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6 23:04:43

连载31
  
  
  
   从战斗爆发的那一刻开始,“施佩伯爵号”就以每小时五十里的速度,冲向右舷落单的英舰“埃克塞特号”。
   与此同时,驻在“埃阿斯号”旗舰,从事调度的哈伍德准将则指挥麾下的“阿溪里号”,以最高的速度,紧压着伯爵号的左舷,朝它的侧翼杀来。
   兰斯多夫上校最初瞥见小舰队时,根据桅杆与舰艇吃水深度误判,以为只需要对付一艘轻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但是,片刻以后,他认出了他的敌手的实际情况,就知道一场生死决斗已经降临了。
   为了更方便指挥作战,这位年过半百,但身手依旧矫捷的舰长,亲自爬上主桅塔顶指挥作战。并传令:以高爆弹射击,以期得到最大面积的杀伤效果。
   视线优良的兰斯多夫上校,两眼紧盯着同样高速行驶而来的重型巡洋舰——“埃克塞特号”,当敌舰刚进入射击距离,他便朝枪炮指挥官下达了进攻令。
   “施佩伯爵号”舰桥上,官兵纷纷用棉球堵塞耳朵,以避免舰炮的巨大的轰鸣声震坏耳膜,少顷,传话筒传来了枪炮指挥官的喊声:“锁定目标,重巡洋舰,距离20000m,开火!”
   顿时,炮声轰隆,如鸣惊雷,“施佩伯爵号”被巨炮发射产生的硝烟所弥盖。
   兰斯多夫目不转睛地盯着“埃克塞特号”,观察着弹点,只见英舰前方水柱升腾,两次齐射炮弹都未击中。
   “埃克塞特号”由于主炮的射程太近,此刻只有挨打的命,为了能让船尾炮塔也能加入作战,在“伯爵号”不断接近的情况下,贝尔舰长下令“埃克塞特号”稍转航向,以横向姿态与敌舰对峙。 转舵完毕后,伯爵号已驶近至17000m左右,业已进入英舰有效射程,贝尔舰长为期达到最大效果,下令“埃克塞特号”各轻重武器齐射。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第一次齐射的炮弹便击中伯爵号首楼。“埃克塞特号”那8寸口径炮所产生的巨大的爆破力,差点把兰斯多夫上校从主桅塔顶震下来。
   几乎在德舰中弹同时,德舰主炮的第三次齐射也击中了英舰,高爆弹那巨大的杀伤效果,在“埃克塞特号”四周凌空爆炸,爆炸所产生的弹片更是横扫“埃克塞特号”右舷,击毙了右舷鱼雷管的所有操作人员,损坏了两架水上侦察机,并损毁了舰上的通话线路。另一颗炮弹更是横扫舰桥,并炸飞了副炮塔,使得舰桥人员死伤惨重,除了舰长贝尔以及两名普通水兵,其余舰桥人员,全体阵亡。
   幸运的是,贝尔舰长由于站在人群中间,爆炸所产生的弹片都被身边的人所格挡,虽然脸部挂彩,但伤势不大,仍能指挥战斗。随即,他要求幸存的两位幸运儿,迅速撤离舰桥,自己则前往舰后的第二指挥台继续指挥作战。
   由于传话筒被毁,他命令下属利用人员接力传话的方式,指挥舰艇航向,并继续以舰艇后部的炮塔,还击德舰。
   此刻,“施佩伯爵号”舰上,为了避免被后方越来越逼近的两艘英舰所追上,并决心在敌舰到达以前击沉或者重创"埃克塞特号",使其丧失战斗力。兰斯多夫要求战舰须得开足马力,不间断的围绕着同样高速驶来的“埃克塞特号”做轴心旋转。但是,由于“施佩伯爵号”因三个月以来长时间使用,效率降低,并且因长时间于海上巡航,致使船底以及螺旋桨附着海中生物,使其最大时速只能达到24节,无法继续攀升航速。
   但是,在兰斯多夫上校的不断催促之下,驾驶人员全速开足马力,加紧活塞,在马达的轰鸣声中,由于烟囱过窄,柴油主机所排出的阵阵浓烟几乎都找不到出路了,船体像要爆炸一般,如此玩命的攀升航速,使得“施佩伯爵号”的船桅都在连根震动!
   兰斯多夫上校不为所动,依旧催促加大马力。他知道 ,停下来就是死亡 ,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在其余两艘敌舰到达前,击沉英舰“埃克塞特号”。
  
   在伯爵号11寸口径炮的不间断轰击下, “埃克塞特号”此时已是千疮百孔,船首更是被打成了刷子,整体的船身因受进水影响,向右傾斜10度,船首下倾3尺,并直接导致主炮失去平衡而无法继续射击。
   为了避免造成火灾,那些勇敢的英国水兵甚至跑到裸露的甲板上,使用五花八门的物件把受损的侦察机推进大海。
   贝尔舰长知道,假如“埃克塞特号”此刻转向退出战斗。两艘6寸口径,装甲薄弱的友舰将暴露在“施佩伯爵号”11寸口径炮的威胁之下,其结果是不敢想象的。 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吸引德舰火力,不使其转移进攻目标。
   贝尔舰长下定决心;哪怕全体阵亡,也绝不退出战斗!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6 23:06:51

