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9 09:45:15

连载59
  
  
  
  征服荷兰
   荷兰,这个小小的中立国,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就遭到了德国的入侵,入侵兵力——一个装甲师。这个可怜小国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它夹在德国、比利时两国之间,拿下它,希特勒就会在接下来的同法国的决战中,获得一个更加宽广的正面。因为希特勒相信,法兰西之战将是一场长期的战斗,对于任何挡在他面前的绊脚石,都要加以清除。
   荷兰早有准备。因为,德国野蛮地入侵中立国的做法,是出了名的。并且,荷兰比任何国家还要有恃无恐。用荷兰人自己的话说,他拥有一条世界上最坚固的防线——洪水防线。 这个防线不是代号,也不是形容词,而是真正的洪水。
   我们知道,荷兰是一个低地国家,它的国土海拔很低,很多地方地势甚至低于海平面,而且河流众多。为了抵御敌人的入侵,荷兰人就把这些河流给拦了起来,并修建了大量的水坝,在运河后面,则是坚固的防线。敌人一旦深入腹地,就打开大坝的水闸,用滔天的洪水淹死入侵者。
  
   当这条耗资巨大的防线修成后,荷兰人的牛皮就吹开了,一旦有某个国家对德国疯狂的扩军表示担忧的时候,荷兰人总是最神气十足的那个,荷兰首相更是得意洋洋的向丘吉尔吹嘘说“他只需从家里的午餐桌上用电话传一道命令,就可以按一下电钮,用无法逾越的洪水消灭侵略者。”
   只不过,在1940年5月10日这天,德国人使用的入侵手段却令他们失望了。因为,他们使用的是——空降部队。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居然舍得花一个装甲师来入侵荷兰的原因。空降兵降落在洪水防线的后面,控制水坝,桥梁。而后,装甲师长驱直入,用最快的时间,消灭荷兰人的抵抗。
  
   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德国空降部队便从天而降,就如同在挪威战役一样,德国的这种崭新的战术让荷兰士兵惊恐万分,据德国士兵回忆,荷兰士兵的逃跑方式也颇具性格,当德国伞兵还在半空中缓缓降落的时候,这些荷兰士兵就丢下武器,骑上自行车逃的无影无踪。
   德国伞兵碰上的抵抗很少,简直不值一提。空降兵战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荷兰境内重要的桥梁、水坝几乎在第一时间便全部落在德国伞兵的手中。
   不过,德国伞兵在海牙的行动却遭到失败,这些空降部队是来抓荷兰女王的。(荷兰的首都在阿姆斯特丹,但它的政府机构,以及女王都在海牙) 与在奥斯陆一样,这些德国兵仍然是乘飞机在机场降落。那些保卫女王的卫兵却足够勇敢,他们与德国伞兵在机场附近展开激战,并最终在炮兵的支援下,打退了德军的进攻。为了避免被包围,这些德国伞兵在5月10日夜晚,便趁着夜幕的掩护,突围而出,全部逃到附近的村庄去了。
   这点小小的胜利无法挽救荷兰最终的命运,他们牛皮都要吹破的洪水防线的重要地段,已在德国伞兵的控制之下——连一点作用都没有发挥。德国装甲师也在迅速挺进之中。特别是德国空军对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野蛮空袭——这是希特勒的制胜法宝,荷兰人尝到了炸弹的恐怖滋味后一定会被迫屈服的。去年的华沙不就是遭受了几天的炮击就投降了吗?
  
   5月14日,德国轰炸机便出现在阿姆斯特丹上空,他们投下的92吨炸弹几乎把该城市的中心地带夷为平地,由于市民事前没接到任何警告,所以伤亡异常惨重——814人死于非命,几乎全是平民,数千人受伤,78000人无家可归。
   这招果然有效,为了避免更多无辜平民的死亡,5月14 日黄昏时分,荷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命令他的部队放下武器,次日上午11 时,他签署了正式降书。他们的女王则登上英国驱逐舰逃往了伦敦。
   只花了5天时间,荷兰,这个文明的小国就已经列入了希特勒那一长列征服名单之中,就像希特勒所说的那样,他要当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征服者,比拿破仑还要伟大!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9 09:47:04

连载60
  
  
  比利时之战
   比利时,这个中立小国,其地理位置处在德、法两国的北部边境之间,与荷兰毗邻。 在上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采用“施里芬计划”的德国军队,正是一路开进比利时平原,并突破比利时军队所悉心构建的列日要塞,打开了进攻法国的通道。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德国人,谁叫法国修个防线只修一半呢?修到比利时边境就嘎然而止了。
   除非哪天德国人想不通了,跑去正面强攻马其诺防线,但比利时也同样跑不掉,因为,德国人对钳形进攻情有独钟,德国的这个右勾拳,也必定会打在比利时身上。
   我们知道,负责进攻比利时的是德国A集团军群,有28个师。这一次,德国虽然采用的是“伪施里芬计划。”但这个右勾拳同样必须大张旗鼓的重重击在比利时的身上,并吸引盟军主力误判此处为主攻方向,而赶来救援。
   比利时也曾经奢望过一段时间,它希望自己能够置身事外,这个精明的小国曾在1918年放弃过一段时间的中立,并从德国手里捞到了一块土地,到了1936年,当德国开始疯狂的扩军之后,比利时一见情况不对,立刻又宣布:自己是中立国。转变之快,世所罕见。
  
