性却更强。作为无名小辈,他可以选择投降大顺,也可以选择投降清朝,更可以选择隐居起来种种菜,毕竟没有那么大名气,舆论压力的也小得多。
  
  可小人物李鑑最终还是选择去走一条充满了艰难险阻的路,一条极有可能万劫不复的路,当时有很多小人物都是这样的选择,明知自己是飞蛾,不是坦克,还要死乞白赖往火里扑,连头都不回一下,这一切为了什么呢?说句实在的,谁当皇帝,你还不是在家烤地瓜?
  
  随着无数的人奋起,无数的人又死去,说到底,只是为了心中的秩序和理想而已——我就认为他是皇上,就算死了他也是,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秩序,你们要来破坏这个秩序,老子就得跟你们玩命。
  
  北京丢了,我们还有南京,这个姓朱的皇上死了,他总有亲属在,没有儿子还有兄弟呢。当时无数人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奔南京而来的。在他们看来,哪里有“明”,哪里才是他们的家。
  
  这些人单纯的想法是没错的,因为刚刚组建的南京朝廷可谓五脏俱全,内有大学士筹划一切,外有四镇总兵保卫首都,看上去非常井然有序。当然这只是外行人的看法,明眼人都能看出门道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朱由崧的皇位问题。
  
  前面我们说过,这位老兄只是就任监国,监国就是代理,随时可能过期。正牌皇帝不来算你捡个便宜,万一正牌皇帝不幸出现,你也只好自认倒霉。
  
  按说朱由崧从出生到现在,也就在小娃娃的时候,过过几天消停的富裕日子,后来时局越来越乱,老爸被宰了,媳妇上吊了,他自己四处流浪,比乞丐好不到哪去。现在终于时来运转,当了监国,虽说还是个临时工,但总比以前强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无论是朱慈烺,还是他的弟弟永王、定王都不可能来南京了。要来早来了,这时候再不来,就来不了了,说不定死哪了。既然这样,监国先生,您可以转正了。
  
  就这样,监了十几天国之后,朱由崧正式即皇帝位,年号弘光,历史上被空前妖魔化的皇帝横空出世!
  
  满情人修明史时,对朱由崧这个曾经君临天下的南明皇帝,该使用何种称谓上犯了难。称为弘光皇帝吧,等于承认了他的合法性,满清人是不愿意的,但你要叫他狗剩或是二赖,似乎不太合适,那样也显得满清没素质,不能这么干。最后只能称作福王,听起来怎么都像个割据政权的名。
  
  目的达到了。
  
  既然可以把一个皇帝篡改成藩王,也就没什么不能篡改的了。于是朱由崧变成了嗜酒贪杯、欺男霸女的酒色之徒。
  
  我承认,朱由崧固然不是唐宗宋祖那样的人物,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确实对国事一窍不通,但他却有一个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优点,那就是心宽。
  
  如果说朱由崧和他的堂弟崇祯有着某种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很缺乏安全感,这和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而朱由崧与崇祯最大的不同则是,崇祯是个极其敏感的人,朱由崧的性格却很钝。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听我说南明(持续更新,讲述最后的汉人王朝无奈的末路,崇祯十七年开始)----孙敬懿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