连载32
  
  
  
   随着时间的推移,伯爵号此时能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但是“埃克塞特号”并未丧失战斗力,更未丧失斗志,反而越挫越勇。
   此刻,哈伍德准将率领的2艘轻型巡洋舰也转向左舷,不断的拉近距离,它们通过无线电取得联络,并开始实施同时集中火力射击。
   在三艘巡洋舰的围攻之下,伯爵号优势尽失,并开始被每隔15-20秒1波的16枚8寸炮弹所轰击,英舰虽然口径不大,但射速急快,打红眼的“埃克塞特号”也用尾炮进行不间断的射击。
   在如此密集的齐射之下,伯爵号不断中弹,首先,右舷的防空炮以及船上的淡水制造机被击毁,一枚英国穿甲弹更是贯穿指挥塔下方的主装甲带,再贯穿船身内部的弹片防护隔离壁才爆炸,只差3尺就会贯入轮机舱!而后,船身又被高爆炮弹所击中,并燃起小火,但随即被德国水兵扑灭。
   战斗进行到55分钟时,大胆的“阿溪里号”已接近伯爵号10000m的距离,进入鱼雷射程,它先后向德舰发射了4枚鱼雷,作为礼尚往来,德舰也回敬了4枚鱼雷,可惜都未命中。而后,“阿溪里号”立即拉开距离,继续以远距离火炮,吊射德舰。
   面对如此强大的左翼火力威胁。(特别是害怕敌舰近身鱼雷战,被这家伙打中非沉即废。)兰斯多夫上校无奈之下,只能掉转炮口,转移主炮射击“阿溪里号”以及,“埃阿斯号”。估计是打顺了手,或者小宇宙爆发。此刻,伯爵号的炮手们的准确率突然暴涨,频频击中这两艘轻型巡洋舰。“埃阿斯号”舰长被流弹击中,大腿受伤, 主炮塔也被弹片射穿多处,并造成人员伤亡。“阿溪里号”也被射中三次,副炮台被震飞两个。
   由于伯爵号11寸口径炮威胁太大,两舰不得不拉开一段距离,以保持平行航路并横向行驶。
   压力稍稍减轻的兰斯多夫上校认为,既然无法迅速解决英舰,伤其10指,不如断其一指,他命令:掉转炮口轰击“埃克塞特号”;他又下令:主炮轰击“埃克塞特号”。其余轻型武器,包括防空炮、尾炮,则继续射击并拦截已受轻伤,却意图再次逼近的两艘轻型巡洋舰。
   兰斯多夫上校打算做最后一搏,把奄奄一息的“埃克塞特号”重型巡洋舰打入海底。以期盼扭转整个战局!
  
   此时“埃克塞特号”是悲惨的,由于德舰使用的高爆炸弹,产生的弹片袭击效果,造成了61人死亡,23人重伤,那些被流弹击伤,仍然坚持作战的官兵更是不计其数。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船身不断进水,倾斜的越来厉害了。
   舰长贝尔更是疯狂,他全然不顾战舰即将沉没的危险 反而不断向伯爵号紧逼 ,他和两三名军官集合在船尾的操纵台,把炮手赶去抢救伤员 自己亲手操作一座硕果仅存的炮塔,不断向伯爵号予以还击。
   经验丰富的兰斯多夫上校经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埃克塞特号”此时的主桅已经摇摇欲坠,只要命中数炮,就能把这艘重型巡洋舰给报销掉。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由于伯爵号过度频繁的转换射击目标,以及炮台受损,造成了射控解算的混乱,也就是说,伯爵号无法准确估算出敌舰的距离了。几乎于此同时,那艘疯狂的“埃克塞特号”也因船体进水导致的电源短路,使得贝尔舰长亲自操作的最后一座炮塔也失去了战斗力。
   这时,他已无能为力了。到了7点40分,“埃克塞特”号就转身驶去修理,至此脱离了战斗。
   就在两艘射不出炮弹的战舰大眼瞪小眼的同时,哈伍德准将为了援救“埃克塞特号”再次下令2艘轻巡洋舰以全速接近德舰,兰斯多夫上校见事不妙,急忙下令施放烟幕弹,转舵逃跑,企图拉开射击距离。并以肉眼估算敌舰距离,用主炮射击撤退,最后居然用一枚主炮射出的未爆炮弹,撞坏了“阿溪里号”的主桅尖端(谁说德国工业精细了,这不,连出洋相。)
   哈伍德准将并不知道伯爵号射控失灵,他的勇往直前,仅仅是为了援护“埃克塞特号”。眼见“埃克塞特号”顺利撤出战斗,便放下心来,不再追击。因为之前的不间断高速炮击,致使弹药情况吃紧,只剩20%的弹药。
   他打算晚上再去寻找机会,因为到了晚上,他将有较好的机会来有效地使用轻便武器,或许可以使用鱼雷。因此,他也施放烟幕弹,转舵逃跑。拥有水上侦察机的缘故,也不怕“施佩伯爵号”能跑到哪去。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6 23:08:24

连载33
  
  
  