   但是,在1940年1月10日的那次德国飞机迫降比利时事件,以及缴获的德国机密文件,让比利时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已然无法置身事外了,于是就开始积极的备战。在战争爆发前,比利时就已经组建了22个装备精良的师团,对于如此小国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可是,比利时军队却拒绝同盟军配合,它的理由很有意思。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对来访的法国客人这样说道:“比利时是中立国,你们如若派遣军队入境的话,那么就会承担破坏中立法的罪名,并遭受到世界舆论的谴责。”所以,他更希望让德国来承担这个破坏中立的罪名,到那时,你们就出师有名了。
   对于这种略显荒唐,又合情合理的言论,法国人除了张口结舌,也无从反驳了。最后,比利时与法国达成协议,一旦德国入侵比利时,法军就应立刻入境支援,盟军陆军总司令甘末林将军则把盟军第1集团军群在部署在法国北部海岸——马斯河一线,以求能在战斗爆发的第一次时间,赶赴比利时境内,并在比利时军队的协同下,依托那里的防御阵地,粉碎德军的进攻。
  
   所以在战斗爆发的前几天,能否顶住德军的第一轮攻势,则需要比利时军队独自来完成。比利时人完全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因为他们有一条经营多年的坚固防线。在这条防线的核心——通往马斯河与艾伯特运河的交叉点,有着他们引以为豪,被称作为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埃本·埃马尔要塞。
  
   埃本·埃马尔要塞,这个让各国军界都公认的欧洲最难攻克的要塞。是在1932年,由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经过3年精心施工,修建而成的巨大堡垒群。在当时,被列为欧洲最重要的防御阵地之一,和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并被形象地比喻为比利时东边的“大门”,艾伯特运河防线上的一把“锁”。 该要塞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地巧妙,它坐落在马斯河与艾伯特运河交汇处的一个花岗岩的小高地上,高地南北长900米,东西宽700米。它的东北和西北面是垂直的断崖峭壁,高度约40米,在它的身后,是水势滔滔的艾伯特运河;南面横隔着一条宽大的反坦克壕和7米高的防护墙。要塞的各个侧面都被所谓的“运河带”和“堑壕带”包围着。在这个庞大的要塞内部,有一条长达4.5公里的地下加固坑道,里面驻扎着1200名守卫士兵。并且,在要塞的上面,没有任何暴露的观察哨,也没有暴露的阵地,这些士兵均可处于距地面25米以下的掩体内作战,他们备有可供长期使用的饮水、食品以及大量弹药。这个坚固且厚实的堡垒,能抵抗一切火炮,甚至飞机的袭击,而不受到一丁点的损坏。
   而且,该要塞的所配置火力也相当强劲。要塞筑有4座地下炮台,并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液压升降器,供给弹药,这4门炮台可以控制艾伯特运河和马斯河16公里之内的所有渡口。它还配置有近40门巨型要塞炮,和数不清的隐蔽机枪阵地,为了有利于夜间的战斗,里面甚至还配有探照灯。
   比利时政府倾其财力,苦心经营埃本·埃马尔要塞,是因为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在它的西北侧,三座横跨艾伯特运河的大桥,连接着比利时腹地平原,和通往法国北部的交通网。
   埃本·埃马尔要塞,整个比利时的安危,皆系于此。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9 09:47:21

战前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9 09:48:23

夜晚的柏林 剧院 俱乐部 歌舞厅和其他娱乐场所通宵达旦地营业 使得柏林的夜生活充满刺激 这里的夜生活在两战期间远近闻名 特别是一些讽刺性的评论与纳粹精神背道而驰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9 09:52:05

战前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0-7-9 09:54 编辑 ]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9 09:54:44

战前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0-7-9 09:57 编辑 ]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9 09:58:41

战前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0-7-9 10:02 编辑 ]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9 10:02:42

战前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0-7-9 10:05 编辑 ]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9 10:05:54

希特勒的画,他虽然没考起任何画院但总是以艺术家自居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0-7-9 10:08 编辑 ]

宝宝寒 发表于 2010-7-9 10:39:37

连载61
  
  
  