   拉普特河口海战,打了整整82分钟(6时18分,“施佩伯爵号”首炮开局——7时40分,“埃克塞特号”退出战斗)从战术上说, 双方基本打成平手,英舰1艘重伤,2艘轻伤,并由于弹药吃紧,哈伍德准将被迫退出战斗。德舰“施佩伯爵号”射控失灵,并且燃油不多,兰斯多夫上校也指挥该舰脱离战斗。
  
   望着英舰越来越小的身影,兰斯多夫上校急忙走下舰桥,查看军舰的伤势。
   “施佩伯爵号”共被英舰击中20次:3枚8寸炮弹;17枚6寸炮弹;受伤严重。其面包房,饮水器以及燃油过滤装置都遭到损坏,首楼更是被一枚8寸口径炮弹撕开一个大洞,主通道被炸的七零八落。全舰共有1名军官,36名士兵阵亡;57名受伤,死者被抬到甲板上,他们的尸体盖着帆布,血水四处横流。
   面对如此惨象,兰斯多夫上校神情黯然,不忍心再看下去,他转过身来,询问枪炮指挥官,打听关于武器方面的损坏情况。
   得到的回答是不容乐观的:此时,他的战舰在弹药方面还算充足,但是,左右舷防空炮被炸毁;左舷的5.9寸副炮的供弹系统也遭到损坏;而最糟的是,位于主塔桅顶的主炮射控测距因被弹片击中而失效;这门威力巨大的11寸口径炮是“施佩伯爵号”的骄傲,没有这门巨炮,伯爵号是无法与哪怕一艘轻型巡洋舰相抗衡的。
   兰斯多夫上校知道,敌人的援军随时都有可能到达。现在,返回德国的唯一希望就是:在敌舰的援兵到来以前,迅速修理好战舰,(特别是主炮)并摆脱敌人的追踪。只要施佩伯爵号能再次隐藏行踪,这个躲猫猫的游戏,是可以继续玩下去的。
  
  
   兰斯多夫上校踌躇再三,最终决定先驶往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修理这艘几乎已经丧失战斗力的船舰。就在德舰转舵西行,即将进入蒙得维的亚水道的时候,观察哨报告:两艘逃逸的英国轻型巡洋舰此刻又跟踪上来。
   哈伍德准将还是不放心,他怕侦察机跟丢了目标,但又慑于11寸口径炮的巨大威力,所以,仅是远远的跟着,并不靠近。 在这天剩下的时间内“施佩伯爵号”一直以22节的速度,小心翼翼的向西航行,英国巡洋舰紧随其后,午夜过后不久,"施佩"号进入蒙得维的亚港,“埃阿斯号”和“阿溪里号”则停泊在港外,密切地监视德舰的一举一动。
  
   大家也许还记得,那艘在风暴中受损的“坎伯兰号”巡洋舰吧。这艘拥有8门8寸口径的重型巡洋舰,此刻也顾不得修理了,拖着还未完全修复的桅杆,冒着浓烟,“突突突”的从福克兰群岛以最高的速度驶来,并接替了严重损坏的“埃克塞特号”。至此,三艘英国巡洋舰把蒙得维的亚港围得个严严实实。
   “施佩伯爵号”驶入中立港口城市的消息,更是让丘吉尔兴奋不已。他首先给哈伍德发了个电报,升了他的职,封了个荣誉骑士称号;要求他把“施佩伯爵号”堵在港口内等待支援,接着,他下令召集一切附近海域可以作战的战舰,务必以最快速度,赶到蒙得维的亚港,予以增援。
   毁灭“施佩伯爵号”的机会来了!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6 23:09:35

连载34
  
  
  
   值得一提的是,当“施佩伯爵号”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停泊后,兰斯多夫上校便释放了舰上的英国船员,这些俘虏都是在历次袭击中抓获的。战斗爆发时,这些吓得瑟瑟发抖的船员就被关在船舱内,并都奇迹般的毫发未伤。(他们的内心是期盼英舰取胜呢?还是祈求德舰取胜?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
  
  
   军事上打完了,现在又轮到政治上的较量了。
   从“施佩伯爵号”抛锚的那一刻开始,德国、英国代表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大战。他们在谈判桌上展开激战,代表们舌枪唇剑,互不相让。
   德国驻乌拉圭大使指出,战舰必须在港口修理好破损才能恢复航海性能,因此要费一段时日;英国代表争锋相对,提出抗议,他们提醒乌拉圭政府,按照国际法的规定,交战国的战舰只在中立国港口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德方代表又认为根据伦敦宣言第14条,军舰受损和坏天气两种情况下,可以不应战。英、法代表则坚持说斯佩号只是受了点小伤,完全可以出海。
   夹在中间的是乌拉圭政府。从利益上说:乌拉圭政府和英国有十分密切的经贸关系,大量的英国商人也在乌拉圭做生意,并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可乌拉圭政府毕竟是中立国,不愿意与德国公开闹翻,为此,他建议成立一个小组来调查德舰的伤势。
   与此同时,兰斯多夫上校也加紧了战舰的修复工作,他出高价邀请当地最大的船舶修理厂为“施佩伯爵号”进行修理,却遭到了该厂经理的直率拒绝。原因很简单:他父亲是法国人!
   这时,乌拉圭政府调查小组的结果出来了,调查小组的意见是:“施佩伯爵号”确实不能马上出海,兰斯多夫可以在港内修理3天,如若再赖着不走,就要扣押该舰至战争结束再予以归还了。
   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尴尬,兰斯多夫上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位置。一方面他希望尽快出港,再这样拖延下去,蒙得维的亚港外不知道又要集结多少英国的军舰了(此刻,4艘巡洋舰、1艘航空母舰正从世界各地赶来) 另一方面,他的战舰因无法得到有效的修理,行驶出去也是死路一条。
   于是,他发了一封详细的电报给德国海军总部质询意见。
   这封电报在海军总部引起了轩然大波,海军元帅雷德尔更是气愤不已。他曾经三令五申,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与英国海军硬拼。现在倒好,“施佩伯爵号”自己找上门去,和英国干了一架,被打的鼻青脸肿不说,还被封锁在中立国家的港口内。
   出海前,雷德尔元帅就已经给兰斯多夫上校交代了“巡洋战”的首要任务是破坏英国航运,而不是与英国海军决战。这位老军官当场就流露出不满的情绪,他认为:作为一舰之长,看见敌舰就夺路而逃,太丢脸了。他并非不知道假如无法在战斗中战胜英舰,又无法摆脱英方跟踪,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自始至终,他都是为荣誉而战。
   但是,这也要了他的性命。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6 23:12:24

连载35
  
  
   “施佩伯爵号”最终的结局
  
   1939年12月16号早晨,也就是“施佩伯爵号”限时出港的前一天。在那位脸有愠色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的主持下,德国海军部的首脑们聚集在一起,就“施佩伯爵号”事件商量对策.现在,留给兰斯多夫上校的,似乎就三条路可以选择了。
   1.接受乌拉圭当局的拘留。
  
   2.“施佩伯爵号”做战斗突围,航驶到邻近国——阿根廷。据说,阿根廷是亲德的,在那里,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
  
   3.自沉战舰,并破坏舰上一切设施。
  
   这些海军部的老先生,都是不愿承担责任的老滑头。因为,就现在的处境看,以上的3个选择,对“施佩伯爵号”都是相当并不利的。
   经过一整上午“热烈”讨论,海军参谋部最终的决定是:授予兰斯多夫上校全权处理权;理由是:兰斯多夫乃现场指挥官,他要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情况。
   下午1时,雷德尔乘车赶往总理府,并把海军部的最终裁决计划告知希特勒。恰巧,希特勒从他那敞大的书房钻出来,几月以来,他都沉醉于那个伟大的,征服法兰西的计划当中,雷德尔已是很久没见到他了。
   在这里,雷德尔元帅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他认为:军舰被乌拉圭政府扣留是绝不可行的,这个“中立”政府是没有一点含金量的,他们肯定会把伯爵号上的秘密武器转交给英国政府,英国人也是千方百计想要得到的技术,特别是“施佩伯爵号”的战斗桅楼。突围如若无望,那么自沉战舰,破坏舰艇上一切设备,是最好的选择。
   希特勒表示同意雷德尔的看法,但他更希望“施佩伯爵号”做战斗突围。在他那充满想象力的脑袋里,他盼望着那些英勇的水兵奋力一搏,尝试突围,如有必要,于强敌奋战并光荣沉没。这是何等伟大!
   随即,他把一支手放在这位海军元帅的肩头,满腹哀愁的说道:“海军元帅先生,我完全理解你的感情。相信我,对这只舰和士兵的命运,我和你一样感到痛心。可是这是战争,如果需要,一个人必须学会残酷。”
  
  
   大洋彼岸,兰斯多夫上校此刻倒显得异常冷静。
   首先,舰上的水兵们凑了一笔钱,在蒙得维的亚市中心区最豪华的公墓,为“施佩伯爵号”的死难官兵举行了一个庄严肃穆的下葬仪式,曾经被俘虏的英国商船船员也参加了葬礼,并献上花圈致意。
   而后,这位神情凝重的海军上校,独自登上了他那心爱的战舰,对那些还在为“施佩伯爵号”做无偿修理的德国侨民表达了感谢。他表示:由于外交努力的失败,乌拉圭政府已经下达了最后通牒,17日下午6时,“施佩伯爵号”就必须起航,不能再呆在港内,修理工作,没必要再进行下去了。
   17日下午3时,残破不堪的“施佩伯爵号”上,兰斯多夫上校向那些齐聚在指挥舱的军官们,下达了他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痛心的决定——自行凿成“施佩伯爵号”,他不愿意让1000多名士兵,为这个毫无希望的突围,白白牺牲掉性命。
   “施佩伯爵号”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
  