  
   埃本·埃马尔要塞的重要性,德国人心知肚明。事实上,早在1938年初,希特勒就对这个坚固的要塞,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也知道,在将来对法国的战争中,埃本·埃马尔要塞背后的三座桥梁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这3座大桥不能落入他的手中,那么德国工兵就只能在水流湍急的马斯河上架设浮桥来渡河了。
   可是,浮桥不够坚固。一旦被炸弹命中,则彻底报废,而桥基坚固的桥梁,除非遭受到极其密集的轰炸才会垮掉。最重要的是,架设浮桥太耗时,其凹凸不平的路面也不适合装甲部队的通过。
   而且,希特勒不愿意看到他的军队在比利时耗费过多的时间。甚至,他一度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在26年前,正是比利时人凭借着坚固的列日要塞负隅顽抗,迟滞了德军的行动。当德军终于在420毫米榴弹炮的协助之下,突破列日要塞,挺进法国国境的时候,6天已经过去了,法军的集结已基本完成。
   后来,军事家分析过“施里芬计划”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得出的结论:除了小毛奇擅自修改计划,排在第二的,就是德军在比利时耗时太久,以致法军有了足够的时间去集结他们的部队。
   现在,旧日的列日要塞已经成为一堆废墟,而在它的附近,崭新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傲然屹立。比利时政府深信,凭借这个坚固的要塞,他们至少能够迟滞德军2个星期的时间。到那时,法国的援军早已到达预定的阵地。
  
   但是,比利时人犯了与荷兰同样的错误,那就是——太过张扬,不懂得保守秘密。当埃本·埃马尔要塞竣工之后,比利时政府到处跑去请军事专家来给要塞进行评分,甚至还专门请来了记者,进行“深度”报道。(就差没请旅游团来观光旅游了)
   比利时政府这种大吹大擂的行为,给了德国有机可乘,自1938年起,细心的德国情报部门,搜集了大量比利时人无意透露的各种各样有关埃本·埃马尔要塞的情报。至1939年,经过德国情报人员的不懈努力,他们又获得了要塞内部的详细设计图,并悄悄地对这个坚固防御体系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这里,德国人把他们一贯的缜密作风,以及呆板,严谨的民族性格发挥的淋漓尽致。1939年秋,他们居然在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完全复制出了一个埃本·埃马尔要塞,供给德军进行训练。
   事必躬亲的希特勒,对如何突袭埃本·埃马尔要塞这个难题,也相当关心。德国军事专家的报告明确指出:陆军强攻埃本·埃马尔要塞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德军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塞本身,而是控制桥梁。如果使用装甲师强攻,守卫大桥的比利时军队,肯定就会毫不犹豫的把大桥炸掉。据情报显示,比利时军队早已在桥墩下方安放了炸药。
   采用空降部队的办法也行不通,就算德国空降部队能空投到这些桥梁的背后去消灭这些大桥守卫,但运输机那巨大的轰鸣声在空投的时候,就会暴露自己的意图,即使伞兵以最快的出舱速度,在离地面90米的最低高度跳伞,并成功制服了大桥的守卫,但埃本·埃马尔要塞那4门巨炮也同样能够摧毁这三座桥梁。 最关键的是,这必须要取决于敌人的判断力。如果守卫大桥的比利时军官是个很敏感的家伙,他一听到德国运输机的轰鸣声就毫不犹豫的下达了炸桥的命令,那么,德国伞兵也只能干瞪眼了。
   所以,夺取埃本·埃马尔要塞以及三座桥梁的行动必须同时进行,而且要够隐蔽,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就要制服他们的抵抗。
   最终,希特勒不得不去征求一名妇女的意见,尽管希特勒本人瞧不起女性,但这个女性可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她是二十世纪最为传奇的女试飞员——汉娜·莱契
   汉娜·莱契,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试飞员。当然,最让人们惊讶的莫过于,这位世界上第一个驾驶直升机的人物,居然是一个金发碧眼,身材矮小的女性。这位女试飞员的经历不仅如此,在30年代,她就作为德国队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一系列的飞行比赛,几乎是拿奖拿到手软,并且不断刷新世界飞行记录。
   1938年2月, 在柏林的德国会展中心举行的直升机悬空和垂直飞行表演,作为附加项目,汉娜·莱契的飞行表演几乎场场爆满,连续3周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就连一向挑剔的美国媒体,都对汉娜的飞行技巧大为赞赏:“德国直升机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但这一切都被汉娜的卓越技术所替代了。”
   一时间,汉娜成为德国航空界和社交界的明星,被纳粹宣传部门树立为德国女性的榜样,受到包括希特勒在内的许多纳粹高官的接见,经常在公共场合亮相。
   但总的来说,汉娜最喜爱且擅长的飞行是——滑翔机。所以,当她听到希特勒说起攻击埃本·埃马尔要塞的困难后,她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我们可以采取滑翔机进行无声的突击,对,没错,就用滑翔机!”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万国咸宁天下平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