   17日下午5时20分,“施佩伯爵号”将舰上海员的行李和供应品转移到港内的德国商船上,6时整,兰斯多夫上校率领40多名船员驾驶“施佩伯爵号”拔锚起航,缓缓向港外移动,舰上2面大幅德国军旗迎风飘扬。
   蒙得维的亚港口积满人潮,目送这艘残舰拔锚起航,很多人认为可以看到一场精彩的大战了!摄影机、望远镜,一应俱全;一家美国广播电台,不远万里,专程赶来做现场报道。标题是很招人可爱的:“施佩伯爵号”覆灭记!而那些住在乌拉圭的德国侨民,则神色凄凉,有得,甚至忍耐不住而哭出声来;站在港口另一边的是英国侨民,他们个个神采奕奕,幸灾乐祸的注视着这一切的发生,如若有记者采访,他们就会神气十足的声称:要让全世界看看,强大的英国海军,是如何痛扁德国佬的!
   在英、德两国,焦急的人们则拨准了广播收音机的频道,静候无线电报告消息。希特勒也急切的坐在收音机旁等待着“施佩伯爵号”最后一战的消息。可是,得到的消息是让他昏厥的。
   7时50分,当暮色掩盖普拉特河口时,“施佩伯爵号”内部预设的炸药陆续被引爆,战舰连续爆发出可怖的爆炸声,它那38毫米厚的钢板被炸裂的粉碎,近20米高的熊熊烈焰飞舞在半空中,同时,舰上的舱底活门也已经全部打开,以加速下沉,剧烈爆炸所产生的轰鸣声,就连3海里以外的港口都听得见。而兰斯多夫上校等一行人,则登上救生艇,在火光映照之下,他泪流满面,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战舰沉入大海。
   此时,哈伍德准将仍旧精神高度紧张的等待着“施佩伯爵号”的突围。8时54分,一架英国水上侦察机证实:敌舰已经自毁,战斗警戒,随之解除。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6 23:14:19

连载36
  
  
   在“施佩伯爵号”自沉后,生还官兵被乌拉圭政府转送至阿根廷,而阿根廷当局并未如德国所期待的“比乌拉圭友善” 坚持拘留了这些官兵。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阿根廷政府还是客客气气的接待了这些德国人,他们分散住进当地德国侨民的家里,甚至还可以从阿根廷政府那里领取生活补贴。
   兰斯多夫上校在妥善处理完这些事宜,并确定其所属官兵能受妥善对待后,他知道,他的使命完成了。
   19日夜,兰斯多夫于他的下榻旅馆房间中,给德国驻阿根廷大使写了一封信,他写道:
   从我炸毁“施佩伯爵号”那时候起,我就决心岁我的战列舰的命运而俱陨了,我指挥下的年轻的水手们都很安全... ...
   我现在只能以自己的生命来证明第三帝国的战斗人员是准备为国旗的荣誉而牺牲的。凿沉袖珍战列舰“海军上将施佩伯爵号”的行动,应该由我一个人负责。我非常愉快地献出我的生命来洗刷任何可能玷污我们国旗的荣誉的耻辱。我对我的国家与元首的事业和未来,抱着坚定的信念,我将以这样的心情,面对我的命运。
   最后,他摊开一幅德国海军军旗,并用一只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 ...
  
   随着“施佩伯爵号”的沉没,以及舰长的自杀身亡,在海洋上最初对英国贸易航运进行的海面袭击便告结束,“施佩伯爵号”的最终结局是对德国海军“巡洋战”战略打击。但是,另一艘正在汉堡造船厂修建的超级战列舰将在两年后扬帆起航,对英国海上霸权发起新一轮的挑战。
  
  
  
  
  
   关于拉普特海战的一点事后花絮(有点长,有兴趣的看看)
  
   ·哈伍德准将因此战功,以后官运亨通,官至地中海舰队司令,最终因健康欠佳,于1945年11月退役。
   ·拉普特海战中,英国官兵受各式奖章者达数十人之多,而三艘巡洋舰之舰长中,除了最拼命的“埃克塞特号”舰长贝尔官运较差外,其余2人终至将军之位。
   ·有些“施佩伯爵号”的官兵成功逃出阿根廷,并最终回到德国。这些经验丰富的官兵,大部分被分配至新战列舰——“俾斯麦号”任职,并最终随该舰的沉没而葬身大海。
   ·1000多名“施佩伯爵号”官兵,住进当地德国侨民家中,并形成了小规模的德国人聚居区,有得至今尚存。
   ·战争结束后,阿根廷政府与红十字会共同组织了遣返,但仍有350人决定留下。而且,他们时常举行老兵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兵也大多离逝。
   ·“埃克塞特号”由于受创太重,曾有建议将其就地拆除,但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坚持他的“英雄舰”必须安全回国修理后继续服役。在极其严密的护航之下,该舰得以顺利返国,并受到了英国居民的热烈欢迎,丘吉尔本人也亲临现场,站在那支离破碎的甲板上,向它的勇敢的官兵致敬。
   ·“埃克塞特号”经过接近1年的修复,最终被派遣至英国远东舰队,于1942年3月1日的瓜哇岛海战中,被日军重巡洋舰及驱逐舰击沉;二战结束后,为纪念该英雄舰,一艘导弹驱逐舰被命名为“埃克塞特号”,该舰曾于2004年6月,访问过中国香港,以及内地的青岛。
   ·拉普特海战中的轻型巡洋舰“阿溪里号”,日后转战地中海战区,并战功卓绝,还曾参加了诺曼底战役。
   ·哈伍德准将的旗舰“埃阿斯号”则转战太平洋战区,并于战后转移至印度海军,直至1978年才停役拆解。值得一提的是,“埃阿斯号”曾于1950年参演了美国电影“拉普特河口之役”的拍摄工作,并于片中扮演自己,而里面的“坏人”角色则由美国的一艘重巡洋舰扮演;那艘倒霉的,在风暴中受损的“坎伯兰号”则继续尴尬下去,它也在片中扮演自己(凑个热闹),但没有炮塔(已成训练舰的缘故)。
  
   最后是“施佩伯爵号”
   ·该舰引爆自沉后,燃烧了4天4夜之久,但大部分舰身仍浮在水面,后来英国情报单位利用各种渠道,参与了“施佩伯爵号”抢救工作,并把有用的设备运回英国。
   ·近年,有人尝试打捞“施佩伯爵号”,并打算在蒙得维的亚将其改造为博物馆。他们以在最近一次打捞行动中捞出了一具300公斤重的青铜雄鹰——那是“施佩伯爵号”的舰首像。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8 20:47:40

连载37
  
  
  
   轮到挪威了
  
   感性的说,挪威战役的诱因是一艘船,而且是一艘普普通通的船——“老马克号”①,他是“施佩伯爵号”的补给舰。
   在拉普特河口海战的时候,这艘补给舰就很机灵的躲了起来,它隐匿在南大西洋,等待着与母舰会合。但是,12月17日传来的消息,让人沮丧——“施佩伯爵号”被迫自沉,“老马克号”顿时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而“施佩伯爵号”自沉前的最后一封密码电报,就是命令“老马克号”返航回国。
   这可是个大难题,像“老马克号”这样一艘没有武装的德国船,不说碰上英国军舰了,就是那些安装了反潜艇炮的英国商船,都能把它俘获了。
   更为关键的是“老马克号”上装载有300多名英国俘虏,英国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它的。(俘虏是“施佩伯爵号”历次袭击中所抓获的英国船员)。这些俘虏都被紧闭在舱内,或锁在储藏室里,实在放不下的,就被丢进了空的油槽。
   “老马克号”的船长倒是一个有心计的家伙,他首先在南大西洋某个最偏僻的海域静呆了两个月,当他认为进行搜捕的英国军舰都撤走了,才小心翼翼的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北行驶,并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在这段时间里,别说英国人找不到它,就连德国海军部的那些稳坐机关的老先生们,也得不到“老马克号”的任何消息。
   心情焦虑的德国海军部在苦苦等待了两个月后,一致认定“老马克号”应该是在风暴中遇难了吧。事实上,该舰已经悄悄的沿着北美洲海岸转向冰岛,进入了挪威领海。“老马克号”船长——亨李奇·道打开无线电,兴奋的向德国海军部发报:已进入挪威领海,数天之内就能回国,这天是——1940年2月10日。
   德国人的有恃无恐,是有原因的,因为按照海牙章程规定:非军用船只,有权经过中立国水域,并接受中立国的庇护。“老马克号”作为一只升着德国商船旗帜的辅助舰,可以得到中立法的保护。现在,它只需要沿着挪威海域一路行驶,不需要进入公海,就能回国了。
   2月14日,一架英国的水上侦察机发现了“老马克号” ,并盘旋多时;德国船员对此,报之一笑。“发现了又能怎么样,我们现在是在中立国海域”。
   就在前一天,他们已经获得了挪威海关的通行证;几名挪威海军士兵登上了“老马克号”,对该船进行了例行检查,他们马马虎虎的巡视了一遍,就签发了通行证。当然,这只是书上的说法,不尽详实,因为就“老马克号” 如此小船,挪威人再马虎,也不可能查不到多达300名的英国俘虏,他们放行的原因无非是两种:
  1.这些挪威人是亲德的
  2.收受了德国人的贿赂
   获准通行的德国人,无疑是高兴的太早了。2月16日,一支英国驱逐舰队,在侦察机的指引之下,找到了这艘德国船,它们沿着挪威领海与“老马克号”并驾而行,并发出信号要求“老马克号”立即停船,接受检查。
   德国人知道事情不妙,慌不择路的逃入约星峡湾,并发出电报,要求挪威海军前来支援。约星峡湾是一条大约一哩半长的狭窄海湾,四周环峙着高峻的积雪山岩。在德国人逃进海湾后不久,两艘英国驱逐舰则向它围扰,准备强行登船。
   德国人太天真了,既然英国军舰胆敢进入中立国海域,还怕不会进入峡湾登船检查?现在倒好,躲进死胡同了。
   挪威人的反应倒是挺快,闻讯赶来的挪威海军,对英国人侵犯其领海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抗议,两艘挪威鱼雷艇,更是横停在海湾口,阻止英舰的行动。这些北欧人说谎话不脸红,他们胸脯拍得震天响,向英国人保证说:“德国船上绝对没有英国俘虏,我们都检查两遍了。”
  
  
  ①“老马克号”也称“阿尔特马克号”,只不过前者更好记,所以就用了。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8 20:51:02

连载38
  
  
   既然挪威人这样说了,英国人也不好意思再固执下去,就在他们打算撤退的时候,却收到了丘吉尔亲自发来的电报:丘吉尔命令(原文):
   除非挪威的鱼雷艇负责护送"阿尔特马克"号前往卑尔根,舰上有英国和挪威双方卫队驻守,并由双方共同护航;否则,你应该派兵登上"阿尔特马克"号,释放俘虏,并将该舰占领,听候进一步的训令,再行发落。假使挪威鱼雷艇进行干涉,你们便应警告该艇离开。假使该鱼雷艇向你们开火,非到进攻形势严重时,不得还击。如果形势严重,必须自卫,则所用的火力,切勿超过必需的程度;如果对方停止炮火,我方也应停止。
   英国指挥官严格的执行了丘吉尔的命令,当天夜里,英国人把军舰上的探照灯全部打开,直射挪威鱼雷艇,并强行越过挪威舰艇的封锁线。就在英国军舰将要接近“老马克号”的时候,德国船员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们开足马力,全速向英国军舰驶来,企图撞击英国巡洋舰,但结果是让人尴尬的——撞上了浮冰,自己反而搁浅了。
   在两舰艇相靠以后,这些德国人仍试图阻止英国检查人员登船,他们手拿棍棒,大厨们手提菜刀,围在甲板上,夹杂着口词不清的英语进行咒骂。骂什么?骂英国人违反国际法呗,这可是德国人的保命符。
   还是那句话,德国人太天真了,既然英国人敢强行登船了,还不敢开枪吗? 一阵枪响过后,前一刻还得理不饶人的德国船员,立刻四散逃命,并当场被打死4人。德国船员怎么也没有料到,英国人居然敢开枪,有些吓傻的水手居然扑通扑通的朝海里跳,幸亏有挪威军舰在旁,实施营救,不然非被冻死不可,挪威海军也没办法,自己是鱼雷艇,惦念了一下,斗不过英国巡洋舰,也只能默然旁观。
  
  
   就这样,英国军舰救走了299名俘虏,并在挪威军舰的怒视之下,得意的扬长而去。事后,挪威政府当然是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德国报纸更是跳脚直骂,说丘吉尔的行为是:“海盗”。
   德国海军参谋部在日志末尾写道:“从英国海军部的命令及英国海军的行动步骤上,无疑可以看出对阿尔特马克号供应船的军事行动是精心策划的,或者说为解救船上的俘虏,必要时不惜侵犯挪威水域。”
   如果从前希特勒还没认清,现在他是认清了,在办公室里,他用指关节扣击着地图,坚定的对雷德尔元帅说道“我们一定要拿下挪威,挪威的抗议简直软弱无力”如果德国再不采取必要的行动,等到英国登上挪威领土,一切都晚了。
   在这个时候,后勤部的首脑们,也合事宜的拿出一个报告,是关于瑞典的铁矿石的重要性。
   他们对希特勒说,德国工业每年消耗的铁矿石的数量高达1500万吨,而1100万吨需要依靠瑞典的进口。这些后勤部门的专家声称,假如英国控制了北欧诸国,那么在5个月后,德国的军工产业将濒临崩溃,别说生产坦克,就是螺丝钉也造不出来!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丘吉尔也看到了这一着,他精准的看出了德国工业最薄弱的一环,就是对瑞典铁矿石的依赖。而瑞典的铁矿石在很大程度上,恰恰需要挪威西海岸的港口进行运输,并通过挪威领海运抵德国。如果英国尊重这个水上走廊,就将听任这种贸易在中立国的掩护下自由进行。英国虽有绝对的制海权,也无可奈何。
   在1月20日,丘吉尔在一次广播中呼吁:“中立国基于对国际联盟公约的义务,应该自动与英法合作以对抗侵略”。结果引起强烈的国际反感,比利时、荷兰、挪威、丹麦、瑞典、瑞士等国舆论都为之大哗。英国政府十分尴尬,只好酸溜溜的宣布那仅代表丘吉尔先生私人的意见,与我们英国政府无关。
   这件事看出了丘吉尔的态度,对于他来说:“胜利”是最终目的,一切法律约束在“胜利”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谁会去追究胜利者的责任呢? 丘吉尔是这样认为的,希特勒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好戏也上演了。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8 20:56:00

连载39
  
  
  
   双方的准备工作
  
  
   早在1939年9月,丘吉尔就准确的看出,德国战略上最薄弱的一环————资源匮乏。
   他首先提出了两项可以置敌于死地的建议:
   1.瑞典的铁矿石
   2.罗马利亚的石油。
   没有铁矿石,就造不出飞机、坦克;没有石油,就是造出来,你也开不动。这招狠,确实狠,虽然看似简单,但确实有效。用中国的话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丘吉尔先生的意思是:我们民主国家,正在英勇的抗击德国对西欧的扩张,换言之,我们打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你们中立国不但不表达一下诚意,还以物资敌,大发战争横财,他点名批评的就是挪威、瑞典两国,他希望外交部来一些“强烈的手腕”,来阻止这些中立国对德国的帮助。
   生活过的很滋润的北欧人,是很实在的,德国可是他们外资上的大客户,不卖它东西,喝西北风去? 这些国家政府联合起来抗议丘吉尔那满嘴跑火车的言论,搞的丘老先生狼狈不堪。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丘吉尔的提议遭到拒绝后,就开始不断暗示英国外交部,他说:“我们对中立国的态度是不是太软弱了,我看,不如来点强硬的手段”。
   当然,这是委婉的说法,说直接点就是:如若这两国不服,打服就是了,直接派军队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那些英国老绅士连连摆手,“这样的做法是会遭到国际社会谴责的,我们大英帝国怎么能使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呢,不行,绝对不行”。尽管丘吉尔解开浑身解数,到处宣传自己的观点,上至首相张伯伦,下至参议院各议员,经过2个多月的说服工作,但毫无进展。
   就在丘吉尔很郁闷的时候,机会来了——苏联入侵芬兰。
  
   1939年11月30日,苏联入侵北欧小国——芬兰,世界舆论都对芬兰表示同情,各国政府更是强烈谴责斯大林这种无耻的行为,12月14日苏联被开除出国联,美国撤销了对苏联的经济援助,就连那位大腹便便,毫无原则可言的墨索里尼,也愤而召回了驻苏大使,并承诺给予芬兰武器上的支援。
   英、法两国社会各界,也通过政府的支持,在伦敦开设办事处,招募自愿军,提供飞机、坦克,准备赴芬兰作战。
   大家可别忘了,现在 英、法还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西线随时都有危险,但英、法两国政府还是愿意慷慨解囊,出力相帮,大洋彼岸那些荷尔蒙过剩的美国人,也都乐颠颠的跑来伦敦,参加这个“多国部队”。
   不可否认,这个动机是很纯的,他们仅想帮组兄弟国家——芬兰,抵御社会主义苏联对欧洲国家的侵食。
   但是,动机很不纯洁的丘吉尔老先生,很合事宜的又跳出来了。
   他首先找到首相张伯伦,他说:“这可是个好机会啊,我们援助芬兰,物资、士兵就一定会通过挪威领土,我们在那搞个军事基地,修几个飞机场,不就间接的控制挪威了吗? 这样,我们既然可以援助芬兰,又可以从军事上阻截瑞典,挪威政府对德国提供的铁矿石,是一举两得的事啊。而且,还不会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
   这一次,张伯伦同意了丘吉尔的看法。说实在的,在英国,人人都同意丘吉尔的看法,只是从道义上说,无理由得去侵占一个中立国家太不厚道了。现在,既然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那当然是立刻拍板同意。
   已经太迟了。因为,希特勒也没有闲着,他也在迅速的展开自己的行动,只不过,希特勒老先生,是不会受到道义上的约束地。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8 20:57:44

连载 40
  
  
  
   德国人干事是很有效率的,因为希特勒的话就是法律,只要这位独裁者点头同意,那么一切问题,只需要埋头去办就行了。
   首先,希特勒需要物色一个指挥官,可以胜任的指挥官。
   最后,他找到了——尼古拉斯·冯·福肯霍斯特将军,一位参加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曾在芬兰作战的老将军,这位将军也曾经在中国帮组过蒋介石训练军队,还帮助过老蒋制定对抗日本入侵上海的作战计划。此刻,他也是刚从中国回国不久,正在西线率领一个步兵军。
   最高统帅部在2月20日打给他的电话,让他莫名其妙,现在入侵法国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最高统帅部却命令他:迅速回柏林一趟。原因,没说。
   这位满腹牢骚的将军在2月21日,赶回了柏林,一辆小汽车,把它直径拉去了总理府。
   在这天清晨,他见到了希特勒。而且,他也是第一次面对这个纳粹党魁,在这位老将军回忆里,他详细的描述出了这次会见的经过。
   首先,希特勒让这位受宠若惊的将军坐下,然后希特勒要求福肯霍斯特将军,“谈谈你曾在1918年芬兰的战斗经历”。福肯霍斯特将军就说了。希特勒认真的听完。最后,希特勒把他引到铺满了地图的一张桌子旁边。他说:“德国政府已经知道英国人企图在挪威登陆,但是我们要赶在他们前面行动,先发制人”。
   福肯霍斯特将军后来回忆说,他从希特勒那里得到的印象是:“阿尔特马克号”事件对元首的起了最大的影响。使这位将军感到惊奇的是,他当场立即就被指定为执行这个计划的总司令。希特勒还说,陆军将交给他5个师由他指挥,目的是占领挪威,让这个小国成为德国的“保护国”。
   最后,希特勒再次强调了占领挪威的重要性:确保经由纳尔维克的瑞典铁矿运输顺畅,作为海军单位的基地,以骚扰盟军北大西洋航运,挪威北方长海岸线是出动U艇攻击英国北大西洋商船的极好地点。
  
  
   在与希特勒的会谈过程中,福肯霍斯特将军是很得意的,他没料到,自己会受到元首的如此青睐,不就是打战吗;在法国打,与同在挪威打也没啥区别,这位将军打过的战还少吗。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做出了豪气冲天的保证。
   福肯霍斯特将军直率的性格,让希特勒相当满意。但是,希特勒结束会谈时的最后一句话,让这位将军感觉昏阙。他要求这位将军:“赶快去制定一个详细作战计划出来”。
   中午时分,这位头脑发晕的老将军走出总理府,这时他不由得背脊发冷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希特勒会让他自己去指定作战计划。他虽曾在芬兰做过战,但那是芬兰,而不是挪威,事实上他连挪威也没去过,就连挪威的人口是多少,有哪些重要的港口,城市,他也一无所知。
   他不知道,希特勒此时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德国陆军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了,像挪威这样300万人口的小国,又没有民族上的矛盾,谁会事先料到,德国会去侵占这样的一个国家呢?
   但是,豪言壮语既然已经说出去了,这话是收不回来了,万般无奈之下,这位满腹愁肠的将军径直走进了附近的一家图书馆。
   让他大喜过望的是,他很快就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一本挪威旅游指南。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万国咸宁天下平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